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2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模板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

直形墙体模板

1.说明:

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面板为15mm厚的胶合板,在板面拼缝处附加龙骨。

竖向龙骨为50×

100mm木龙骨,间距200mm,横向采用内五道双钢管间距500mm,对拉螺栓采用φ12圆钢对拉,间距为400×

500mm,剪力墙砼高度2.5m。

2.模板验算

⑴荷载设计植

1)砼侧压力

砼侧压力标准植:

F1=0.22γCt0β1β2V1/2

γC—砼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0—砼的初凝时间,取5小时。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掺外加剂,取1.2

β2—坍落度修正系数,取1.15

V—砼的浇筑速度,取1.5

F1=0.22×

24×

1.2×

1.15×

1.51/2=44.62KN/m2

F2=γCH=24×

2.5=60KN/㎡

取两者中较小值,即F1=44.62KN/m2

砼侧压力设计值:

1)F=F1×

分项系数×

折减系数=44.62×

0.9=48.19KN/m2

2)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取2KN/m2荷载设计值为2×

1.4×

0.9=2.52KN/m2

3)荷载组合F1=48.19+2.52=50.71KN/m2

⑵验算

1)对拉螺栓验算

φ12螺栓净截面面积A=76mm2

对拉螺栓的拉力:

N=F1×

对拉螺栓的间距=50.71×

0.4×

0.5=10.142KN

对拉螺杆的应力:

σ=N/A=10.142×

103/76=133.44N/mm2<170N/Nmm2满足要求

2)横向双道钢管验算

2根φ48×

3mm的截面特征为:

I=2×

0.78cm4;

W=2×

4.49cm3。

荷载转化:

E1=F1×

0.5/1000=50.71×

0.5/1000=25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E2=F×

0.5/1000=48.19×

0.5/1000=24N/mm(用于验算挠度)

强度验算

M=0.10q,l2=0.10×

25×

4002=400×

103

抗弯承载力:

σ=M/W=400×

103/2×

4.49×

103=44.5N/mm2<215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W1=5ql4/384EI=5×

2.4×

4004/384×

2.06×

105×

10.78×

104=0.18㎜<3㎜

3)竖向木龙骨验算

木龙骨50×

100㎜的截面特征为:

I=1/12bh3=1/12×

50×

1003=4.17×

106mm4

W=1/6bh2=1/6×

1002=8.33×

104mm3

E=10×

103Mpa

q=F×

0.2/1000=9.368N/mm

挠度验算:

W2=0.677×

ql4/100EI=0.677×

9.368×

5004/100×

10×

103×

4.17×

106=0.10㎜<3㎜。

满足要求

4)胶合板验算(取200mm长为计算单元)

胶合板15㎜厚的截面特征

I=1/12×

200×

153=56250mm4

q1=10.142N/mm

W3=5ql4/384EI=5×

10.142×

2004/384×

4000×

56250=0.94㎜<3㎜

满足要求

5)挠度总和:

W总=W1+W2+W3=0.18+0.1+0.94=1.22<3㎜

梁模板

1.荷载计算

胶合板0.95g/cm3,15mm厚,砼自重24KN/m3,梁宽200mm,梁高450mm。

根据最不利荷载组合。

验算模板刚度时,仅考虑静载

序号

荷载种类

标准值(KN/m2)

分项系数

设计值(KN/m2)

1

模板自重

0.114

1.2

0.14

2

新浇砼自重

15.6

18.72

3

钢筋自重

1.65

1.98

4

合计

20.84

2.胶合板计算:

结构形式取单跨简支梁,则底模板面最大挠度为:

ωmax

0.5mm

其中:

q-------纵向长度1m范围内,模板均布荷载设计值q=20.87KN/m2

l-------计算净跨度l=0.2m

E-------胶合板的弹性模量.E=5×

103MPa

I-------材料截面惯性矩,计算截面为1m宽,15mm高

I=

=

=2.81×

10-7m4

所以:

胶合板下的木龙骨间距符合要求。

⑶钢管间距验算

按两侧各分担一半荷载计算木方挠度,所承受均部荷载为:

q=20.87×

0.125=2.61KN/m

结构形式取二等跨简支梁,则次肋最大挠度为:

