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6720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楼勘察报告.docx

教学楼勘察报告

中心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勘察院

二○一五年四月

企业法定代表人申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单位本次出具的勘察报告及其附件的全部内容是真实准确的。

我知道报送虚假的资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此次报送的勘察文件及附件材料如有虚假,本单位及本人愿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的处罚。

 

单位法定代表人:

(签名或盖章)

2015年4月13日

中心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

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

20072015044

勘察起止时间:

2015年3月17日-2015年04月13日

提交单位:

****勘察院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审定人: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提交日期:

2015年04月13日

勘察证书:

甲级证书编号:

地址:

电话:

传真:

目录

1、前言1

1.1工程概况1

1.2勘察工作技术要求1

1.3勘察依据2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3

1.5、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3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

2.1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5

2.2区域气象概况5

2.3场地地形地貌6

2.4地层结构6

2.5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6

2.6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7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8

3.1地表水储存条件及类型8

3.2地下水赋存条件及类型8

3.3地下水的腐蚀性9

3.4场地土的腐蚀性10

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12

4.1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动参数12

4.2场地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12

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3

5.1场地周边边坡稳定性评价13

5.2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13

5.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14

5.4场地内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14

6、地基基础方案建议14

7、基础施工中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15

7.1施工降水15

7.2基础验槽15

7.3相邻建筑物的变形观测15

7.4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16

8、结论及建议16

附图: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

2、剖面图图例1张

3、工程地质剖面图7张

4、钻孔柱状图5张

附件:

1.土样测试报告(常规试验)1份

2.土样测试报告(腐蚀性试验)1份

3.水样测试报告1份

4.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1、前言

1.1工程概况

拟建中心学校教学楼(1栋4F)项目位于,交通便利,场地地理位置见图1.1。

该项目由县城乡规划勘测设计室设计,建筑物概况见表1.1。

受县教育局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工程建(构)筑物概况一览表表1.1

建筑

名称

建筑

层数

占地面积

(m2)

基础底面尺寸

(m×m)

预估

荷载

(kPa)

结构类型

安全等级

正负零高程

(m)

教学楼

4F

514.56

53.6×9.6

80

框架结构

二级

360.00

1.2勘察工作技术要求

(1)查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治理所需的岩土参数及治理方案建议,评价场地的建筑适宜性;

(2)查明场地内埋藏的古河道、沟滨、墓地、溶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

(3)查明场地内地基岩土的成因类型、厚度、分布范围及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及承载力;

(4)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规律及渗透性;预测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及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5)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确定所处抗震地段,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6)判定场地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的腐蚀性;

(7)对地基基础、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建议地基基础方案及地基处理方案。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执行的规范、标准主要为: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94-2012;

(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

99:

88

(9)拟建场地附近的区域、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相关成果资料;

(10)业主方提供的任务委托书。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为简单场地,地基为简单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5、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5.1勘探点的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建筑规划图,依据规范并结合拟建物特点及规模,勘探点沿建筑物的角点及轴点布置,共布置勘探孔10个,钻孔间距9.60~13.40m。

其中控制性钻孔4个,孔深10.70~11.20m;一般性钻孔6个,孔深8.40~9.00m。

勘探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5.2勘探点的测放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与高程点,我院测量队采用徕卡TS02-2激光全站仪,依据建设单位提供并指定的规划用地及建筑物规划图进行各勘探点的测放。

测量控制点坐标、高程及位置如下表1.5.2。

测量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性质一览表表1.5.2

测量控制点点号

坐标

高程(m)

控制点

位置

N

E

1

11992.182

24003.039

/

拟建教学楼东北角

2

24003.039

24006.901

/

拟建教学楼东南角

Z25

/

/

360.03

操场

注:

控制点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5.3勘察手段

根据场地地质情况,结合我院在附近类似场地的工程经验,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以下手段完成:

①搜集资料及工程地质调查

搜集和研究场地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及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和工程地质调查。

②钻探

所有钻孔均采用XY-100型钻机全断面取芯回转钻进,开孔直径130mm,终孔直径91mm,岩芯采取率控制标准按相关规范执行,钻孔岩芯按地层上下顺序摆放并填写岩芯卡片,及时进行现场编录、拍照。

