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7142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x

浙江省丽水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4分)

1.(6分)(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

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

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

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

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

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

如杜甫《绝句》、苏轼《饮湖上初请雨后》、李清照《声声慢》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

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

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

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

如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

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思索,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邃、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也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

(摘编自杨庆存《中国古代诗词的境界与品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白居易说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从情、言、声、义四个方面概括诗歌的创作元素和品评标准。

B.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此结构全文,并依次加以论述。

C.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无不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D.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使至塞上》等作品如同巨幅水墨画,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B.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体现了《诗经》的性情,而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则表达了《离骚》的性情。

C.格律诗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感情,彰显了古诗艺术的形式美。

D.秉持“温柔敦厚”这一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分别点明了李杜诗歌的巨大影响。

B.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既有作者奇特的想象,又传达出鲜明、优美的意境。

C.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境界则更多体现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上。

D.屈原、杜甫、陆游等大家,将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融入诗篇,从而使其诗作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大气魄和启悟智慧的大境界。

2.(18分)(2016高二上·冀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出生在维也纳。

在他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老施特劳斯已经是维也纳著名的圆舞曲大师,他的作品和乐队风靡全国。

小施特劳斯从小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天赋。

6岁的时候,就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出他自己构思的圆舞曲。

他表示长大后也要成为音乐家。

可是想不到,音乐家的父亲却反对孩子学习音乐。

一天父亲发现小约翰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一气之下找来一条皮鞭,凶蛮地抽打孩子。

与父亲不同的是,妈妈安娜却为孩子在音乐上的早熟而感到骄傲,她悄悄地记下了孩子的处女作,从菲薄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请教师,指望小约翰有朝一日能超过他的父亲。

小约翰向霍夫曼教授学习对位法,向指挥家德雷施勒学习和声,他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同样,他在小提琴家安东•科尔曼那里,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他的学习进步很快。

由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和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剧院提供给小约翰演出的合约。

小施特劳斯第一次的演出是在城郊的一家咖啡馆的花园里举行的。

老施特劳斯宣布,在同一天晚上他也将举行一场音乐会。

但到后来,他得知自己的音乐会票在黑市上还不如他儿子的票吃香,则又取消了举行音乐会的计划。

老施特劳斯狂怒不已,终于病倒了。

老施特劳斯忠心的经纪人赫希深为圆舞曲之父的健康担忧,居然想出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计划。

他组织了一些人准备去小施特劳斯的音乐会捣乱。

和他父亲在巴黎的首场音乐会一样,小施特劳斯这天的第一个节目也是法国作曲家奥柏的一首歌剧序曲,这似乎是遵循一种家庭的传统。

一开始,听众的掌声稀稀落落,他并没有感到沮丧,接下来演奏的是他创作的一支圆舞曲《母亲的心》,这是小施特劳斯献给他妈妈的一曲颂歌。

美妙的乐曲使得听众欣喜若狂,他们爬上椅子,挥舞帽子,高声地喝彩欢呼。

而另一支圆舞曲《理性的诗篇》,在如痴似醉的听众们一再要求之下,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

使帮手们困惑不解的是,连赫希也兴高采烈地鼓掌欢呼起来了。

诚然,赫希是老施特劳斯的朋友,而且还与之有着经济上的利害关系,但是他更忠实于音乐艺术,对于任何真正的艺术家,他不能不表示衷心的欢迎。

最后,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小施特劳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地示意,请大家安静下来,乐队重又奏起柔和的乐章。

当轻柔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时,听众们面面相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这不是老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那首圆舞曲《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吗?

在这首乐曲的抒情部分,小施特劳斯又加入了这么一种柔情蜜意……随着乐曲的展开,听众逐渐明白了这段插曲的深意。

小施特劳斯演奏他父亲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作为子女对父辈的敬意,也是作为一种祈求,请求他父亲的宽恕。

这使听众们不由得热泪盈眶,甚至男人也不例外。

1848年3月,维也纳爆发了革命。

小施特劳斯积极响应,站到了起义者一边。

他穿起革命近卫军队长的制服,上街指挥演奏《马赛曲》。

他还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的标题音乐,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等作品,鼓舞人心。

战争末期,为鼓舞士气,振作人民精神,他谱写了一首赞美祖国山河的大合唱歌曲《蓝色的多瑙河》。

作品在初次与听众见面时,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之后不久,小施特劳斯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博览会,他把《蓝色的多瑙河》改编为管弦乐曲,并在巴黎首演,这成了这届博览会一大轰动事件。

五年后,美国以十万美元的特高报酬邀请小约翰,那一次他在波士顿指挥了十四场音乐会,演出的规模是空前绝后的。

每场观众多达十万人,演奏者多达两万人,有一百多名副指挥用望远镜注视着他,协助他指挥。

连演奏的开始都是用大炮的轰鸣来宣告的。

演出轰动了全美国。

小施特劳斯曾说过:

“假如我真是天才,我首先将它归功于我心爱的城市维也纳,我全部的力量扎根于维也纳的土壤。

维也纳的空气中飘着美妙的音乐,我的耳朵听到了,我的心陶醉了,我的手就把它写了下来。

1899年6月3日早上伟大的音乐家死于肺病。

享年74岁。

他给世界留下来大量作品。

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蓝色多瑙河》等脍炙人口的圆舞曲,以及《蝙蝠》《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轻歌剧。

他在音乐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永远怀念。

(选自《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有删节)

(1)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施特劳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想长大后做个音乐家,但是父亲却不愿意让他学习音乐,只有母亲支持他,并希望他将来超过父亲。

B.小施特劳斯在首场音乐会上,因听众的一再要求,他把圆舞曲《理性的诗篇》竟然反复演奏了十几次之多,表现了听众对音乐的极度疯狂和缺失理性。

C.维也纳革命时期,小约翰以音乐支持革命,创作了许多赋有革命的标题音乐鼓舞人心,如《自由进行曲》《革命进行曲》《街垒之歌》《蓝色的多瑙河》等。

D.赫希作为老施特劳斯的经纪人,组织人去小约翰的音乐会上捣乱,但他却为小约翰的演出鼓掌欢呼起来了,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对老约翰并不忠实。

E.小施特劳斯在音乐领域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吉普赛男爵》《蝙蝠》《母亲的心》等大量作品,至今令人怀念。

(2)

小施特劳斯在演奏《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时,为什么听众们会热泪盈眶,甚至男人也不例外?

(3)

小施特劳斯作为“圆舞曲之王”,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请概括他受人喜爱和尊重的原因。

(4)

小施特劳斯为世界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功源于多种因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3.(20分)(2018高三下·海安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钟摆

约翰和凯蒂结婚两年以来,从没分离过一晚上。

他目瞪口呆地把字条读了又读。

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起了波折,竟然使他不知所措了。

她吃饭时经常穿着的那件红底黑点晨衣软绵绵无精打采地搭在椅背上。

匆忙之中她把平日穿的衣服扔得东一件西一件的。

一个装着她爱吃的黄油硬糖的小纸袋丢在那里,包扎绳松开着。

一张日报铺在地板上,上面的火车时刻表被剪掉了,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

屋子里每一样东西都表明一种缺损,表明灵魂和生命的离去。

约翰·帕金斯站在没有生气的遗物中间,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哀伤。

他着手收拾屋子,并尽可能布置得干净整洁。

当他触摸到凯蒂的衣服时,他感到有一股恐惧之感悄悄袭上心头。

他从来不曾想过,假如没有凯蒂,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已经完全成为他生活的依恋,就像他呼吸的空气——时刻都不能缺少,但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察觉。

现在,她没有预先通知就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她从来不曾存在似的。

当然这持续不了几天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一两个星期,但这对于他来说,就仿佛是死亡之手已向他伸出,威胁着他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

他的家庭已是风雨飘摇。

一个扁桃腺化脓的丈母娘把他的家庭守护神和家财统统赶到了九霄云外。

约翰从冰箱里取出冷藏羊肉,煮了一些咖啡,孤零零地坐下来吃饭。

这顿凄凉清冷的晚餐过后,约翰坐到了窗前。

他没有心思抽烟。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召唤着他出去寻欢作乐。

夜晚是属于他的。

他可以不受盘问地出去,像任何一个逍遥自在的单身汉那样,无拘无束地寻欢作乐。

只要他高兴,他可以痛饮,游荡,尽情玩到天亮;不会有怒气冲冲的凯蒂在等着他,扫他的兴。

只要他高兴,他可以在麦克洛斯基那儿同一班嘻嘻哈哈的朋友打落袋弹子,直到黎明的光辉盖过电灯光。

以往,当弗罗摩尔公寓的生活使他厌烦的时候,他总是苦于婚姻的羁绊。

现在羁绊解除了。

凯蒂不在了。

约翰·帕金斯不善于分析自己的情感。

但是当他坐在那间没有凯蒂的十英尺宽十二英尺长的客厅里时,他丝毫不爽地猜中了他烦恼的主要原因。

他现在领悟到,凯蒂是他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他对凯蒂的感情,以往被单调枯燥的家庭琐事搞得麻木了,如今却因凯蒂不在面前而猛然觉醒。

歌喉美妙的鸟儿飞走之后,我们才体会到它的歌声的可贵。

“我真是不可救药的笨蛋,”约翰·帕金斯暗忖道,“我真糊涂,怎么能一直这样对待凯蒂。

每天晚上出去打弹子,同朋友们鬼混,不呆在家里陪陪凯蒂。

让可怜的姑娘一人留在家里,身边无人宽慰,顾影自怜!

