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618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docx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课件准备:

一、法律法规

二、相关术语定义

三、临床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四、手卫生与标准防护

五、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学习

一、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院感染管理规范》

《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二、相关术语定义

1、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2、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5、

5、感染药物:

是指用以治疗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茵、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其中包含抗菌药物(抗生素、合成类抗菌药)、抗结核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物。

6、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

  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不可佩戴手饰。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

  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必须

  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一周左右,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操作者

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

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操作中保持无菌: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无菌区;手臂就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面对无菌区域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7)一物一人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7、随时消毒:

是指传染源还在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目的是及时迅速杀灭从机体中排出的病原体。

8、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9、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两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三、临床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发生而发生,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发展。

1 护理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控制医院感染创造良好的环境。

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都是在一定的预定标准下执行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也只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下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为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2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护士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任何一次操作都是一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及负担,而且可能延长病程,造成病残甚至死亡。

       2.1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院内感染的关系,单一地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由供应室统一供应的灭菌再生物品而自行消毒处理。

同时,职业防护意识欠缺,在无任何任何防护条件、防护设施下对严重污染的物品进行洗涤处理。

       2.2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处理不规范大多数是由各使用科室自行洗涤,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清洗物品无规范的消毒池、清洗池、无洗涤质量标准,洗涤后的物品甚至还有血迹,质量意识欠缺。

多数科室是由未经培训的临时工人来操作,专业知识缺乏或无专业知识。

       2.3各科室准备的消毒包部分包装质量不符合灭菌要求,包内缺监测卡,包外缺灭菌日期、有效期,包布反复多次使用不洗涤,[有污迹,质地发硬,甚至有破损,灭菌时不利于蒸汽的穿透,部分消毒包大小超标,布类、器械类混装,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2.4灭菌后的物品各科室储存条件差,科室无储存专柜,有的医务人员随手存放在办公桌内,有的是无菌有菌混在一起,未分开存放,从而导致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

       2.5有效进行安全操作

       2.5.1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等)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如手部皮肤有破损,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5.2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手套、口罩(具有防渗透性能),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必要时穿具有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2.5.3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伤口出血。

       3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之一

       3.1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的必修课,医院感染管理科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已有关,也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动。

对患者每完成一次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规范履行护理行为。

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倡“慎独”精神,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

夜班时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都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

科室医院监控小组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落实预防隔离措施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3.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医院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

在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的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尤为注重与重点部门护士长的联系与沟通。

根据对重点部门制定的具体措施,重点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都作了明确的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

做到了制度管人,措施落实到人。

根据各科特点,重点科室都有自查、自检项目,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的使用,医务人员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组织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医院感染科理应根据护士长提出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措施。

从而提高全体护士感染管理意识,也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保证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3.3转变观念,改变行为,共创医院感染零宽容

       “零宽容”是指我们对待每一个医院感染都要当作它永远都不该发生那样去追根溯源。

       “零宽容”意味着发生了可预防HAI不再是“可接受”的;仅仅低于国家平均感染水平并不足够好;“零宽容”不仅意味着降低“率”,更在于尽可能避免每个可预防HAI案例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好护理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让每一个医护人员参与到感染控制中来,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掌握抗感染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护士在治疗工作中要接触大量的抗菌药物,应了解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特点和应用原则。

如掌握给药时间、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

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汇报科室感染管理指控小组。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协助调查。

发现传染病,及时按规定报告。

五、参加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绝器刺伤。

严防意外伤害引起自身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利器损害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凡接触锐利器物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不用手直接传递锐利器物,不用手直接安装或取下锐器,用后的锐利器物立即置于利器盒内等,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一旦被锐利器物刺伤,须立即处理并备案。

三、手卫生与隔离防护

1、手卫生定义: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略)掌握六部洗手法

2、隔离与防护( 科里来了实习生,负责给一位病因不明的患者抽血化验时显得轻松干练面无惧色。

几天后,化验报告出来了:

艾滋病。

实习生一下子紧张起来,再让抽血,完全不复神勇。

“全弄反了。

”北京协和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马小军讲完这个例子后下了评语,“没弄清病情时该怕,病情明确了,反倒

不可怕了。

这个事例说明这位实习生的标准防护意识差。

1)标准防护是个啥

什么是“标准防护”?

很多一线的医生听到这个问题后,脸上一片茫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牛俊奇给出了具体的解释:

“谓标准防护,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在处理血液、体液时要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为传染源,直接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穿隔离衣等。

在操作期间,医护人员的身体或衣服有可能被污染,应穿戴塑料围裙;在处理有喷溅污物可能的病例时,为防止污染操作者的皮肤和黏膜,还应戴面部防护用具。

2)标准防护为了啥

  “施标准防护,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间疾病传播的危险性,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如果标准防护做到完美,院内感染就可以控制到零发生。

患者来到医院,求的就是药到病除,如果在这里因为医疗行为受到感染,就背离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初衷。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标准防护是为了能让患者享受有效、有益的医疗而无负面效果。

 

标准预防定义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约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五、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学习

1、医疗废物概念:

2、医疗废物分类:

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我院)

1)室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医疗废物的不用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医疗废物专用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0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4)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在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的处置同(4)。

6、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处置同(4)。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均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其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根据消毒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0、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11、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转物或容器。

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外包装。

12、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对放医疗垃圾,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13、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皮条、输血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九、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十、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十一、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十二、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两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十三、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十四、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十五、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十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