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699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docx

模板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1

  安中宇,男,汉族,12岁,石岛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的学生。

校园里,他是一名刻苦学习的小学生;生活中,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好孩子;同学中,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朋友。

面对父亲常年出海打渔,姐姐异地工作常年不能回家,母亲又体弱多病的家庭情况,他用爱心和孝心,演绎了一段有关孝心少年的佳话,而这>故事的背后,是安中宇对家庭的爱和呵护,是对母亲的爱和孝敬,更是他自己朴素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孝顺,就是把快乐带给母亲。

  安中宇出生在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父亲为了家庭的生计,常年出海打渔,很少回家,姐姐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一两次。

所以,平时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而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靠吃药维持生命,犯病时常常一卧床就是一整天甚至两整天的时间。

小小年纪的安中宇知道家庭的情况,从不和别的孩子攀比。

去超市也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总是闹着买玩具,买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须要用的学习用品之外,他从不额外要求别的物质上的东西。

虽然没有丰厚的物质,但是他却从未因此在学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着阳光、开朗、积极的心态和同学们交往,和老师们沟通;在学习上,他也积极进取,用一个个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的辛劳和付出,小小年纪的他知道能够不让母亲多劳心,就是最大的'孝'。

而这个家庭,母亲勤劳,孩子懂事,从未缺少过欢声笑语。

  孝顺,就是把'好吃的'留给母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

安中宇很小的时候就听姐姐讲过很多关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这些故事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的一天中午,中宇照例和小朋友排着队去小餐厅吃饭,刚刚走到餐厅,中宇就闻到了浓郁的肉包子的香味。

家里可是好久都没有吃肉包子了。

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中宇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真想一口气吃两个大包子解解馋。

可是,在包子拿到手里的这一瞬间,中宇想到了妈妈——这段时间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精神状态也很差,早上他上学的时候妈妈还在床上躺着。

妈妈会不会病了?

妈妈吃没吃饭?

中宇的脑海里瞬间挂满了问号。

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时,妈妈都会做好吃的给他吃,如果妈妈吃了这两个包子,应该病情马上就会好起来。

想到这里,小小年纪的他悄悄咽下口水,将两个包子放进书包,自己饿着肚子坚持到晚上放学,一路飞奔回家将两个包子拿给妈妈。

妈妈看到书包里已经被压得有些变形的包子,感动的留下眼泪。

而他一边给妈妈擦眼泪一边奶声奶气的说:

'妈妈,小朋友们都说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体就变好了,到时候爸爸姐姐回来,我们一家人就都能够开开心心的了。

  对他来说,孝顺妈妈,就是要把'好吃的'留给妈妈,而他小小年纪的想法和举动,让我们看到'孝'之情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绿色的种子。

  孝顺,就是不乱花家里的钱

  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让安中宇逐渐成为一个小学生。

尤其是上小学之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慢慢成为一个小小男子汉,自己不应该在家人的呵护下理所当然的享受,相反,自己应该为母亲着想,为这个家庭着想。

对小小年纪的安中宇来说,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就不应该在物质上要求过多。

这么多年来,他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小书桌,每天回家后,总是自己趴在炕上写作业。

眼瞅着一天天长大,妈妈觉得有必要给中宇买一张书桌了。

  于是,在几经权衡后,在中宇生日的这天,妈妈花了一百多元为他买了一张小书桌。

本想等他放学后给他个惊喜,没想到中宇回家看到后,却跟妈妈生起气来:

'妈妈,跟你说过了,不用学习桌,我自己趴着写也能做好功课的!

一百块钱省下来,能给你买多少药吃啊!

'这是中宇从小到大第一次跟妈妈闹脾气,母亲听了他的话心里既心疼又感动:

长这么大,中宇从来没有一件象样的生日礼物,但他从来没有怨言,对比其他的孩子来说,小小的中宇过早的承受了成年人需要承载的家庭重担。

是的,在安中宇小小的内心里,只要母亲身体健健康康的,父亲出海打渔平平安安的,姐姐工作顺利就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幸福。

