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99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2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docx

112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光丰小学2008——2010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十二年的改革发展使萍乡经济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市政府的最新规划,将把开发区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平台,并已经决定将新城区建立在开发区境内,可以想像到这里三五年内将神化般地崛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而光丰小学具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它东与新城区交界,西与圣德能源科技光伏产业园相邻,周边还有光丰小区、金山角、银三角、嘉兴花园、玉湖新城等许多居民小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一流的基础教育。

开发区管委会、教育体育局、光丰管理处一直对学校的教育十分关心重视,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我校成为新城区文明的窗口,成为吸引市民安居的亮点,这无疑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内部背景

光丰小学创办于1940年,学校原名为观横小学,座落在光丰铁桥下,由当地知名人士谢海云先生创办。

1975年学校搬迁至现在的金三角宾馆对面,并改名为光丰小学。

近年来,由于金三角地段搞开发,学校于2001年1月搬迁至光丰富冲,即现在的校址。

新建校舍占地面积3999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332平方米。

校舍呈欧式建筑风格。

校园内花香四季,道旁树葱郁,育人环境优美。

学校有教学综合楼1幢,食堂1幢,厕所1幢。

学校现有微机室、语音室、舞蹈室、乒乓球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阶梯教室等专用教室8间,前面2个操场和后面1个正待完善的规范运动场、学校的硬件设施正在日益完善。

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2人、中学二级3人,小学一级5人,40岁以下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60%。

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人(本科14人,大专16人),占教师总数的85%。

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近800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光丰管理处和周边部分居民小区,由于开发区房地产业的兴旺,居民不断增加,使光丰小学的生源情况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光丰小学在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

先后获得了全省“手拉手互助先进单位”,萍乡市“目标教学实验基地”,“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区级“教育先进单位”,“区级文明集体”,并多次获得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30余项。

教师教学评比、技能赛、教科研论文及学生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200余人次,尤其在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英语及微机竞赛中学生均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在开发区享有良好的声誉。

(三)存在差距

1.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学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由于一些教师存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不求效率,自我发展的的意识还需要提升,因此也造成了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由于编制配备较紧,专职教师较少,特别是英语、计算机、舞蹈、科学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

同时由于管理与督促力度不够,骨干教师的成长比较缓慢,市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比例较低。

2.办学压力增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较高,而与城区好多学校相比,我校的硬件设施还不尽人意,目前还没有多媒体教室、运动场,缺少音、美、劳技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演播厅等专用教室。

另外,校区还不纯属于单纯的小学,现在还与一所民办电子工业学校共处一个校园,校内人多复杂而混乱,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在同等条件下,家长有较多选择,这对我校的生源造成很大压力,学校必须竭尽全力,排除一切困难,打造特色品牌,实施跨越式发展,创实绩,扩大知名度,赢得社会的信任,吸引周边居民小区更多的学生选择我校。

3.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提高有一定难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由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我校处于城郊结合部,家长的职业和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家长职业不太稳定、收入不高、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发展不能很好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生源虽然有所增加,但相当部分都是来自外来民工的子女,学生进出流动性较大,造成了生源不稳定且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的现状。

再加上我校师资尚处于充实、加强阶段,这就使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提高有一定难度。

4.教科研工作还需落到实处

虽然学校的一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究其实质,还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教师抓教学质量热情高涨,但教科研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工作量大和自身业务素质不高。

所以,下阶段要针对此现象,寻求策略,使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在教学与实践中探究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5.办学特色

由于没有形成凸显的办学特色,加上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学校的知名度不高。

二、学校发展思路

结合以上办学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基本确定学校的发展思路: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环境美、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争取在同类小学中脱颖而出,使光丰小学成为师生共同向往的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把学校建设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信得过学校。

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具体工作目标:

1.学校管理

在现有管理机制上不断改进,修订、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师生、人文与制度相结合的科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师的师德、业务评估细则,强化教师队伍管理。

同时完善学校班级管理制度,注重班集体管理,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师资队伍

努力建立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

学校将继续加强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实效,使教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成为善于反思、勇于实践的智慧型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抓“两头”,三年内,培养市区级骨干教师3~5名,校级骨干教师10~15名,对工作能力欠佳的教师重点培养,缩小差距。

大专达标率100%,本科达标率60%,85%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3.学生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健康体魄、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的人。

①合作能力的培养。

即培养学生在与人和社会接触中,特别是在学习中,能善于与人合作,多方面取益。

②探究意识的培养。

即培养学生善于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勤于锻炼的培养。

即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掌握健身的技艺技能。

④个性发展的培养。

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高他们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素养。

4.德育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模式,注重学生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同时,学校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使学生德育走入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通过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亲密接触,亲身参与、体验等,更有效地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教育质量

5.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建构较为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重视常态监控。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工作。

要求教师针对具体教学现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鼓励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争取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教科研

在确立学校特色方面,根据自己的弱点——科研工作,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离不开教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此,我校准备对困难进行挑战,最终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指导思想。

