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99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0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第2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2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考纲点击】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 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一、碳、硅及其化合物

1.转化关系

(1)理清知识主线

H4

―→

O―→

O2

H4

―→

O2(H2

O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方程式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Mg在CO2中燃烧。

2Mg+CO2

2MgO+C。

(2)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2Na++CO

+CO2+H2O===2NaHCO3↓。

(3)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4)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iO2+4HF===SiF4↑+2H2O。

(5)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iO2+2OH-===SiO

+H2O。

(6)熔融Na2CO3不能选用普通坩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SiO2

Na2SiO3+CO2↑。

(7)将硅酸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会形成美丽的水中花园,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iO

+CO2+H2O===H2SiO3↓+CO

3.知识盲点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具有部分金属性,如①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和特殊导电性;②单质主要表现出还原性;③单质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但不能使用玻璃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

硅胶(mSiO2·n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如硅——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帆板等;二氧化硅——光导纤维、其他光学材料、耐高温材料、耐磨材料、饰品等,并用于生产新型陶瓷;硅酸盐——陶瓷、玻璃、水泥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作耐高温材料、防火材料,制造硅胶等。

二、卤素及其化合物

1.转化关系

(1)理清知识主线

H

―→

2―→H

O―→H

O2―→H

O3―→H

O4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将浓盐酸滴到KMnO4固体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MnO

+16H++10Cl-===2Mn2++5Cl2↑+8H2O。

(3)将Cl2通入石灰乳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用NaOH溶液吸收Cl2进行尾气处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2+2OH-===Cl-+ClO-+H2O。

(5)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Cl-+2H2O

Cl2↑+H2↑+2OH-。

(6)无隔膜电解饱和食盐水制“84”消毒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H2O

ClO-+H2↑。

(7)“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O-+Cl-+2H+===Cl2↑+H2O。

(8)将SO2和Cl2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Cl2+2H2O===4H++SO

+2Cl-。

(9)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3.知识盲点

(1)液氯密封保存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A、NA或小于NA(Cl2和H2O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CaSO4而不是CaSO3。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5)酸化KMnO4溶液用的是H2SO4而不是盐酸。

(6)当Fe和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Fe过量或不足,由于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FeCl3。

而Fe与I2共热反应时,则产物一定是FeI2。

三、硫及其化合物

1.转化关系

(1)理清知识主线

H2

―→

―→

O2―→

O3(H2

O4)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方程式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热的烧碱溶液可以除硫,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S+6OH-

2S2-+SO

+3H2O。

(2)将SO2气体通入到FeCl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2Fe3++2H2O===SO

+2Fe2++4H+。

(3)S2-和SO

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H2SO4后,则不能大量共存,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2-+SO

+6H+===3S↓+3H2O。

(4)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将SO2通入H2S溶液中。

2H2S+SO2===3S↓+2H2O。

②Cu和浓H2SO4混合加热。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③C和浓H2SO4混合加热。

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④实验室利用Na2SO3和浓H2SO4制SO2。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3.知识盲点

(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OH溶液,还可以用CS2,但不能用酒精。

(2)SO2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表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2的漂白性;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SO2与H2S反应,表现SO2的氧化性。

(3)把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再通入NH3或加入NaOH溶液,或把BaCl2改成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O3沉淀,后者生成BaSO4沉淀。

(4)浓HNO3和Cu(足量)、浓H2SO4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

注意区分Zn和浓H2SO4的反应。

(5)SO2的排放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加速雾霾的形成,造成硫酸型酸雨等环境问题。

四、氮及其化合物

1.转化关系

(1)理清知识主线

H3―→

2―→

2O―→

O―→

O2―→H

O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方程式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将NH3通入到AlCl3溶液中。

3NH3+3H2O+Al3+===Al(OH)3↓+3NH

②用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

Cu+4H++2NO

===Cu2++2NO2↑+2H2O。

③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3Cu+8H++2NO

===3Cu2++2NO↑+4H2O。

④将NO2通入水中

3NO2+H2O===2H++2NO

+NO

(2)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Ca(OH)2与NH4Cl制氨气。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②将炽热的碳放入浓硝酸中

C+4HNO3(浓)

CO2↑+4NO2↑+2H2O。

③用NH3可以检验Cl2管道是否漏气,若漏气则有白烟生成。

8NH3+3Cl2===N2+6NH4Cl。

3.知识盲点

(1)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

(2)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

(3)硝酸、浓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4)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

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

的存在。

(5)铜与浓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

(6)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但N2性质较稳定是因为分子中存在N≡N。

五、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

1.有关“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高考试题的选材热点总结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环境保护新进展——“雾霾”的产生、危害和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旧电池对饮用水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

(3)新能源的使用——新型的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

2.常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

(1)固体污染

①白色污染

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

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②废旧电池污染

铅蓄电池等电池中的重金属盐、酸液对土壤、水的污染。

(2)水污染

①水华

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藻类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②赤潮

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

它会造成海水中的生物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③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中含有酸、碱、重金属盐等有毒物质,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中,造成污染。