  光阴有限情无限,孝亲敬老是美德。

对小小年纪的安中宇来说,大爱无疆,大孝无言。

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平平淡淡的,自己做的是一些最简单,最平凡的事情,而自己身为一名小学生,能够为这个家庭做的还很有限,能够回馈父母,报答母亲的也很有限,但是他一直努力着,在学习上不让母亲劳心,在生活上艰苦朴素,让自己用内心的懂事来带给母亲快乐和温暖,虽然这一切都显得很平凡,但我想生活正是因为这样的平凡而伟大,因这样的伟大而精彩。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2

  兰芳,女,20__年5月生,20__年荣获厦门市思明区“文明学生”称号,20__年12月被授予“厦门市自立自强美德少年提名奖”,20__年被授予“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

现就读于厦门市云顶学校七年四班。

  兰芳,20__年9月刚刚升入我校初中部。

每到寒暑假,小伙伴都在开心地玩耍,兰芳却在家里剪线头。

长时间机械重复动作让兰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还是贴上创口贴再剪,只为多赚一点钱贴补家用。

爸爸受伤,妈妈要照顾,这个话不多的腼腆女孩就担起家中重任。

  20__年,兰芳读五年级时,她的爸爸在码头工作时,被集装箱砸伤,双手双脚不能动弹,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妈妈必须在医院照顾爸爸。

姐姐上高中,学习压力大,弟弟小,才刚上小学,兰芳毫不犹豫的担起家中的重任。

  从那以后,兰芳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做早饭、送弟弟上学、自己上学、放学接弟弟、做午饭、下午上课、放学接弟弟、买菜、做晚饭、洗衣服、做作业,兰芳的一天忙得团团转,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下午有时会打瞌睡。

  一开始,兰芳对家务并不熟悉,锅没烧干就放油,油花溅起烫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烧焦了。

她只能一点一点摸索。

为了省钱,兰芳货比三家;为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谱。

此外,兰芳还要周末到医院帮忙照顾爸爸。

  兰芳一家住在城中村里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光线昏暗,连白天都要开灯。

外屋的上铺是姐姐的床,下铺是兰芳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住在里屋。

外屋有一张小方桌,是兰芳和弟弟的书桌兼饭桌,姐姐只能在床上架起小桌板学习。

阳台除了晾衣服,还是厨房,兰芳就在那里做饭。

  爸爸出院回家后,还要在轮椅上休养一年。

假期里,别的孩子玩得很开心,但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兰芳就跟着妈妈到殿前的工厂拿回手工活。

兰芳给玩偶缝眼睛,一不小心会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酸,没缝好还得返工。

缝一双眼睛能赚5分钱,母女俩在一个暑假里赚3000元。

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剩下的给姐姐交学费和贴补家用。

  妈妈捧着兰芳的手,心疼地说:

“手指都有些变形了。

”兰芳右手中指的第一个关节有些肿,像结了一个茧。

兰芳把手藏起来说:

“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也很辛苦,要上班还要照顾家里。

”兰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

  兰芳不仅在家里细心地照顾家人,在学校也很关照同学,热心公益。

在读小学期间,兰芳班上来了一个随班跟读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

一开始,总有些调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屉里,每次兰芳都站出来帮小露说话,“你们不能把垃圾放在这里”。

小露不怎么和别人交流,兰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说话,尽管一开始,小露对兰芳不理不睬。

但兰芳没有放弃,慢慢地她会对兰芳笑了,下课还愿意和兰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觉得好的东西给兰芳。

3年过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学,在兰芳的影响下,身边的同学变得愿意亲近小露了。

虽然没有和小露在一个班级,但每天兰芳都会在课间找小露聊天,放学的时候主动留下帮助小露学习。

  20__年3月7日,云顶学校举行第二届“云顶学校学生志愿服务团”开团仪式。

七年四班的兰芳作为小义工志愿服务团团长,带领145名小义工宣誓。

这些小义工都曾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因此,他们将回馈社会,为班级、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知道兰芳的家庭困境后,为她申请了补助金,她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学校同时又为她申请奖学金。

兰芳的妈妈说,兰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钱,学校的奖学金够兰芳的花销,还能买些书。

  这就是兰芳,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

她常说:

“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双手,为自己,为家人,为身边的人多做些事。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3

  杨__是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他阳光帅气而成熟懂事,他纯朴善良而成绩优异,他性格腼腆而孝敬长辈,他是安庆岳西县姚河中心学校七