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手段,以教法、学法为重点,在模式上求优化,在效益上求提高,在能力上求发展。

学校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推动实践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把杰出经验与杰出人才结合起来,引导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做到人人重科研,人人有课题。

另外根据我校的师资优势确定在音乐、体育方面寻找突破口,创办音体特色。

7.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我们准备在一年之内,完善学校运动场及多媒体功能教室,二年之内将学校办成开发区教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三年之内,使学校布局规范合理,建立综合大楼(室内乒乓球馆、篮球馆、多功能演播厅等功能室)将学校办成整体协调,功能齐全,达到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前操场的假山池沼、雕塑和绿化,努力争创省级绿色学校,同时我校将更注重校园内在文化氛围的建设。

学校将通过大量综合实践活动、文体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引导、人格的培养、意志的磨练,营造独具我校特色的育人环境。

四、实施策略:

(一)抓管理,聚人心,提升办学水平

目标: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思想和业务素质高的领导班子;健全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积极争创区、市级文明单位。

措施:

1.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各部门、教师个人制定出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实行目标分层管理。

2.推进新的人事制度的改革,按标准合理设置干部队伍机构、职数,设置好工作岗位,并完善合理的考核分配制度,力争分工明细,责任到人。

3.推进民主管理的进程,做好新一轮教代会代表、工会委员会的改选工作。

4.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5.积极申报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等先进集体。

责任部门:

校务会工会

责任人:

杨珍莹黄桂芳朱莉晴钟爱萍李弦荣兆春梁鑫

(二)严要求,多关爱,建立教师队伍

目标:

构建完善的教师成长机制,增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措施:

1.继续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本科学历的进修,在原有40%的基础上争取再提高十个百分点。

2.充分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年内,培养市区级骨干教师3~5名,校级骨干教师10~15名,对工作能力欠佳的教师重点培养,缩小差距。

大专达标率100%,本科达标率40%,85%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3.尝试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跟踪了解教师各方面专业发展的情况。

4.组织开展好教育技术的中级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训考试合格率争取达95%以上。

5.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不断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徒结队工作。

责任部门:

校务会教导处教研处

责任人:

杨珍莹黄桂芳钟爱萍颜小华李弦鲍玲

(三)重德育、树精神、创建文明校园

目标:

构建纵横有序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序列化、规范化、制度化。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教育氛围;优化班级文化建设,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优化主题教育活动,拓宽学生受教育的面。

努力创建德育示范校、法制示范校和优秀家长学校的荣誉。

措施:

1.促使教师自觉地在学科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构建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氛围。

2.加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系列化、制度化培训,打造一支有教育特色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3.强化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探究家长学校的新模式,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受教育的面。

4.健全和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

采用值周班长制、小干部轮岗制等模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5.继续有效地组织好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重视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重视生命教育,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重视法制教育,确保师生违法犯罪率为0%;重视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好习惯。

6.完善《星级班考核条例》和《班主任工作考核奖励条例》,建立一种健全有效的德育工作激励机制。

责任部门:

德育处大队部

责任人:

朱莉晴李弦

(四)抓课改,实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目标: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课程教材,拓展教学空间;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革常规管理,规范教学流程;改革教研质量,促进教研质量。

措施:

1.继续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各类要求,特别是加强对合作探究课程的研究力度。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理念,探索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抓好教学流程管理。

3.改变对教学质量、评价奖励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评价一名教师、一个班级教学质量的高低。

4.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设备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不断探索运用的有效性。

5.根据学校的实际,规划、设计、实施一套校本课程方案,补充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6.探索教研活动的新模式,组织校级教研活动、年级跨越式教研活动,学科跨越式教研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责任部门:

教导处教研处

责任人:

黄桂芳钟爱萍颜小华

(五)勤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目标:

围绕教改,不断增强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依托学校市级和省级课题,培养一支科研的骨干队伍,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氛围,学校的省级课题《小学探究性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的研究》争取在2009年顺利结题。

措施:

1.继续组织好已结题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推广实践活动。

2.根据省级课题方案,有步骤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争取按时结题,并进行成果展示。

3.围绕省级课题,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撰写出一篇论文及一篇案例,学校每学期评比一次,将优秀的论文和案例汇编成册。

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将邀请市教研室的汤苏民等教科研专家来校作2-3次科研讲座和针对性地指导。

5.学校将自筹一定的经费,奖励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辛勤努力地工作、有成绩、有贡献的教师,保证课题正常有序地开展。

责任部门:

校务会教研处教导处

责任人:

黄桂芳颜小华钟爱萍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组织教职工学习、宣传、讨论、修正学校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使全校上下明确目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规划的正常有序实施。

成立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小组,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年终学校和各部门将规划目标达成的情况向教代会作自评,从而调整部分不合理的规划内容。

2.制度保障

学校将创设条件让上级主管部门、家长、社区关注规划实施的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及时调整实施策略。

3.经费保障

学校将投入必要的经费,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对参与人员进行奖励,保证规划的适时、顺利实现。

(本计划经2007年第二次教代会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