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609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docx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

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及现代启示

摘要:

北京不仅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而且是世界著名古都。

它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

对北京这个城市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可以完善北京的发展,同时可以给其他城市一个很好的借鉴。

北京旧城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在古今中外的城市规划中是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

北京正焕发着古老而又时尚的全新面貌。

我们需要更深层次更理性的看待北京。

古都北京是城市设计的无比杰作,主题思想明确,整体性强,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宜人的空间尺度。

今天北京的条件完全不同了,但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吸收某些优秀传统来为今天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古都规划改造建设借鉴可持续发展

一.选题的意义

北京不仅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而且是世界著名古都。

它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

北京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首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北京的建设速度令国内瞩目、世界称奇。

北京这座城市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北京这个城市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可以完善北京的发展,同时可以给其他城市一个很好的借鉴。

另外,北京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使其受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这样使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北京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众人眼里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

它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等建筑也成为了它的现代符号。

北京正焕发着古老而又时尚的全新面貌。

仅仅看到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深层次更理性的看待北京。

北京文化的魅力在于深厚的历史积鸟巢淀和丰富的现实内涵。

北京的城市社会和文化生态是围绕着政治权力、官场生活而建构的。

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拥有按照传统的“天人之学”设计而成的结构对称、方正典重的宫殿街衙,以及四合院式的规整严实的平民建筑,它的生活节奏给人一种中古社会的从容迂缓的稳定感,展示出一种东方情调的人生境界。

整座城市弥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浑融的古典气息。

要了解分析北京的规划思想,就得从历代都城变迁说起。

三.中国历代都城变迁及建设特点

1.中国历代都城变迁

(1)诞生并发展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明

远古时期都城变迁反映了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发展中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

而这些都城之所以迁徙频繁,与当时的人类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落后有关。

这些古华夏族先民活动的地区大致都在黄河中下游,因此可以说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

(2)夏商周首都的变迁

夏、商两代,都城变动不居。

都城变迁,反映了部族征服的需要和民族融合的趋势。

民族迁徙带来都城转移,都城的转移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夏商两代的都城位置都不超出中原地区,说明这里是华夏民族融合的腹地,华夏民族正是立足于此,以其强大的融合力和先进的经济文化,逐渐向四周发展的。

(3)东周列国的都城发展

周先后以部、幽、岐、程、丰、镐为都,至周平王时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各诸侯国都城不断迁移变动,蓬勃发展。

都城的多元扩散,为华夏民族的大融合提供了众多支点。

而秦吞并六国,在六国都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气势恢宏的都城———咸阳。

继秦而起的汉王朝先后以长安、洛阳为都,使统一国家的都城稳定在关中、关东的东西轴线上。

(4)长安与洛阳两都制格局的形成

中原是历代帝王为治之地,中原地理与帝业成败之关系至为密切。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权都是靠镇压异己的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为了保住其胜利果实,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建都地点多在长安而不在洛阳。

在唐代以前,政治中心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中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

所以,自周公营洛邑,开两都制之先例以来,历代多有仿效。

如西汉定都长安而以洛阳为陪都,东汉定都洛阳而以长安为陪都,西晋虽建都洛阳而又十分重视关中。

这种两都制格局,既能坐收“居险而握天下之势”之便利;又便于国家的政治管理和权力推行。

(5)北京时代

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是导致政治中心东迁的根本原因。

转移之关键是隋朝大运河水利工程的开凿。

政治中心的选择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因素。

隋唐以后,经济中心由关东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元、明、清定都北京,正是取长安、开封二者之长而去其短,即北京处于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具有开封一样的经济优势。

同时,北京位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交接处,具有长安一样的军事优势,是抵御自西北逐渐转移到东北的外患的最佳军事地势。

所以,北方政治中心的理想位置应该是北京。

2、中国古都规制、建设之特点

都城作为国家政治统治中心,对其选址及规制、建设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列国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

早期,即夏、商、西周时期,立国建都着重考虑自然环境。

夏、商时期布局不很规则,自西周时,宫殿建筑等设施才布设得比较规矩。

尽管《周礼·考工记》曾追记西周王朝所建之都城是“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但只是理想化的都城规制模式,实际上均未完全做到。

秦、西汉时,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以及国土的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都的选择,既注重自然环境的优越,同时还注重从政治斗争形势及各统治集团各民族之关系的高度来选定国都,以便能控外驭内。

在都城的建设上,也有意识地追求宏大壮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城形式不断有所演变,但基本特征却因为统治集团竭力遵照《周礼·考工记》所确定的模式而更突出。

这些基本特征有:

(1)回字型,相套的城池

春秋战国时虽已出现了初期之回字型重重相套的都城,但毕竟为数甚少。

多数都城都是两城相依。

自秦王朝以降,历代都城多采取宫城与郭城,或者宫城、皇城与外郭城等两重甚至三重城相套的规制。

这一布局特点显然更有利于都城的安全与防卫。

符合古人“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之都城规制思想。

(2)南北向的城市中轴线

在都城规制中安排南北中轴线,在秦都咸阳中已见端倪。

秦、西汉时都城之中轴线还不够严整。

以后之都城,大多有南北中轴线。

尤以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北宋开封城、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最为明显。

这与我国古代华夏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吻合一致的。

(3)完备的礼制建筑

秦汉以后,都城宫殿楼阙,更是追求金碧辉煌,宗庙祖社不厌其多。

从天地日月、列祖列宗到孺道佛各教神,皆置庙宇寺观,进行祭祀,以充分体现统治者敬天法祖的思想观念,为他们的统治增添神圣而又神秘的光环。

(4)规则整齐的街陌里坊

这一特点从现已掌握的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资料看,自西汉长安城开始就已有明显的表现,至曹魏邺城与北魏洛阳城更形完善,至隋唐长安城达于极致。

这种街陌纵横直交形成十字形路口与棋盘式整齐排列的坊里,成为隋唐长安城内主要的布局形式。

这一布局特点,不仅给予后世国都城邑建设极大的影响,同时还对当时周边邻国,如中亚诸国与日本京城的规制建设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严整规则的街陌里坊布局之特点一直保留了下来,清北京城依然如故。

明清北京典型街坊及四合院布局唐长安

 

(5)东方文化情趣寓之园林

在都城中修建壮丽辉煌的宫殿楼阁之外,还在都城内修建了不少专供他们享用的苑囿园林。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特别是都城皇家园林,在浓缩了东方文化情趣与造园艺术的基础上,还强烈地透示出封建帝王的权欲思想。

四.都城北京的建设发展

1.北京城的历史溯源

北京建立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1045年的西周灭掉商纣后的开国时期。

当时,北京地区为燕和蓟的两个封地的结合部。

燕灭蓟后,定都蓟城(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

从秦汉、隋唐至五代,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蓟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镇和交通要冲。

公元938年,辽在蓟城(时称幽州城)的基础上,建南京城并将其定为陪都。

金灭辽后,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此,改称中都。

金中都的建立是北京向全国性政治中心过渡的重要标志。

蒙古王朝崛起后,北京也首次成为全中国地域范围的政治中心。

明代朱元璋的起义军,在南京建立了都城。

明代的第三个皇帝永乐皇帝为了威慑当时不断入侵的北方少数民族,实行“天子首国门”的战略,决定把国都迁往北方,并在大都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营建了一座都城,现代北京城的形制就是那时留下的:

皇城居中,以城市中轴线贯穿南北;按照《周礼》,规划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坛八庙星布城周,严整有序。

清代的北京城的形制基本继承了明代北京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京城变迁示意图

城的格局,同时对很多重点建筑进行了维修或改建,而且建造了北京西北郊的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建筑群,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建筑遗产。

2.北京建都的优势

北京有3千多年的建城历史。

辽代以北京为陪都,称燕京或南京。

金代于1153年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元代以北京为大都,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设北京,奠定了北京城的规模。

北京之所以历来成为军事重镇、政治中心,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

它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处于北京小平原、南方大平原、北方山地之间,必然引起历代政治家与军事家的重视。

3.北京城的改造

(1).旧城中轴线的魅力

北京旧城中轴线南端从永定门起,北端止于钟楼,全长8公里。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

生是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的,他说: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

轴线穿过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布局不仅受元大都中轴线的设计影响,而且全面继承了唐、宋、金、元都城轴线设计的精华,把中国城市中轴线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设计,可以说是把千百年来中国封建文化和智慧都浓缩在这条轴线上,把中国古代城市轴线设计推向顶峰。

(2).旧城总格局

城市水系、皇城和旧城基本格局,以及重要文物古迹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内容。

北京旧城规模宏伟,具有严整而对称的传统格局和典型的东方色彩。

城市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层城市体系环环相套组成,外城由于只修建了南城,所以北京城的形状呈现“凸”字形。

每层都有笔直高大的城墙分隔开来,所以城门对北京的交通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北京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至今,内城和外城的16个城门依然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

(3)北京城的改造发展

五十年代对旧城的“革命”和“改造”

北京旧城是历史留下的精华,是否把城市的中心放在旧城内,如何进行布局和发展,以及如何处理文化古都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这些发展北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国初期就引起了不少争议。

当时出现了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方为赵冬日、华南奎等,主张行政中心应当在旧城基础上予以发展。

主要理由是:

旧城本来就是故都,行政中心放在旧城似乎顺理成章。

另一方为梁思成、陈占祥等,主张在当时的西郊(现在的公主坟一带)另立行政中心。

梁思成、陈占祥等认为,“现代行政机构所需要的面积至少要大于旧日的皇城”,“在城垣以内不可能寻出位置适当而又具有足够面积的地区”,另立新区“可以合乎布置原则”,如将新中心放在旧城,必然增加“全市性的问题”。

梁思成教授反对将新的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内,但并不主张旧城一点也不许动。

旧城“仍然可以担负新的使命”,如居住、文化娱乐、旅游、博览等社会功能。

1958年,北京确定在城市总体上是采用以旧城为中心的“分散集团式”布局,即采用放射、环状路系统由中心向城外发展的方式扩大城市规模,并提出北京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方针,应大力发展首都工业。

结果客观上造成旧城严重的破坏性建设,同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没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梁陈”方案突破旧城,行政中心西移。

在“方案”的规划草图中,行政中心区以南还规划了一个商务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北京西站及周边地区。

这样一来,北京将拥有三个相互联系又功能区分的中心区域,行政、商务、文化功能区分离,各自组团式发展。

梁陈提出方案前后,在两个突出问题上遇到了对立面。

一是有关行政中心的确立。

在聂荣臻主持的城市规划会议上,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提出一份《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的核心一点,要以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

苏联专家们还作了一份详细报告,强调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城内的经济性问题。

苏联专家支持行政中心设在旧城的另一个理由是借鉴莫斯科的经验。

在关于完整保留北京的问题上,“梁陈方案”同样遭到反对。

很多人认为完整保留北京太过保守,该保留的保留,不该保留的就应摒弃。

留法回国、我国工程学先驱的华南圭是反对者之一。

华南圭提出《北京新都市计划第一期计划人纲》,在示意图中可见北京城是个密集的网状结构原有的建筑与格局被改变,城墙被拆除修筑环路,市区内除故宫、天坛、地坛、天安门广场等少数地点外,其余均被道路横平竖直地切割成密密麻麻的小方块。

北京市建设局工程师朱兆雪、赵冬日提出的《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他们大力肯定了行政中心区域设在旧城的计划。

建新城和保护旧城的成本都太高,朱赵与苏联专家一样,同样认为经济原因是“梁陈方案”不可行的重要理由。

然而今天看来,“梁陈”方案的核心优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从长远考虑北京的规划发展,它给大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发展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不会如今日的北京沿着旧城为中心向外无序性的“摊大饼”扩张。

第二,可以完整地保存、保护与利用了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最完整、最雄伟、最礼制的古代东方都城级文化遗产。

北京古城当然包括北京的古城墙,如果按照梁先生的后期设想,北京古城墙可以营建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绿化、娱乐餐饮、古迹保护等多重功能的立体性花园盆景,古城内的众多文物古迹、单体建筑、胡同坛庙等都可以一定得到保留。

第三,可以很好的疏解城市发展壮大后的人口压力,减少社会问题数量与改变发生城墙公园

格局。

不过,能否采纳“梁陈方案”与许多实际条件有关。

在新地点建设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区不是一个小项目。

刚刚成立的人民共和国的境况非常艰难。

在这样困难严峻的形势下,不利用旧城中两千多万平方米的现有房屋资源,而搬出北京城,到西郊另建政府行政中心,可以想见,即便政府愿意采纳该方案,也实在无力实施。

“梁陈方案”是一种可能性,可是在当时的实际条件下,属于非现实的可能性。

.六、七十年代无秩序建设对旧城风貌的严重破坏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北京的城市建设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一时期,人们对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彻底改造旧城依旧是当时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针。

.八十年代城市规划“拨乱反正”,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认识

“文化大革命”过后,人们开始对“文化”进行反思。

北京198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总结先前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后,逐步提高了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提出保护古都风貌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本身,也要保护周围环境,还要保护和发展北京特色的原则。

然而,从1984年开始,高层建筑的发展骤然加剧,对古城平缓的城市轮廓和传统风貌造成了新一轮的建设性破坏。

1985年,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首次公布了市区建设高度控制方案,1987年的分区规划中又进一步调整旧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并规定了容积率的限制。

这反映出我们对旧城保护的一段认识过程。

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下的旧城保护与改造的问题日益紧迫

改革开放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兴旺,规划管理部门对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缺乏准备和经验,已经确立起来的旧城保护方针在房地产开发的浪潮前显得软弱无力。

纵观近五十多年北京旧城的发展和保护,虽然城市建设工作者对旧城保护的认识已经逐步提高,但是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旧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五.北京城市格局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1.北京传统风貌整体框架

北京传统风貌的整体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中轴线

北京旧城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在古今中外的城市规划中是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

