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0068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docx

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1

1/1

V1.0

2008-11-24

油漆(油墨或色浆)细度检验方法

1.0适用范围及说明

细度主要是测定色漆、油墨和色浆内的颜料颗粒大小和分散程度,以微米(um)表示。

本方法是采用刮板细度计来对涂料、油墨细度进行测定。

2.0仪器和材料

2.1小调漆刀或玻璃搅棒。

2.2刮板细度计量程0-25um,0-50um,0-75um,0-100um双槽刮板细度计。

3.0测定方法

3.1首先根据涂料品种的不同,选择不同量程的刮板细度计。

细度在15um及15以下时,应采用量程为0-25um的刮板细度计;细度在15um-30um时,应采用量程为0-50um的刮板细度计。

细度在30um以上时,应选择量程在0-100um的刮板细度计。

3.2刮板细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溶剂仔细洗净擦干,在擦洗时应用细软揩布。

3.3用小调漆刀将试样充分搅匀,然后在刮板细度计的沟槽最深部分滴入2-3滴试样,以能充满沟槽而略有多余为宜。

3.4以双手持刮刀,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处),使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垂直接触。

在3s内从上到下匀速刮过,使试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有余漆。

3.5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5s)使视角与沟槽平面成15度-30度,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小分度值)。

如有个别颗粒显露于其他分度线时,则读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不得超过三个颗粒。

4.0结果表示方式:

4.1以颗粒均匀显露处刮板细度计凹槽深度(um)表示涂料细度,细度读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颗粒不得超过三个,平行测定三次,结果取两次相近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4.2两次读数的误差不应大于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5.0参照国家标准GB/T1724《涂料细度的测定》。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2

1/1

V1.0

2008-11-24

遮盖力检测方法

1.0使用范围及说明本方法适用于涂料遮盖力的测定,其测试原理为采用一块黑白格板,将涂料均匀地覆盖上,至看不见黑白格为止,将所用涂料量称重,即可得出遮盖力,以g/m2表示。

2.0仪器和材料

2.1漆刷:

宽25-35mm;

2.2天平:

感量为0.01g、0.001g

2.3黑白格玻璃板(刷涂法)

2.4玻璃板(JG40-62):

100mmx100mmx(1.2-2)mm

2.5木制暗箱:

600mmx500mmx400mm,箱内用3mm厚的磨砂玻璃将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磨砂玻璃的磨面向下,使光线均匀,暗箱上部平行装置15W日光灯2支,前面安一挡光板,下部正面敞开用于检验,内壁涂上无光黑漆。

3.0测定方法

3.1刷涂法3.1.1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黏度,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称出盛有油漆的杯子和漆刷的总重量。

3.1.2用漆刷将油漆均匀地涂刷在黑白格玻璃板上,放入暗箱内,距离磨砂玻璃片15-20cm,有黑白格和一端与平面倾斜成30度-45度交角,在一支或两支日光灯下观察,以都刚看不见黑白格为终点。

3.1.3然后将盛有余漆的杯子和漆刷一起称重,求出黑白格上的油漆重量。

4.0结果表示

4.1刷涂法遮盖力(g/m2)按下式计算(以湿膜计):

遮盖力=50(W1-W2)式中w1------末涂刷前盛有油漆的杯子和漆刷的质量,g

W2-------涂刷后盛有余漆的总质量,g

5.0参照标准GB/T1726《涂料遮盖力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3

1/1

V1.0

2008-11-24

T-4杯粘度的检验方法

1.0涂-4杯法测粘度的使用范围及说明涂-4黏度计适用于测定流出时间在150s以下的涂料,它所测定的黏度是条件黏度,即为一定的试样在一定的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s)表示。

2.0仪器和材料

2.1涂-4杯粘度计

2.2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度为0.1℃、0.5℃

2.3秒表分度为0.2s

3.0测定方法

3.1测定前后均需用纱布蘸溶剂将黏度计檫试干净,并干燥或用冷风吹干。

对光检查,黏度计漏嘴等应保持洁净。

3.2将试样搅拌均匀,调整试样温度至25℃

3.3调节黏度计置于水平状态,在黏度计漏嘴下放置150ml搪瓷杯。

3.4用手指堵住漏嘴,将温度为25℃的试样倒满黏度计,用玻璃棒或玻璃板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涂-4杯的凹槽中。