0.04mm<

0.6mm

l------钢管间距600mm

E-----木材弹性模量,E=10×

I------截面惯性矩,计算截面50mm高,100mm宽

3=4.17×

10-6m4

钢管间距符合要求。

顶板模板

⑴荷载计算

胶合板0.95g/cm2,15mm厚。

砼自重取24KN/m3,板厚160mm,根据最不利组合,验算刚度时仅考虑静载。

2.4

2.88

0.165

0.2

3.22

⑵取1m2宽进行计算,结构形式取3跨连梁,则模板最大挠度为:

ωmax=

=

=0.03mm<

[

]=0.5mm

q--------纵向长度1m范围内,模板均布荷载设计值q=3.22KN/m2

l--------计算净跨度l=0.2m

E-------胶合板的弹性模量,E=5×

I--------材料截面惯性矩,计算截面为1m宽,15mm高

bh3=

×

0.0183=2.81×

木龙骨间距符合要求。

⑶主龙骨间距验算

每根木方间距250mm,所承受均布荷载为:

q=3.22×

0.25=0.81KN/m

结构形式取单跨简支梁,则次肋最大挠度为:

ω=

=0.5mm<

]=1.2mm

l------木方间距1200mm

E-----松木的弹性模量,E=10×

0.5×

0.43=4.17×

所以,主龙骨间距符合要求。

(四)模板放置

模板在工地加工成型后,下面用木方垫平,防止变形,并应对模板型号、数量进行清点,根据墙体尺寸进行编号,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并用钢管搭好架子,模板水平多层堆放,(高度不大于800mm)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

(五)模板的安装

1、模板施工是直接影响主体观感质量好坏的一道关键工序,为保证质量,我单位决定采用以下施工方案:

a.墙模,梁模,板模全采用双面覆膜竹胶合板模(2440×

1220×

15)

b.墙模梁板模板一次组装验收浇捣砼。

c.空调板,、阳台和墙体一起浇捣,楼梯同楼板一起浇捣。

d.门窗、空调洞口利用L100*100角钢,按照节点加工图预先制作成定型模板好,每层进行维修保养。

e.无突出墙面模拼装大模,空调板做固定模、其他模散装散拼。

f.电梯井采用筒模板施工方法。

2、墙体模板的施工

a.采用Ф14对拉螺栓,横向竖向间距400,模板用PVC套管穿M14螺杆固定,两端用硬塑料堵头,防止漏砼浆。

b.楞木采用50×

100白松不易变形,山形卡采用12钢筋自制。

施工程序如下:

墙柱钢筋验收——清理墙柱根部杂物——焊接模板定位杆——吊装或散装模板——设置墙,柱纵横向钢管——设置墙间支撑——校正固定——搭设操作平台——浇捣墙砼——砼养护——拆模整修——刷脱膜剂。

3、施工前的准备

在模板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

a.外墙墙厚边线及模板控制线。

b.标高测量,对每道墙细部测量,如果板浇厚,须派人凿掉后砂浆找平。

c.找平,如果楼板局部地方低,则用1:

3的砂浆找平后设置模板。

d.焊定位筋,每道墙体焊三道定位筋,每道800;

墙厚控制用ø

12@400钢筋内撑,合模前绑扎固定在剪力墙钢筋上。

e.检查大模拼装的质量,是否符合大模的拼装规范质量,是否牢固,便于起吊安全,未经检查不得用于工程。

4、墙模板散拼。

a.配模,板缝与板缝之间设置合理美观,又节约板。

b.安装好对拉螺杆,和PVC套管及堵头。

c.安装板

d.加劲肋50×

100白松楞木

e.围横肋2Φ48×

3.5脚管组合

f.竖竖肋2Φ48×

3.5钢管组合

g.上山形卡及拧紧双螺帽

待满堂支撑设后,设上、中、下三道支撑,每边墙不少于9个点,边加支撑边调整垂直度平整度,并紧固螺帽。

墙模拼装细部节点详图

墙模板大样

①钢筋混凝土墙体300厚②18厚竹胶模板③模板穿墙对拉螺栓M14@400

④防水墙止水钢板40×

40×

4⑤限厚挡头(钢筋Φ8×

30,焊固)⑥三型卡(用2Φ12自制)

⑦螺帽(易滑丝,上两个合用)⑧横肋(2Φ48×

3.5脚手管组合)⑨竖肋(2Φ48×

3.5)

⑩大铁钉M4×

110@300

4钢板

M14镙杆固定件

5、平台板及梁竹胶模的施工

a.模板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在放线时,把梁边线弹好,作为梁安装的依据.