(2)班的班长。

  杨__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病贫穷的家庭里。

祖父、父亲都患有心脏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奶奶年老体衰,全家的生活重担全压在瘦弱的母亲身上,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困难。

  20__年春,他在父母打工的浙江萧山一所学校读四年级。

一天,父亲杨吉文因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母亲因工厂交货在即抽不开身,10岁的小__只得承担起陪护的重任。

他像大人一样为父亲请医拿药,端水喂饭,甚至接尿倒屎,且毫无怨言。

只有等父亲熟睡后,他才在病房的床头橱上做会作业,实在太累了,就在父亲的病床边打个盹。

看着他日夜忙绿的身影,日渐消瘦的脸蛋,父母潸然泪下;病友们无不啧啧称羡,夸他不愧是个“小男子汉”。

  后来,父亲转回家乡岳西住院治疗,母亲也跟着回来服侍,小__只身一人继续留在异地他乡读书、生活。

这段时间是他最艰难的时光,他既要料理自己的生活,又要上学读书,特别是时刻惦念着家乡的父母。

他经常打来电话,安慰生病的父亲,关心心急如焚的母亲。

  20__年秋,祖父杨贤进在放牛时跌破了头,流血不止。

小__得知消息后,从学校径直赶往出事地点,他先果断地撕下自己的外衣袖子,然后接起来,替祖父地包扎好伤口,再半背半拖地把祖父弄回家。

紧接着一口气跑完1.5千米山路请来乡村医生,同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事后,从乡村医生那里得知,要不是小__赶到及时,措施得当,祖父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而发生生命危险。

  在祖父疗伤的一个多月里,小__一有空,就一边帮祖父按摩身体,一边与祖父聊天。

更感人的是,他用平时省下来的压岁钱,经常买来肉和鸡蛋,为祖父滋补身体。

祖父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时常被感动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为了让父母更好地打工赚钱,小__五年级时毅然从外地转回,随祖父母读书生活,也就是从那时起,小__开始自强自立。

他不但学习上自觉刻苦,从不让祖父母操心,生活上自己动手,很少让父母代劳,而且还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

  为了学会烧饭做菜,他手上没少留下烫伤和刀疤;为了帮祖母讨猪菜、煮猪食、喂猪,他身上时常留下猪食的污渍;为了帮祖父放牛,他曾多次没吃早饭饿着肚子上学。

现在,他不仅会烧饭,做简单的家常菜,还会洗碗、洗衣;不仅能浇菜劈柴,还会购买生活日用品。

  他虽然缺少同龄人享有的父母的疼爱,却收获了与祖父母之间的隔代亲情;他虽然缺少同龄人的嬉戏玩耍,看动画片的快乐,但收获了为家庭分忧的乐趣;他虽然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培养了自强自立意识,学会了生活本领。

正如他在一篇《生活中的苦与乐》的作文中写到:

“学做家务,为家庭分忧,我苦并快乐着!

  小__在外地读书的几年间,学习成绩一直不十分理想。

自20__年转学回家乡后,他从此格外勤奋刻苦。

清晨,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傍晚,他一边做家务,一边做作业;夜晚,他安顿好祖父母后,独自挑灯夜战。

小学毕业考试,他终于取得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4

  今年第一次,李佳把这条裙子穿在身上,这是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

  镜子中的李佳有一点害羞,半年前还不到100斤的她现在已经重了20多斤。

李佳越来越胖的背后有着一个特殊的原因。

7年前,李佳的妈妈李萍查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因为她是RH阴性血,要找到合适的血源非常难,去年底医生建议病情恶化的她尽快做骨髓移植,并且供受两者之间的体重不能相差太多。

听到这次谈话的李佳,上网查到父母与子女之间配型成功的几率很大,于是她偷偷开始了自己的增肥计划:

早餐吃炸土豆,晚上加餐,不怎么爱吃肉的她甚至吃起了肥肉。

  尝试了各种高热量的食物并减少运动,三个月李佳就长了20多斤,确定了磅秤上的数字后,她紧紧抱住了妈妈。

  这几天,李佳的爸爸也回到了眉山,为了给李佳的妈妈治病,他一直在广州打工。

然而出乎我们的意料,他和李萍早已不再是夫妻,4年前两人就离了婚。

  在李萍的坚持下,郑心中违心地和她离了婚,却始终不肯离开这个家,他在南方找遍能做的工作,也戒了烟,只为省下每一分钱给李萍治病。

  然而郑心中并不知道,早在几年前一次整理家务时,女儿就已经发现了父母离婚的秘密,她把离婚证塞进了抽屉的最下面,从没有提起过,就这样,三个人心照不宣,只为战胜病魔而共同努力着。

  就算是当电灯泡,也是李佳最想拥有的幸福。

不久前,母女俩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属于“半相合”,可以进行骨髓移植。

直到那一刻,李佳的爸爸才得知女儿长胖的真相。

  现在李佳盼望着赶紧完成手术,把骨髓献给妈妈,在她的心底,始终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愿望。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胖女孩不同寻常的美!

!

她的”最美“当之无愧。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幸福的宝贝,开心快乐的生活,成长。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5

  姓名:

李小梅

  性别:

  所属地区:

福建省石狮市第二中学

  简介:

她出生后即被抱养,养父因肺癌病逝,养母因车祸去世。

从此,她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淘米、洗菜、做饭……照顾爷爷奶奶两位老人起居饮食,给爷爷端水喂药,从小学会感恩与孝敬。

  【孝心故事】

  李小梅,石狮市第二中学学生。

20__年2月出生后即被抱养,20__年养父因肺癌病逝,20__年养母也因车祸去世。

几年来,生活的种种不幸一直跟随着她,但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幸所击倒。

看到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她勇敢地从悲伤中站起来,噙着泪水对爷爷奶奶说:

“我永远是你们的孙女,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们吧!

  从此以后,小梅就像个大人一样,把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又有高血压,她就一人揽下所有家务活。

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淘米、洗菜、做饭……然后才去叫醒爷爷奶奶。

吃完早饭,她洗了碗筷并安顿好两位老人后才去上学。

即使做完了这些家务活再上学,她还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每天负责全班的作业分发。

在老师眼里,她是最称职的班干部,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同学的眼里,是个乐观开朗的好同学,学习上有困难也都喜欢找她帮忙,她总是耐心讲解从不推诿。

下午放学回家,她总是马不停蹄的赶回家,因为心中有个信念在召唤:

爷爷奶奶需要我。

回到家看着爷爷奶奶坐在门口,一颗悬着的心就踏实了,又开始了洗衣做饭的家务事,熟练地劈柴生火做饭,照顾两位老人起居饮食,给爷爷端水喂药。

严冬的水那么的冰冷刺骨,年幼的她手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有时还裂开了小口子,但她从不喊疼。

她说:

“因为爷爷奶奶是她在这世上最亲的人,爷爷今年已经83了,奶奶也75了,我很担心他们哪一天也离我而去,那我就真的是孤零零的一人了,我很害怕。

不管家务活有多累,只要一想到我还有最亲的人在,就一点也不累,不怕。

”她与爷爷奶奶一起谱写一页页家庭温馨、亲情浓浓的人间故事。

  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能力赚钱,小梅很懂事,她早早就知道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有漂亮衣服玩具,及学习用品,她从没有向家里索求过什么,更别说零花钱。

反而每当寒暑来临的时候,小梅早早到最近的工厂联系好,希望通过打工补贴家用,刚开始由于她是学生没人敢聘用她,是她软磨硬泡并说明原由,老板看这么懂事的孩子,就安排她做比较简单的包装工种,她从没喊过累。

当她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心里想着又有钱给爷爷奶奶买药,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是这样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谁看了她谁都心疼。

  她的“尊老爱亲”的故事深深感动着石狮的师生们,这么一个懂事的好少年,是我们身边全体学生成长的学习榜样。

20__年,李小梅从全省65名参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福建省“孝亲好少年”。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6

  姓名:

陈樊桂

  性别:

  所属地区: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联益村

  简介:

陈樊桂的母亲智障,而她的父亲残疾独臂,在这样特殊的家庭里,陈樊桂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20__年,父亲车祸去世后,母亲因变故而病情加重,当时年仅9岁的小樊桂,用小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孝心故事】

  当记者刚走进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联益村时,我们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乐观自信,还有点男孩子气的女孩儿,就是今天我们采访的主角——陈樊桂。

她咧着嘴笑着问我们,你们是谁?