迅速移开手指,同时启动秒表,待试样流速刚中断时立即停止秒表。

秒表读数即为试样的流出时间。

4.0结果表示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5.0参照国家标准GB/T1723《涂料黏度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4

1/1

V1.0

2008-11-24

固含量的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不挥发分含量也称固体含量,本方法的测试原理将少量试样置于预先干燥和准确称量的器皿内,使试样均匀地流布于器皿的底部,在规定的温度经烘干后,恒重、称量。

2.0仪器和材料

2.1玻璃培养皿、马口铁或铝制的平底圆盘,直径约75mm.

2.2玻璃表面皿直径80-100mm.

2.3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2.4天平感量为0.001g

2.5鼓风恒温烘箱。

2.6细玻璃棒长约100mm

3.0测定方法

3.1培养皿法适用于一般性涂料。

3.2先将干燥洁净的玻璃培养皿、马口铁或铝制的平底盘和玻璃棒在105℃烘箱内烘焙30min.取出放入干燥中,冷却至室温。

3.3称量带有玻璃棒的圆盘,准确到1mg,然后以同样的精确度在盘内称受试产品2g。

确保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盘面上。

如产品含高挥发性的溶剂,则用减量法从一带塞称量瓶样至盘内,然后于热水浴上缓缓加热到大部分溶剂挥发完为止。

3.4把盛玻璃棒和试样的盘一起放入预热到105℃的烘箱内,保持3h。

经短时间的加热后烘箱内取出盘,用玻璃棒搅拌试样,把表面结皮加以破碎,再将棒、盘放回烘箱。

3.5到规定的加热时间后(或直至式样恒重),将盘、棒移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再称重,精确到1mg。

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4.0计算方法

V=(M1-M2)/M1X100%

5.0参照标准国家标准GB/T1725《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国家标准GB/T6740《涂料挥发性和不挥发物的测定》国家标准GB/T6745《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3

1/1

V1.0

2008-11-24

T-4杯粘度的检验方法

1.0涂-4杯法测粘度的使用范围及说明涂-4黏度计适用于测定流出时间在150s以下的涂料,它所测定的黏度是条件黏度,即为一定的试样在一定的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s)表示。

2.0仪器和材料

2.1涂-4杯粘度计

2.2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度为0.1℃、0.5℃

2.3秒表分度为0.2s

3.0测定方法

3.1测定前后均需用纱布蘸溶剂将黏度计檫试干净,并干燥或用冷风吹干。

对光检查,黏度计漏嘴等应保持洁净。

3.2将试样搅拌均匀,调整试样温度至25℃

3.3调节黏度计置于水平状态,在黏度计漏嘴下放置150ml搪瓷杯。

3.4用手指堵住漏嘴,将温度为25℃的试样倒满黏度计,用玻璃棒或玻璃板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涂-4杯的凹槽中。

迅速移开手指,同时启动秒表,待试样流速刚中断时立即停止秒表。

秒表读数即为试样的流出时间。

4.0结果表示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5.0参照国家标准GB/T1723《涂料黏度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5

1/1

V1.0

2008-11-24

光泽度的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本方法适用于对色漆的测定,不适用于测定含金属颜料色漆的光泽。

采用光泽计,利用光反射原理,相对镜向光泽度标准板,对试样光泽进行测量。

2.0仪器和材料

2.1单角度光泽计(60°)

2.2标准板

3.0测定方法测试前,先用黑色标准板对仪器进行校准,校正并调整好光泽计后,在平行于样板涂布方向的不同位置测得三个读数。

记录平均值作为镜面光泽值。

4.0结果表示以60°角度下的光泽单位值表示

5.0参照国家标准GB/T9745《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60°镜面光泽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6

1/2

V1.0

2008-11-24

附着力的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本方法适用于在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至底材时,评定涂层从底材上抗脱离的能力。

本方法不适用于涂膜厚度大于250um的涂层,也不适用于有纹理的涂层。

2.0仪器和材料

2.1切割刀具(QFH划格器1mm,10格)

2.2软毛刷

2.3透明胶带3M胶带或商定.

