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53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工程原理总结Word格式.docx

其中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1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

系统模拟与预测技术、规划方案优化技术、决策分析方法、规划实施评估方法。

11.总量控制概念、定义和内涵

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排放污染物的总量;

二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

三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

通常有三种类型:

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的总量控制基本上是目标总量控制。

12.水环境容量

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

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Ec=f(ρp,S,d,qv,qve,t)

Ec——水环境容量

ρp——水体中污染物的背景浓度

S——水质标准

d——距离

qv——水体流量

qve——污水排放量

t——时间

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3.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包括哪些?

计算方法

1对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分析,计算水区染物输出量

2对污染源进行分类、调查,对污染物的产生、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定量描述,计算污染物的产生量和输出量。

--典型方法:

a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的源强系数法,调查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源,确定排污系数,计算污染排放量。

b模型模拟法:

可采用的模型有:

SWAT、HSPF、BASINS、AGNPS、多元受体模型(MRM)等

流域污染负荷预测方法:

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人工智能法等

14.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包括哪些技术过程?

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水环境容量,2划分水环境功能区,3划分水污染控制单元,4选择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

15.环境规划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

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

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6.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战略。

(一)环境总体规划与要素规划

对环境总体规划和环境要素规划进行重新定位与功能划分,提升环境总体规划的战略地位,强化环境要素规划的执行指导作用。

总体规划将反映整个环境管理的未来方向,通过宏观的环境政策、优先领域识别和全局规划目标,引导而不是落实具体的环境工作。

要素规划则是承启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结合国外经验与我国体制,今后的总体规划内容可按照要素展开,其规划指标和内容与要素规划建立直接对应关系。

(二)国家环境规划与区域、地方环境规划国家性环境规划和全国性环境规划,都应该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立足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双赢目标,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功能定位,且落实在环境规划、实施、管理全过程。

环境规划突出区域集中控制,继续坚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准则。

重视城市生态问题,把城市环境规划目标列入总的目标体系。

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是其能否落实的关键环节,因此,需建立实用可行的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和动态的环境规划管理体系,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修订的要求。

此外,未来环境规划应尽可能避免国家与省级环境规划的时间错位现象发生,以保证省级环境规划在制定时遵守国家环境规划的目标要求,保证其目标上的衔接协调,同时,逐步

在国家环境规划与区域、地方环境规划制定过程中融入更多的自下而上的磋商协调机制。

•(三)环境规划与其它部门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保证国家宏观面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得到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然而,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以及管理对象的差异性,导致各部门之间的规划在目标、指标、方案设计直到规划验收保障都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今后,将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健全政府绩效评定方法与问责制度及完善公众和NGO参与,强化各部门间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四)时间尺度衔接过渡问题

自上而下、纵向协调的环境规划符合我国目前的政体特征。

结合国外经验,建议保证国家环境规划按时编制并予以发布,避免国家与省级环境规划的错位现象发生。

在我国自上而下的协调体系中,应融入更多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和国家与省级政府间的磋商环节。

17.荷兰环境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EPP)是荷兰环境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

18.美国战略规划体系分为哪三级?

美国EPA战略规划体系

a)战略规划

b)年度计划

c)年度绩效报告

19.日本的国家环境规划。

国家级别的环境规划:

环境基本计划、《环境基本法》

日本环境基本计划制定并通过内阁审议以后,由环境省下属的各部门与其他省或都、道、府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立项、建设、验收以完成环境基本计划规定的目标。

日本环境省为保证环境基本计划付诸实施,根据《环境基本法》设置了环境关怀方针、环境保护经费、环境基本计划调查、基本计划点检制度、环境管理系统、地域环境行政支援情报系统、环境影响、环境教育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环境基本计划能有效实施

20.流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流域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

流域,是指被分水岭包围的集水区域,是地域上具有明显边界的自然区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水资源循环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和基础单元。

步骤:

1、规划指标、目标确定

2、规划评估方法

3、流域环境功能区划

4、流域社会经济预测与发展战略分析

5、流域水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分析、评价

6、流域、河流和湖泊水质模型

7、总量控制和分配

8、流域环境规划的技术支持

2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基础信息资料的调查与收集

2城市复核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估

3生态环境与城市功能区划

4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

5规划方案的分析与决策

6建立规划的保证调控体系

7规划方案的实施与执行

22.数学规划问题可分为哪几类?

什么是线性规划?