  陈樊桂的母亲智障,而她的父亲残疾独臂,在这样特殊的家庭里,陈樊桂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20__年,父亲车祸去世后,母亲因变故而病情加重,当时年仅9岁的小樊桂,用小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母亲时常不知所踪,或者无缘无故的哭闹打骂,“那时候经常打的我身上都是红杠杠,我觉得很委屈。

”陈樊桂一边炒菜,一边说。

  “有一次我们吵架了,我就跑出去了,妈妈就出来找我,我回家又找不到她,就到处找啊找,最后大家在泥潭里面找到我妈妈。

”陈樊桂突然声音小了一点,“我就突然觉得我很不孝,原来妈妈也是会关心我的。

“从此,母女两的心又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今年13岁的陈樊桂,已经有3年多的厨龄了,只要她放学回家,就会给妈妈做饭,番茄炒鸡蛋是最拿手的菜。

这3年里,她会留意看美食的电视节目,就是为了能够多学两手,更好的照顾妈妈。

  在陈樊桂的努力下,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

她会和母亲一起玩扑克牌——自创的一种只属于母女俩的游戏、为妈妈做饭、帮妈妈洗漱。

“百善孝为先,我要尽力照顾好妈妈。

”陈樊桂笑着告诉我们:

“妈妈差不多一年前可以放牛了,她学东西很慢,教了很多遍还是只会煮饭不会炒菜,煮饭也经常煮糊了。

  “妈妈一直想坐火车,老是念叨,在好心人的帮忙下,我已经带妈妈去坐过两次火车啦!

”陈樊桂帮母亲脱下沾满泥的胶鞋,换上了棉鞋。

“现在,妈妈最想和我聊天,只要我一拿出棒棒糖,妈妈就像一个孩子样,笑得特别灿烂。

”陈樊桂说,只要自己拿出书,妈妈就会搬出小板凳坐在旁边,竖起耳朵仔细听自己讲故事。

现在,能看到妈妈的笑,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我的梦想是当警察,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

”陈樊桂自豪地挺起了胸膛,称自己专门问过别人,当警察要先考警校,还要考公务员。

“得一步步地来,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武术社团,要锻炼好身体。

”小樊桂想当警察的梦想,源于一直以来有很多人帮助自己,”我也想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7

  苟朋丽,女,听力一级损伤,今年16岁,共青团员,家住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北湾村三组,就读于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虹语(听障)六年级。

苟朋丽生长于一个六口之家,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聋哑的妈妈,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视力受损的爸爸,还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弟弟。

家里的开支基本上靠在福利厂打工的妈妈,一家人生活拮据,但是从不抱怨,一如既往积极乐观地生活,用勤劳的双手收获着属于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这样融洽的家庭环境造就了苟朋丽活泼开朗,坚强不屈的性格,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在寒冬中出现的那张灿烂的笑脸。

20__年12月16日早上,我在四年级教室里等待还未来报名的学生,猜测着还会不会有人来,这时依稀听到了脚步声,我抬头向外张望,一个笑容灿烂的女孩子向我走来,用那并不清楚且有些沙哑的语调向我说着什么,手里还牵着爸爸的手,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依照惯例让家长填写学生基本信息。

这时苟朋丽的爸爸说,他看不见让孩子自己写。

听到这句话,我有些触动,也有些疑惑,女儿听不到,爸爸看不到,这样的父女俩平常怎样沟通交流呢?

心里顿时有些心疼这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更加关注她,而她的表现让我慢慢地认识到这个女孩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20__年,原本在工厂上班视力健全的爸爸由于长时间从事精细的工作,致使眼睛受损,视力急剧下降,这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苟朋丽的爸爸知道自己的眼睛没有多大的恢复希望,因此说什么也不愿意花费无谓的资金,让家里人因此再继续受罪,任由病情继续恶化。

妈妈先天性聋哑,爸爸后天性失去视力,弟弟年幼,还有年迈的老人,我们都难以想象到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是怎样沟通、生活的,但是这个家庭却做到了,因为家里的粘合剂苟朋丽。