2.4放大镜

3.0测定方法

3.1根据底材及漆膜厚度选择适宜的刀具,并检查刀刃是否锋利,否则,应予更换

3.2将试样涂漆面朝上放置在坚硬、平直的物面上。

握住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样本表面,均匀施力,以平稳的手法划出平行的11条切割线。

再与原先的切割线成90度角垂直交叉出平行的11条切割线,形成网格图形。

所有的切口均需穿透到底材的表面。

3.3用软毛刷沿着网格图形的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3.4在硬底材的样板上施加胶带,除去胶带最前面一段,然后剪下长约75mm的胶带,将其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压平,胶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并确保其与漆膜完全接触。

3.5在贴上胶带5分钟内,拿住胶带悬空的一端,并以与样板表面尽可能成60°角度,在0.5-1.0s内平稳地将胶带撕离。

然后目视或用双方商定的放大镜观察漆膜脱落的现象。

3.6在试样表面三个不同部位进行试验,记录划格试验等级。

4.0结果表示按6级分类,对样板划格区域的涂层脱落面积情况进行评定。

0级: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级: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6

2/2

V1.0

2008-11-24

附着力的检验方法

2级:

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

3级: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

4级: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剥落,和/或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出现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

5级: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以三组切割评定一致的结果报出。

5.0参照国家标准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7

1/1

V1.0

2008-11-24

硬度检验的方法

1.0铅笔硬度的使用范围及说明通过采用铅笔硬度计,用一组已知硬度的铅笔测定涂膜表面的相对硬度.

2.0仪器和材料

2.1铅笔硬度计

2.2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其标号为9H、8H、7H、6H、5H、4H、3H、2H、H、F、HB、B、2B、3B、4B、5B、6B。

2.3400#水砂纸

2.4削笔刀

2.5长城牌高级绘图橡皮.

3.0测定方法

3..1先用削笔心将铅笔削去木杆部分,使铅芯呈圆柱形露出约3mm(不可削伤笔芯),然后使铅芯垂直在400#水砂纸上画圆圈,慢慢地研磨,直至铅笔尖端成平整,边缘锐利为止.

3.2将样板涂膜面向上水平放在试验机的放置台上,固定样板,固定铅笔,使铅芯与试验机重物通过重心的垂直线成45°夹角.

3.3调节平衡重锤,使样板上加载的铅笔荷重处于不正不负的状态.在重物放置架上加(1.00±0.05)KG的重物,放松固定螺丝,慢慢使铅笔芯的尖端接触到涂漆面上.

3.4恒速地摇动手轮,使样板以0.5mm/s的移动速度向着铅笔芯反方向水平划出约3mm的划痕.变动位置,刮划五道,每道刮划前应将铅笔芯旋转180°再用或重新磨平后使用.

3.5使用便携式铅笔硬度计时,则将小推车放置于样板上,将处理好的铅笔放入小推车中固定,使铅笔笔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恒速地推动小推车,使其在样板上推进的行程为6.5mm.

4.0结果表示判断时以五道划痕中出现两道以上(含两道)有破坏,则换下一级硬度标号的铅笔,直至出现五道中未满两道破坏的铅笔为止,以该铅笔的硬度标号作为漆膜的硬度

5.0参照国家标准GB/T6739<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8

1/1

V1.0

2008-11-24

旋转法粘度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主要用于对涂料、油墨、树脂等绝对黏度的测量。

测试结果以Pa.S表示.

