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040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docx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第1章

1.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市场经济理论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以资源配置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资源配置和公平分配而发生的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规律性。

具体来讲,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如下含义:

(1)研究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如何使资源配置趋向合理,以便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2)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理论问题。

包括:

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等;(3)研究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体制问题,即研究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要素,包括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4)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问题,包括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则、市场经济运行的场所和规律、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5)研究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包括市场经济的开放效应、对外开放的方式与途径以及WTO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等;(6)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2.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解决四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问题:

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基本解决了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两大任务。

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是解决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化”。

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1)研究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因此,研究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新时期经济学界争鸣的焦点。

具体来讲,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如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三是怎样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四是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五是如何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六是怎样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七是如何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八是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研究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态势。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何促使市场经济向更高效率、更好效益的运行是经济学界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首先,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健全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其次,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更科学地解决市场经济的无序性。

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如何促使政府、企业、家庭行为的合理性;中观层次上研究如何促使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产业、各个区域运行的协调与规范;在宏观层次上研究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合理性;第三,探讨如何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包括研究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解决当前存在的市场问题;如何加快发展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等问题;第四,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问题。

包括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调控,研究保障制度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等问题。

(3)解决如何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开放经济,只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才能够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才能不断推进市场化的进程。

因此,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十分必要:

第一,要对市场经济的开放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一方面针对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重新对市场经济的开放特征进行定位;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对外开放对一国经济的外部冲击效应、结构效应、体制效应效应等。

第二,进一步对对外开放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研究,包括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等问题的研究;第三,深入研究WTO与中国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关系,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同世界市场经济的接轨。

(4)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中、西各区域经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开放次序、资源禀赋、区位差异等要素的影响,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呈现拉大的趋势。

因此,如何解决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当前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方面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东、中、西大区域平衡发展,各区域内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下如何推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另一方面,要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深入研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途径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问题。

3.怎样评价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答: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怎样的市场经济以及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中国化等四个问题。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基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基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

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基本解决了发展怎样市场经济的问题。

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正在探索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中国化这两大任务。

总体来看,基本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

(1)解决了要不要发展市场的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的命题。

自从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产生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虽然那时我们称这个问题为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但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

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经济”的理论,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相容性的部分地、不完全地肯定,最后到我党改革开放以来对这一相容关系的肯定,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

可以说,一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其实质上就是一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史。

随着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展,从否定到不彻底的肯定,再到比较彻底的肯定。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对利用外资进行肯定,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市场经济,并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

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命题在我国已经得以确立。

(2)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发展什么样市场经济问题。

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形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二是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五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提出了怎样建设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化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对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化问题。

我国理论界的研究主要围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健全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问题展开,在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建树: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对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进行新的界定,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方面提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提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加快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经济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在对外开放方面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此外还提出要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等等。

十六大以后,我国的理论界主要围绕“五个统筹”、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等问题展开,其出发点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问题。

4.如何理解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答: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可以解决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怎样发展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中国化”等问题,无论对于具体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学习和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意义。

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庞大而且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有力的理论指导,很难成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组织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构造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正是为建立这样的新体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缺乏系统的改革理论指导。

因此,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

同时通过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有益理论和经验,为我们所用,来不断丰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

这个理论对市场和市场机制,对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主要功能和基本特征,对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对市场运行的场所和规律,市场经济的环境和发展等理论都将进行全面的论述。

掌握这些理论,就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转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提高社会资源配置能力,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运行,从而大大加快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系统学习和研究市场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在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领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各项经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观念+诚实+才能”的合格人才。

 

第2章

1.简述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市场经济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的主体结构、市场经济的客体结构等。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竞争和垄断作为两种基本的力量,推动着市场经济的运行。

依据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和垄断的力量对比,基本的市场经济结构分为: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经济的结构:

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又称纯粹竞争的市场经济。

完全竞争市场具备的四个特点:

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众多,有大量的买者与卖者;二是自由进出。

在竞争因素的作用下,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可以自由进入,也可以推出;三是产品同质,产品的质量相同,没有差别;四是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的信息,企业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知识,不存在欺骗行为。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具备的几个特点:

一是厂商的数量比较多;二是大量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类产品;三是由于厂商规模比较小,厂商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Oligopoly)市场是指在某一行业中只存在少数几家厂商,他们垄断了这一行业的市场,控制着这一行业的供给。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是:

垄断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即每个厂商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收益,而且要考虑这一决策对市场的影响和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

完全垄断(Monopoly)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极端形式,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厂商完全控制着这一产业,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生产出接近的替代品。

完全垄断市场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二是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三是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

答: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

也就是说,凡是一切经济活动过程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来进行的经济形式,就叫市场经济。

在这种经济形式下,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的联结才能进行。

它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形式。

它是继自然经济之后、产品经济之前的一种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联系在一块的,它们是一个等同的东西,只是用语不同。

3.怎样看待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答: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两者相互联系,它们是叫法不同但内容等同的东西。

从理论方面看,商品是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不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而交换商品就要进入市场。

离开市场,不进行交换,产品就永远只能是产品,不会变为商品。

搞商品生产而不要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而不要市场经济,在逻辑上是很难讲通的。

既然只有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才是商品,那么也只有为市场而生产的经济才能称为商品经济。

因此,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相同的概念。

从实践方面看,把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要发展商品经济而不要市场经济,或者说要商品生产而不要市场,必然会曲解商品经济的涵义,改变商品经济特有的内容,扰乱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

