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7537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docx

脉管系统解剖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

(D)1、体循环起于:

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A)2、体循环止于:

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B)3、右心室内见不到:

A、肺动脉瓣B、卵圆窝C、三尖瓣D、乳头肌

(C)4、卵圆窝位于:

A、房间隔右心房面的中部

B、室间隔右心室的中部

C、房间隔右心房面的下部

D、房间隔左心房面的下部

(C)5、二尖瓣位于

A、左心房入口处

B、右心房出口处

C、左心室入口处

D、左心室出口处

(A)6、正常心跳起搏点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蒲肯野氏纤维

(A)7、位于心外膜深面的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结间束

D、房室束

(B)8、构成心瓣膜的结构是

A、心外膜

B、心内膜

C、心肌

D、纤维环

(C)9、从主动脉弓直接发出的分支不包括

A、左颈总动脉

B、左锁骨下动脉

C、右颈总动脉

D、头臂干

(C×)10、颈外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Bp162

A、甲状腺上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上颌动脉

D、面动脉

(C)11、最易触及肱动脉搏动的位置在肘窝的

A、肱桡肌内侧

B、肱桡肌外侧

C、肱二头肌腱内侧

D、肱二头肌腱外侧

(B)12、临床上常用于测量血压的动脉是

A、主动脉

B、肱动脉

C、桡动脉

D、股动脉

(D)13、腹腔干的直接分支不包括:

P164

A、肝总动脉

B、脾动脉

C、胃左动脉

D、胃右动脉

(C)14、脑膜中动脉的入颅部位是

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破裂孔

(B)321、脑膜中动脉发自

A、颈内动脉

B、上颌动脉

C、颞浅动脉

D、头臂干

(A)322、胆囊动脉直接发自于:

A、肝固有动脉右支

B、肝固有动脉左支

C、胃左动脉

D、胃右动脉

(B)323、阑尾动脉直接发自

A、中结肠动脉

B、回结肠动脉

C、左结肠动脉

D、右结肠动脉

(C)324、可摸到足背动脉搏动的部位在

A、内踝前方

B、外踝前方

C、踝关节的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处

D、内外踝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A)325、关于子宫动脉的错误描述是

A、发自髂外动脉(内)

B、行于子宫颈外侧约1-2cm处

C、跨越输尿管的前上方

D、布于子宫和输卵管

(D)326、上腔静脉收集范围不包括:

p171

A、头颈部B、上肢

C、胸壁D、心脏

(C)327、头静脉一般注入:

p173

A、肱静脉

B、颈内静脉

C、腋静脉

D、颞浅静脉

(C)328、贵要静脉常直接注入:

p173

A、尺静脉

B、桡静脉

C、肱静脉

D、锁骨下静脉

(B)329、对面静脉的正确描述是:

p173

A、注入颈外静脉

B、口角以上一般无静脉瓣

C、与头静脉相吻合

D、起自眼静脉

(D)330、大隐静脉的描述哪项正确:

p175

A、在足背外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

B、经外踝后方上行

C、位置较浅、无静脉瓣

D、注入股静脉

(B)331、对大隐静脉的描述哪项错误:

p175

A、起于足背静脉网

B、经内踝后方

C、伴隐神经上行

D、注入股静脉

(A)332、左睾丸静脉直接注入:

p176

A、左肾静脉

B、下腔静脉

C、蔓状静脉丛

D、髂内静脉

(A)333、肝门静脉的属支不包括:

p176

A、肝静脉

B、肠系膜上静脉

C、肠系膜下静脉

D、脾静脉

(C)334、临床上一般不作静脉穿刺的血管是

A、大隐静脉B、头静脉

C、面静脉D、肘正中静脉

(A)335、管腔内无瓣膜的静脉是

A、肝门静脉B、头静脉

C、贵要静脉D、大隐静脉

(B)336、对右淋巴导管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p180

A、由三条淋巴干合成B、是一条细长的管道

C、注入右静脉角D、可收纳右肺的淋巴

(B)337、胸导管收集淋巴的范围不包括:

