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6147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docx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某高速公路--标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某高速公路••标项目经理部

2018年3月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1

3.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配置1

3.1测量人员配置1

3.2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1

4.控制测蜃2

4.1成立测量小组及任务2

4.2控制点的加密2

4.3控制点的复测2

5.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3

5.1路基施工测量3

5.1.1路基中线恢复测量3

5.1.2纵断面测设3

5.1.3横断面测设3

5.1.4路堤施工测量3

5.1.5路堑施工测量4

5.2桥梁施工测量5

5.2.1桩基的定位5

5.2.2护筒的定位5

5.2.3高程测量5

5.2.4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5

5.2.5基础承台、系梁、墩柱及盖梁等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6

5.2.5.1基坑开挖放样6

5.2.5.2系梁、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6

5.2.5.3墩柱定位放线6

5.2.5.4墩柱顶高程控制测量6

5.2.6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6

5.3通道、桥涵施工测量6

5.4隧道施工测量7

5.4.1洞口及进洞测量7

5.4.2洞内开挖施工测量8

5.4.3拱部、边墙衬砌放样8

5.4.4洞内、外高程测量8

6.测量的计算、审核与整理9

6.1测量资料的计算与应用9

6.2测量资料的管理9

7.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9

7.1施测安全9

7.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9

8.质量保证措施10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根据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技术规范。

3.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3.1测量人员配置

针对本项目线路所处地理环境及施工特点,为达到施工测量的高精度和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配备了先进的、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及充足的测量人员加以保证,具体人员如表3-k

表3-1测量人员一览表

姓名

性另IJ

工作年限

职务

电话

4

测量主管

4

技术员

8

技术员

2

技术员

3.2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测量仪器、量具均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

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检定,经检定后全部合格,具体情况如表3・2。

表3・2测量仪器明细

序号

名称

数星

标定H期

到期日期

备注

1

天宝S3

1

2018/4

2019/4

合格

2

索佳SDL高精度

电子水准仪

1

2017/10

2018/10

合格

3

光学水准仪

1

2018/4

2019/4

合格

4

苏一光GPS-A90

2

2018/7

2019/7

合格

4.控制测量

针对木合同段施工场地有限、地理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为了快速、高效、精确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测量任务,前期先对本合同段进行了合理规划,积极配合设计院完成了导线点、水准点的交接,并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标段内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了复测及加密。

4.1成立测量小组及任务

木合同段内所有导线点及水准点于2018年3月相关人员对我项目部进行了现场交桩。

交桩后,我项目部及时成立了测量小组,对标段内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

由于省院此次交桩成果精度不够,已于一次测量交底会上确定由第三方测控屮心主导重新布设首级控制网,口前第三方监控中心已完成首级控制,我项目部测量小组,也将继续开展本标段内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与日常的测量放线等工作。

4.2控制点的加密

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以及设计院提供的原始控制点基础上来选择埋设加密点位。

综合考虑测量精度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埋设加密控制点时,尽量选择地质条件好,通视条件好的位置,并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加密点的埋设、编号,并做好记录。

4.3控制点的复测

导线控制点的复测采用4台苏一光A90双频GPS接收机,按典型静态定位模式观测基线解算与检核,基线处理采用GPS随机软件C静态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基线解算后及时检查精度、同步环和异步环闭合差是否符合技术及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全部重新观测或补测。

GPS网平差的计算采用GPS基线的双差固定解进行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

再通过设计院提供的与本标段前后连接的标段共同使用的一级导线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后得出成果。

水准控制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采用索佳SDL高精度电子水准仪进行复测。

水准控制点施测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XGB50026-2007)规范屮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施测。

以消除前后视距差、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等可能影响精度的不利因素,及吋进行检查,保证数据成果的可靠性,并及时做好记录。

外业测量完成并平差计算,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将以形成文字成果报送第三方监控中心签认后再上报监理办。

目前控制测量的工作正在进行屮。

5.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控制测量工作完成后,测量组将各种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报验,并按批复后成果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5.1路基施工测量

5.1.1路基屮线恢复测量

用全站仪将路基中线点的坐标测设到地面上。

5.1.2纵断面测设

在线路中桩的平面位置确定后,按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测设出该高程。

屮桩平面位置的测设和屮桩高程的测设可独立进行,也可用全站仪按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同吋测设。

5.1.3横断面测设

线路设计的横断面,主要包括路基和边坡。

线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设计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称为边桩放样,其次耍把边坡和路基放样出來。

