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60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1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县某中学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最新Word下载.docx

教学楼7200平方米、办公楼2000平方米、实验楼3800平方米、学生公寓450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1400平方米、师生食堂2500平方米、科教楼38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14840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电气、照明、绿化等公用工程。

项目建设期限为×

项目建设地点为某县×

,基地北侧为×

路,南侧为×

路,东侧为×

路,西侧为×

路。

表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及规模

建筑

工程

教学楼

2幢,4层建筑,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办公楼

1幢,2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实验楼

2幢,3-2层建筑,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

学生公寓

1幢,5层建筑,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教师周转房

1幢,3层建筑,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师生食堂

1幢,1层建筑,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科教楼

1幢,4-2层建筑,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

田径场

13mm塑胶场地9248㎡;

足球场(人道草坪)7140㎡。

蓝球场

设标准篮球场6个,占地3648㎡。

羽毛球场

设羽毛球场兼排球场地2个,占地1144㎡。

乒乓球场

设乒乓球台20个,占地800㎡。

公用工程

给水

校区进水管接×

路和×

路市政自来水管网,给水进水管采用DN150球磨铸铁管,在小区内布置成环状管网(DN100),供给生活及消防用水。

给水及消防在室外采用共用水系统,采用市政管网压力下直接供水,室内给水网为枝状布置,单向供水。

学校澡堂、食堂采用热水集中供应,机械全循环,定时供水。

热源采用太阳能锅炉系统。

教学楼、办公楼内分层设饮水处,按每50人设一个饮水机。

排水

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

雨水排入雨水系统,校园污水进入校区污水处理系统。

雨水系统由屋面雨水、空调排水及室外地面排水组成。

室外地面排水经明沟雨水井和道路雨水井汇集至小区雨水总管,进入城市雨水管;

屋面雨水和空调排水经沿墙立管和埋地雨水管汇集至地下雨水池,供绿化使用,多余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管。

电气

由城市电网提供相互独立的两路10kV电源,高压电缆穿保护管埋地引入设在校园负荷中心的10KV组合式变配电所。

变电所采用户内成套设备。

内设2台315kVA干式变压器,负载率为79.43%。

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0以上。

室内照明光源以高效节能灯、T5荧光灯为主,荧光灯具采用低谐波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0.92。

教室黑板采用专用黑板照明灯具。

供气

项目食堂所使用液化气可就近从某县城区供应点购入。

暖通

办公楼、教师宿舍等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每间办公室和宿舍安装一台空调器,大房间为立式空调,小房间为挂壁式空调,所选空调能效等级均要求达到1级。

教学用房、学生宿舍不设空调,采用电风扇通风降温。

环保工程

水污染

防治

项目建设期间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和化粪池处理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使用期,宿舍、厕所、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单独收集和处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校区排污系统;

餐饮废水经过滤网过滤、隔油器除油后进入下游排水系统;

化学实验室废水经中和池中和后,进入校区排污系统。

校区所有污水均经校区排污管排入所在地污水管网,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大气污染防治

在食堂厨房炒菜间内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油烟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可使排放浓度≤2mg/m3。

固废污染防治

实行校园内部卫生责任制。

学校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垃圾袋、垃圾桶和垃圾处理房三种收集方式,并及时清理送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表2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5080

2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66666.7

100亩

3

总建筑面积

25200

7200

2000

3800

4500

1400

2500

4

运动场地面积

14840

5

建筑占地面积

8375

6

建筑密度

%

13.86

7

绿地率

22.50

8

容积率

0.38

9

办学规模

48

每班50人

表3主要建筑物基本设计一览表

建筑名称

层数

建筑面积(m2)

体形系数

窗墙比:

东/南/西/北

一、公共建筑

教学楼1#

4600

0.45

0.10/0.55/0.00/0.55

教学楼2#

2600

实验楼1#

1800

0.37

实验楼2#

0.10/0.55/0.00/0.30

0.50

0.10/0.40/0.00/0.30

4-2

0.40

二、居住建筑

0.33

0.07/0.40/0.07/0.30

0.35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

本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工质为电力、液化气、新水。

其中:

年耗电量40.82万kWh,年用水量6.45万t,年液化气用量5.23t。

年综合能耗:

当量值145.35吨标准煤;

等价值229.89吨标准煤。

节能评估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0号令)

8.《公共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1号令)

9.《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10.《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43号令)

11.《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

12.《×

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

13.《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

14.《×

省节约能源条例》

15.×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17.《×

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

18.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19.《×

省实施<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

细则》

20.《×

市实施<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

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

2.《可在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07]2174号)

3.《“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国家)

4.《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国家)

5.《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家)

6.《×

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

7.《×

省“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

8.《×

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

9.《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10.《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

1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国家经贸委)

13.《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业和信息化部)

