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693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HS知识竞赛题库1.docx

EHS知识竞赛题库1

ESHS知识竞赛题库

一、安全类:

单选题

1、安全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查出事故隐患,为进行整改或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B、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

C、实现设备环境安全化的重要保证

2、()属于安全色种类。

A、白B、黑C、蓝

3、设备、环境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措施。

A、现代化B、安全化C、人机一体

4、()是及时发现危险、有害因素、消除事故隐患的主要措施;是实现设备环境安全化的重要保证。

A、处罚违章行为B、安全检查C、安全教育

5、()在构成作业场所的热环境中是起主导作用。

A、环境湿度B、环境温度C、通风状况

6、安全信号装置和安全标志是()装置。

A、警示B、操作C、运行

7、()视认性不好,但具有安全、和平的意义。

因此,它用作表示安全或用作提示。

A、绿色B、白色C、黄色

8、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职业适应性分析主要是指职业反应性的()分析。

A、生理学B、行为学C、心理学

9、管理与控制的本质就是()。

A、物的管理B、信息管理C、人的管理

10、在科研、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并能使工作人员造成死亡或重伤、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的生产现场称为()。

A、危险点B、危险作业C、事故现场

11、用屏蔽或其他方法使人体与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隔离的装置称为()。

A、警示装置B、防护装置C、保险装置

1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在人与物的两大系列的运动中,人的失误是占()地位的。

A、较重要B、相对无关C、绝对主要

13、安全生产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A、财产损失、人员伤害B、产品质量C、人员伤害

14、在火灾指数法安全评价中,根据危险可能性和危险后果严重性的各种组合,可把危险性分为()个等级。

A、2B、3C、4

15、一般作业危险性评价公式D=LEC,式中L是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C为事故可能后果的严重性。

A、事故可能出现的频率

B、危险环境的恶劣程度

C、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16、根据事故因果论,事故的因果类型有()。

A、连锁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

B、连锁型、多因致果型、独立突发型

C、独立突发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

17、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诸方面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重大。

A、设备安全

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18、在各种事故因果类型中,事故的发生多为()型。

A、复合

B、多因致果

C、集中

19、在很多事故中,()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但却是本质的原因。

A、管理原因

B、人因

C、物因

20、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并采用的一种对系统火灾、爆炸危险进行()的方法。

A、定性分析和评价

B、检测和控制

C、定量分析和评价

21、目标管理考评的原则是()。

A、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

B、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客观条件变化相结合

C、重视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22、事故因果论即根据()来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A、逻辑关系B、事故的因果C、A和B

23、控制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是()的措施。

A、防止能量积聚B、控制能量释放C、限制能量

24、危险严重度是由最终发生的伤害、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或对环境危害的程度所定义的()的定性评价。

A、潜在后果B、最坏潜在后果C、最好后果

25、凡具备伤亡事故机理、仅仅因为侥幸而()的事故称为险肇事故。

A、未造成财产损失B、没有发生伤亡C、A和B

A、人员伤害B、财产损失C、A和B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起施行。

A、2001年5月1日B、2014年12月1日C、2002年6月29日

27、工伤保险推行()的机制来保证保险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A、差别费率B、浮动费率C、A和B

28、安全生产法规是运用()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A、国家强制力B、地方行政管理C、企业内部管理

29、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受()的保护和强制。

A、国家B、法律C、政府

30、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产生,首先要以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同时,还要有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即()的出现。

A、事实B、客观实在C、法律事实

31、()是指国家为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和消除生产中的灾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A、安全技术标准B、安全管理法规C、安全技术法规

32、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3个月B、半年C、一年

33、()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

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C、安全生产检查

34、《安全生产法》规定,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工程中,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

A、技改资金预算

B、建设项目概算

C、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

35、《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之保持安全距离。

A、生产经营单位办公用房

B、其他的车间、商店、仓库等生产经营场所

C、员工宿舍

36、生产经营单位对()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A、承包单位

B、承租单位

C、A和B

37、所谓()是指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可做或不做某种行为,也可要求国家和其他公民做或者不做某种行为。

A、权利B、权力C、义务

38、所谓()是指国家要求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A、权利B、权力C、义务

39、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法律尚有获得()的权利。

A、国家补偿B、民事赔偿C、商业保险

40、()是控制事故扩大的有效方法。

A、事故预防措施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事故应急演练

41、《安全生产法》对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从()加以确认。

A、法律上B、行政责任上C、行政管理上

42、《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六条确立了事故统计公布制度的()等内容。

A、事故的归口管理B、保障社会公众对事故的知情权C、A和B

43、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违法行为,必须追究其()。

A、行政责任B、法律责任C、民事责任

44、由于个人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除根据违法性质和后果严重程度追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外,个人还要承担的赔偿责任称为()。

