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0223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名人事例.docx

微生物名人事例

 

中外微生物学史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研究

 

摘要: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之后,微生物便为人们所熟知,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

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和德国的柯赫(RobertKoch,1843-1910)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

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关键词:

列文•虎克巴斯德科赫院士沙眼巴氏灭菌

 

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MicrobialLifeStoriesofImportantFigures

 

Abstract:

Themicro-organismsincludebacteria,viruses,fungi,protozoa,andsomesmall,microscopicalgae,etc.,alargeclassofbiologicalcommunities,itistheindividualsmall,butcloselyrelatedtohumanlife.Leeuwenhoekinventedthemicroscope,themicrobeswillbewellknown,followingthemicrobialworldLeeuwenhoekdiscovered200yearslater,microbiologyresearchisbasicallytostayinshapedescriptionandcategorizedstage.Untilthemid-19thcenturytotheFrenchPasteur(LouisPasteur,1822-1895)andKochinGermany(RobertKoch,1843-1910)wasrepresentedbyscientistsfromthemorphologicaldescriptionofmicrobialphysiologyofadvancingtothestageexposedthecorruptioniscausedbymicrobialfermentationandcausehumanandanimaldiseases,andtheestablishmentofisolation,culture,andaseriesofvaccinationandsterilizationuniquemicrobialtechnology.ThuslaidthefoundationofMicrobiology,atthesametimeopeningupthemedicalandindustrialmicro-organismssuchasbranches.

 

Keywords:

LeeuwenhoekPasteurKochAcademicianTrachomaPasteurization

 

列文•虎克,英文名(AntonievanLeeuwenhoek,1632.10.24-1723.08.26)荷兰显微镜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早期列文•虎克就对在放大透镜下所展示的显微世界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观察的对象也极为广泛,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等等。

原是拉丁文Dierken的译音,意即细小活泼的物体。

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

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

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

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层是真实存在的。

1702年他在细心观察了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微尘上、飘浮于空中并且随风转移。

他于1683年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刊出由他绘制的第一幅细菌绘图。

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给它们取了个奇怪名字——“狄尔肯”。

列文•虎克是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人,也是他给人类的健康、幸福,拓开了巨大的物质宝库。

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2.27-1895.9.2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

(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

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

(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

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

(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

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

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

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

巴斯德的贡献涉及到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

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

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的重大贡献。

  显然病因在于细菌,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

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

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

有毒细菌是通过食物、饮料进入人体的。

巴斯德发展了在饮料中杀菌的方法,后称之为巴氏消毒法(加热灭菌)。

  巴斯德50岁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恶性痈痕上。

那是一种危害牲畜及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传染病;巴斯德证明其病因在于一种特殊细菌。

他使用减毒的恶性痈疽杆状菌为牲口注射。

  1881年,巴斯德改进了减轻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他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并得到痊愈的动物,以后对该病有免疫力。

据此用减毒的炭疽、鸡霍乱病原菌分别免疫绵羊和鸡,获得成功。

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热情。

人们从此知道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传染病。

  1882年, 巴斯德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同年开始研究狂犬病,证明病原体存在于患兽唾液及神经系统中,并制成病毒活疫苗,成功地帮助人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

按照巴斯德免疫法,医学科学家们创造了防止若干种危险病的疫苗,成功地免除了斑彦伤寒,小儿麻痹等疾病的威胁。

  说到狂犬病,人们自然会想到巴斯德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并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但从科学实践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传代和干燥,会减少其毒性。

他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

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

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

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牧童朱皮叶,现在记述着少年的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

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巴斯德本人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发展了一项对人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

这项技术可使人抵御可怕的狂犬病。

其他科学家应用巴斯德的基本思想先后发展出抵御许多种严重疾病的疫苗,如预防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正是他做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微生物的产生过程。

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也就是说某些微生物可以在缺少空气或氧气的环境中生存。

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他还发展了一种用于抵御鸡霍乱的疫苗。

  人们以常将巴斯德同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比较。

琴纳发展了一种抵御天花的疫苗,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并已经应用于防治很多种疾病。

