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7330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59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docx

传统文化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

传统文化:

让识字课堂活色生香

张慧敏

它厚重或飘逸,古朴或灵动,它穿越千年,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这就是中国汉字。

教师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传承文明,我们毋庸置疑要重视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我们不仅要追随现代科学的脚步,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应该结合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加强识字教学的文化性。

一、编字谜猜字,掌握汉字结构特征

字谜,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字游戏,相传起源于汉魏年间,是汉民族独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它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组合等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法创造,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内涵。

“土字头,田字腰,共产党,佩大刀。

”这是二十多年前,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戴”这个笔画繁多的汉字,给我们猜的字谜。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我几乎忘光了小学语文课上的各种内容,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字谜和“戴”字。

因为喜爱,所以难以忘怀,因为受益良多,所以印象深刻。

实例:

“造”的教学

我在教学“造”字时,发现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个字,而且会把“告”的上部分写成“牛”。

怎样让学生记住“牛”的下面不能出头呢?

通过搜索,我找到了“告”的字谜:

“一口咬掉牛尾巴。

”真是生动又形象!

那么“造”字的字谜怎么编呢?

“辶”读作“走之旁”,我突然想到了“咬掉牛尾巴”的后果很严重,那么就应该把“走之旁”(辶)理解为“逃走”。

经过加工,我编出了“造”的字谜:

“一口咬掉牛尾巴,逃走了。

”其中,“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是“告”,逃走了代指“走之旁”。

当我说出这个字谜时,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们从枯燥的识记中解脱出来,个个喜形于色地念着谜语,大笑着并且充满了好奇,仿佛看见了“一口咬掉牛尾巴,然后又逃之夭夭”的搞笑场景,于是他们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谜底,很快发现了答案,全班兴奋地叫起来:

“是‘造’!

是‘造’!

”我相信他们会和我一样,几十年以后会忘记今天语文课的所有内容,但是会记住这个有趣的字谜和“造”字。

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爱上了字谜识字。

爱因斯坦说: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孩子们发现和创造了很多有趣的字谜,他们不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己创造着,各处搜集着,相互分享着,共同快乐着:

“头戴小兔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立正,一只脚稍息。

”——弟

“一个人,他姓王,口袋两边各装一块糖。

”——金

“可宝宝骑在可爸爸的头上。

”——哥

“两个小人跟在队旗后。

”——除

“一个人,踩高跷,前腿翘,后腿直又长。

”——介

……

歌德说: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识字教学常常被认为是枯燥的,程序化的固定步骤,而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感性思维占优势的,他们喜欢形象、有趣、可感的事物。

编字谜识字,正是激发识字兴趣和开启师生创造力的良方。

字谜之所以让孩子兴趣盎然,一是新颖独特,充满趣味性;二是未知的东西,更能吸引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三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被感性思维为主的孩子记住。

正是受此启发,我在我的课堂上传承了字谜识字。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不需要去钻研字谜的构成要素、组合技巧是否符合规则,我们只需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二、借图画解字,了解汉字演化之旅

中国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演化进步,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直至今天的简化汉字,其过程本身就是一部不朽的文化瑰宝。

我们现在的象形字、会意字等都是古文字演变而来,有的根据事物的图形,有的表示事物的意思,如果能让学生理解其内涵,对提高识记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识字教学中,可以结合中国古文字的造字方法和古文字图象,一方面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民族意识的熏陶。

实例:

“雨”的教学

师:

“小朋友们,‘雨’这个汉字就是根据‘雨’的实际形状和样子创造出来的,这样的汉字叫做象形文字。

你们看,顶部的一横象征天穹(边说边在黑板上简笔像一横的天穹);这个‘冂’读作:

jiong,代表低垂的云层(简笔画云层);中间一竖表示:

雨落下的方向是从天穹下的云层降落到大地(画一竖);四个点表示:

云层中的水滴(简笔画水滴)。

这就是“雨”这个象形字的由来。

师:

“同学们,你看这幅图和‘雨’字像吗?

生:

“哇,太像了!

这么神奇!

原来‘雨’是这样来的!

生:

“老师,那其它汉字有没有来历?