A、行政责任B、法律责任C、民事责任

45、低压开关柜的正面操作通道的宽度在单列布置时应不小于()米

A、1.5B、2C、2.5

46、高、低压绝缘手套应每()月作耐压试验一次。

A、3B、6C、12

47、一般场所室内的灯具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米。

A、1.8B、2.2C、2.5

48、避雷线和防雷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毫米3的镀锌钢绞线或铜线。

A、16B、25C、30

49、()级是在正常情况下就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应选用隔爆型电气设备。

A、Q-1

B、Q-2

C、Q-3

50、人体直接触电有()形式。

A、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

B、电弧伤害

C、两相触电

51、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绝缘导线必须穿()配线。

A、钢管B、硬塑料管C、透明胶软管

52、人体触电而不致于死亡的安全电流为()毫安。

A、60B、50C、30

53、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色。

A、黄B、绿C、绿/黄

54、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大于()欧姆。

A、4B、6C、10

55、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能在()秒内切断电源,从而减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A、0.1B、0.5C、1

56、根据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不同,即电力负荷的重要性不同,电力负荷可分为()个安全级别。

A、2B、3C、4

57、与用电设备相联接的保护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mm2的绝缘多股铜芯线

A、2.5B、5C、10

58、梯子是电工在高处作业的常备工具。

在单梯子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在()左右。

A、45度

B、60度

C、70度

59、根据GB3787-83规定,Ⅰ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Ⅱ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Ⅲ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

A、1;2;7B、2;7;1C、7;2;1

60、安全电压可以由()获得。

A、自耦变压器B、双绕组线圈C、电阻分压器

61、限制导线的最高温度就必须将通过导线的()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A、电压B、电流C、功率

62、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等应采用()伏的安全电压。

A、12B、24C、36

63、Ⅰ类手持电动工具靠基本绝缘外,还加()来防止触电。

A、保护接零(地)B、双重绝缘C、安全电压

64、裸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及其他设施之间是靠()绝缘的,带电体的工作电压越高,要求其间的空气距离越大。

A、空间B、氧气C、空气

65、用摇表测试高压设备的绝缘时,应由()人进行。

A、一B、二C、三

66、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之为()。

A、电弧伤害B、两相触电C、单相触电

67、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而发生的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A、分别两个电源B、两个回路C、两相导体

68、就电气装置而言,额定电压()以上的为高压装置。

A、500VB、1000VC、2000V

69、触电急救的八字方针是()。

A、迅速、送院、正确、坚持

B、就地、报告、坚持、耐心

C、迅速、就地、正确、坚持

70、就带电部位对地电压而言,额定电压()及以下的为低电压,工频()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A、250V;50VB、200V;50VC、250V;36V

71、当使用钻床加工工件时,操作工人(),以保安全。

A、必须戴手套

B、严禁戴手套

C、按工件是否尖利选择应否戴手套

72、机械伤害的原因是()。

另外,也涉及环境因素。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因素

C、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73、叉车、铲车严禁超载、偏载使用,其()应在规定值范围内使用。

A、载荷中心B、货物重心C、最大起重量

74、焊接电缆应使用整根的,中间不应有接头。

如须用短线接头,则接头不应超过()个。

A、1B、2C、3

75、气瓶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余压为()Mpa。

A、0.2B、0.3C、0.49

76、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控制开关,其颜色为()色。

A、红B、绿C、黄

77、盛装腐蚀性和毒性气体(如:

氯、硫化氢)的气瓶,须每()年检验一次。

A、1B、2C、3

78、氧气瓶的外表面漆色的颜色是()色。

A、天蓝B、黄C、灰

79、当检查起重机吊钩的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时,应()。

A、更换新吊钩B、补焊恢复原尺寸C、减少起重量使用

80、乙炔瓶的表面温度不能超过()摄氏度。

A、20B、30C、40

81、乙炔瓶的工作压力禁止超过()表压。

A、0.2B、0.147C、0.3

82、根据现行胶管制造的国家标准规定:

在气焊作业中的乙炔胶管,其漆色应为()色。

A、红B、绿C、黑

83、根据现行胶管制造的国家标准规定:

在气焊作业中的氧气胶管,其漆色应为()色。

A、红B、绿C、黑

84、在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应小于()米。

A、2B、3C、5

85、在气焊作业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应小于()米。

A、3B、5C、10

86、在用的压力表当发现没有铅封、铅封损坏或超过检验期限时,应该()。

A、停止使用B、封存C、继续使用

87、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有残留硫酸的容器随意在车间中堆放,致使职工误接触而烧伤。

这种事故原因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中的()。

A、生产场地环境不良B、冒险进入危险场所C、物体存放不当

88、企业内食堂、托儿所、医务室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A、各地不统一B、应做C、不做

89、()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

A、导致事故发生B、直接引起伤害C、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

90、某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但很不健全,并且执行不力。

由此导致事故发生,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属于事故的()原因。

A、直接B、工人C、间接

91、公共汽车在行驶时翻车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事故类别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车辆伤害

92、砖头、工具等从高处落下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事故类别。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高处坠落

93、在安全生产工作的保护对象中,()是第一位的。

A、物B、财产C、人

94、根据GB6442,在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中,对责任事故在确定事故直接责任者和()责任者的基础上,确定主要责任者。

