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333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docx

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模板

 

2019年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

**市财政局

被评价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评价机构:

XX公司

 

2020年09月

一、项目概述1

(一)项目立项背景1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1

(三)预期绩效目标2

(四)项目组织管理5

(五)资金使用情况5

二、绩效评价情况6

(一)评价方法6

(二)评价指标体系6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6

(一)评价结论6

(二)绩效分析7

(三)项目主要成效8

四、存在的问题8

五、意见建议10

 

2019年度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立项背景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发〔2017〕4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青经信发〔2017〕5号),市财政设立了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

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培育具有专长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加大投资、聚焦支持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

2019年市财政批复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预算金额74590万元,后期调整为74288.40万元,包括20个子项目:

①单项冠军奖励资金250万元;②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资金600万元;③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奖励资金1200万元;④机器换人奖补资金726.6万元;⑤两化融合发展资金4487万元;⑥企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140万元;⑦软件与信息产业专项资金6080万元;⑧设计创新专项资金650.39万元;⑨首台(套)技术装备奖补资金1000万元;⑩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7706.78万元;⑪工业品品牌宣传推广资金8000万元;⑫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8771万元;⑬技术改造贴息资金524万元;⑭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奖励资金850万元;⑮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试点示范资金9300万元;⑯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建设资金895.63万元;⑰品牌奖励资金3470万元;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资金2190万元;⑲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资金14947万元;⑳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奖励资金2500万元。

(三)预期绩效目标

长期绩效目标:

通过奖励国际竞争力大企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力争部分制造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推动我市制造业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2019年度绩效目标:

1.单项冠军奖励资金:

奖励2018年认定的示范企业2个、培育企业1个。

示范企业市场占有率全球前3位,特定细分产品销售收入占比≥70%;培育企业市场占有率全球前5位或国内前3位,特定细分产品销售收入占比≥50%。

2.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资金:

对完成4个品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进行奖励,保障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后新增产值、利润等有所增长。

3.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奖励资金:

奖励国际竞争力大企业3家,大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6%,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3-5家。

4.机器换人奖补资金:

对机器换人企业进行奖励,激励企业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产品,受奖励企业设备投资成本降低5%以上。

5.两化融合发展资金:

对两化融合企业进行奖励,确保工业设备接入量不少于10万台/套,聚集开发者10万名,活跃用户达到300名以上,开始搭建农业、机械、房车、物联网等领域子平台。

6.企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

提升企业家素质,组织培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1500人次,完成培训活动6期次,培训学时360学时。

7.软件与信息产业专项资金:

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不断做大做强软件信息服务业,促进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力争全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对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进行核查。

8.设计创新专项资金:

举办第五届“市长杯”青岛工业设计大奖赛和工业设计周;组织开展2-3期中短期工业设计培训,组织企业参加1-2次国内著名的工业设计展览。

通过上述活动,营造全市设计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9.首台(套)技术装备奖补资金:

奖励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产品水平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10.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

通过积极落实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引导银行向制造业企业贷款倾斜,从而帮助制造业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11.工业品品牌宣传推广资金:

通过青岛制造业品牌年度整体宣传行动,将品牌宣传推广、电商平台产品推广作为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

推动品牌群体持续扩大,对全市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等贡献持续增加。

12.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

财政投入带动企业设备投资和新增财政贡献的倍数达到10倍;新增销售收入完成率达到85%;新增利税完成率达到85%。

13.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

已竣工验收项目计划投资额完成率达到85%,竣工及时率达到80%;已竣工验收项目财政投入带动企业实际投入的倍数达到15倍,新增产值目标完成率达到85%,新增利税目标完成率达到85%,新增就业人数目标完成率达到85%。

14.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奖励资金:

奖励经认定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2家。

加快在全市重点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示范引领我市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15.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试点示范资金:

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设备自动化改造升级。

16.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建设资金:

软件信息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5.1%,成功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17.品牌奖励资金:

通过持续培育和奖励知名品牌,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实现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良性互动共创共赢。

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资金:

激励小微企业积极成长为规上企业,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就业和税收稳步增长。

19.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资金:

加快老城区工业退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奖励资金:

对获批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项目组织管理

先进制造业发展项目由市政府统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实施。

(五)资金使用情况

2019年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预算金额74288.40万元,执行金额61182.23万元,预算执行率82.36%,其中: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预算金额71788.4万元(市级拨付37820.38万元,区市转移支付33968.02万元),执行金额58682.23万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算金额2500万元,执行金额2500万元。

二、绩效评价情况

(一)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主要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和标杆管理法等方法,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对专项资金的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比较和分析,对资金进行综合评价。