师:

“当然,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是一部神奇的历史,我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只要你愿意去发现,一定会读懂其中的深意。

我的教学根据来自于《说文解字》,其中关于“雨”字的解释是:

水从云下也。

一像天,冂像云,水零落其间。

也许有人认为:

“雨”字并不算难写,为何还要画蛇添足,去解释它的演化来历?

教育也如参禅,不能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朱熹说:

“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

”其实,我们不只是在教学生汉字,我们更是在教学生文化。

让他们了解汉字的演化来历,体会汉字的内在美和厚重,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才能让我们的后代从灵魂深处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而不是机械地传递。

实例:

“焦”的教学(听课收获)

师:

“小朋友们,什么叫‘焦急’?

生:

“就是着急的意思。

师:

“有多么着急?

生:

(表情茫然)“嗯……就是很急吧?

师:

“你们看,‘隹’在古代指短尾巴鸟,‘灬’表示火。

那么‘焦’就是鸟在上面,下面有火在烧烤。

你们说,这是怎样的情形?

生:

“啊!

要烫死了!

快逃啊!

师:

“被火烤着的心情怎么样?

生:

“快要急死了!

师:

“瞧,这就是‘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这两个字的字义组合在一起就是‘焦’的意思,这就是会意字。

借助图画来解读汉字,其实是借助了古人创造汉字的方法和智慧来认识汉字的意义。

这对学生而言,充满了神奇性和新鲜感,同时也是加深理解、识记汉字的好方法。

三、讲故事引字,追溯汉字历史渊源

汉字的历史就是华夏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劳动。

汉字不仅传递文明,具有工具性价值,汉字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过程中,流传下来很多充满智慧而又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汉字的由来和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所以我们教学汉字,可以利用这些有趣而又有文化背景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特性,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实例:

“猫”的教学

教学“猫”这个字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农民种的庄稼由于受到鼠害的影响,收成很少。

后来他们听说有一种动物,也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野猫,擅长抓老鼠。

于是农民就开始驯养这种动物来保护庄稼,根据其工作是保护庄稼的缘故,后来古人就造了一个字‘犭’+‘苗’,表示这种动物可以保护庄稼,就是现在的猫,而其叫声称呼为‘喵’。

从这个字的造字渊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自古以来的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字的巨大影响。

中国汉字就是在劳动人民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智慧的碰撞和历史经验的积累。

实例:

关于“女”字旁的汉字教学

我在教到“女”字旁的汉字时,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很多代表的意思不好的汉字都是女字旁。

我也给学生讲了一个传说中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女子的社会地位非常卑微,一位主管造字的老先生认为天下许多事情都坏在女人身上,所以造字时他经常把贬义的字眼跟女人联系起来。

老先生认为,心胸狭窄乃女子通病也,于是造出了‘嫉’字。

还有许多类似的字如‘奸、妖’等也是这么造出来的。

后来,老先生告老还乡,一位才女接任他的职位造字,看到‘嫉、奸、妖’这些字,大为不悦,发誓要用女字旁造出最美的褒义字来,于是脱口而出:

女子就是好!

这就有了‘好’字。

女主管心潮澎湃:

少女,妙也!

于是又有了‘妙’字。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中,有些意义不好的汉字和另一些意义美好的汉字,都是女字旁。

这些历史故事或者传说到了今天已经无法考证真伪,但是从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让孩子们更了解历史文化,更钦佩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每当我讲这些有关汉字历史渊源的小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全神贯注,脸上的表情满是惊叹和满足。

所以,把带着传统文化的历史小故事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来,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能让孩子们轻松识字、热爱识字,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民族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更能让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势必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从文化上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指导学生写数学小日记

包惠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

但一贯以来,写日记,好像是语文方面的专利,只有语文老师才布置学生写日记。

我作为数学老师是从来也没有做过这种事。

虽然学校也组织过数学小论文和小日记的评比活动,但由于以前教低年级,也没有要求过学生要写数学日记。

开始教高年级以后,偶然的一次,小A的家长给小A布置了一张试卷,其中有一个思考题,他想了一晚上也没有头绪。

第二天来问我,我一看是一道奥数题,以前曾教过一段时间的奥数兴趣班,我就点拨他,等他做出来以后,他兴奋极了,把整个做题的经过和现在满满的成就感和我说了,我就鼓励他把刚才说出来的写下来,就当是一次日记。