墙板模平整度、垂直度已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梁预留口位置洞口均符合图纸要求。

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采用碗扣架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1000水平杆逐层设立,间距≤1600,底下一道扫地杆,中间一道加固,顶层一道作为底板支撑背助支撑点,在查好顶排钢管高度是否符合顶板的高度,再摆入50×

100楞木,楞木的间距300。

b.竹胶模的安装

1.施工顺序:

墙、柱钢筋绑扎→安放线装水、电预埋件→隐检→模板拼装及检查→模板清理,刷脱模剂→安装内侧模板→放置穿墙螺栓→安装外侧模板→加固校正→自检→验收

2.模板支设

⑴墙体部分

墙体模板支设时,先清理场地,吊放一側模板就位,清理后吊装另一側对应模板就位,安装对拉螺栓,调整轴线位移和垂直度后紧固螺栓和加支撑。

待模板完全安装好后,上口拉通线检查。

⑵梁部分

a梁模板的制作:

梁模施工前必须有专人根据图纸要求绘制好翻样图,标明各种梁侧板高度,梁标高,截面尺寸。

及时通知木工组,并作详细的技术交底。

所有侧模及底模拼缝前必须经过刨光,保证接缝严密。

模板所配数量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

b梁模板的安装:

①梁先安装底板模,须吊线核实梁位置,放好底模后安装梁侧模保持两侧直线并使高度满足要求,梁侧模背助必须保证背助平整,保证侧模不胀模不变形,梁加固不能采用楞木加固,一律采用钢管,为更好的使墙模牢固,应在侧模背肋上下两排用钢管搭设斜支撑固定在满堂脚手架上,斜支撑钢管按45度。

②模板安装时应及时自检,发现不对及时整改,以免施工好后造成大量按时完返工,自检后交由项目部质检人员专检,并且上交监理公司进行复检。

⑶顶板模板的制作安装:

a、制作:

模板平面尺寸必须根据结构施工图及模板翻样图在底层加工好后方可进入施工部位,严禁现场切割,避免形成木屑掉入梁内无法清理。

模板在制作时,对切割后的模板必须全部刨直,以保证板拼缝严密。

b、安装:

底板竹胶模安装,先要确定底模要压在梁侧模上,其次配模从两头向中间收,并且在公共部位要保持板缝要有规律,固定采用尖钢筋先预打然后再用钉子固定,固定板的原则保证板不翘后尽量少用钉子。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1/1000-3/1000。

在浇筑混凝土架设布料杆的位置,模板下部支撑需加密,以控制模板的变形。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专人对模板进行看护,观察模板是否有变化,及时检查支撑的稳定。

⑷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的配制

利用放大样的方法:

楼梯模板有的部分可以按楼梯详图配制,有的部分须放出楼梯大样图,以便量出模板的准确尺寸。

主要质量要求为:

①楼梯各点标高及部分必须准确。

②楼梯底板应平整,上下顺平。

③整体楼梯模板必须牢固、稳定。

④底板的侧板的拼缝应严密,防止漏浆。

6、电梯井筒模板施工方法,电梯井筒模板由标准模板组拼而成,由8个铰链式角模边成整体,两个方向设置右伸缩的右调节丝杆,方便筒模安装、就位和拆除。

如图示:

电梯井筒模板图

7、梁墙板安装时应注意事项

a.梁起拱应在侧横内外钢楞连接前进行,起拱后再连接侧横内外钢楞,紧固对拉螺栓,调整梁模上口平直,卡上梁口卡。

b.模板支柱纵横方向水平拉杆,剪刀撑,均应按设计要求布置,撑间一般不宜大于2M,纵横方向水平拉杆的上下间距不宜大于1.50M,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的间距不宜大于6M。

c.墙模单块就位组拼时,应从墙角模开始,向互相垂直的方向组拼。

d.两侧穿孔模板要对称放置,使墙体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e.梁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按以下顺序

f.阳台底模必经等到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拆除,跨度小于8M时,砼强性应达到设计强性的75%以上才能拆除,拆模的应逐块松动模板,不准死打硬撬,严禁抛扔。