正如我们曾一度搞过的那样,抛弃市场与市场调节,把商品经济限制在计划机制的框子内,使商品经济变得不成其为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消融在计划性之中,剩下的唯有商品货币的形式而己。

这样,必然会把社会主义经济搅成一团乱麻,扭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

4.试比较原始市场经济、古典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答:

市场经济的具体形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它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

(1)原始市场经济又称为初始市场经济,是以手工生产力为基础,以单家独户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在自然经济夹缝中存在,并作为自然经济补充形式的一种市场经济。

它是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其典型形式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小商品经济)。

同其它阶段的市场经济相比,原始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生产资料高度分散,基本上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第二,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不发达,建立在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第三,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买而卖,商品价值是为使用价值服务的;第四,产品的商品率极低,在全部社会财富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成为商品;第五,虽有竞争,但很不充分,其特点是带有行会的性质,具有封建垄断性和自然经济的狭隘性;第六,只有部分产品市场,而且规模和交换数量都很小,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第七,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职能与管理职能还没有分工,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第八,劳动者占有和支配全部劳动产品,基本上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第九,它是一种低级的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都十分狭小;第十,它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市场经济,因而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社会形态中;第十一,它只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它在历史上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

(2)古典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以机器生产力为基础,以单个厂商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政府采取不干预的市场经济形式。

其典型形式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

古典市场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空前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也是市场经济逐渐发育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其典型特征主要有:

第一,在古典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分散在单个厂商手里。

第二,建立在工业革命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基础上,以机器生产力为主体,生产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第三,生产者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交换,为卖而买,追求价值与剩余价值是唯一的动机。

第四,产品的商品化得到了充分发展,产品的商品率很高。

第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采取一种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少受限制,存在着比较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

第六,在古典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形成了国内统一市场,而且形成了国际市场。

第七,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工,出现了一个管理者阶层。

第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只是劳动产品的一小部分,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第九,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扩大、程度提高。

第十,它取代自然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以市场为核心,市场支配一切,指挥一切。

(3)现代市场经济是以现代生产力(电子化、信息化)为基础,以生产资料的集团化、社会化、国家化为特征,采取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是继古典市场经济之后,市场经济的又一个新阶段,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发展的一种市场经济,它的典型形式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

其典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但又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手段完善,调控机制健全;充分利用信息和科学技术来管理生产,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成一片,资本国际化、人才化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的水平提高。

5.试论述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不同层次的特征。

从生产力的角度、在抽象层次上考察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它的参照系是原始市场经济与古典市场经济。

从抽象层次看,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在更加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因而社会化程度更高,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具体说,它有以下十二个特征:

(1)以信息化与高度自动化为特征的生产力为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以信息化与自动化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它比机器为主体的生产力水平更高。

在此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物质产品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质量更高。

(2)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只是生产资料社会化,而且生产主体与生产组织过程都社会化。

具体表现在:

其一,生产资料社会化;其二,生产主体社会化;其三,生产组织过程社会化。

(3)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

现代市场经济的计划是在市场中引进的计划,市场是具有宏观调控的市场。

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条件,因而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4)市场体系高度完善。

由单纯的物质资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为物质资料市场与非物质资料市场相结合的多个市场。

这些市场及其市场子系统,互相渗透,形成了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各种市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庞大的市场总体系。

(5)市场机制健全。

由单纯的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市场机制,发展为价值规律、计划规律、节约劳动时间规律等多种规律共同调节的计划市场机制。

各种调控政策、调控手段在现代计划市场上综合运用与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统一的调节机制。

(6)流通手段信用化。

古典市场经济的流通手段是货币,信用只是流通的辅助性手段。

现代市场经济的流通手段多样化,并形成了流通手段体系。

而信用则是这一体系的主体。

(7)以技术劳动为本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涵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有形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无形的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中技术劳动创造价值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技术劳动为本位的经济形式。

(8)商品和价值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

从外延看,不仅有形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无形劳务也是商品,可以买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后者的比重在不断增大。

从内涵看,有些不能凝结(物化)人类抽象劳动的非实物性产品也可以有价值。

因此,可以说价值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9)比古典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更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除追求利润外,还在一定程度要考虑社会问题。

因此,它比古典市场经济文明、公平,能较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0)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合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方法的改进相适应,生产领域向广度与深度拓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因此,产业结构合理,产业体系完善,社会生产的比例恰当,生产与消费比例协调。

(11)更加注意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一,现代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和高层次化的市场经济,更加注意宏观经济效益。

其二,在经济发展中注意社会问题,既考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又注意社会安定和发展,从而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12)国际性更强。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它是国际化的经济形式,把世界经济联系得更紧,形成了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因而更具有国际性。

它为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提供了客观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用于指导各国经济行为的国际经济惯例,加速了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进程。

第3章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演化过程。

答: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马克恩认为商品经济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商品交换的实质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

因此,当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私有制被公有制所代替,商品货币关系就自然消亡了。

(2)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列宁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交换是当时唯一能够行得通的经济联系方式,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过渡时期必须发挥商品货币关系作用的观点。

②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并用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来解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原因,进而认为社会主义存在着市场和商品交换.

(3)前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①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理论:

通过模拟市场的方法,具体讲是“试错法”,来制订计划,从而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

②布鲁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理论:

整个经济决策是“由中央和企业分级做出的”,中央实行集中决策,而企业则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