  1854年9月,法国教育部委任巴斯德为里尔工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在那里,他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而制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发酵。

当时里尔一家酒精制造工厂遇到技术问题,请求巴斯德帮助研究发酵过程,巴斯德深入工厂考察,把各种甜菜根汁和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观察。

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

  过了不久,在菌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

巴斯德继续研究,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

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

  1857年路易斯·巴斯德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

巴斯德尝试使用不同的温度来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会破坏啤酒本身。

最后,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

以50~6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

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

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

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1843.12.11-1910.5.17)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科赫于1862年科赫考入格丁根大学学医。

1866年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学医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赴柏林进行6个月的化学研究,在那里又受到Virehow的影响,在1867年科赫到汉堡作了一段时间的住院医师,然后先在Langenhagen开业,不久于1869年到Posen省的Rackwitz开业,在Posen他通过了地区医官考试。

1880年科赫应邀赴柏林工作,在德国卫生署任职。

在这里他拥有了良好的实验室和助手。

1881年他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并研究出纯培养其菌的方法。

1882年出版了有关结核杆菌的经典著作。

1883年后,他到埃及和印度去调查那里的霍乱暴发流行情况。

根据他对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了解,科赫提出控制霍乱流行的法则,这些法则于1893年被各大国批准并形成至今仍沿用的控制霍乱方法的基础。

1890年他提出用结核菌素治疗结核病。

1891~1899年,他还在埃及﹑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疟疾﹑回归热﹑锥虫病和非洲海岸病等。

1905年发表了控制结核病的论文,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赫由于研究细菌所取得的成绩而饮誉德国。

1880年,他转到柏林帝国医院工作。

随后他研制出了两种重要的细菌学技术。

一是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的细菌纯培养法。

这种方法解决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各种细菌混合生长在一起而难以分离的矛盾。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一个孤立的细菌固定地在培养基的某一点上生长,不断地分裂,形成一个个可见的菌斑,这些菌班是一团聚在一起的源出一个品种的菌落,然后可以把这些菌落很方便地移种到其它的培养基上或接种到动物体内。

科赫通过纯培养法否定了微生物形态变幻莫测的多态性学派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微生物的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观点,则是片面性的。

为了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科赫还发明了用苯胺对细菌进行染色的细菌染色法。

同时他还发明了带照相机的显微镜,能够直接拍摄所看到的细菌。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科赫提出了一个确定病原菌的重要准则——科赫定理,即在患病的生物体内能够找到一种致病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够提取并接种到健康的同种动物体内引起相同的病症,新染上疾病的动物,一定能提取与先前接种的相同的微生物。

利用这些定理和技术,科赫分离出了许多种疾病的致病菌。

其最突出的发现及将他推向事业的顶峰的是他在1882年成功地分离出引致可怕的结核病的致病因素——结核杆菌,并论证了它的致病机理。

1890年,他培养出结核菌素,并用来诊断和治疗结核病。

1883年,他率领医药专家深入埃及和印度灾区,研究淋巴腺鼠疫和霍乱。

在那里,他发现了致病的霍乱弧菌,提出了预防霍乱流行的方法,为此,他受到德国政府给予的十万马克的奖励,并在1885年被聘为柏林大学的卫生学教授。

不久,他又旅行非洲研究昏睡病。

  1897年到1906年间,他通过一系列工作指出淋巴腺鼠疫的传染媒介是寄生在鼠身上的一种虱子,昏睡病则是由采采蝇传染。

这项发现综合其他学者关于疟疾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疟疾的新方法,即消灭携带致病物的传播者——昆虫媒介。

近些年来中国的微生物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微生物学者。

汤飞凡(1897.7.23-1958.9.30)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

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

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汤飞凡在研究沙眼疾病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是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在1933年,汤飞凡用美国保存的野口“颗粒杆菌”种进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2名志愿者的眼睛里,证明它不致病,又推翻了“细菌病原说”,“病毒病原说”重新占了上风。