A、左上半身B、右上半身

C、左下半身D、右下半身

(D)338、脾的功能不包括:

p184

A、参与免疫反应B、造血、储血

C、滤血D、分泌激素

(B)339、构成心瓣膜的结构是

A、心外膜B、心内膜

C、心肌D、纤维环

(A)340、控制微循环的“总闸门”是

A、微动脉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C、真毛细血管

D、动静脉吻合

(A)341、中膜以弹性纤维为主的血管是:

p155-156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毛细血管

(A)342、不具备三层结构的血管是p157

A、毛细血管

B、小动脉

C、中静脉

D、中动脉

(二)多选题

(A、C、E)343、从主动脉弓直接发出

A、头臂干B、右颈总动脉C、左颈总动脉

D、右锁骨下动脉E、左锁骨下动脉

(B、C、E)344、下列哪些动脉进入颅腔

A、上颌动脉B、脑膜中动脉C、颈内动脉

D、颞浅动脉E、椎动脉

(B、C、E)345、临床上常用作穿刺输液的血管有

A、桡静脉B、头静脉C、手背静脉网

D、尺静脉E、足背静脉网

(A、B、C、E)346、心传导系包括

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

D、心肌纤维E、蒲肯野纤维

(A、C、D、E×)347、由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的脏支有

A、腹腔干

B、肾上腺中动脉

C、肾动脉

D、肠系膜上动脉

E、肠系膜下动脉

(A、C、D)348、出入肝门的结构有

A、肝固有动脉B、肝静脉C、肝门静脉

D、左、右肝管E、肝胰壶腹

(A、B、C、D)349、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

p176

A、胃左静脉

B、脾静脉

C、肠系膜上静脉

D、附脐静脉

E、肝静脉

五:

问答题

350、心有哪几个内腔二尖瓣位于哪个内腔的入口处(5分)

答:

心的内腔有: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二尖瓣位于左心室的入口处。

351、主动脉可分为哪四部哪部壁内含有压力感受器(5分)

答:

主动脉可分为: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四部。

主动脉弓壁内含有压力感受器。

352、试述肝门静脉的组成,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三个重要侧支吻合部位。

(5分)p176★

答:

肝门静脉一般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三个重要侧支吻合部位:

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网。

353、何谓面部“危险三角”为什么面部疖肿,尤其是危险三角的疖肿不能挤压(10分)

答:

鼻根至两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面部“危险三角”。

P172-173

面静脉在鼻根与两口角连线的三角形区域内无静脉瓣,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交通,该区发生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等,细菌(和脓栓)可经上述途径蔓延到颅内,引起颅内感染(海绵窦炎或海绵窦栓塞),后果严重,故临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所以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的疖肿不能挤压。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视神经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眼球后极内侧B、位于黄斑内侧

