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574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4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14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1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无膜结构,不含有P

C.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无关D.在翻译的过程中沿着mRNA移动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

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D.植物根尖细胞叶绿体中可以生成ATP

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测到

B.若某基因的中部增添3个碱基对,则其表达的蛋白质产物一定增加1个氨基酸

C.若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则该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

D.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自发产生

4.夹竹桃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有(  )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

5.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延长

B.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无关

6.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

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

B.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8.如图表示RNA干扰技术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干扰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可利用该技术研究基因的功能

C.推测A蛋白具有RNA聚合酶的功能

D.利用该技术可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可以体现酶活性

B.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酶活性一定不同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D.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含有酶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会发生定向改变

B.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C.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D.人参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1.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增强粳稻抵抗低温的能力,但在调节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的作用相反。

粳稻的H基因编码一种氧化酶,可催化茉莉酸由活化形式转化为非活化形式,从而增强粳稻的抗逆性。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茉莉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B.茉莉酸与赤霉素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协同

C.H基因敲除后粳稻的耐冷性增强而生长迟缓

D.活化形式的茉莉酸能增强粳稻的耐冷性

1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可以缓解组织水肿

B.葡萄糖、胰岛素和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

D.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13.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病症是(  )

A.糖尿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B.侏儒症和巨人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的

B.植物的花可以为传粉昆虫传递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

C.利用植物生长素类似物除草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

D.按照信息来源可以划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15.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

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T细胞D.B细胞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B.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 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D.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的形式进行

17.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

1.93mg (干重)/L,

年均:

1.02mg (干重)/L,

10 13~1015个/m2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中的生产者

B.浮游藻类数量变化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C.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藻类数量增多

D.该水库全部浮游藻类和真菌、细菌构成生物群落

18.有关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培养基是指只加了水的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是指加热凝固了的培养基

C.要分离一特定的微生物时,用选择培养基

D.为了保证培养基成分不变,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00℃

19.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B.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20.“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基因工程中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连接,为了保证成功率,需将获得的产物筛选后导入受体细胞

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出的是杂交瘤细胞

③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二次筛选出的是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检验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④为了快速繁殖无子西瓜,需筛选出特定染色体组数的体细胞才能进行组织培养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

21.被称为“史上最萌植物”的多肉植物中,有一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

夜间气孔开放,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白天,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有______,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______。

(2)该植物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

(3)从该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推测它们最可能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22.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贝数变异”是指与本物种正常的基因组相比,染色体上发生的一种结构变异。

某研究小组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莱芜猪(2n=38)种群体细胞中R基因拷贝总数,并分析了该基因在莱芜猪2个家系中的遗传规律。

(1)图1为R基因在13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拷贝数示意图。

与a比较,b、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______。

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导致______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2)图2是莱芜猪的2个家系图。

若体细胞中染色体由图1中a、c组成,则用

表示,其R基因拷贝总数为3,以此类推。

在产生生殖细胞时,13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不发生交叉互换。

注:

图内的数字表示莱芜猪个体编号,图形下面的数字代表R基因在该个体两条染色体上的拷贝数。

①A家系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______的个体。

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该类型子代个体。

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______,无法看到此类型个体。

二是本研究的______,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组合在后代都出现。

为验证第二种推测,需要______。

②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子代中出现了R基因拷贝总数为______的个体,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______。

23.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兔子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且b1、b2、b3、b4之间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

将不同毛色的兔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杂交实验

双亲性状

性状

纯种青毛×纯种白毛

青毛

纯种黑毛×纯种褐毛

黑毛兔

F1青毛×F1黑毛

青毛:

黑毛:

白毛=2:

1:

1

(1)据表分析,b1、b2、b3、b4之间的显性顺序是______.

(2)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

材料2:

某种小鼠的毛色由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毛色的控制关系。

(3)该小鼠关于体色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4)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黑色雌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5)研究发现小鼠尾长性状由基因D (短尾)和 d (长尾)控制,且短尾基因(D)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取雌雄两只棕色短尾鼠交配,F1表现型为白色长尾的比例是______.