直到1954年虽然经过许多实验室的努力,因病毒未被分离出来,仍然不能定论。

汤飞凡早在30年代研究病毒性状和包涵体本质时已逐渐形成一种想法,即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从小到大的一个长长的系列,在已知的病毒和细菌之间存在着“过渡的微生物”,如立克次体、牛胸膜肺炎支原体等。

他认为沙眼病原体是比牛痘病毒更大的、接近立克次体的“大病毒”,许多性质近乎鹦鹉热和鼠蹊淋巴肉芽肿病毒。

循着这条思路,他制定了研究计划,同步进行了沙眼包涵体研究、猴体感染试验和病毒分离试验。

为了保证病理材料可靠,他特别请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张晓楼鉴定所选的典型病例,从1954年6月开始了工作,并于1955年7月提取出TE8病毒,TE8病毒是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

方心芳(1907.3.16-1992.3.24)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从30年代初期开始终生从事食品发酵微生物学研究,在酿酒、烷烃发酵生产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毕生重视微生物菌种的收集、研究、应用和开发。

他的第一项研究工作是改良高粱酒的酿造方法。

他们用高薪招聘酿酒师傅,在社内建立实验工厂进行试验。

通过化学分析,找到了酿造高粱酒时原料利用率太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曲中的有用微生物活性太低。

针对这个问题,选出了糖化力强的米曲霉和发酵力强的酵母菌做成麸皮曲,并加入酒母来代替原有的大曲,结果既提高了出酒率,又节约了制曲用的粮食原料。

1932年创建了威海酒厂,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到唐山和山西汾酒厂做考察,写出了关于我国制曲酿酒的第一批科学论文。

这些成果至今仍对我国的酿酒行业有重要参考意义。

除酿酒外,方心芳对山西陈醋、四川麸醋、豆瓣酱、腐乳、泡菜等,都进行过认真的研究。

在他对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祖国应用微生物的历史也作了深入的钻研,发表过“曲蘖酿酒的起源和发展”等一系列论文,为总结和发扬我国应用微生物学的卓越技术作出了贡献。

1986年他应约与国外学者一起发表了题为“中国发酵食品史”的专著。

50年代后组织和指导建立了我国现代微生物学的一些新兴分支学科,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微生物学和现代微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使我国工业微生物学事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并能解决我国有关生产上提出的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方心芳十分注意培养人才。

当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成立时,他就积极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国外学习,这些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微生物学各有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1962年,党中央在科技界贯彻“科技十四条”,提出科技界要“出成果,出人才”时,他组织研究室的全体同志进行基本功训练,他提出下面的口号:

“自学好,教人好,才是学习好;研究有成果,方是完成任务。

”30多年来,他在工业微生物学的各分支领域设法物色合适人才,亲自为他们确定专业方向,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要求他们在实践中努力奋斗十几二十年后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对于青年,在他们开始工作最初几年,方心芳并不把他们的工作范围定得过于狭窄,而是强调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识别各类微生物的能力,注意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0多年来,尽管受到种种干扰,到今天,他亲手培养的高级研究人员有数十位,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

俞大绂(1901-1993),植物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

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在我国最早从事植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的研究;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生理分化性;并开创了植物抗病育种工作。

60年代以来,对真菌异核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为微生物遗传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俞大绂为发展我国植物病理学奠定了基础早在20—30年代,俞大绂即从事禾谷类作物抗病育种及种子消毒的研究,育成抗黑粉病的小麦品种,抗荚疫病的大豆品种,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等。

并和同事们研究小麦条锈病和禾谷类作物黑粉病。

这些30年代后期的研究结果曾在美国有关杂志上发表。

他还和同事们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具有生理分化性,开创了我国生理小种研究的先河。

30年代,首先对粟病害和蚕豆病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资料成为我国经典资料,并出版了专著。

他在微生物遗传学方面也开辟了新领域。

60年代以来,在俞大绂主持下开展了真菌的遗传变异,特别是异核现象的研究,在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开辟了新领域。