横断面测设采用全站仪测设。

5.1.4路堤施工测量

在路堤施工中,按实际地形,并结合设计文件要求,放出边坡线、坡脚线、边沟、防护构造物等的控制线,保证填土有足够的宽度和坡度。

根据实际地而标高及边坡度计算岀填土高度和宽度。

在填高较人时,采用坡度架结合拉线、水平尺进行坡度控制;填高较小吋,采用坡度模架及水平尺,直尺进行坡度控制,如图5-1。

分层填土夯实,每一层都进行中线测量、宽度复核、高程测量,并做好标记指示填土厚度及宽度。

每一层填土之前根据测设出的资料做好标记,控制好松铺厚度,根据实际填土种类的松铺系数进行调整。

并结合路线纵坡,填土平整度,设计高程,逐层调整,使填土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5.1.5路堑施工测量

在路堑施工屮,可采用渐进法,先放出路屮线、路基边缘线,或根据设计图纸设计横断面,放出横断面边坡顶点,测岀其实际地面标高,与设计边坡脚高程相比较,算出开挖到该实地标高所需的开挖宽度、高度、台阶数,根据宽度测出该点的实际位置,再测出它的实地高程,再算出开挖宽度等。

这样逐步测设,直到开挖宽度与实际地而标高相符合,定出坡顶的实际位置,根据坡顶再定岀截水沟的位置,截水沟开挖好后再开挖路堑。

开挖过程屮控制好最顶一层台阶的开挖位置及高程,一边开挖,一边用坡度模进行控制,开挖到差不多吋用全站仪等进行复核,高程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依次类推,直到开挖到碎落台为止,同时作好边沟、排水沟及其他构造物的放样。

路基做完后进行全面的复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如图5-2。

在施工前先对每个横断面进行复测。

在施工中,一般先放出路线的中心控制线、边缘线,标出施工范围与工作面,再根据各个位置与中线的关系与高程进行详细测量。

5.2桥梁施工测量

5.2.1桩基的定位

在进行桩基的定位测量时,根据设计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出桩基的中心点位置。

5.2.2护筒的定位

用全站仪先放样出桩基中心位置,确定出护筒的中心点。

护筒的直径比桩基的直径大30cm,护筒顶高出原地而30cm,以护筒中心点在护筒四周确定出四个护桩点,四个护桩点到桩屮心的水平距离大于护筒直径2m,并做好包桩防护。

护筒埋置过程中利用四个护桩点拉线测出护筒中心点,并与原设计中心点进行对比,进行调整。

护筒埋置完成后再次利用四个护桩点精确测出护筒中心点位置进行核对,以确保护筒埋置符合要求。

利用四个护桩点定期校核钻孔中心及护筒偏移情况,并及时予以调整。

5.2.3高程测量

在护筒顶确定一点并作标记,用水准仪测出该点的高程作为护筒顶标高,根据设计桩底高程计算孔深,钻孔过程中,对该点标高定期进行复测并根据钻渣地质情况对设计孔深予以校正并书面交底给钻孔作业队。

5.2.4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

承台(系梁)基坑开挖完成,桩头按要求凿除后,测出成桩的屮心点坐标并与设计坐标对比,计算误差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同时测出桩顶的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

5.2.5基础承台、系梁、墩柱及盖梁等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5.2.5.1基坑开挖放样

在基坑开挖之前,依据基坑开挖平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基坑开挖放样,精确放出基坑开挖轴线,确定开挖范围,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在基坑开挖过程,随时进行标高测量,以保证基坑开挖地标高的准确。

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结构物位置的精确放样,放出结构物轴线及轮廓线,确定结构物位置。

5.2.5.2系梁、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

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系梁、承台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

5.2.5.3墩柱定位放线

在进行墩柱施工前,利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放样墩身的轮廓线或立柱的中心线。

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方法采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全站仪校正,确保墩柱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5.2.5.4墩柱顶高程控制测量

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墩柱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而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

5.2.6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盖梁上的平面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点于盖梁上,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岀来,供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平整度控制:

采用光学水准仪控制支座顶面标高,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5nini,四角平整度不得大于±2価。

5.3通道、桥涵施工测量

通道、桥涵等结构物的放样是根据涵洞施工图给出的涵中线中心里程,先放出涵轴线与路线屮线的交点,然后根据涵洞轴线与路线中心的交角,放出涵洞的轴线方向,如图5-3。

作为桥涵的开挖、装模、灌注混凝土的控制轴线。

路线测设小线

图5・3通道、桥涵边线控制示意图

5.4隧道施工测量

5.4.1洞口及进洞测量

由于洞口地形及线形齐不相同,施工方法各不相同,根据地形情况选择方便快捷,精度有保证的方法进行测量。

首先是洞口边坡的放样,根据实际地形及地面标高先放出各个断面的开挖边坡顶,根据截水沟与边坡顶的关系再放出各截水沟,做好标记后进行交桩交底。

在开挖过程中进行坡度控制,并对围岩的稳定情况进行观察、检测。

开挖完成后放出平面尺寸、平面位置及各主要点高程、逐步控制测量,直到完成为止。

在浇注碗前进行中线及高程的复核。

其它各部位可根据其与屮线的位置关系和高程进行放样。

本标段隧道采用单向开挖。

隧道洞口段为V围岩,自身稳定性差。

进洞吋首

先测定中线位置,根据各点与中线关系和设计高程并考虑预留变形量及预留宽度,定出开挖轮廓线,指导开挖及开挖方向,洞口段要精确测定长管棚中心位置,施作过程中要跟踪监测,及时纠正。