  20__年暑假,苟朋丽的奶奶因病住院,妈妈在上班,爸爸眼睛不好并且还要出去学习按摩,爷爷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弟弟还小,家里只剩下苟朋丽,懂事的她在奶奶生病期间,用那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很快喂家里养的鸡,然后去厨房做饭,开始的几天,不会做饭的她总是在厨房忙活大半天,再加上本就炎热的天气,弄得她满头大汗。

终于勉强做好了饭,时间已不早,嘱咐弟弟饭后带爸爸去学习按摩,她心里惦记着还未吃饭的爷爷奶奶,匆匆吃两口就提着饭盒跑去医院送饭。

在医院里,她也没有闲着,总是贴心地帮爷爷奶奶按摩,捶背,被问到吃饭没有,总是回答吃的特别好。

就这样来回奔波了十几天,奶奶终于出院了,但是苟朋丽还是坚持自己做饭,让年迈的老人多休息。

看着孙女如此懂事,老人心里又欣慰又心疼,如此年纪,就要承受这样多舛的家庭,对孙女更加的疼爱。

妈妈在福利厂上班,下了班后总是特别的疲惫,懂事的苟朋丽只要在家总是想着法子逗妈妈开心,牵着爸爸的手去外面散步,即使这样也不可避免家中的小摩擦。

有很多次妈妈想跟爸爸说说话,但是一个聋哑,说不出话,一个视力有问题,看不到手语,这样的交流总是把性格有些急的妈妈气的没有办法,爸爸也因此感到特别的愧疚。

这个时候苟朋丽总是在安抚完妈妈的情绪之后,拉着爸爸坐在一边,用手在爸爸的手心上一遍一遍地书写着妈妈说的话,直到爸爸明白为止。

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其实很复杂。

爸爸文化程度不高,稍微复杂一些的字不认识也感知不到,因此苟朋丽还要在保留妈妈想要传达的意思的基础上,想出相近意义且比较简单的词。

就这样每次的翻译工作总会用去很长的时间,但是苟朋丽却一直乐于此时,非常的'有耐心,她特别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像其他的父母那样交流,即使这样的交流非常的困难,她也想让它继续保持下去。

由于学校连上十天才可以休息,她心里一直希望父母可以多说说话,因此,每次来学校的时候,她总是嘱咐弟弟,尽量帮着父母翻译,让爸爸和妈妈多说话。

  苟朋丽就是这样一个懂事,让人心疼的孩子。

16岁,一个女孩已到了爱美的年纪,但是她知道家里情况不好,不允许有多余的钱用来买漂亮的新衣服、好看的饰品什么的,因此从没有对爸爸妈妈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家里有什么她就穿什么。

在学校,基本上没有见到她穿特别新、漂亮的衣服,但是她总是把穿在身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虽然很旧,但是让人看不出脏和不精神的感觉。

校园中的她,总是那么的开朗,脸上时刻露出灿烂且坚定的笑容。

很多学生家离学校比较远,因此基本上都是家长接送,但是苟朋丽害怕爸爸把她送来之后,一个人在路上有危险,坚决不让爸爸再接送自己,每次都是自己独自从家里来,放假之后再独自回去,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从不在路上耽误时间。

擅长舞蹈的她,跳起舞来愈发的吸引人的视线,让人不禁赞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丽。

  这就是苟朋丽,一出生就身有残疾,但是却坚强,乐观,富有孝心的小天使。

走近她,你会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远不止这些,她的美好品质,定格在每一个熟知她的人心中。

2022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

  姓名:

邵佳盈

  性别:

  所属地区:

内蒙古通辽科区第四中学

  简介:

在20__年的夏天,她遭遇了一个令人心痛的乌云,她的奶奶心脏病情加重,不得不做手术。

那时她才13岁,妹妹8岁,弟弟刚3岁。

爸爸妈妈都跟着奶奶去沈阳做心脏搭桥手术。

家里就剩下了邵佳盈,她的爷爷和弟弟妹妹。

这个家就由她来照顾了。

  【孝心故事】

  邵佳盈,女,今年15岁共青团员。

家住在通辽市育新镇哈拉呼村,就读于通辽第四中学八年二十一班。

该同学孝敬父母,品德端正。

  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无微不至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弟弟妹妹,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幸福。

  在20__年的夏天,她遭遇了一个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