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781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docx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政治论文完整篇doc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_政治论文

蒋超在《怀疑和宽容是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品质》一文中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商品竞争的后面是生产的竞争,在生产竞争的后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竞争的后面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竞争的后面是教育的竞争。

这些竞争的核心是人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竞争。

不幸的是,我们至今仍没有普遍意识到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而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作为主旨功能之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做得远远不够。

这种状况,在引起有识之士深深担忧的同时,也正成为富有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努力探索的课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科学的任务在于证伪而不是证真,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于否定与批判,而不仅是肯定和继承。

创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

从哲学的角度看,创造就意味着质变,意味着新事物新思想对旧事物旧思想的否定。

对旧事物旧思想的批判是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必要前提,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就没有新事物新思想。

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习惯。

我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的,让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自觉活动

 

明确目的,对于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的任务,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远高于课本上那些知识的——并把它明白地告诉学生。

即要求教师对于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比较具体的计划,对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然于胸。

 

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肯定是盲目的。

所谓“教为主导”,首先就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努力方向的引导。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告诉学生:

他们必须学会批判,学会否定。

 

在我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每一届新生入学后,我的第一堂课的课题就是“怀疑一切”。

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告诉学生:

怀疑、否定与批判是科学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他们自己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告诉他们:

没有怀疑,伽利略不可能推翻亚里士多的错误;没有怀疑,马克思不可能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没有怀疑,人们永远都只见苹果落地而不知万有引力;没有怀疑,也不会诞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只要敢于怀疑,大胆探索,人们就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给我的信中都谈到了对这一堂课的感受,他们说在当时的确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震动,感觉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从过去被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忽然明白了自己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的主动地位,知道了该怎样对待课本上的知识,同时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明确目的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枯燥乏味的过程,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便变得生动起来。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始终

 

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教材知识,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实际着重在三种情境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一种是对那些公认的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分析。

我努力引导学生看到定论之外的更多东西。

比如,定论之外在这一问题上还有哪些观点?

它们的错误或缺陷在哪里?

定论是否就是真理?

它有没有缺陷或错误?

……

 

哲学教材上讲到哲学基本问题时,只介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介绍关于世界本质的二元论思想。

而我在处理这段教材时,在讲完教材内容后,专门给学生介绍了二元论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评价二元论。

最后给学生指出:

由于二元论的观点把物质与意识放在并列的逻辑地位,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反对物质第一性的,这就是它的错误所在。

对教材作这样的处理后,学生了解了二元论,同时通过对二元论观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物质第一性的认识。

当然,这样处理还有另外一个收获,那就是让学生知道了人类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避免了“除了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这个以往在哲学基本问题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形成的简单的认识。

 

定论是否就是真理?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棵树上有九只鸟,小明开枪打死一只,那么树上还有几只?

学生们哄然大笑:

这是个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答案是零只嘛。

我也笑了,并告诉学生们:

这个答案成立的前提是“其余鸟听到枪声后都飞走了”,而问题在于这并不是一个绝对成立的命题。

我继续问道:

“如果有一只胆大的鸟听到枪响但没有飞走,有没有这种可能?

”学生回答说有,这时不再有人笑了,都集中精力在思考。

我又问:

“既然有一只鸟没飞的可能,那么从二只到八只又有没有可能?

”“被打死的那只没有从树上掉下来,有没有可能?

”学生们一下子热烈讨论起来。

我告诉大家,把“零只”规定为这个问题的惟一答案的理论前提只是一个照常理推测的前提,并不是普遍成立的必然前提,因此这个答案的推论过程在逻辑上犯了虚假前提的错误。

定论推翻了,也给学生们留下了回味和思索。

 

利用已有的定论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练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随时可以进行的。

教材上讲的那些理论、观点,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想一想:

“别的观点为什么不对?

”“对教材上的观点可不可以有新的理解和解释?

”“教材上的观点是不是一定正确?