2.0仪器和材料

2.1旋转黏度计:

NDJ-5S型,测量范围10---100000mPa.S

2.2容器:

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

2.3温度计:

量程为0—50℃,分度为0.1℃

2.4秒表:

分度值为0.1s。

3.0测定方法

3.1选择相应的转子旋入仪器的连接轴上,然后使仪器缓慢地下降,转子逐渐浸入到被测试样中,使试样液面刚好达到转子轴的标记处。

3.2在试样中放入温度计,静置一段时间,使试样和黏度计转子的温度保持在25±0.2℃

3.3按下仪器上部的指针控制杆,合上电源开关,开动电机,同时转动变速旋钮,调节所需转速,最后放松指针控制杆,使转子在试样中稳定旋转。

3.4开动秒表进行计时,根据不同漆样,选择不同旋转时间(一般是60s或120s),待指针稳定后进行读数。

读数即测得黏度值。

4.0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以Pa.S或mPa.S表示。

5.0参照标准

美国ASTMD2196《用旋转黏度计测定非牛顿材料的流变性》。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09

1/1

V1.0

2008-11-24

漆膜(墨膜)干燥时间的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适用于漆膜、墨膜干燥时间的测定。

在油漆、油墨供应商规定的膜厚和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固化,液体层全部形成固体涂膜的时间是油漆油墨的实际干燥时间。

本方法是在产品到达标准规定的时间后,在距膜面边缘不小于1cm的范围内,检验漆膜是否实际干燥(烘干漆膜从电热鼓风箱中取出,应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30min测试)。

2.0仪器和材料保险刀片

3.0测定方法

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漆膜或墨膜,并观察其底层及膜内均无黏着现象,即认为漆膜或墨膜实际干燥。

记录漆膜或墨膜实际干燥时间。

4.0结果表示

记录达到实际干燥所需的最长时间,以h或min表示。

按规定的实干时间判定通过或未通过。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0

1/2

V1.0

2008-11-24

颜色检验方法

1.0适用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振荡法检测颜料的颜色,对于成品油漆油墨颜色检验只需刮样比较即可。

2.0仪器和材料

2.1KS370快手:

每分钟往复振荡680-690次,摆动角度30°

2.2玻璃瓶:

容量约125ml,外部尺寸高约70mm,直径60mm,带盖,用塑料薄膜做衬垫以使瓶内物料与盖隔离

2.3玻璃珠:

直径为2.5-3.2mm,在一组试验的所有瓶子中要用性质相同的玻璃珠.

2.4湿膜制备器(50um)

2.5树脂液(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

氨基树脂:

二甲苯=3:

1:

1)

2.6标准白漆

2.7颜料标样和试样

2.8油漆刮样纸和白玻璃板(20cm*10cm)

3.0检验方法

3.1按GB9285取试验颜料的有代表的样品1.0g,树脂液20.0g。

3.2称取80g玻璃珠置于玻璃瓶中,玻璃珠应不超过瓶的一半容量,先加入树脂液使玻璃珠润湿,然后加入颜料,用调刀小心搅拌使颜料润湿。

3.3照此方法同样制备一瓶标准颜料样品。

3.4把座架夹至快手上,使座架的中心线在机器驱动轴的中心线上,把瓶放在座架上,使标样和试样平行摆放。

开动振荡开关,振荡30分钟,停机20分钟。

再振荡30分钟。

3.5比光、透明度的比较:

用针管吸取约0.3g色浆,标样和试样分别置于刮样纸(或白玻璃板)的左右两边(离顶端约2CM),用湿膜制备器平行刮下(注意刮下时用力均匀,速度匀称)。

在散射光下比较试样和标样的色相偏差,在刮样纸黑杠处比较观察试样和标样的透明度。

玻璃板自然晾干2min,放入170℃的恒温箱中7-10分钟,拿出自然冷却比较干膜颜色及耐温情况。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0

2/2

V1.0

2008-11-24

颜色检验方法

3.6着色力的比较:

取上述浓色浆1.0g,加入20.0g标准白漆,充分搅匀.如3.5将试样和标样平行刮下,比较着色力大小.

3.7对于成品的油漆和油墨刮样比较颜色和着色力参照3.5和3.6执行.对于白色漆墨无需冲淡.