C、为节细胞轴突汇聚处,即视神经起始处

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经

E、该处视神经最集中,故视力最敏锐

2、鼻泪管开口与

A、下鼻道B、上鼻道C、中鼻道D、泪点E、泪囊

3、巩膜

A、占据眼球外膜的后2/3B、呈乳白色透明状

C、与其深面的脉络膜结合紧密

D、愈向前愈薄E、无上述情况

4、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睫状小带紧张B、睫状环扩大C、睫状肌舒张

D、睫状肌收缩E、以上都不是

5、不具备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睫状体B、晶状体C、玻璃体D、角膜E、房水

6、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C、睫状体D、视网膜E、以上都不是

7、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

A、上内B、下内C、上外D、下外E、无上述情况

8、属于眼球外膜的结构是

A、视网膜B、巩膜C、虹膜D、脉络膜E、睫状体

9、视神经盘

A、有大量视杆细胞B、有大量视锥细胞C、为生理盲点

D、为感光最敏锐区E、无上述情况

10、有关角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色透明B、折光作用C、占外膜前1/6

D、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E、富有血管

11、视网膜视力敏感区是

A、中央凹B、黄斑C、视神经盘D、视乳头E、以上都不是

12、黄斑

A、位于视网膜睫状体部B、位于视神经乳头前方

C、位于视神经乳头后方D、位于视神经盘鼻侧上方

E、位于视神经盘颞侧下方

13、开大眼裂的肌是

A、提上睑肌B、上直肌C、下直肌D、眼轮匝肌E、瞳孔开大肌

14、房水产生的部位是

A、虹膜B、角膜C、巩膜D、脉络膜E、睫状体

15、巩膜静脉窦

A、位于结膜内B、位于巩膜与角膜交界处

C、位于巩膜最厚处D、是房水产生的部位

E、位于睫状体内

(三)多项选择题

1、眼副器包括

A眼睑B结膜C泪器D眼球外肌E眼球内肌

2、眼球

A、位于眼眶内B、壁由外膜、中膜、内膜构成C、角膜无血管神经

D、中膜含色素细胞E、视网膜全部都有感光作用

3、视网膜

A、分盲部和视部B、分色素上皮层和神经细胞层C、黄斑位于视神经盘内侧

D、神经细胞层由内向外为视锥细胞层和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节细胞

E、神经细胞层由外向内为视锥细胞层和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节细胞

4、晶状体

A、呈双凸透镜状B、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C、看近物时变厚

D、看远物时变厚E、混浊时称为白内障

5、眼球的折光装置包括

A、角膜B、虹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

6、参加眼球运动的肌肉是

A、提上睑肌B、上斜肌C、下斜肌D、内直肌E、睫状肌

7、眼球

A、外膜的前1/6是角膜B、脉络膜在中膜前部C、晶状体具有遮光作用

D、中膜含有丰富血管E、视网膜分视部和盲部

8、角膜

A、构成眼球外膜的前1/6B、无血管C、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D、有折光作用E、有血管

9、巩膜

A、为白色纤维膜B、占眼外膜的后5/6C、后方有视神经穿过

D、内含色素细胞层E、与角膜相接处有巩膜静脉窦

10、黄斑

A、位于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B、位于视神经盘鼻侧C、属生理性盲点

D、中央凹陷称中央凹E、无视细胞层

11、上斜肌

A、受滑车神经支配B、受损时产生眼外斜视C、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下

D、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外下E、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上

(二)单项选择题

1、E2、A3、D4、D5、A6、C7、A8、B

9、C10、E11、A12、E13、A14、E15、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B3、ABE4、ABCE5、ACDE6、BCD

7、AD8、ABCD9、ABCE10、AD11、AD

1.血液循环

A.大循环始于右心室

B.小循环始于左心室

C.大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D.小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E.小循环主要功能是将静脉血转为动脉血

2.心

A.左右半心互相连通

B.左半心含静脉血

C.右半心含动脉血

D.体循环起于右半心

E.左半心称为动脉心

3.属于终动脉的是

A.上颌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直肠上动脉

D.视网膜中央动脉

E.颈浅动脉

4.动脉韧带

A.位于肺动脉干根部

B.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左处

C.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右处

D.是肺动脉干与主动脉之间的通道

E.胚胎时期已形成

5.左颈总动脉

A.是头臂干的分支

B.是主动脉的一级分支

C.由主动脉弓凹侧发出

D.行于颈动脉鞘外

E.动脉起始处有颈动脉窦

6.脑膜中动脉是

A.颈外动脉的一级分支

B.上颌动脉的分支

C.椎动脉的分支

D.颈内动脉的分支

E.大脑中动脉的分支

7.右锁骨下动脉

A.起于主动脉弓

B.起于头臂干

C.于前斜角肌前方走行

D.发出甲状腺上动脉

E.该动脉的止血点是锁骨中点

8.掌浅弓

A.位于掌腱膜的浅面

B.位于掌腱膜的深面

C.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浅支构成

D.发出掌心动脉

E.位于掌深弓的近侧约2cm处

9.卵圆窝位于

A.左心房后壁上

B.右心室后壁上

C.右心房前壁上

D.右心房的房间隔上

E.右心室室间隔上

10.心尖朝向

A.左前方

B.左方

C.左下方

D.左前下方

E.右方

11.左心房有

A.肺动脉口

B.4个肺静脉口

C.2个肺静脉口

D.冠状窦口

E.上腔静脉口

12.冠状窦口位于

A.下腔静脉口与右心耳之间

B.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C.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D.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口之间

E.上腔静脉口与界嵴之间

13.窦房结位于

A.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B.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C.下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D.下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E.冠状窦口附近内心膜下