”……

 

学生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很关心,于是,我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第二种情境中对未有定论的新事物进行分析、讨论。

 

克隆小羊“多利”的诞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我组织学生就这一事件进行讨论。

学生们有的认为生物遗传工程的突破会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有人对克隆技术可能被滥用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感到担忧。

学生们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理由,另一方面在回答疑问的同时也向持不同意见的人提出问题。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结论: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克隆技术的成功无疑是一大进步,而它究竟给人类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关键要看它被怎样运用。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对别人的观点和对自己的观点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是运用弱意识的批判性思维的体现,相对来说,这样做比较容易一些;而强意识的批判性思维则要求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用于一切思想和观点,包括我们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荀子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尼采说:

“要俯视我自己。

”他们都强调以批判的姿态审视自己。

当然,要做到自我批判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总是被自身的利益、习惯、意识等蒙蔽和阻碍。

所以,我要求学生们在第三种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观点和思想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

 

我经常告诉学生,对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点和认识,要进一步从反面来思考:

我这个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它们是不是真实可靠?

我认为这种观点正确的评价标准是否可靠有效?

对这一问题有没有其他观点或看法?

……

 

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始终。

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都应始终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渗透进去。

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还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要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在对一个个事例的分析点评中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什么是批判、怎样批判……

 

三、让学生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怀疑与批判

 

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观察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观察时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不同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和了解到的往往是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容。

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越深入,往往伴随着意见的分歧和思想冲突越明显,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要求我们对不同的观点要有宽容的态度。

 

宽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生存方式。

宽容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别人的观察和理解的尊重与承认,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宽容的态度首先便表现出了一种强意识的批判性思维——了解、学习别人的观点和检讨自己的观点,这同那种“只准这样,不准那样”“惟我独尊”的态度是格格不入的。

惟有宽容,我们才可以了解自己观点的不同甚至对立的一面,而且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完善或否定,对自己都是一种进步。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_政治论文

蒋超在《怀疑和宽容是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品质》一文中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商品竞争的后面是生产的竞争,在生产竞争的后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竞争的后面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竞争的后面是教育的竞争。

这些竞争的核心是人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竞争。

不幸的是,我们至今仍没有普遍意识到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而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作为主旨功能之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做得远远不够。

这种状况,在引起有识之士深深担忧的同时,也正成为富有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努力探索的课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科学的任务在于证伪而不是证真,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于否定与批判,而不仅是肯定和继承。

创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

从哲学的角度看,创造就意味着质变,意味着新事物新思想对旧事物旧思想的否定。

对旧事物旧思想的批判是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必要前提,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就没有新事物新思想。

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习惯。

我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的,让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自觉活动

 

明确目的,对于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的任务,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远高于课本上那些知识的——并把它明白地告诉学生。

即要求教师对于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比较具体的计划,对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然于胸。

 

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肯定是盲目的。

所谓“教为主导”,首先就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努力方向的引导。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告诉学生:

他们必须学会批判,学会否定。

 

在我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每一届新生入学后,我的第一堂课的课题就是“怀疑一切”。

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告诉学生:

怀疑、否定与批判是科学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他们自己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告诉他们:

没有怀疑,伽利略不可能推翻亚里士多的错误;没有怀疑,马克思不可能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没有怀疑,人们永远都只见苹果落地而不知万有引力;没有怀疑,也不会诞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只要敢于怀疑,大胆探索,人们就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给我的信中都谈到了对这一堂课的感受,他们说在当时的确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震动,感觉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从过去被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忽然明白了自己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的主动地位,知道了该怎样对待课本上的知识,同时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明确目的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枯燥乏味的过程,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便变得生动起来。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始终

 

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教材知识,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实际着重在三种情境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一种是对那些公认的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分析。

我努力引导学生看到定论之外的更多东西。

比如,定论之外在这一问题上还有哪些观点?

它们的错误或缺陷在哪里?

定论是否就是真理?

它有没有缺陷或错误?

……

 

哲学教材上讲到哲学基本问题时,只介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介绍关于世界本质的二元论思想。

而我在处理这段教材时,在讲完教材内容后,专门给学生介绍了二元论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评价二元论。

最后给学生指出:

由于二元论的观点把物质与意识放在并列的逻辑地位,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反对物质第一性的,这就是它的错误所在。

对教材作这样的处理后,学生了解了二元论,同时通过对二元论观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物质第一性的认识。

当然,这样处理还有另外一个收获,那就是让学生知道了人类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避免了“除了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这个以往在哲学基本问题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形成的简单的认识。

 

定论是否就是真理?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棵树上有九只鸟,小明开枪打死一只,那么树上还有几只?