钻探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钻探质量较好,满足勘察技术要求。

取岩土试样及室内试验

对场地内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各岩、土层以及地下水按规范要求采取原状试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地下水对砼以及钢筋的腐蚀等级。

1.5.4完成工作量

我院受委托后于2015年3月17日进行钻孔测放,3月18日组织钻机进场并开始钻探,于2015年3月27日完成全部野外勘探工作,2015年04月13日提交勘察成果报告。

具体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5.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表1.5.4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工作量

单位

备注

1

勘探点测放

10

2

钻孔

10

3

钻探进尺

95.5

m

4

动力触探试验钻孔

6

5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

10

6

提交成果报告

6

1.5.5勘察工作质量评价

在勘察钻孔布置上及现场勘察作业方面,我院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钻孔布置数量及位置满足规范要求,钻孔岩心采取率达到相关要求,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满足规范要求,钻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勘察工作质量合格。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

在区域构造体系中,拟建场区西北侧为东岳庙背斜,该背斜分布于威远背斜北翼,主要发育在上、下沙溪庙组中。

走向近南北,南端翘起,向北倾没,长10~18公里,呈鼻状,鼻突的曲度不大,行迹微弱,两翼对称,倾角2~4°,有裂隙、断层、陡带与之伴生,且彼此成雁行排列。

场地东侧为老拱桥向斜,位于资中县老拱桥,轴向N70°E,两翼倾角2~4°,长23公里,两翼平缓,对称,呈萁状。

场地东北侧为千佛寺背斜,其位于安岳千佛寺以南,轴向N60°E,轴部地层J3s,两翼地层J2s,两翼倾角1~2°,长11公里,两翼平缓,对称,呈鼻状。

场区内未见断层通过,近年无地震活动,场区区域地质稳定,未见不良地质作用发生。

2.2区域气象概况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气温最高达42oC(1995),最低-1.3oC(1991),年平均气温17.6oC。

年平均降雨量1029~1183mm,其中50~70%集中在7~8月,时有冬干春旱、夏季洪涝发生,常引发洪水灾害,9~12月霪雨季节,低温、少晴、多雾。

全年日照时间841.7~1170.9小时,晴天占22.5%,阴天占25.7%,雨天占47.4%,雷雨天占5.7%,场区风向多为北风或西北风,风力一般2~4级,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17m/s。

2.3场地地形地貌

勘察区地貌单元属四川盆地中浅丘陵地带,建筑场地及附近区域地势平坦,基本无起伏,场地高差小于0.5m,为浅丘内相对平缓地段。

2.4地层结构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野外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纪上统遂宁组泥质粉砂岩(J3s)。

各岩土层情况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

1(Q4ml):

褐色,稍湿,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厚度不均,成份主要由粘性土夹建筑垃圾组成,地表出露,钻探揭露层厚0.30(钻孔编号ZK10)~1.50m(钻孔编号ZK6),钻孔揭露范围内均有分布;

(2)侏罗纪上统遂宁组泥质粉砂岩

(J3s):

褐色为主,产状299°∠1°。

节理裂隙局部较发育,以近水平节理(代表产状303°∠3°)为主,节理间距15~50cm,宽0.1~2mm,无充填或少量次生粘土矿物充填,节理面铁锈色或黄褐色,含大量云母矿物、长石,根据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强风化与中风化两种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②1:

岩芯较完整,岩芯主要为短柱状、块状,节长6~15cm为主,块径3~5cm,岩质断面较陈旧,于场地内部分分布,层顶埋深0.3~1.5m,层底埋深1.0~2.3m,层厚0.7~1.9m。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②2:

岩芯完整,岩芯主要为柱状,夹少量块状,节长10~40cm为主,块径3~5cm,岩质断面较新鲜,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0~2.3m,该层未揭穿。

2.5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场地所在位置属浅丘之间相对平缓地带,地形较为平坦,表面土层厚度较小,基岩埋深较浅且岩体较完整。