真巧,学校组织数学小日记评选,小A的数学小日记派上了用场。

我在班级里大大地表扬了小A同学,这时,有一部分在语文写作方面比较好的同学就流露出了羡慕的眼光,我就抓住时机鼓励这些同学,说:

“数学小日记的评选上级和学校一年也就组织一次,机会是很少的,如果等到评比的时候再写,那肯定写不出好的日记的,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如:

把我们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去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然后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篇数学小日记;再如:

我们可以像小A同学那样,把解题中碰到的难题,自己是怎么把他克服,最终解答出来的过程写下来,这也是一篇数学日记;又如: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假期里,爸爸妈妈经常要带我们出去玩,在旅行的途中和旅游的过程中,有与我们数学有关的事情同样可以写下来,这也是一篇日记。

总之,数学日记,不像语文日记那样要有华丽的词藻,优美的句式。

只要你把整个过程写清楚,写明白,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考性、价值性就行了。

通过我的引导,有一些同学就开始尝试写数学日记,只要学生写,我就批,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和一些鼓励。

这样,学生的一篇篇日记,有起初的一二百字,到现在的五六百字,由当初的逻辑有错到现在的有理有据。

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范,是老师所想不到的,真为孩子们骄傲。

现摘录几位学生数学日记的几个片段:

我买37码的运动鞋,妈妈买24码的鞋子。

我觉得号码弄错了,妈妈说:

“鞋子上的数字是对的,是你想错了,其实,童鞋是用‘码’作单位的,而成人的鞋子是用‘公分’作单位的。

”妈妈说:

“你自己可以算一下,把鞋码加10,再除以2,就可以算出你的鞋子的长度?

”我赶忙计算起来:

(37+10)÷2=23.5“我知道了,我的是23.5公分。

谁都不会留心的鞋码,在有心孩子的仔细观察下,成就了一篇数学日记。

所以仔细留心生活,何愁没有题材可写呢,也印证了《数学课程标准》里说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你是否善于去捕捉“生活现象”。

学习了角的分类以后,有学生课后留心寻找生活中的角,发现了钟面上角的一些秘密:

当钟面上分针在旋转时,时针也在慢慢转,分针和时针始终会形成大小不一的角,这些角可以通过量角器来测量,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

如果是整点的话,那就最好算了,将钟面上1-12这12个刻度线,与钟面的中心点连接,我发现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与钟面的中心点的连线所组成的角是360÷12=30度,1时整是一个30度,2时整是2个30度就是60度,3时就是90度……

通过大胆地猜想、列表计算到最后的验证结果,把整个过程完成地记录下来。

整篇日记逻辑性强,列表计算很到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思考价值,这就是一篇很有思考性的数学日记。

总之,要培养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就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取问题,用朴实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策略

徐月明

拓展延伸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模块之一,如果实施得当,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精读文本的解读与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强化学生的横向思维训练,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过深地补充课外内容,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或者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果,强行拓展,造成曲高和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来关注和设计“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

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求每位语文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要从生活开始,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恰如其分地追问,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做好备课的前思维。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师也应该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做好这一环节设计的前思维。

一、关注兴趣,选择出发点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课堂存在的前提,也是生命课堂充满活力的基础。

兴趣因人而异,因家庭背景、生活阅历、人格志趣、知识水平等而不同。

因此,学生的兴趣往往在课前就已经存在。

而更能打动心灵深处的“兴奋”则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或由教学语言、或由师生互动、或由学习内容、或由教学方法等而激发。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会产生相同的课堂兴奋点。

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学习兴趣的外在强烈表现。

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奋时,这是就要因势利导。

不放通过能力拓展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兴奋,以知识的延伸来支持学生的兴奋,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将它转化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自主实现。

因此,拓展延伸就是在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后的提高与延伸。

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江雪》一诗时,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概括作者形象,把握诗中他刻画的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再适时介绍柳宗元的经历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提醒学生:

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他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

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还有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柳宗元其人,或者评价本诗,或者表达对柳宗元的赞美。

