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的故事20个.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058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师的故事20个.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尊师的故事20个.docx

尊师的故事20个

  师文悔悟自责道:

我明白,是我常常心手不专。

我并不是不能调好弦、定准音,也不是不会弹奏完整的乐章,我所关注的并非只是音调节奏,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声来表达我的心声阿。

在我尚不能做到使音乐发自于内心,再感应到乐器的时候,所以手指也没能和琴弦配合好。

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时日,看是否能有长进。

  从此,师文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清除杂念,每日认真学习,用心体悟音乐表达的意境,不断完善修养。

过了一段时间又去拜见师襄,师襄问:

你的琴此刻弹的怎样啦?

师文说:

得之心矣,请您听我试弹一曲吧

  师文开始拨弄琴弦,他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使之发出代表八月的南吕乐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

  应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使之发出代表二月的夹钟乐律,随之又仿佛有温暖的春风缓缓吹来,草木发出嫩芽,好一派万象更新的春天景象。

  之后,师文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使之发出代表十一月的黄钟乐律,随之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一派肃杀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征弦,使之发出代表五月的蕤宾乐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酷暑炎炎。

在乐曲将终之际,师文又奏响了五音之首的宫弦,使之与商、角、羽、征四弦产生和鸣,顿时在四周便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恰似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涌出。

  师襄听后称赞说:

你的琴弹奏的太美妙了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师文的学习态度十分严肃,在老师教诲后,首先做到用心专一。

  他感悟到音乐艺术之高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在于得心应手,强调音乐演奏中心灵的主导作用,内得于心,方能外应于器。

  成语典故得心应手也由此而来,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它也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演奏的一项重要美学原则。

  师文学琴的故事给人以启迪:

凡事讲求用心,学习技艺不仅仅光凭外在的技巧,而是在于领悟内涵,深明其理,不断提高修养和悟性,得心方能应手,用正心、正念以到达宁静致远,身心合一,与天地相和的境界。

  尊师的故事

  (十六):

张乐平尊师的故事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

陆寅生以前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

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

你是谁?

找谁?

张乐平说:

我是张平阿,此刻叫张乐平。

陆老师兴奋异常:

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阿张乐平说:

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向没有忘记您尊师的故事

  (十七):

汉明帝刘庄:

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十分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十分的尊

  敬,之后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尊师的故事

  (十八):

孔子尊师的故事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

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

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

鸟儿,我明白它能飞;鱼儿,我明白它能游;野兽,我明白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明白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

  尊师的故事

  (十九):

民族英雄岳飞:

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

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能够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

  一、十五,岳飞都必须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尊师的故事

  (二十):

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佳话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

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十分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

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取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

而且,一再告诫子女必须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

怎样办呢?

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能够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

唐太宗明白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之后,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

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

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

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

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

  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