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370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基期末总整理.docx

马基期末总整理

第二讲补充问题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在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劳动使语言得以产生。

语言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第二,劳动和语言推动着猿脑变成人脑。

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交流思想,从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第三,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脑容量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劳动使原始人摆脱了动物本能的活动,并不断增强活动的目的性、预见性,推动着、实现着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的转化

2、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现象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一方面说明的是意识的生理基础问题,第二方面说明的是意识的客观内容问题。

这里需要说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它们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无论是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第二,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造成人们之间主观状态不同的原因是客观的,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

第三,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像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形态。

但是,这种歪曲虚假的主观映像,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总之,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看成是一种客观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把意识看成是纯粹主观自生的则是主观唯心主义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含义是什么?

 

第一,世界是物质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

第三,物质世界是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第三讲补充问题答案

1、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有区别的。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我们应该反对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学习这个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第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它们的辩证联系在于: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第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试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说明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答: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对待我国历史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既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第四讲补充问题答案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客体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体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

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同客体相接触的,实践不仅把客体的现象反映到了人脑中,而且还暴露了客体的本质,使人们能够通过抽象思维予以把握。

第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

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

书本知识肯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后才形成的。

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因为思考活动已经包含在实践活动中了。

由于人的知识不外乎来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

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因此,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第二,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制约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以及正确的程度如何,只能靠实践来检验。

一般来说,凡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达到预期成果的认识则是正确的;否则,就证明认识同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不相符合或不完全符合。

一句话,认识正确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如果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用它来指导实践,这种认识就失去了价值;而实践也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

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实现改造世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认识的产生(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归宿(目的)都离不开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同时,认识对实践又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就在认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承认认识对实践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在认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实践和认识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一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又要反对轻视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从而把握认识的发展规律,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

(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因为:

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

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某一理论、思想、方案等,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就算完成了。

(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三、为什么“有用即真理”是错误的?

答:

“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的主要错误在于:

  1、根本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把真理看成是人造的,是为了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和利益的工具,这是赤裸裸的主观真理论。

  2、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真理能够指导实践和为人类造福,因而可以说“真理是有用的”,但不能反过来说,“有用即真理”。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最根本的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都是错误的。

 

第五讲补充问题答案

1、为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

(1)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2)这两对矛盾规定并制约着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这两对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上述两对矛盾的关系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要受到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矛盾解决的制约,两对矛盾通过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1)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科学观点。

但是科学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人们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当中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

(2)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

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3、简述社会革命爆发的条件

答:

社会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1)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导致的全国性危机,由此造成的革命形势。

(2)主观条件包括:

革命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大大提高,形成革命的领导核心,能够发动足以摧毁反动统治的强大的革命力量。

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的成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订出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战略策略。

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条件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当客观条件具备时,主观条件的成熟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这个经典的表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依据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同时人类自身的区别也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在于人的自然的生理的特质。

(2)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

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这里应注意的是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种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阶级性,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3)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

“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规定,不仅表示它的客观性,而且表示着它的变动性、历史性,就是说它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做具体的历史考察。

总之,人的本质不能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抓不住人的本质,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人。

第六讲补充问题答案

1、如何认识资本、信息、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虽然它们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中都起作用,但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不变资本只会发生价值转移,但不会使价值增殖;可变资本可以使价值增殖。

科技、知识、信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否定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观点。

因为科技、知识、信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有把它们应用于生产中,被人们运用和掌握,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

第一、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从教材的145页开始到教材的151页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教材的157页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

教材的155页到教材156页

教材的158页到教材的160页

注意: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不要忘了这个知识点。

这道题也可以书为依据来回答: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1、固定资本:

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和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1)从物质形态看,这部分资本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它的实物形态并不改变,直到全部耗损后才进行更新;

(2)从价值形态看,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按照它在每次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磨损程度,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把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完毕。

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随着商品的销售,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

其特点为:

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

2、流动资本:

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用于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从物质形态看,它们全部加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被消费掉,转化为新产品;

(2)从价值形态看,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也是在一次全部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又以货币资本的形式一次全部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

此外,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工人,工人将其用于购买消费资料。

因而它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重新创造出来。

新创造出来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包含在新产品之中,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货币资本形式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

其特点为:

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在商品销售后,将其价值一次全部收回。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存在于生产资料形式上的资本,只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只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即由机器、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构成的那一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参加产品的生产,消耗自己的使用价值,转移自己的价值。

例如:

(1)机器、厂房、设备这类生产资料,可以使用需多年,参加多次生产过程,每次生产过程只消耗和磨损一部分使用价值,并将它们的价值按其磨损的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而原料、燃料、辅助材料这类生产资料,则都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被消耗,其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并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

资本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作用:

(1)作为具体劳动,改变生产资料的形式,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并同时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保存下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作为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这个新价值除去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外,还有一个剩余,即剩余价值。

三、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别

1、划分的根据不同

前者的划分时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资本,而固定资本指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如图所示:

按照生产资料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划分

生产资本的各种要素

按照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不变资本

劳动资料

固定资本

劳动对象

流动资本

可变资本

劳动力

3、划分的目的不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解释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解释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事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2014级)

 

第一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讲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3、试述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4、论述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及其意义。

第三讲

1、简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及其意义。

2、试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3、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试述否定观原理及其意义。

6、试述否定之否定原理及其意义。

第四讲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简述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4、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讲

1、试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如何认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讲

1、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和途径

2、如何认识资本、信息、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3、试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4、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5、如何评价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

第七讲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垄断中的竞争和自由竞争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如何认识其实质和原因?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八讲

1、试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认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艰巨性和长期性?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的曲折性?

 

第一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解放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