14.房室束

A.连于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

B.由房室结发出

C.由窦房结发出

D.分为前脚和后脚

E.直接连于蒲氏纤维

15.主动脉弓

A.续于升主动脉,呈弓形弯向左后方

B.凸侧有4大分支

C.自左心室起,呈弓形弯向左后方

D.凹侧有3大分支

E.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16.颈外动脉

A.发出甲状腺下动脉

B.发出甲状腺上动脉

C.发出椎动脉

D.在颈部无分支

E.起自锁骨下动脉

17.锁骨下动脉

A.左侧起自头壁干

B.右侧起于主动脉弓

C.延续为肱动脉

D.发出椎动脉

E.发出胸外侧动脉

18.肾动脉

A.左侧较右侧长

B.在第4腰椎高度起于腹主动脉

C.左侧较右侧短

D.右侧起点稍高于左侧

E.发出肾上腺中动脉

19.腹腔干发出

A.胃左动脉

B.胃网膜左动脉

C.胃右动脉

D.胃网膜右动脉

E.肝固有动脉

20.直接分布到胃的动脉有

A.脾动脉

B.肝总动脉

C.胃短动脉

D.胃十二指肠动脉

E.胆囊动脉

21.脾动脉

A.起自腹主动脉

B.起自肝总动脉

C.有到胃的分支

D.无分支到胰

E.发出胃网膜右动脉

22.肠系膜上动脉

A.进入乙状结肠系膜根

B.进入小肠系膜根

C.是成对的动脉

D.发出乙状结肠动脉

E.起自腹腔干

23.阑尾动脉直接起自

A.右结肠动脉

B.肠系膜上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回结肠动脉

E.乙状结肠动脉

24.肠系膜下动脉

A.进入小肠系膜根

B.起自肠系膜上动脉

C.向下延续为直肠上动脉

D.营养横结肠

E.起自腹腔干

25.子宫动脉

A.进人子宫阔韧带两层之间

B.在输尿管后方经过

C.起自髂外动脉

D.在输尿管下方经过

E.起自肠系膜下动脉

26.肠系膜上动脉营养

A.直肠

B.肛管

C.降结肠

D.横结肠

E.乙状结肠

27.中结肠动脉位于

A.小网膜内

B.结肠系膜内

C.肠系膜内

D.大网膜内

E.乙状结肠系膜内

28.颈外动脉的终支是

A.上颌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E.脑膜中动脉

29.不属于右心房的结构是

A.上腔静脉口

B.卵圆窝

C.肺静脉口

D.梳状肌

E.冠状窦口

30.乙状结肠动脉起自

A.腹腔干

B.腹主动脉

C.肠系膜上动脉

D.肠系膜下动脉

E.髂内动脉

31.肠系膜下动脉营养

A.盲肠

B.空、回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阑尾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冠状窦口

B.肺静脉口

C.隔缘肉柱

D.界嵴

E.主动脉前庭

1.开口于左心房的是 

2.构成左室流出道的是

3.开口于右心房的是 

4.位于右心室的是 

(5~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肠系膜上动脉

B.腹腔干

C.肝总动脉

D.胃十二指肠动脉

E.脾动脉

5.十二指肠下动脉起自

6.胃短动脉起自 

7.胃网膜右动脉起自 

8.肝固有动脉起自 

9.胃左动脉起自

10.回结肠动脉起自

◇X型题

1.关于大循环和小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大循环的血分布到整个身体各部

B.动脉内都是动脉血

C.大循环的血由左心室射出

D.大、小循环通过左、右房室口相连续

E.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独立系统

2.参与心腔防止血液逆流的结构有

A.二尖瓣

B.三尖瓣

C.腱索

D.肉柱

E.室上嵴

3.室间隔

A.由膜部和肌部构成

B.全部由肌性成分构成

C.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D.膜部位于上部

E.肌部位于上部

4.心传导系包括

A.房室结

B.冠状窦

C.窦房结

D.房室束

E.隔缘肉柱

5.掌深弓

A.由弓的凸侧发出掌心动脉

B.桡动脉的末端参与构成

C.尺动脉的末端参与构成

D.在屈指肌腱的深面

E.位于掌浅弓的近侧

6.营养肾上腺的动脉起自

A.腹主动脉

B.膈下动脉

C.肾动脉

D.腰动脉

E.腹腔干

7.腹主动脉的直接分支为

A.胃短动脉

B.胃左动脉

C.肾上腺中动脉

D.腰动脉

E.肾动脉

8.子宫动脉分布于

A.子宫

B.输卵管

C.卵巢

D.会阴

E.直肠

9.心

A.位于前纵隔内

B.位于中纵隔内

C.约2/3在正中线左侧

D.约1/2在正中线左侧

E.全部位于正中线左侧

10.左冠状动脉营养

A.右室前壁

B.左心房

C.左室前壁

D.室间隔后1/3

E.左室后壁

11.心的静脉回流途径有

A.直接流入右心房

B.直接流入各心脏

C.经冠状窦流入右心房

D.经上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E.经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12.主动脉弓