他和他的助手们先后以水稻恶苗病菌、玉米叶斑病孺孢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炭疽病菌为材料,研究真菌变异性、异核现象、致病力以及菌种在自然界中形成异核或进行准性生殖对抗病育种的影响等问题。

1966年在水稻恶苗病菌(能够产生赤霉素也叫赤霉菌)的异核遗传研究中,揭示了该菌在自然界中以3种不同核型组成异核体,并证明各异核菌株系在赤霉素产量和寄生力上均有差异。

该项研究采用选择培养基直接自病株分离、培养、简便地观察现象,从而有力地阐明了异核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这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并指出异核体内致病力极弱或根本无致病力的异核如何能传递下去。

此项研究结果《赤霉菌的自然变异研究》,发表在1966年的《中国科学》(英文版)上。

这类研究,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有所开展,俞大绂及其助手们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上述论文曾被国外多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所引用。

谢少文(1903.9.15-1995.7.20)中国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开拓者之一和医学教育家。

1930年代,他在世界上首先采用鸡胚培养立克次氏体。

1940年代他在细菌培养和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被应用了40余年。

在60余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他还致力于教学工作,培养了几代医学科研、教学和临床人才。

1932-1935年,谢少文曾师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秦瑟教授,做了两年研究生,专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研究。

1930年代,斑疹伤寒在世界范围内肆虐。

要控制它,第一需要早期诊断,第二需要早期预防和治疗。

在当时最可能做到的只有魏尔—费利克斯(Weil-Felix)二氏反应(曾译外斐氏反应)。

在秦瑟实验室中已能取得比较大量的纯立克次氏体。

在秦瑟教授指导下谢少文用抗原抗体吸收试验的方法,证明了Weil-Felix二氏反应所测出的是立克氏体的抗体,从而揭开了长期未解决的谜。

  谢少文从改进血清学技术入手,力求不断缩短检验时间,不断提高阳性率,同时尽量节约检验药品与器材。

他先后改进了鉴别白喉杆菌的含碲培养基、霍乱弧菌鉴别培养基和多种肠道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基,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培养结核杆菌需要的时间较长,他打破传统方法,先改用试管斜面培养和玻片涂片,然后再行液体培养基培养,经多年反复实验,使培养的阳性率提高,时间缩短。

他根据罗氏双糖鉴别培养基改进而建立的双糖半固体鉴别培养基,可以在一支试管内同时快速地进行5种生物化学反应。

1941年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后,立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

在谢少文的科研与临床活动中,预防观念体现得十分突出。

1930年代,他以破伤风类毒素对孕妇进行免疫,而后检验脐带血中的抗毒素含量,证明抗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从而证明了免疫孕妇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建国之后,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微生物学者,他们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科研成果。

张树政院士在6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用纸电泳、酶谱和生长谱法分析比较了当时在酒精工业界有争议的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确定了黑曲霉的优越性。

60年代阐明了白地霉的戊糖代谢途径,发现白地霉中有甘露醇,查明了其合成途径。

发现并纯化了NAP-甘露醇脱氢酶。

李季伦院士在研究固氮酶催化机制过程中,证实HD形成是固氮酶的通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论证了伴随固氮酶催化还原N2生成NH2的同时,有两个主要的放H2反应。

在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发现由玉米赤霉菌所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与发育密切有关的新型激素,由胶孢镰刀菌所产生的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还在我国成功地开发了赤霉素(GA3和GA4+7)、玉米赤霉醇、马杜霉素、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农用发酵产品。

田波院士1983年他在国际上首先应用病毒卫星RNA作为生防制剂防治植物病毒病获得成功。

此项生物技术曾转让给日本公司。

他和共同工作者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核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能完全抑制类病毒复制的第一个例子。

最近他们在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与热休克蛋白gp96结合的一种HBV特异的肽,正在研究此复合物对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免疫治疗作用。

微生物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

在探索微生物的道路上,列文•虎克、巴斯德、科赫、汤飞凡、方心芳……有无数的学者终其一生致力于微生物的研究,作为当代微生物学者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