8、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a.组装的模板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b.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拼缝要严密。

c.组拼的模板方正,其对角线的偏差应控制在拼装板短边的1/300以内,四边成直线,表面要平整,用2M长靠尺检查,其凹凸应小于4MM。

d.轴线位置用经纬仪尺量允许偏差3MM。

e.标高(模板上表面)用水准仪用尺量允许偏差±

5MM

f.截面内部轮廓尺寸偏差用尺量允许偏差±

g.墙柱垂直偏差吊线坠尺量允许偏差+6MM

h.用2m长靠尺检查板面平整允许偏差5㎜。

i.墙、板模拼缝处用胶带纸粘贴,柱、梁阴阳角处用双面粘胶带粘贴,墙、柱模板底用1:

2水泥砂浆找平后再用海绵条压缝,以保证混凝土不漏浆,阴阳角饱满圆润。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六)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必须填写好拆模申请单,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除。

1.墙体模板拆除

墙体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进行。

拆模后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模板集中指定堆放地点,并堆放整齐,以便于周转使用,并作好清理后的模板养护工作。

2.梁模板拆除

梁混凝土必须达到下表强度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8m

75

>

8m

100

3.顶板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毕,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时,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拆除。

强度标准值设计的百分率%

≤2m

50

2、≤8m

4.模板保护

拆除后的模板必须放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清理干净,以便周转使用,清理时不得任意敲打模板,避免由于清理引起表面凹凸不平,清理必须以铲、刷为主,且每次清理必须保证模板上下口表面不粘有混凝土浆。

三、质量要求

1、加工安装成形的模板,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3mm,平整度≤2mm,拼缝宽度≤1mm,面板与龙骨间的间隙≤2mm。

2、板缝高低差≤1mm,梁、洞口截面允许偏差±

3mm。

3、墙体模板垂直度、平整度≤3mm,截面尺寸≤3mm。

4、预留洞口、盒、管中心线允许偏差≤±

10mm。

四、注意事项

1、首层墙模使用前必须涂刷脱模剂一道,周转次数超过2次的胶合模在安装前或绑钢筋前的适当时候涂刷脱模剂,必要时用棉纱擦均匀,防止灰尘、泡沫等粘上。

2、配置好的模板应在反面编号并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3、所有木龙骨支顶面必须用压刨刨平,成型且尺寸、规格统一。

4、钢筋吊运到模板面上时,要轻放,并用方木垫好,搬运时钢筋严禁在板面上拖拉或碰撞;

调整钢筋位置时,不能用铁撬靠在模板上。

5、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铁管时,在施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渣焊火烧坏模板面。

6、安装各种电管、水管和螺栓,应严格按图放样,定位钻孔,并进行编号,以减少钻洞对模板造成的损伤。

7、浇筑振捣砼时,不能在板面上翻拌砼,以免磨损板面;

振动器不能直接碰撞模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定操作,以防模板变形。

8、预先设计拆模顺序,确保模板易拆。

拆模时,用木楔插入砼与模板之间,使其逐渐脱离,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同时,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砼边角。

拆下的模板由人工接下,不能往下乱扔,拆模后及时清理(去除模板及木龙骨背棱上的钉子)归堆备用。

五、安全措施

1、拆除模板时,胶合板和方木要事先堆码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

2、任何人在架管上、外脚手架上操作时一定要小心,且不能有活动钢管放于架上。

3、散装的板模尤其是小块模板,要随时组装,防止刮风时掉下伤人。

4、拆除模板时,钢管、模板不能乱扔,要轻拆轻放。

5、操作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厚底胶鞋或布鞋,以免钉子扎脚,且应戴安全帽。

6、外脚手架上操作的工人必须系安全带作业。

7、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模板吊运和室外高空作业。

如遇雨、雪、霜时,应及时清理现场,防止滑倒摔伤。

8、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防止倾覆。

9、立杆全部支设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杆和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牢靠。

10、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系统和新浇筑砼的重量时,方可拆除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