由于之前教者的情感熏陶与情境营造,加上本首诗自身的洁静、遗世独立,学生对柳宗元及诗歌早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的引导早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此时的课堂上,学生的兴奋逐渐显现,个个跃跃欲试,很快就在充满激情的交流中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们与诗人进行了一次完美地深刻地心灵对话,这样的教学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知人论文,再知文论人,而拓展延伸环节又能够及时抓住学习的兴奋点,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迁移探索能力,契合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

二、立足生活,找准着眼点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情感体验也不丰富,拓展延伸如果超越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超载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伤害了学习积极性。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立足于文本、立足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进行实施。

有这样一个课例:

教师在教学《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单元的课文以后,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北京的故宫》为题,进行练笔写作。

结果是学生苦思冥想,下笔艰难。

而之后交流的习作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远不见北京故宫的身影。

究其原因,在于以上三篇文章的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佳作,真切地展现他们对各个风景名胜的深刻认识,这不仅在于他们深厚的写作素养,更在于他们对这些名声的亲身感受,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北京的故宫的了解,都是从影视、文学作品中认识到的,即使去旅游过,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已,怎能细腻而准确地描写出故宫的的雄伟壮观呢?

这种拓展延伸,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脱离,学生就难以下笔。

但是教师如果把练笔题目改为《家乡的沙家浜》《常熟的尚湖》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写景特点,而且也让学生通过写作拓展,在读写结合中掌握写作方法,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欣赏喜爱之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可见,语文课堂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向外“生活一番”,而是“利用可以利用向外拓展,利用生活化的场景或者调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来学习语文。

”如果没有生活的源泉,语文课堂必将成为一潭死水,掀不起半点知识“展”与能力“伸”的涟漪,同时也必将伤害语文教学的本体——语文性。

三、立足文本,确定落脚点

阅读教学要注重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拓展的文本内容也应围绕着阅读文本来进行考虑和设计。

从众多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或教学案例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所选择来进行拓展文本是课外的文本,或题材内容相同,或主题思想相通,或写作手法相通,只要能够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巩固所学知识,思维得以拓展延伸迁移,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拓展延伸作为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非主流环节,不可能占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而教师所提供的课外拓展文本,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文本解读,其阅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之后所要完成的课内课外文本的比较或者拓展题,其完成效果更是一想便知。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写人文章《钱学森》之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时选用了一篇名不见经传的只是同题材的《林巧稚成才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比较两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

因为临近下课,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学生匆匆阅读了《林巧稚成才的故事》一文,在还没有足够深入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在老师组织的讨论下开始了拓展延伸了。

这样的拓展延伸会有效果吗?

与其这样,倒不如选择一篇学生早已学过的课内文章《轮椅上的霍金》来进行拓展。

因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文本,在充分地体味两篇文章的内涵之后,拓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学习目标,提升语文素养,而且还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了《轮椅上的霍金》,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因此,学生只有在于拓展的文本已进行过亲密的接触之后,才有可能“潜心会文本”,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如果对拓展的文本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的拓展延伸不要也罢,徒然浪费时间而已。

从研究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和研究者针对拓展延伸的许多误区提出了有的放矢的对策,以及各种方法、策略和原则。

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来拓展延伸,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拓展延伸,把“学生为主题”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拓展延伸真正具有浓郁的学生味。

只有这样,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体验使数学更精彩

——一“认识吨”一课的教学改进历程

张莉

“认识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常见的量”,是苏教版教材小数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内容的教学经历了不断的磨课与修改,让我在磨砺中成长。

下面就这一内容的思考与实践过程进行阐述。

一、初次尝试

【第一次教学实践】

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第一份教学设计并进行了试教。

以下是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1.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

千克克)

2.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二、引入课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

一只小狗大约重6()

小兰体重约25()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作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作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板书课题:

认识吨)

3、活动体验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

1吨有多重?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1000千克。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

(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个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

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23页第2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23页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23页第4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23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计算。

5、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2、聚焦问题

围绕第一次的实践,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吨是在学生认识了克和千克等质量单位后,认识的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

与之前学习的质量单位相比,吨虽然也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不多。

因此,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尝试在生活中合理使用“吨”这个单位,对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关于初步建立吨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借鉴其他优秀课例选择了10千克1袋的大米让学生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的形式来感受体验,然后想象1吨到底有多重,以小知大。

后面也设计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对于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有了之前克与千克单位换算习得的经验,学习起来并不难。

2.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