A.在气管分叉处的下方通过

B.跨越左主支气管的上方

C.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D.壁内有化学感受器

E.凸侧发出左颈总动脉

13.颈总动脉

A.左侧起于主动脉弓

B.右侧起于头臂干

C.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两终支

D.右侧起于主动脉弓

E.左侧起于头臂干

14.颈外动脉发出分支营养

A.舌

B.眼球

C.眼睑

D.腮腺

E.牙

15.锁骨下动脉

A.右侧起自主动脉弓

B.左侧起自头臂干

C.穿过斜角肌间隙

D.不穿过斜角肌间隙

E.发出椎动脉

16.浆膜性心包

A.是心包的外层

B.是心包的内层

C.脏层与壁层之间为心包腔

D.与纤维性心包之间有心包腔

E.分脏层和壁层

17.腹腔干发出

A.胃左动脉

B.肾动脉

C.肝总动脉

D.脾动脉

E.胃右动脉

18.营养下消化道的动脉可来自

A.腹腔干

B.肠系膜下动脉

C.肠系膜上动脉

D.髂内动脉

E.回结肠动脉

19.分布于上消化道的动脉分别来自

A.脾动脉

B.腹腔干

C.肠系膜上动脉

D.肝固有动脉

E.肠系膜下动脉

20.分布于肾上腺的动脉分别来自于

A.腹腔干

B.肾动脉

C.脾动脉

D.膈下动脉

E.腹主动脉

21.分布于直肠和肛管的动脉分别来自

A.髂外动脉

B.肠系膜下动脉

C.髂内动脉

D.肠系膜上动脉

E.阴部内动脉

22.心包

A.内层为浆膜性心包

B.外层为纤维性心包

C.浆膜性心包壁层又称心外膜

D.浆膜性心包脏层又称心外膜

E.浆膜性心包脏、壁层之间为心包腔

23.只有在右心室内才可见到的结构

A.三尖瓣

B.室上嵴

C.肉柱

D.隔缘肉柱

E.前室间支

【答案】

◇A1型题

1.E2.E3.D4.B5.B6.B7.B8.B9.D10.D11.B12.B13.A14.B15.A16.B17.D18.C19.A20.C21.C22.B23.D24.C25.A26.D27.B28.A29.C30.D31.D

◇B1型题

1.B2.E3.A4.C5.A6.E7.D8.C9.B10.A

◇X型题

1.CD2.ABC3.ACD4.ACD5.ABDE6.ABC7.CDE8.ABC9.BC10.ABCE11.ABC12.BCDE13.ABC14.ACDE15.CE16.BCE17.ACD18.BCDE19.ABCD20.BDE21.BCE22.ABDE23.ABCD

选择题

1.关于角膜的错误说法是:

A.无色透明

B.有折光作用

C.无毛细血管及感觉神经末梢

D.外层为复层扁平上皮

E.表层损伤后,能很快再生恢复

2.位于视神经盘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眼球的后极

B.为感光的敏感区

C.含有视网膜中央动脉

D.位于黄斑的外侧

E.含视杆细胞

3.关于视神经盘:

A.是视细胞的轴突集中处

B.此处感觉敏锐

C.中央略凹陷叫中央凹

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其中心

E.以上都不对

4.关于晶状体的错误说法是:

A.为双凸透镜状

B.无色透明

C.有弹性

D.不含血管,仅有神经

E.外包一层透明而有弹性的薄膜

5.可以主动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

A.睫状体

B.睫状肌

C.睫状突

D.睫状小带

E.瞳孔括约肌

6.无折光作用的是:

A.房水

B.玻璃体

C.虹膜

D.角膜

E.晶状体

7.下列何肌收缩使瞳孔转向外上:

A.外直肌

B.内直肌

C.上斜肌

D.下斜肌

E.上睑提肌

8.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的是:

A.瞳孔括约肌

B.上睑提肌

C.内直肌

D.外直肌

E.上斜肌

9.上斜肌使瞳孔转向:

A.下外方

B.上外方

C.上内方

D.下内方

E.以上都不是

10.关于眼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起自颈总动脉

B.与眼神经伴行进入眶内

C.最重要的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

D.眶下动脉是它的分支

E.以上都不是

11.关于外耳道正确的描述是:

A.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

B.外2/3为骨部,内1/3为软骨部

C.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前上,次稍向后,

再折向前下

D.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后上,次稍向内,

再折向前下

E.以上都不是

12.关于外耳道的正确描述是:

A.为一弯曲的骨性管道

B.其骨性部分为颞骨所成

C.皮肤较厚且富有弹性

D.皮下组织丰富,腺体较多

E.与中耳相交通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