14.《机械工业节能机电产品推广项目及淘汰落后机电产品项目》

15.《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

16.《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5号令)

17.《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1.《×

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JSCS-D)

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省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规范》

1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DB34854-2008)

1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16.《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

17.《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发改环资[2008]704号)

1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

19.《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2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2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22.《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附条文说明)》(GB50096-1999)

23.《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

2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5.《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17166-1997)

26.《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7.《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国家节能中心)

28.国家节能中心《节能评审评价指标》(通告第1号)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节能目标等)

1、项目建设地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某县×

某县位于×

,面积×

平方公里,辖×

个乡镇,×

个村,总人口×

万。

县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群峰峭拔,中部丘陵绵延,北部以平原、圩区为主。

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热冬冷,春秋温和。

历年来平均气温16.1度,极端最高温度为40.6度,极端最低温度为-16度。

年均降水量1526.5毫米。

风向多为东北到东北偏东,随季节变化,风向也不断变更。

3~4月风向不定,5~8月为夏季风控制,风向以东北风为主,9~12月为冬季风控制,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年平均日照为2106.7小时,日照率为48%。

某县县城位于×

镇,为打造特色旅游名城,某县县城“十二五”时期将全力推进县城南扩,实施组团分片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功能集聚,促进要素集聚,带动人气集聚,着力将南部新区打造成为集综合行政、商娱文化、生态居住、休闲度假和生产服务为一体的×

魅力新城。

同时,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优化完善,疏解人口,提高宜居度,保持商贸活力。

力争“十二五”末县城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根据某县城区发展规划和某县义务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为适应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由×

提出,在×

依据《×

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中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5200平方米,在校生2400人。

2、项目所在地(市)能源消耗情况

据统计部门提供资料:

综合能源消费:

2010年,×

市年生产总值为300.84亿元,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54.11万tce,万元GDP能耗为1.177tce。

电力消费:

市全社会用电总量为259992万kwh。

燃气消费:

市辖区天然气消费量为934万m3,用气人口为8.5万人,人均用气量为109.88m3。

居民用水:

市辖区居民家庭用水量为1037.8万m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0.1265m3。

对于×

市的建筑能耗,目前缺乏调查统计数据,本项目提出节能50%的目标,是以×

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Baseline)”。

“基准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照明设备的参数,都按当时情况选取。

在保持与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和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采暖、空调和照明能耗,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能耗。

3、项目所在地(市)节能目标

《×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

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800亿元。

根据《×

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和×

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节能规划、节能目标等资料,×

市“十二五”节能目标(2015年)为万元GDP能耗下降15%。

据此计算,则到2015年,×

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数为800.36万tce,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为446.25万tce。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1、供电

某县拥有35kV变电站15座,主变容量5.98万千伏安,(其中两座属于市公司管辖,主变容量0.9万千伏安;

用户变7座,主变容量1.835万千伏安);

拥有110千伏变电所三座,即:

该县变电所、陵阳变电所和永胜变电所,其主变压器容量分别为2×

20兆伏安、1×

10兆伏安和1×

40兆伏安。

本项目用电电源为城市电网,能够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2、供水

某县城区现有自来水厂两座,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万吨,设备满负荷运转日供水能力可达3万吨,源水取自无污染的生态保护区牛桥水库,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满足整个城区的生活用水需求。

3、供气

本项目食堂所使用液化气可就近从某县城区供应点购入,市场可满足供应。

4、太阳能

据2009年8月×

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编制的《×

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告》,本市平均年日照时数2161.8h,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8%,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多年平均为4655.68MJ/㎡,属Ⅲ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1、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能源消费量为229.89吨标准煤(等价值)。

则项目能源消费量占×

市“十二五”末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比例为:

m%=229.89÷

(446.25×

104)×

100%=0.005%。

根据国家节能中心《节能评审评价指标》(通告第1号)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所在地(省市、地市)完成节能目标影响评价指标表”(见下表5),当m≤1时,可判定本项目投产后对当地的能源消费影响较小,具备实施条件。

表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所在地(省市、地市)完成节能目标影响评价指标表

项目新增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十二五”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比例(m%)

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完成“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比例(n%)

影响程度

m≤1

n≤0.1

影响较小

1<m≤3

0.1<n≤0.3

一定影响

3<m≤10

0.3<n≤1

较大影响

10<m≤20

1<n≤3.5

重大影响

m>20

n>3.5

决定性影响

2、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

(1)项目增加值预测

本项目规划设计办学规模学生2400人、教职工133人,总人口2533人。

项目投入运营后,建筑总能耗为229.89吨标准煤。

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为30%左右,则相应人口的GDP能耗可粗略估算为766.3吨标准煤。

市“十二五”末万元GDP综合能耗目标值为1.0tce,即消耗能源1吨标准煤将产生1万元GDP,则消耗能源766.3吨标准煤可粗略估算为将产生GDP766.3万元。