(3)大气污染

①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②酸雨

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③温室效应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④臭氧空洞

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⑤光化学烟雾

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烟雾污染现象。

⑥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六、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

1.直线型转化

A

B

C

(1)X为O2

Na―→Na2O―→Na2O2

N2―→NO―→NO2或NH3―→NO―→NO2

S―→SO2―→SO3或H2S―→SO2―→SO3

C―→CO―→CO2或CH4―→CO―→CO2

醇―→醛―→羧酸

(2)X为CO2

NaOH

Na2CO3

NaHCO3

(3)X为强酸,如HCl

NaAlO2

Al(OH)3

AlCl3

Na2CO3

NaHCO3

CO2

(4)X为强碱,如NaOH

AlCl3

Al(OH)3

NaAlO2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

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

活泼金属+H2O(或H+)―→H2,2Mg+CO2

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

2F2+2H2O===4HF+O2,2C+SiO2

Si+2CO↑,C+H2O(g)

CO+H2,X2+H2S===2HX+S↓(X2代表卤素单质)。

(4)非金属―→金属,用H2、C冶炼金属。

七、物质推断中的“三大”特征

1.反应条件

(1)“催化剂”:

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接。

(2)“通电”或“电解”

链接电解氯化钠硫酸铜等溶液,熔融氯化钠、氧化铝、氯化镁。

(3)光

链接H2+Cl2

CH4+Cl2

AgNO3、HNO3、HClO

2.特殊的颜色和状态

(1)淡黄色固体:

Na2O2、S、AgBr;

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

(2)有色气体:

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SO2、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体:

H2、N2、O2、CO2、CO、CH4、N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等。

(4)易升华的物质:

I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

[紫(红)色]。

(6)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3.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

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Mg+O2(耀眼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的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Cl2、SO2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5)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

(6)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

Al、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7)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两种气体分别为NH3、HCl。

角度一 化学与STSE

1.(2019·课标全国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解析 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制造光感电池,A正确;铝合金具有质地轻、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制造高铁车厢等,B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异味,但没有杀菌消毒能力,C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答案 C

2.(2017·课标全国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 A项,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但CaO与CO2反应生成的CaCO3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和CO2,故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错误;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正确。

答案 C

角度二 化学与传统文化

3.(2015·课标全国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硝酸

C.醋D.卤水

解析 根据题意,“强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和矿物,所以为硝酸。

答案 B

角度三 物质性质及应用

4.(2016·课标全国Ⅲ,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解析 A项,Al2(SO4)3和小苏打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Na2SO4和CO2,可以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B项,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只能说明Cu的还原性比Fe2+强,并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错误;C项,次氯酸盐可以转化为氧化性更强且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正确;D项,氢氟酸中的HF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所以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正确。

答案 B

5.(2017·北京理综,10)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2SO3>H2SiO3

解析 A.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

,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SO2与H2S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SO2与Na2SiO3溶液反应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

H2SO3>H2SiO3。

答案 C

6.(2017·北京理综,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 A.①中浓HNO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HNO3(浓)

4NO2↑+O2↑+2H2O,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正确。

B.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正确。

C.根据①和②,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时需要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

同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正确。

D.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故选项D错误。

答案 D

角度四 物质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7.(2019·江苏化学,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

Cl2(g)

FeCl2(s)

B.MgCl2(aq)

Mg(OH)2(s)

MgO(s)

C.S(s)

SO3(g)

H2SO4(aq)

D.N2(g)

NH3(g)

Na2CO3(s)

解析 A项,Cl2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Cl3,错误;B项,MgCl2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煅烧Mg(OH)2生成MgO固体,正确;C项,S在O2中燃烧只能生成SO2,错误;D项,NH3、CO2和NaCl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错误。

答案 B

角度五 无机化工流程微型化设计

8.(2018·课标全国Ⅱ,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解析 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形成雾霾的无机颗粒物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空气中NOx、SO2等分别转化为HNO3、H2SO4后,吸收空气中的NH3生成NH4NO3和(NH4)2SO4,即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空气中挥发的NH3浓度增大,与雾霾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答案 C

9.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炉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炉渣中FeS与硫酸和氧气的反应式为:

4FeS+3O2+12H+===4Fe3++4S↓+6H2O

B.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双氧水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

C.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其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

D.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得到绿矾

解析 分析流程可知炉渣加入硫酸溶液同时通入氧气得到固体W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单质和SiO2等,溶液X为含有Fe3+离子的溶液,调节溶液pH得到溶液Z加热得到聚铁,溶液X中加入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Y,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A.炉渣中FeS与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6H2O,故A正确;B.炉渣加入硫酸溶液同时通入氧气得到固体W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单质和SiO2等,固体W灼烧得到气体为二氧化硫,故B正确;C.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生成的氢氧根的含量减少,使铁的含量减少,故C错误;D.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矾,符合晶体析出步骤,故D正确。

答案 C

角度六 元素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以“气体流程”为载体的实验考查

10.(2017·课标全国Ⅰ,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