洞内有辅助施工的如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必须定出点位屮心。

开挖方向可根据离掌子面较近的点,定出其切线方向,指示开挖,并随着开挖的深入,精确控制开挖断面中线,到一定距离后再复核。

洞内施工放样可采用极坐标法、盘左、盘右观测定位。

如图5-4

测站点

图5・4极坐标法放样示意图

5.4.2洞内开挖施工测量

先根据每一点的里程,算出各点的坐标或根据所测得的某点坐标,算岀其里程及方位角,用洞内导线、极坐标法放岀该点,指示开挖前进方向。

在台阶法和全断面法中,用中线来控制开挖方向,量测横断面支距来进行。

为了保证隧道拱形,可以从拱顶开始,每50^100cm向中线两侧量支距指导开挖及检查断面形状。

当采用上下台阶施工时,上部中线延仲到一定距离时,必须和下部台阶中线进行联测,用以改正上部台阶中线点或向上部台阶引中点,保证上下台阶屮线重合。

如图5-5所示。

断面形状、尺寸,由现场施工员、工班长现场掌握,按所分的点按支距|法进行控制。

*制线图5・5洞内开挖轮廓线台阶支距法示意图

5.4.3拱部、边墙衬砌放样

其放样可根据各部位的尺寸和设计高程,依据实际尺寸在放样台上按1:

1比例尺放出大样,按大样制作模块后拼装,主要控制各个主要点的位置便可,每块模板至少要有两个检核控制点进行安装定位。

用仪器设置关键点,以便在施工中检查台车、模板的就位及支顶情况。

在拱部放样吋,必须考虑地质情况、拱架支撑质量、模板厚度及支撑类型、预留变形量(6〜12cni)、预留宽度等,按实际加大拱圈半径和横断面尺寸进行放样。

预留变形量(6~12cin)应根据实际监控量测所得的数据进行调整。

仰拱与铺底的放样,可根据中线及路面高程为准,放出屮线后沿屮线两侧分点检查,标出开挖距离与深度(即“垂距法”)。

其他构造物可根据其与中线的位置关系及相应的设计高程进行放样。

最主要是中线的控制测量,每一部位开挖后,或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复核测量、自检,做到施工前后都有检查与复核,不断改善与提高。

5.4.4洞内、外高程测量

由于洞内条件较差,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应超过50m,水准点一般设在平而控制点上,必要时可进行加密测设,测设精度必须保证。

并在一定距离设置永久性水准点,拱部水准测量可用倒尺法或三角高程测量进行。

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应采用必要的措施消除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

在路基与隧道交接处,必须保证不同构造物之间的衔接,在里程及高程两方面都要符合要求。

在交接段一定范围内准确放出中线,高程断面,进行必要的联测。

在与邻段连接时,必须进行中线、两段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的联测后进行平差,保证连接的顺利过渡。

6.测量的计算、审核与整理

6.1测量资料的计算与应用

每一种放样资料的计算都必须经过换手计算,即一个人计算完后,交由另一

个人复核。

并报质检工程师、总工程师进行计算审核,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后才交付施工放样使用。

6.2测量资料的管理

测量资料须有观测人员的签名与确认,认真整理后存档,并交由专人保管。

监控资料及时反映到总工程师处,进行必要的汇总、整理、分析、比较后,对施工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与正确指导。

7.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7.1施测安全

1)施测人员进出工地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拖鞋上工地;

2)测量人员皆持工作证上岗;

3)在不平坦地段施测时,应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4)施测过程中,应该注意旁边的模版或铁脚架,以免倾倒砸伤人或仪器;

5)有烈口或雨天时,施测必须佩带雨伞,防止对仪器造成损伤;

7.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测量仪器应符合测量规范及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辨的仪器。

4)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极管。

5)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打伞遮掩。

6)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7)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8)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尘、防锈。

仪器要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再装箱。

8.质量保证措施

1)在导线测量屮,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导线和水准测量。

2)在现场施工测量时,要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现场施工测量的精度应严格执行规范的标准。

3)每次现场测量,都要有测量记录,并对测量记录进行整理,

对每天的测量资料及所用到的设计图应严格按照“一核双检制”的方式进行。

4)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记录木及成果资料由测量员及其主管技术人员共同签字。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