什么是非线性规划?

a)分类——目前,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数学规划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有:

线性规划、非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

b)线性规划——一种具有确定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手段又有一定限制,且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线性的条件下,从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求解出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

c)非线性规划——在环境规划问题中,如果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有一个决策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就称这种规划模型为非线性规划(Non-Linearprogramming,NLP)问题。

23.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决策变量——未知数。

它是通过模型计算来确定的决策因素。

又分为实际变量——求解的变量和计算变量,计算变量又分松弛变量(上限)和人工变量(下限)。

2、目标函数——经济目标的数学表达式。

目标函数是求变量的线性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这样一个极值问题。

3、约束条件——实现经济目标的制约因素。

它包括:

生产资源的限制(客观约束条件)、生产数量、质量要求的限制(主观约束条件)、特定技术要求和非负限制。

24.简述数学规划中的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

1、可行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规划中所有约束条件及非负约束的决策变量的一组取值,其仅与约束条件有关而与目标函数值的大小无关。

2、可行域——可行域是由所有可行解构成的集合。

根据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任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都是一个有限或无限的凸多边形,凸多边形的每个角,称为可行域的极点。

3、最优解——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是指,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最大或最小)的可行解。

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可以是有解的,也可能是无解的,最优解的个数可能是惟一的,也可能是有无穷多个,即决策变量有许多组不同的取值,都使目标函数达到同一个最优值。

25.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的模型构建、求解(图解法)。

此题建议大家再看pdf或ppt上例题,具体了解下解题过程!

1、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

2、在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一组平行线中,用平移的方法找出与可行域有公共点且纵截距3、最大或最小的直线;

4、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最优解;

5、作出答案。

26.AHP的基本结构、进行层次分析的基本步骤、计算过程?

a)基本结——AHP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一是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层(O);

2二是选择的标准——准则层(C)

3三是可能选择的方案——方案层(A),或称措施层。

b)AHP法基本步骤与计算过程归纳如下:

4第一步,明确问题:

目标是什么,方案(措施、选择对象等)有哪些,根据什么原则进

5行判断。

6第二步,建立分层模型,形成层次结构。

7第三步,同一层次求单权重。

8第四步,一致性检验。

9第五步,不同层次计算组合权重。

(具体的深入计算过程包括:

数学模型、方根法、和积法以及权重计算请参阅老师所给《第五篇规划、优化与系统分析》pdf资料,p422-429,在此不再粘贴过来)

27.可持续发展定义、内涵

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使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使其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28.环境管理的概念、任务、主体、对象、类型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任务:

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环境文化,以取代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

主体:

政府、企业、个人

最终的管理对象:

环境质量(无害)自然资源(够用)直接的管理对象

直接的的管理对象:

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

类型:

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分要素的环境管理

29.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的一般类型

若以环保管理机构的地位为划分标准,则有:

①环境行政管理机构设在政府的某个部门中

如设在城建部科技部下

②设立独立的政府部门如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厅

③权力高于政府及其他部门的综合性协调机构

30.环境监测定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机构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要求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表征生态环境质技术规定要求,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各种指标进行间或连续地监视、测试和解释的活动。

是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基础。

31.环境标准定义

环境标准时环境管理目标和效果的表示,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数据。

他是环境管理由定性转入定量,更加科学化的显示。

3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环境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地方长官、政府部门首脑、工厂厂长),并作为政绩评价的一个正式的依据。

协议书/责任书阐明了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满足的环境保护目标。

33.中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和“新五项”制度

老三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新五项: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34.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需要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办理申领排污许可证手续,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获得排污许可证后方能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制度。

35.环境监察

环境监察是指环境监察部门受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依法在环境现场履行环境行政职能,进行监督处理的执法活动。

突出的是“现场”和“处理”两个概念

36.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

37.环境管理政策主要有哪些?

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

法律手段:

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宪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条例和部门规章,环境标准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

行政手段:

主要是以制定行政控制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环境标准,以强制实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确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因此是一种典型命令型和控制型的环境管理手段。

主要有环境标准、行政审批或许可证、环境监测处罚、环境影响评价和其他手段。

经济型和激励型的政策方法:

经济手段:

现行经济手段包括排污收费制度、减免税制度、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

宣传教育手段:

发挥政府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特别注意对我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特殊环境宣传和教育;

注重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参与;

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加强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

科学技术手段:

对政府是指国家建立合理的制度,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工作,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技成果的应用;

对企业是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排放;

应用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尝试和创造适合于工农服务业的先进管理体系和技术;

对公众应尽可能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及产品的推广。

鼓励型和自愿型的政策方法:

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信息公开可以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环境管理主体来进行。

政府:

环境几个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信息;

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活动信息;

政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和活动。

企业:

根据政府要求公开的信息和企业自愿公开的信息。

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种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管理的手段,为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督促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高资源利用和治污水平,及促进法治政府、公开政府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环境绩效管理:

环境绩效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保护措施所取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

环境绩效管理,就是以改善和提高各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环境管理方法。

实际上是对环境信息的二次加工,其成果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环境行为的评价。

根据ISO14000标准进行自主管理;

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协商管理

38.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有哪些?