24.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激素。

在恐惧、严重焦虑等情况下,其分泌量增多,使人表现出反应灵敏,心率加速等特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恐惧情况下,神经冲动传到交感神经末梢时,末梢内的______释放NA,NA既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______,引起心率加速;又可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对其进行______调节,使NA释放减少,以确保该调节过程的精确性。

(2)在恐惧情况下,交感神经还会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NA,心肌细胞会成为NA作用的______,引起心率加速,与NA作为神经递质相比,其调节速度______(选填“更慢”“更快”)。

(3)NA在上述两个调节过程中,都是作为______分子调节生命活动,其调节过程除了反应速度不同外,还具有的不同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5.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用EMS诱变筛选,发现一株果蝇tut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型。

(1)显微观察野生型果蝇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

细胞中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2)为探究tut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______为隐性性状。

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若F1与tut突变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gcn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性状一样,研究人员为探究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bgcn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理由是______。

(4)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

将一株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果蝇(缺失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杂交,如果F1表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______。

研究人员将tut突变体与一系列缺失突变体果蝇做杂交,发现tut突变体与编号为BL7591、BL24400、BL26830、BL8065的果蝇缺失突变体杂交后代表型均有过度增殖,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应该位于这些染色体缺失区域的______(交集/并集)区域。

研究发现该区域共包含11个基因,通过tut突变体与野生型DNA测序并比对,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这种变异属于______,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 (终止密码子)。

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

合成的异常蛋白质在体内往往被降解,导致该基因失去功能。

后经实验证实tut突变体表型确实由该位点的突变导致,之后科研人员将该位点的基因命名为tut基因。

(5)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

其中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可能有①tut基因(bgcn基因)调控bgcn基因(tut基因)的表达;②tut基因和bgcn基因表达不相互影响,但它们的表达产物共同参与同一生理过程。

实验一:

将外源bgcn基因导入tut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实验二:

将外源tut基因导入bgcn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①。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

后经多方面实验证据被证实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这为揭示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26.如图是某稻田的食物网简图。

据图回答:

(1)除图中生物外,该生物群落中还应有的成分是______。

(2)该食物网中,河蟹占有第______营养级,其与水稻害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______。

(3)养殖河蟹前,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

(4)若养殖河蟹后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的原捕食关系没有改变,则稻田中新增加的食物链______条。

河蟹感染某种病菌大量死亡,则水稻的产量会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稻螟和稻飞虱的蛾虫被蛛网粘住后,引起蛛网振动,从而被蜘蛛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

A、有些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A错误;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无膜结构,但含有P元素,B错误;

C、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C错误;

D、在翻译的过程中沿着mRNA移动,合成多肽链,D正确。

故选:

D。

核糖体:

(1)形态分布:

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除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

(2)成分:

RNA和蛋白质;

(3)作用:

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②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作为膜蛋白、输出细胞质的蛋白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由细胞本身使用。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的结构、分化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

D

解析:

解: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

B、ATP的结构式是:

A-P~P~P,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B正确;

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C正确;

D、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

D。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

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表示高能磷酸键。

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特点,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

D

解析:

解:

A、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不能借助显微镜检测,A错误;

B、若某基因的中部增添3个碱基对,则其转录的mR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能会提前出现终止密码,所以表达的蛋白质产物不一定增加1个氨基酸,B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

D、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来自外界的因素,也可以是自身的因素引起的,D正确;

故选:

D。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决定的。

基因突变的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的、低频性、多害少利的。

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基因突变改变生物性状:

突变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的功能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征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答案:

A

解析:

解:

A、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此时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

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后期和末期都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D、末期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

A。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

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

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

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含量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

C

解析:

解: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缩短,A错误;

B、胰岛B细胞中除了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外,还有多种基因也处于活动状态,如细胞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B错误;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C正确;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

C。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

D

解析:

解:

①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基因A,①错误;

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基因,②正确;

③初级卵母细胞肯定含有基因A,③错误;

④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卵母细胞可能不含基因A,④正确;

⑤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成熟的性细胞可能不含基因A,⑤正确。

故选:

D。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该时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每一个细胞。

7.答案:

A

解析:

解: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A错误;

B、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B正确;

C、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正确;

D、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正确。

故选:

A。

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尾部留在外面。

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结果,掌握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答案:

C

解析:

解:

A、RNA干扰过程的原理是SiRNA和mRNA结合形成双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由于利用RNA干扰技术后,SiRNA可干扰翻译过程,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进而研究相应的基因的功能,B正确;

C、A蛋白结合在核糖体上,说明其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是翻译过程中参与合成蛋白质的酶,C错误;

D、进行RNA干扰后,翻译无法进行,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

C。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