约翰·帕金斯,你真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

我要弥补过去对不住那个姑娘的地方。

我要带她出去娱乐。

从现在起,我要同麦克洛斯基那帮人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不错,城市在外面喧嚷,召唤约翰·帕金斯出去。

此刻,在麦克洛斯基那儿,朋友们正在悠闲地消磨时光,玩着每晚的游戏,把弹子打落到网袋里去。

但是花花世界也好,哒哒作响的弹子棒也好,都提不起那个因为妻子不在而心情懊丧的帕金斯的兴致了。

他本来有的东西被剥夺了,以往他不加珍惜,甚至有点儿轻视,现在却需要它了。

泪水——是的,晶莹的泪水盈满约翰·帕金斯的眼睛。

一旦她回来,情况一定会有所改观。

他一定要弥补以往他的所有疏忽。

失去了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门打开了。

凯蒂提着一个小提包走了进来。

约翰吃惊地张着嘴,痴呆地望着她。

“啊呀!

回到家真高兴。

”凯蒂说,“妈病得并不厉害。

萨姆在车站上等着我,他说妈的病只不过稍微发作了一下,电报发出之后就没事了。

于是我搭下一班火车回来了。

我现在真想喝杯咖啡。

约翰·帕金斯看了看钟。

八点一刻。

他伸手拿起帽子,朝门口走去。

“约翰·帕金斯,我倒要知道知道,你这会儿想到哪里去?

“我打算去麦克洛斯基那儿,”约翰说,“跟朋友打一两盘弹子。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有改动)

(1)本文第二段不避其繁描写屋内的景象,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2)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反复写到窗外的城市,有什么作用?

(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4)结合小说的标题“钟摆”探究小说的意蕴,并就小说反映的问题做简要评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6高一上·会宁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

如果。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

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之遇将军                 遇:

遇见。

    

D.进兵北略地                 略:

掠夺、夺取。

    

(2)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乃请荆卿曰        ②乃今得闻教

③今行而无信        ④而报将军之仇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下列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愁者,何如?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7高三上·大庆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①,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②。

远胜登仙去,飞鸾③不假骖④。

注①八桂:

桂州的别称,因桂树大片成林、桂花满地得名;②甘,同“柑;③鸾:

凤凰鸟;④骖(cān):

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作动词用,驾的意思。

(1)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将簪”被称为千古名句,试简要赏析。

(2)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

“劝甘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跟韩诗尾联比较,两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1题;共10分)

6.(10分)(2016·丽水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________,________?

(《楚辞》)

②________,通古今之变,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④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江娥啼竹素女愁,________。

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湖南卫视大型电视节目《花儿与少年》播出以来,观众对“导游”张翰的吐槽一浪高过一浪。

面对非议,年轻演员张翰认为不足挂齿,自己只是尽力做事,没想太多。

B.学校组织春游,班主任要求同学尽量少带比较沉重的物品,一切轻车简从,这主要是让大家可以更轻松地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C.现实空间与网络世界已互相涵盖,身体与机器已水乳交融,哪个才是生活的主场已模糊不清。

“电子人”的生活是躯体走再远,心也在终端。

D.我真不喜欢他那种皮里阳秋的态度,有想法老是不肯痛痛快快说出来。

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B-3837飞机首次飞临钓鱼岛上空,与正在巡航的中国海监船编队会合,破天荒第一次对中国钓鱼岛进行海空立体巡航。

B.中国作家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杰出代表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实在可喜可贺。

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

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

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9.(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下弦月冉冉升起,      ,已经是夜静时分。

万里长空,一碧无云,皎皎明月光,      ,又      。

月光洒遍粼粼的江上,      ,      。

极目远处,月下有一二轻舟,静悄悄不闻橹声,只见小小的一叶黑色剪影,轻移缓进,桨楫一动,      。

我在窗台上静静地坐着,如醉如痴,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①泛起万点萤光                ②远村更鼓初传       ③像把偌大的人寰装进了水晶瓶里

④便激起一朵耀眼的银花   ⑤闪闪烁烁             ⑥给整个天地镀了银

A.⑥①③②⑤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②③⑥①⑤④    

D.⑥③①②④⑤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8分)

10.(3分)(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①________。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②________。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③________。

11.(5分)(2017高一下·安徽期中)下面是某市“循环经济开展前后居民废弃物处理措施选择情况”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出统计结论(不得出现数字),不超过110个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7高二下·三明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经亲密无间的父子俩,随着儿子小关上高中、大学,父子间的沟通越来越少。

父亲老关感到已融不进儿子的生活,儿子的朋友圈也把他屏蔽了,觉得父子俩之间有了难以跨越的鸿沟。

于是,父亲决定效仿儿子追星、打游戏、玩B站、看鬼畜,想要融进儿子的生活,并且在《都市快报》第五版整版刊登了一则“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表示不再和儿子讲道,要和儿子称兄弟,从此一起“胡闹”,一起闯荡江湖。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4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共1题;共10分)

6-1、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8分)

10-1、

11-1、

七、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