拟建场地内及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分布,钻探过程中亦未发现孤石、墓穴、古河道、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2.6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6.1原位测试成果统计

动力触探试验:

对场地内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以确定其力学性质,选取的动力触探钻孔为ZK1、ZK5、ZK7、ZK10、ZK11、ZK12,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6.1。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2.6.1

土层名称

范围值(击/10cm)

动力触探实验孔(个)

平均值(击/10cm)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δ

强风化

泥质粉砂岩

1

19~62

6

33.450

10.358

0.310

2.6.2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

岩石试验:

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岩石样品取自ZK1、ZK2、ZK3、ZK12、ZK14、ZK15号钻孔,其室内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6.2。

岩石试验指标统计表表2.6.2

统计项目

天然密度

ρ0(g/cm3)

天然抗压强度

R(MPa)

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②2

最小值

2.33

5.319

最大值

2.54

33.540

平均值

2.42

12.926

统计数

6

6

标准差

/

9.917

变异系数

/

0.767

标准值

/

8.799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3.1地表水储存条件及类型

勘察场区地表水主要为雨季地表汇水及校园内少量生活废水。

地表汇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生活废水主要经地下管道汇集后排出场地外,对拟建场地基本无影响。

若地表水不能及时疏排或沿排水沟渗漏,可能会对基础施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害,故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加强场地地表水疏排工作,场地南侧为一小型水库,排水时需注意不可污染水库水源。

3.2地下水赋存条件及类型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下伏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风化带、破碎带及裂隙内,主要由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及发育特征等因素综合控制,水位埋深差异较小,有连续的水面,对基础施工具有一定影响,应加强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

根据在场地ZK6、ZK8勘探钻孔中所取水样,场地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2-~Ca2+型水,PH值7.46~7.65。

根据该地区工程经验,场地填土层渗透系数约为5~10m/d,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渗透系数约为0.5~2m/d,渗透性取决于其裂隙发育程度,各部位差异较大。

3.3地下水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分别在场地的ZK6、ZK8号钻孔内采取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其试验结果见附件“水样测试报告”。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见下表3.3-1~3.3-3:

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3-1

腐蚀

等级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实测值

(mg/L)

评价

结果

硫酸盐

含量

SO42—(mg/L)

<200

<300

<500

399.6

432.6

微腐蚀性

250~500

300~1500

500~3000

500~1500

1500~3000

3000~6000

>1500

>3000

>6000

镁盐

含量

Mg2+

(mg/L)

<1000

<2000

<3000

20.6

21.4

微腐蚀性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3000

>4000

>5000

铵盐含量NH4+

(mg/L)

<100

<500

<800

0.46

0.55

微腐蚀性

100~500

500~800

800~1000

500~800

800~1000

1000~1500

>800

>1000

>1500

苛性碱

含量

OH—

(mg/L)

<35000

<43000

<57000

 

0

微腐蚀性

35000~43000

43000~57000

57000~70000

43000~57000

57000~70000

70000~100000

>57000

>70000

>100000

总矿化度(mg/L)

<10000

<20000

<50000

703.2

754.0

微腐蚀性

10000~20000

20000~50000

50000~60000

2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50000

>60000

>70000

备注: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3-2

腐蚀等级

PH值

侵蚀性CO2(mg/L)

HCO3—(mmol/L)

A

B

A

B

A/(B)

>6.5

>5.0

<15

<30

>1.0

5~6.5

4.0~5.0

15~30

30~60

1.0~0.5/(—)

4.0~5.0

3.5~4.0

30~60

60~100

<0.5/(—)

<4.0

<3.5

>60

—/(—)

实测值

7.46~7.65

0

4.26~4.55

评价结果

微腐蚀性

微腐蚀性

微腐蚀性

备注:

A指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B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3.3-3

腐蚀等级

水中的Cl—含量(mg/L)

实测值

(mg/L)

评价结果

长期浸水

干湿交替

<10000

<100

37.7~38.2

微腐蚀性

10000~20000

100~500

500~5000

>5000

根据表3.3-1~表3.3-3的判定结果,场地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2-~Ca2+型水。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3.4场地土的腐蚀性