学生们哄然大笑:

这是个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答案是零只嘛。

我也笑了,并告诉学生们:

这个答案成立的前提是“其余鸟听到枪声后都飞走了”,而问题在于这并不是一个绝对成立的命题。

我继续问道:

“如果有一只胆大的鸟听到枪响但没有飞走,有没有这种可能?

”学生回答说有,这时不再有人笑了,都集中精力在思考。

我又问:

“既然有一只鸟没飞的可能,那么从二只到八只又有没有可能?

”“被打死的那只没有从树上掉下来,有没有可能?

”学生们一下子热烈讨论起来。

我告诉大家,把“零只”规定为这个问题的惟一答案的理论前提只是一个照常理推测的前提,并不是普遍成立的必然前提,因此这个答案的推论过程在逻辑上犯了虚假前提的错误。

定论推翻了,也给学生们留下了回味和思索。

 

利用已有的定论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练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随时可以进行的。

教材上讲的那些理论、观点,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想一想:

“别的观点为什么不对?

”“对教材上的观点可不可以有新的理解和解释?

”“教材上的观点是不是一定正确?

”……

 

学生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很关心,于是,我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第二种情境中对未有定论的新事物进行分析、讨论。

 

克隆小羊“多利”的诞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我组织学生就这一事件进行讨论。

学生们有的认为生物遗传工程的突破会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有人对克隆技术可能被滥用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感到担忧。

学生们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理由,另一方面在回答疑问的同时也向持不同意见的人提出问题。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结论: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克隆技术的成功无疑是一大进步,而它究竟给人类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关键要看它被怎样运用。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对别人的观点和对自己的观点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是运用弱意识的批判性思维的体现,相对来说,这样做比较容易一些;而强意识的批判性思维则要求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用于一切思想和观点,包括我们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荀子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尼采说:

“要俯视我自己。

”他们都强调以批判的姿态审视自己。

当然,要做到自我批判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总是被自身的利益、习惯、意识等蒙蔽和阻碍。

所以,我要求学生们在第三种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观点和思想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

 

我经常告诉学生,对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点和认识,要进一步从反面来思考:

我这个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它们是不是真实可靠?

我认为这种观点正确的评价标准是否可靠有效?

对这一问题有没有其他观点或看法?

……

 

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始终。

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都应始终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渗透进去。

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还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要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在对一个个事例的分析点评中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什么是批判、怎样批判……

 

三、让学生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怀疑与批判

 

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观察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观察时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不同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和了解到的往往是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容。

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越深入,往往伴随着意见的分歧和思想冲突越明显,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要求我们对不同的观点要有宽容的态度。

 

宽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生存方式。

宽容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别人的观察和理解的尊重与承认,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宽容的态度首先便表现出了一种强意识的批判性思维——了解、学习别人的观点和检讨自己的观点,这同那种“只准这样,不准那样”“惟我独尊”的态度是格格不入的。

惟有宽容,我们才可以了解自己观点的不同甚至对立的一面,而且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完善或否定,对自己都是一种进步。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_政治论文

型,要求学生了解和辨别不同观点。

在分析和评价事物与观点时,我经常对学生讲的两句话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将要消亡的”。

要求学生明白任何事物或观点的存在与出现必然有其合理的理由,无视这种合理性会使我们在分析和判断时出现偏差,陷入武断和片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与观点的产生与存在不可能是永恒的,它必然要发展,必然被新的事物和观点所取代、所否定。

 

诚如蒋超同志所言:

“教学过程中,光有怀疑,没有宽容不行;光有宽容,没有怀疑也不行。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敢于怀疑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信念;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寻求并尊重其他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虚怀若谷的品质。

 

综上所述,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否定的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为祖国建设培养新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光荣任务,也是突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惟书、惟上”的教育模式,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一份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点上,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主要参考书目:

 

1.蒋超:

《哲学感想录》,《高考政治析要》。

 

2李秉德:

《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郑和均、邓京华:

《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廖其发:

《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