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975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试题含答案

天水一中高一级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生物试题(理科)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孟德尔在探索分离定律时,就很好地运用了此种方法,对该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B.“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2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是3∶1”属于推理内容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其比例接近1∶1”属于演绎过程

D.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

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3.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

4.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和圆形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F、f,T、t)控制。

现用纯合的卵圆形植株与纯合的三角形植株杂交,所得F1全为卵圆形,F1自交产生的F2中,卵圆形:

三角形:

圆形=12:

3:

1。

综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A.FFtt×ffttB.ffTt×FfttC.ffTT×FFttD.FfTt×fftt

5.下列有关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B.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来对其进行标记

C.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6.下列关于病毒和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硝化细菌中不存在既有蛋白质又有核酸的结构

C.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

D.肺炎双球菌中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7.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8.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aXb、aXb、Y、Y的4个精子。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B.非洲人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其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不同

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

D.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

核DNA分子数=1:

1

9.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B.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D.11号个体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3/5

10.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分别在()

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B.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C.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11.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12.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13.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

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 和 adB.AaDd 和 AdC.AaDd 和 ADD.Aadd 和 AD

1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

C.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

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15.已知一小鼠的基因型为XBXb。

该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A.第二极体中同时含有B基因和b基因

B.卵细胞中可能含有B基因或含有b基因

C.若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则极体中必不含有B基因

D.卵细胞中必然含有B基因,极体中可能含有b基因

16.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其子一代都开红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

1、63:

1、4095:

1。

下列描述正确是()

A.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

B.只有当每对基因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

C.让甲和乙杂交,其子二代开白花概率的最大值是1/64

D.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

白花为3:

1

17.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

控制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

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18.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

Aa:

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

2:

1B.2:

3:

1C.4:

4:

lD.1:

2:

1;

19.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20.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

2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红绿色盲通常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D.白化病通常会在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2.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23.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

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

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

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

1

24.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该物质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影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25.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26.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现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和a),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

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杂交,F1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1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角:

无角=3:

1B.雄羊中有角:

无角=3:

1,雌羊中有角:

无角=1:

3

C.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

aa=1:

2:

1D.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aa=2:

1

27.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NA的加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

D.若受精卵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12个四分体

28.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29.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3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A.1/12B.1/8C.1/6D.1/3

31.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3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

34.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35.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36.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A.①B.④C.①③D.②④

37.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雄性动物体细胞有20对同源染色体,则该动物某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目相同

C.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38.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39.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基因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毎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毎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在染色体上,对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D.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

40.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是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基因型为bb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

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

下图是狗毛色的遗传实验。

请回答:

(1)B、b基因与I、i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I基因的作用是______。

(2)F2中的白毛狗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4)如果让F2中所有白毛雌狗和黑毛雄狗进行交配,后代中白毛狗的比例为______。

42.(10分)图中A表示基因型为MmNn(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并且都表现为完全显性)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A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M和m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过程中。

(4)若图示动物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43.(10分)下图甲是五个细胞(A〜E)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一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请分析完成:

(1)若图甲所示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则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与图甲中D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

(3)图乙中,c段对应图甲中的细胞__________,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__________段,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的比例仅为1:

1的是__________段。

44.(10分)人类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并且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交叉互换)。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一个为伴性遗传病,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根据该遗传系谱图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2)在遗传系谱图中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1与Ⅱ2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BCCD

6-10DABAA

11-15CCCCB

16-20DABBB

21-25CCDCC

26-30ADBDA

31-35DDDCD

36-40ADBCC

41.

(1)自由组合抑制狗毛色基因的表达

(2)1/6

(3)白毛狗:

黑毛狗:

褐毛狗=2:

1:

1

(4)2/3

42.

(1)有丝分裂

(2)MMmmNNnn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②

(4)3/4

43.

(1)精细胞

(2)YYRR、YYrr、yyRR、yyrr

(3)Dba、d

44.

(1)甲: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XAXaBbXaYBb

(3)1/8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