在ZK15、ZK16号孔中取土样进行土的腐蚀性试验,其试验结果报告详见附件“土样测试报告(腐蚀性试验)”。

场地土腐蚀性评价见下表3.4-1~3.4-4:

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4-1

腐蚀等级

PH值

A

B

>6.5

>5.0

5.0~6.5

4.0~5.0

4.0~5.0

3.5~4.0

<4.0

<3.5

实测值

7.82~8.00

评价结果

微腐蚀性

备注:

A指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B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4-2

腐蚀

等级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实测值

(mg/kg)

评价结果

硫酸盐

含量

SO42—

(mg/kg)

<300

<450

<750

273.5~447.2

微腐蚀性

300~750

450~2250

750~4500

750~2250

2250~4500

4500~9000

>22500

>4500

>9000

镁盐含量Mg2+

(mg/kg)

<1500

<3000

<4500

12.4~13.9

微腐蚀性

1500~3000

3000~4500

4500~6000

3000~4500

4500~6000

6000~7500

>4500

>6000

>7500

备注: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3.4-3

腐蚀

等级

土中的Cl—含量(mg/kg)

实测值

(mg/kg)

评价结果

A

B

<400

<250

28.5~77.3

微腐蚀性

400~750

250~500

750~7500

500~5000

>7500

>5000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4-4

腐蚀等级

PH值

>5.5

5.5~4.5

4.5~3.5

<3.5

实测值

7.82~8.00

评价结果

微腐蚀性

根据表3.4-1~表3.4-4的判定结果,场地表层土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以场地表层土PH值评价其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4.1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动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资中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2场地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

4.2.1场地土的类型

场地基岩上覆土层为杂填土,杂填土属软弱土。

4.2.2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结合地基土工程性质以及地区性工程实践经验,估算场地杂填土剪切波速Vs=130m/s;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剪切波速Vs=600m/s;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剪切波速Vs=600m/s。

根据上述剪切波速值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4.1.4~4.1.6条,结合各拟建筑物范围内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以最不利ZK6钻孔为例,估算场地内地基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30.00m/s,计算列表见表4.2.2。

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表4.2.2

地层

厚度(m)

剪切波速Vs(m/s)

杂填土

1.50

130

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m/s)

130.0

根据上述计算剪切波速平均值及覆盖层厚度,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及第5.1.4条中表5.1.4-2,拟建场地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25s。

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土层主要软弱场地土,无可液化土层,场地稳定性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属建筑抗震可利用一般地段。

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5.1场地周边边坡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孟塘中心学校内,为学校改扩建用地,场地地势较高,拟建建筑物场地北侧约10m有一边坡,长约25~30m,高3.5~5m,上覆土层约1~1.5m,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呈强~中风化状,坡向168°。

倾角约为80~85°,近乎垂直,下伏基岩处已用围墙进行了简易支护,现状稳定。

场地南侧约30m处有一边坡,长约30m,高1.5~4.0m,上覆土层约1.0~4.1m,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呈强~中风化状,坡向196°。

倾角约为85~90°,近乎垂直,覆盖层由原有水泥地面封闭,下伏基岩处已用条石进行了简易支护,现状稳定。

5.2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

本工程场地及其附近无断裂通过,岩层平缓,属构造相对稳定地块。

现场地质调查表明,场地地形起伏较小,拟建场地内及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分布,钻探过程中亦未发现孤石、墓穴、古河道、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场地东侧小型边坡已得到较为有效的防护治理,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发生垮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场地稳定性良好,本场地适宜修建建筑物。

5.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杂填土①1:

均匀性较差,结构较松散,力学性质差,不可用作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1:

位于杂填土以下,层位稳定,具有一定承载力,但由于层厚较薄,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2:

位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以下,层位稳定,承载力高,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5.4场地内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的统计成果,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物理性质指标一般可选用平均值,抗剪强度指标等选用标准值,地基承载力选用特征值,根据岩土参数的选用原则,结合我院在类似场地的工作经验,场地内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5.4。

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表5.4

土层名称

天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