鉴于本次评价的资金涉及项目较多、年度绩效目标不同、管理方式各异等情况,按照“全面覆盖、实地核查、问题导向”的思路,采取现场评价方式,通过核查、座谈、网络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手段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对项目分别进行打分,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对照一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资金权重加权汇总,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二)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号)和**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绩〔2020〕5号)等文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从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设立一级指标,并根据需要下设二、三、四级指标。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经综合评价确定,2019年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的绩效得分为83.67分,绩效等级为“良”。

总体情况详见下表。

2019年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

绩效评价综合得分情况表

指标

决策

过程

产出

效益

合计

分值

20

20

25

35

100

得分

17.19

17.11

22.32

27.05

83.67

得分率

85.95%

85.55%

89.28%

77.29%

83.67%

(二)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规范,符合相关规定;预算编制较为科学,资金分配合理;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并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但指标设置不能较全面的体现项目在带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的贡献,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明确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2.项目过程情况

资金到位及时,使用合规,但预算执行偏低;制定了较为健全的业务管理制度,且执行较有效,但动态管理制度健全性、部门绩效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项目申报、审批手续规范,按照政策规定、标准执行,档案资料基本齐全,且履行了必要的专家评审程序,监督管理和自评报告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项目产出情况

项目产出完成率普遍较高,产出质量达标情况较好,个别项目因未完成竣工验收、评审未通过、未得认证获批等原因未完成;各实际完成项目均按照计划、文件批复等相关规定及时完成,成本节约率较好。

4.项目效益情况

从项目效益分析,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大部分项目基本完成了预期绩效目标,生态效益明显,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个别项目缺少效益统计资料,税收贡献较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项目总体实施效果较好,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项目主要成效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创新型企业,开发标志性新产品,引领企业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形成一批面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互联网工业平台的工业APP和解决方案,为智能制造产业赋能赋值赋智;集聚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通过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有助于营造创建氛围,推动品牌群体持续扩大。

四、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目标合理性及明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项目绩效目标设置较低。

绩效目标不能较全面的体现项目在带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的贡献;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机器人产品购置数指标低于企业正常业绩水平;推广品牌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增幅指标有效体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但指标值设定缺乏科学调研。

二是绩效指标明确性有待提高。

设计创新、品牌奖励、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等项目指标值不够清晰、可衡量性较差。

(二)预算及业务管理有待规范

一是预算执行率偏低。

市工信局自评报告中预算执行率97.97%,实际执行率81.74%,执行率偏低。

二是项目实施奖补时间较滞后。

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于补偿2017年项目;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资金用于奖补2017、2018两年项目。

三是业务管理及执行有待规范。

业务档案资料基本齐全,但项目动态管理、效益(效果)统计、部门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导致试点示范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率、生产效率提高率,奖励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项目效益实现程度无法有效统计,自评报告质量不高。

(三)项目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资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

2019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和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新增贷款27.3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未达新增贷款150亿元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的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远低于增长6%的绩效目标;技术改造项目新增税收目标36414万元,实际降低6804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奖励(奖补)对象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协同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是缺少相关政策补贴标准。

大部分项目只要取得相关部门认证或成绩,即可按标准发放奖励,缺少对企业发挥平台优势及创新能力,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带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社会经济贡献的相关政策要求。

(四)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有待加强

一是缺少项目对全市税收贡献的统计。

项目执行金额61182.23万元,只有品牌宣传、技术改造综合奖补等个别项目设置了税收目标,未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税收贡献进行有效核查,税收贡献较低,自评报告中未分析原因。

二是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项目建立了国际竞争力大企业直通车、监测月报等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但整体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机制还不够健全,未形成促进企业长效、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

五、意见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一是进一步提高绩效目标合理性。

建议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年初设置和审核绩效目标时,重点关注目标的合理性,加强对重点、核心指标的设置,突出项目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让目标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进一步提高绩效指标明确性。

结合年度任务或计划,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科学调研,根据历史数据、行业统计及主管部门统计数据,科学合理设置指标值。

(二)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及业务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

按项目时间节点抓好预算执行,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规范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率。

二是提高资金拨付时效。

及时对奖励项目进行数据统计,有针对性的设置年度预算,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三是规范业务执行。

建立健全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效益(效果)统计机制,完善部门绩效管理细则并有效执行,及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监管和统计,形成可靠的效益(效果)统计数据,为政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结合其他省、市工作经验及行业专家意见,建议紧扣**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一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吸引全球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在产业集群内“落地生根”;区市之间各有侧重、协同互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提高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能力。

三是建议增加政策补贴标准。

建议补贴政策中增加对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带动产业链发展,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效益(效果)的衡量标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

(四)加强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

一是完善政策效果评价机制。

增加项目对税收贡献、推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果评价及考核,以便加强统筹规划,使各种发展要素相互配套,避免政策的短时效应,形成对人才、技术等集聚的长期持续激励。

二是进一步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长效促进发展机制,不仅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市场地位的提升,又要保持企业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加强企业间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促进制造业长期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