4.0结果表示

4.1对于色光和透明度用”近似、微、稍、较”四级评语。

如有条件可以用色差仪进行量化分析。

4.2对于色力,一般用试样为标样的%来表示。

4.3如有条件可以用色差仪进行量化分析。

5.0其他说明:

用规定时间内试样和标样细度的不同可同时分析颜料的分散性。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1

1/1

V1.0

2008-11-24

油漆油墨耐溶剂性检验方法

1.0适用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适用于本司外购油漆、油墨及自制油漆、油墨耐溶剂性的检验方法。

应根据本司对不同品牌的油漆、油墨所规定的耐溶剂种类标准进行检测。

2.0材料

2.1溶剂:

二甲苯(或标准中所规定的其他溶剂)

2.2棉质厚绒布

3.0检验方法

在达到产品规定的干燥时间后,用溶剂浸湿绒布,把食指裹在绒布中心,以稳定的手指压力在涂层上来回擦拭50次。

4.0结果表示

若涂层(或墨层)被擦去露出底板,则表示该涂层(墨层)固化不完全,判为不合格。

以绒布上擦下来的颜色多少来判定该漆膜(墨膜)耐抗该溶剂的级别。

以不掉色为最好5级。

以此类推1级最差。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2

1/1

V1.0

2008-11-24

涂膜耐水性检验方法

1.0适用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规定了本司对涂膜耐常温浸水和耐浸沸水试验。

2.0常温浸水检验方法

2.1适用范围及说明

以涂膜浸泡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后,以涂膜表面变化现象表示其耐水性能。

2.2仪器和材料

2.2.1试板:

玻璃板尺寸120mm×50mm,试板投试前应用1:

1的石蜡和松香混合物封边,封边宽度2-3mm。

2.2.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定的要求

2.2.3滤纸

2.2.4玻璃水槽

2.3检验方法

2.3.1在玻璃水槽中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调节水温为23±2℃,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该温度。

2.3.2将三块试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块试板长度的2/3浸泡于水中。

2.3.3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时,将试板从水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状态调节后以目视检查试板。

2.4结果表示

检查试板表面,记录是否有失光、变色、气泡、起皱、脱落等现象和恢复时间。

2.5参照标准

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2

1/1

V1.0

2008-11-24

涂膜耐水性检验方法

3.0浸沸水试验法

3.1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是以涂膜浸泡在沸腾的热水中,待达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后,以涂膜表面变化现象表示其耐沸水性能。

3.2仪器和材料

同2.2

3.3检验方法

3.3.1在玻璃水槽中加入蒸馏水,并用加热装置调节水温至沸腾,并保持水处于沸腾状态,直到试验结束。

3.3.2将三块试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块试板长度的2/3浸泡于沸水中。

试验过程中为保持同一液面,也需用正在沸腾的水进行补充。

3.3.3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时,将试板从水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状态调节后以目视检查试板。

3.4结果表示

检查试板表面,记录是否有失光、变色、气泡、起皱、脱落等现象和恢复时间。

3.5参照标准

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文件编号

页码

版次

发布时间

XS-AD-P-013

1/1

V1.0

2008-11-24

涂(墨)墨耐酸碱检验方法

1.0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是将试板浸泡在规定温度、时间、浓度的酸碱溶液中,观察涂膜受侵蚀的情况。

2.0仪器和材料

2.1试验槽或适宜的容器

2.2试板

玻璃板尺寸120mm×50mm,试板投试前应用1:

1的石蜡和松香混合物封边,封边宽度2-3mm。

2.33%的盐酸溶液和3%的氢氧化钠溶液

2.4吸湿纸或布

3.0检验方法

3.1将足够量的试液倒入试验槽中,并调整测试温度为23±2℃。

将试板全部或2/3的部分浸入在规定的酸碱溶液中,可用适当的支架将试板以几近垂直位置浸入。

浸入的试板至少离槽壁30mm,如果数个试板浸入同一个槽中,互相间隔至少应为30mm。

为减少试液由于蒸发或溅洒损失,容器要加盖。

3.2当达到规定的时间时,用水彻底清洗试板,并以适宜的吸湿纸或布擦拭表面除去残留液体,立刻检查试板涂层变化现象,可与未浸泡试板对比,如果规定有恢复期。

那么应在规定恢复期后,重复这种检查和对比。

4.0结果表示

观察涂墨是否有失光、变色、气泡、斑点、脱落等现象。

以三个试板中两个结果一致为准。

5.0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GB/T9274《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核准

审核

制订

隆发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