包括实验、调查问卷、案例研究、实地研究、无干扰文本分析等在内的实证研究方法。

3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概念:

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是有关EIA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法律后果等事项的一套法定规则。

包括两个方面,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

处罚:

规定了规划编制机关、规划审批机关、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审批单位、环评机构、环评审批机关和主管机关违反《环评法》所要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发展:

1979法律确认,2003EIA法,2009规划环境影响条例。

制度的产生

美国1936年《防洪法》通过,大型工程,费用效益分析,经济效益

环境问题的关注,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瑞典、澳大利亚于1969年、1974年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美国的做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国的情况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9

月1日起实施

2009《规划环境影响条例》

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做出原则性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法》

结构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40.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一般是:

①由开发者首先进行环境调查和综合预测(有的委托专门顾问机构或大学、科研单位进行),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公布报告书,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对于不同意见,有的国家规定要举行“公众意见听证会”。

③根据专家和公众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④主管当局最后审批

41.“三同时”制度

内容: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特点:

提出时间1973,先于环境行政机构的建立,是我国独创的环境管理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42.排污收费制度

是重要的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制度。

能够为进一步消除污染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持续不断的压力。

体现污染者负担原则。

也就是“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体现。

提出:

1978年提出,1979法律确认

发展趋势

(1)由超标收费转向排污收费,实行“排污收费、超标罚款”

(2)部分收费项目由浓度收费转向总量与浓度收费相结合的收费形式

(3)单因子收费转向多因子收费

(4)收费标准设计转向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制度特点:

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强制执行

43.水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单项规划向流域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规划转变

从偏重水资源规划向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综合规划的转变

从重视工程方案向综合政策、管理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社会经济系统被逐步纳入流域环境规划的分析框架之中

生态管理与流域分析思想在研究中逐步得到深入

模型集成、系统优化、GIS应用是目前的热点

44.TMDL概念

TMDLs(TotalMaximumDailyLoads)为最大日负荷总量,是在满足水质标准的条件下,水体能够接受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日负荷量。

TMDL计划由美国环保局于1972年《清洁水法》中提出,该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将可分配的污染负荷分配到各个污染源(包括点源和非点源),同时要考虑安全临界值和季节性变化,从而采取适当的污染控制措施来保证目标水体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TMDL计划包括污染负荷在点源和非点源之间的分配,同时还要考虑安全临界值和季节性的变化。

TMDL计划的总目标是识别具体的污染区域和污染来源,并且对这些具体区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浓度和数量提出控制措施,从而引导整个流域执行最好的管理计划。

TMDL计划的执行过程包括:

识别水质受限制的水体,按优先顺序确定水质指标,最大日负荷总量的确定及分配,执行控制措施,评价水质控制措施。

随着TMDL计划的实施,在实际中存在一些迫切解决的问题:

TMDL计划应与其他控制管理措施相结合,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的恶化;

TMDL计划需要进行成本一效益定量评估及技术与制度上可行性评价,选取社会效益最大的执行标准和实施方案;

TMDL计划中的公众参与;

不同类型水体实施TMDL计划,确保水质安全;

TMDL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体系等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1制定TMDL计划

  针对一个特定的目标水体,制定TMDL计划采用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5个步骤:

①主要污染物的筛选;

②目标水体同化容量的估算;

③通过各种途径排入目标水体的污染物的总量的估算;

④水体污染的预测性分析,确定水体允许的污染负荷总量;

⑤在保证水体达到水质标准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安全临界值,将水体允许的污染负荷分配到各个污染源。

45.超级基金法全称,定义

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Response,

Compensation,andLiabilityAct)是美国针对危险物质不当处置引起的土壤污染和自然资源损害进行的联邦环境立法,该法案因其中的环保超级基金而闻名,因此,通常又被称为超级基金法。

46.德国固废二元回收体系的特点,回收的固废类型?

这个题大家再看一下,PPT上没有多少内容

德国固废二元回收体系是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享受《包装条例》规定的免除义务政策而组建的非盈利性质非政府组织,

“送”和“取”两大回收系统

“取”系统(KerbsideSystem)——黄色垃圾桶/袋:

轻包装

“送”系统(BringSystem)——回收站:

如玻璃类包装

绿点费用的征收立足于:

材料、重量、体积、塑料最高,玻璃最低

47.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渠道

被动参与渠道(以EIA公众参与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