一方面要保护好传统轴线的原有风貌特色;同时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南、北两端延伸,建设大型公共建筑,体现出21世纪首都的新风貌。

(2)明清北京城“凸”字形的城廓形象

为了弥补拆除城墙和填埋护城河带来的旧城轮廓不清的缺陷,要沿旧城墙原址保留相当宽度的绿化环,并在原城门口安排适当的标志性建筑。

(3)与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延伸的轴线

(4)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

北京旧城,特别是东、西城的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体系,是从元代开始经数百年留传下来的。

这种道路格局,主次分明,繁华的商业区与宁静的四合院既有联系,又互不相扰,城市结构非常合理。

(5)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格局特点

2.启示及建议

(1)启示

古都北京是城市设计的无比杰作,主题思想明确,整体性强,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宜人的空间尺度。

今天北京的条件完全不同了,但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吸收某些优秀传统来为今天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北京城市建设缺乏好的城市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建设规模、速度是过去不能相比的。

但是,总起来看,还缺少好的城市设计。

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没有提出城市设计要求。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解决城市总体空间设计问题。

但在过去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明确提出城市设计要求。

虽然在总体规划中也讲究城市规划结构的艺术布局,但只停留在图面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又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建设速度,加上法制不健全,发生了很多不尽人意的现象。

(2)建议

抓好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今天首都的建设规模已远远超过以往,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因此对城市设计特别是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要求非常高。

切实做好古都风貌的保护与继承

近年来,在搞好古都风貌保护的口号下,许多新建筑不分地点、条件都加上一个中国式屋顶或亭子为此引起了规划界和建筑界人士的议论纷纷。

要切实做好旧城范围内古都风貌保护和继承工作。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的城市格局虽都遵循着严整的建制,但各具特色。

北京旧城就是最杰出的典范品字形的城廓、庄严有序的中轴线和活泼、自然的三海浑然一体地组织在大街小巷之户,可谓巧夺天工图。

如何掌握好保护与更新改造之间这个“度”,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北京的城市建设要经过市规划局、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层层把关,应该说管理是严格的。

但往往是就单体建筑论单体建筑,缺少城市设计这个中间环节。

再加上不少建筑师缺少城市设计意识,很少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般是甲方要求高容积率、高效益,建筑师关心的是怎样满足甲方要求,并使建筑设计本身有所创新,搞好建筑形象。

除了理顺管理体制外,还要加强奋法制建设,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六.两轴两带多中心

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将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将调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将有机疏散旧城,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1.城市发展空间凸显北京新蓝图

 “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提出,是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两轴”是指在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及沿线十字轴,“两带”包括在其外围构建的“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它们将分别从空间布局上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并为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多中心”则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

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2.城市发展要考虑四大制约因素

北京目前的城市发展要考虑四大因素:

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空间对人口及建设规模的制约;

适宜人口密度的制约;

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空间布局制约。

经过对上述的制约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分析,北京对未来适宜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已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并具体提出了“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北京旧城区、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疏解中心大团、村镇适当合并、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实施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六项措施。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天鹅图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结构示意图

3.科学论证完成编制工作

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建设将分阶段实现。

第一步:

2003年至2008年。

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步:

2009年至2020年。

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第三步:

2021年至2050年左右。

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七.对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中国城市规划要把活力带给中国城市,使城市经济良性运转,要为城市创造繁荣兴旺的发展条件,要把便捷高效、舒适方便、安全可靠带给中国城市,要把绿色带给中国城市,使城市拥有清新舒畅的生存环境,优美宜人的现代社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

这里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际,从规划的角度对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推进首都区域宏观规划,协调区域城镇发展

要拓宽视野,从区域角度研究大城市的发展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的跨区、甚至跨国联合的趋势,目前更大区域范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联合规划和城市群带的发展设想,正在酝酿中,如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交通、城镇发展规划,东北亚区域的北京—汉城—东京一一城市联合体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讯及能源供应设施等有些已在实施跨国联合建设之方略,这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

而我国国内的区域规划工作,大大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北京所在的环渤海地区来看,也缺乏区域联合和协调发展规划。

仅从北京周围地区来看,城镇发展速度相当快,但产业发展互不协调,水资源争夺激烈,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京津冀联合,并进而联合大连和青岛两翼的中心城市,做好区域宏观发展规划,就有可能为区域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城镇的有序发展,环境的保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北京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对区域环境的依存。

2、积极实施有特色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特大城市如何布局是涉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诸多因素的重大问题。

北京城市布局的一个特色是在市区各建设集团和远郊各中、小城镇,都采取“就近居住、生活配套”的布局原则,即在每个集团和城镇中除了都设有工厂、科教等就业地区外,并配置有相应的住宅区及各级生活服务和公共设施。

这个布局特色避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过去走过的“卧城”的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