(2)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

根据单位GDP能耗、单位增加值能耗等的测算定义,结合现有条件下可以获得的实际数据,认为可以通过测算项目增加值能耗水平对所在地“十二五”末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来定量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单位GDP能耗的影响。

具体如下式:

n=[(a+d)/(b+e)-c]/c

N--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单位GDP能耗的比例;

a--2010年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

市为3541100吨标准煤;

b--2010年项目所在地生产总值(万元),×

市为3008000万元;

c--2010年项目所在地单位GDP能耗,×

市为1.177吨标准煤/万元;

d--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吨标准煤),本项目综合能耗为229.89吨标准煤;

e--项目年增加值(万元),本项目为766.3万元。

经计算,本项目N值为0.0003%。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所在地(省市、地市)完成节能目标影响评价指标表”的规定,当n≤0.1%时,项目增加值能耗水平对所在地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为影响较小,甚至可以说有利的,项目是可以实施的。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

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对原有工艺、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项目选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中学建设地点位于某县新城区,可就近接城市电网和水网,能源消费便利,能运输送损耗小。

该项目的选址不仅满足交通条件、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地质条件、防洪条件办学条件和要求,且所在区域地面开阔,周围无高大建筑或山体遮挡,有利于利用自然通风和光照减少建筑物的空调与照明能耗。

2、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设计建筑物朝向均布置为接近南北向,使校舍布局分散,间距宽大,排列整齐,有利于冬季充分利用日照,夏季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建筑物的残暖空调能耗。

3、绿化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绿化设计采用乔、灌、草合理搭配,植物大小、疏密搭配,选择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树种及花草,在各建筑物周围、公共绿地、路旁及部分建筑物屋顶,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和地面、墙面、屋面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校园的充分绿化,提高校区绿化率。

该设计对改善校区的热湿环境有良好的效果,能减少空气调节需求或指标,从而降低空调能耗。

4、结构与体形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设计采用热工性能好的建筑材料、保温构造、建筑体形、窗墙面积比和,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能耗。

5、给水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该项目设计对给水系统进行了统筹规划,包括合理设定用水标准,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利用雨水浇灌绿化植物,利用太阳能生产生活热水,能充分降低水资源的消费和用水能耗。

6、变配电系统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设计由城市电网提供相互独立的两路10kV电源,变电所设在校园负荷中心,内设2台315kVA干式变压器和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的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不仅保证了项目供电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降低变配电系统的能量损耗。

7、照明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设计采用合理的照明标准,室内照明光源以高效节能灯、T5荧光灯为主,室外照明以LED灯为主。

该设计能大大减少照明室内外照明对电力的消费。

同时,项目设计采用透光性能好、绝热性能好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兼顾建筑采光和保温隔热,既能降低照明对能源的需求,亦能降低采暖空调对能源的需求,有利于节能。

8、暖通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设计办公楼和教师宿舍采暖空调采用变频分体空调,可按需使用,独立调节,因此有利于空调节能。

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食堂不需要配置空调设备,在需要时,采用电风扇通风降温是合理的,可节能降耗。

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能耗指标

本节能评估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能耗和节能措施进行评估。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及特点,项目建成运营后,主要用能系统有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办公设备、教学设备、实验、科教设备、生活用水、热水供应系统、变配电系统、生活用气系统等,能源消耗种类为电力、液化气和耗能工质水。

1、电力消费

(1)采暖空调能耗

本项目空调建筑面积为3400m2,单位面积空调设备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33.33w/m2,计算全校空调负荷为113.32kw,需要系数取0.80,全年用电时间为784小时(4×

24.5×

8=784),全年空调用电量为7.11万kwh。

(2)通风能耗

本项目通风建筑面积为18000m2,单位面积通风设备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5w/m2,计算全校通风负荷为90kw,需要系数取0.80,全年用电时间为588小时(3×

8=588),全年通风用电量为4.23万kwh。

(3)照明能耗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25200m2,单位面积照明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9w/m2,室外照明面积15000m2,单位面积照明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2w/m2,计算全校照明负荷为256.8kw,需要系数取0.70,全年用电时间为882小时(9×

4=882),全年照明用电量为16万kwh。

(4)办公设备能耗

本项目办公建筑面积为2000m2,单位面积办公设备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5w/m2,计算全校办公负荷为10kw,需要系数取0.80,全年用电时间为1764小时(9×

8=1764),全年办公用电量为1.41万kwh。

(5)教学设备能耗

本项目教学建筑面积为7200m2,单位面积教学设备功率密度值平均值取2w/m2,计算全校教学负荷为14.4kw,需要系数取0.80,全年用电时间为1764小时(9×

8=1764),全年教学设备用电量为2.03万kwh。

(6)实验、科教设备能耗

本项目实验、科教建筑面积为7600m2,单位面积教学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