A、领导B、管理C、间接

95、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A、人为错误B、物质条件C、管理缺陷

96、因电气线路短路产生的火花,点燃附近易燃物着火而引起的工人烧伤,属于()事故类别。

A、触电B、火灾C、化学伤害

97、以下()属于伤亡事故间接原因。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C、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98、在现行事故统计中,较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的事故。

A、1—2人B、3—9人C、10—30人

99、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A、人为错误B、管理缺陷C、领导失职

100、某工人未经培训就被安排从事冲床操作,第3日即被冲断手指。

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未经培训就被安排从事冲床操作属于事故的()原因。

A、直接B、管理C、领导

101、()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致害物。

A、导致事故发生

B、直接引起伤害

C、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

102、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A、人员伤亡B、间接C、一切

103、以下事故分类错误的是()。

A、轻伤事故,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B、重伤事故,发生了重伤但是没有死亡的事故

C、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104、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90日内结案。

特殊情况不得超过()日。

A、120B、150C、180

105、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类。

A、8B、9C、15

106、白磷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属第()类。

A、4.1B、4.2C、4.3

107、按GB13690-92,易燃液体是指闭杯闪点<()℃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A、28B、45C、61

108、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部门。

A、安全监督B、环境保护C、公安

109、化学品1级包装适用于()。

A、内装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

B、内装危险性中等的化学品

C、内装危险性较小的化学品

110、盛装液体的容器在灌装时,一般应保证其在()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A、正常温度

B、55℃

C、35℃

111、按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登记承办机构设()。

A、国家登记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两级

B、国家登记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和设区的市级登记办公室三级

C、国家登记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设区的市级登记办公室和地县级登记办公室四级

112、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是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栓、喷印在产品包装上的一种标签。

它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化学品的()。

A、危险性B、安全注意事项C、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113、下面的物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A、氰化钠B、硫酸C、氯化钠

114、可燃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发生闪燃的()称为闪点。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合适温度

115、危险化学品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A、安全标签B、运输标签C、安全技术说明书

116、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A、矿山建设项目

B、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C、A和B

117、消除事故隐患最为直接的手段是()。

A、安全生产检查

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18、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其()来划分等级的。

A、自燃点B、燃点C、闪点

119、灯泡与可燃物要有一定的安全间距,白炽灯、高压汞灯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米。

A、0.5B、1C、1.5

120、开启油桶的盖子,要使用有色金属工具,这属()防止火灾的措施。

A、控制可燃物B、消除着火源C、隔绝空气

12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苗和发烟的现象。

A、氧B、氧化物C、A和B

122、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A、四B、五C、六

123、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

A、爆炸极限B、爆炸上限C、爆炸下限

124、安全目标管理的目标是()。

A、主要由上级确定,下级执行

B、主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决定并执行

C、上、下级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基础上制定并执行

125、燃烧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剧烈的()化应。

A、氧化B、还原C、物理

126、高层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A、每月B、每个季度C、每半年

127、公共建筑物、厂房、库房的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个。

A、2B、3C、4

128、灭火用的二氧化碳通常是以()装在耐压的钢瓶内。

A、液态B、固态C、气态

129、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能扑救()物质火灾。

A、金属钾B、精密仪器C、电器设备

130、防火间距是指某座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辐射热的作用下,()分钟内在无扑救条件下,不会着火的距离。

A、10B、20C、30

131、物理性爆炸是指由于热作用,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发生的爆炸。

A、降低B、急剧增高C、缓慢增高

132、液体、气体可燃物的压力愈高,自燃点()。

A、愈高B、不变C、愈低

1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向()提供施工

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A、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C、工程监理单位

13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35、复印机会产生(C)等有害物质。

A.高噪声 B.有害气体 C.高频电磁波

13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A、10

B、15

C、20

137、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A、注册商标证书

B、自检合格证明

C、专利权证书

13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和产品合格证。

A、生产(制造)许可证

B、商标注册证

C、专利证

139、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提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的单位承担。

A、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

B、相应资质

C、规模在1000人以上

140、使用钢筋切断机时,在()的情况下可以向刀口送料。

A、活动刀片向后退

B、活动刀片向前推进

C、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

14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的人担任。

A、执业资格

B、大学本科毕业

C、建筑专业

14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签字后实施。

A、施工员

B、安全员

C、总监理工程师

14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不得在()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A、靠近居民生活区

B、办公区

C、尚未竣工的建筑物

144、施工现场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米,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少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

A、砖等硬质保护层

B、泥土

C、石灰

145、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缘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米时,此高处作业称为临边作业。

A、0.8

B、1

C、1.2

147、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器,应()检查一次,并作好检查记录。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

148、避雷器的接地线应该与变压器的()连接在一起。

A、低压中性点及金属外壳

B、母线

C、进线端

149、电焊机维修保养应每()进行一次。

A、一年

B、三个月

C、半年

150、焊机的一次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米。

A、2~3

B、4~5

C、5~6

151、坑穴应设有坚固的爬梯以方便上下,梯顶伸展出地面最少(A)。

A.1米B.0.5米C.2米

152、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B)。

A.中毒B.缺氧C.爆炸

153、当你发现一临时工对转动设备进行清理工作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