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689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的最后一个区域学习内容。

台湾省从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上属于南方地区,同时也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为此,本节在整章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都很重要,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节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了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继而介绍台湾省的范围、地理位置、人口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这延续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和探究区域的方法和步骤。

教材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块内容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

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认识地理事物分布,归纳地理特征,并思考一些问题。

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他们也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展示。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是各种媒体经常报道的对象,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所以,对于台湾省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会比较高。

故此,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但由于我校多数学生是住校生,他们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对于台湾整体情况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并补充一定的资料,训练学生提取加工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事物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拓展思维的教学理念,并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台湾省的人口分布,培养从地图上获取区域知识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并掌握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及其关系,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2)通过动手填绘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合作学习和探究台湾相关知识,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教师提供大量图文资料,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各种媒体中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以此激发勇于发表意见的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台湾的范围、位置、人口分布;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

难点:

台湾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导学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总结归纳法。

2.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图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课件展示播放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

欣赏完这首配乐诗,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

用诗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同畅游祖国这块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之后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弄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最终要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提醒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初识台湾: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和问题,阅读课本及其相关图文材料,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利用地图归纳台湾省的范围,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并完成导学案的简图。

1.阅读P65正文、P66阅读材料及教师补充资料,谈一谈从哪些方面能证明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从历史渊源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

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居民根在大陆。

从地缘关系上看,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同胞与习俗相通。

总结:

这些事实和史料充分证明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阅读P66正文及图7.41,完成下列任务。

﹙1﹚在地图上查找圈画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和澎湖列岛、钓鱼岛。

﹙2﹚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到福州(14组)、高雄到厦门(59组)之间的实地距离。

﹙3﹚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4﹚利用地图归纳台湾省的范围,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完成导学案的简图。

总结:

基隆到福州之间的实地距离仅276km、高雄到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仅306km,足见台湾与祖国大陆空间上是密不可分的。

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2010年),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位置:

海陆位置四面临海,海陆位置优越;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北部为亚热带,南部为热带。

转承:

人们都说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它的魅力何在,我们一起去找寻。

(三)合作学习,走进台湾: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查找台湾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主要河流、湖泊,并交流和展示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河流特点,认识台湾岛优越的自然环境。

在此基础上,运用课本的图文资料,列举岛上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找你掌握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1.阅读地图,结合教材P67正文一,总结归纳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河流特点。

地形:

多山,(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脉纵贯全岛,总称台湾山脉)玉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

短急(水流量大,但受地形限制)、水能丰富,最长的河流为浊水溪。

转承:

正是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片神圣的领土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2.台湾岛是个美丽的宝岛,请列举岛上的风景名胜。

总结:

日月潭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台湾著名避暑胜地,风景区还有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峡谷、清水断崖等举世闻名,古迹有赤嵌楼、郑成功庙、龙山寺、云林港妈祖庙、台北中山(故宫)博物院等。

3.台湾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阅读图7.46,结合课文,地图淘宝,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有哪些自然资源?

(2)台湾岛有哪些农产品?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

(3)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

最著名和特有的树种是什么?

总结: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和菠萝),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岛上森林面积辽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丸),红桧是台湾独有的树种。

(四)互动探究,深入台湾:

教师与学生互动,运用地图认识台湾岛的人口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生生互动,完成表格,解释它们台湾一些美称的含义,并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1.读图7.42,说说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

总结:

台湾岛人口分布特征:

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形成原因:

西部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2.台湾因物产富饶而享有盛誉。

下表列出了台湾的一些美称,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填写在在下面的表格里。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盛产大米,其中蓬莱米最著名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

植物王国

森林面积广阔后小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五)达标训练,印象台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所设计的达标训练题并积极展示,在教师评价后,用红笔认真批阅、纠错,全面了解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课堂小结,建构导图: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教师共同构建知识结构导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台湾的范围、位置、人口分布有所了解,掌握了台湾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进一步的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课件展示赴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照片)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评价,鼓励学生自评并开展互评。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范围:

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小岛

一、不可分割的

神圣领土海陆位置:

四面环海,位置优越

2、位置

纬度位置:

北部为亚热带,南部为热带

1、地形:

多山,平原西部沿海地区

景色优美

二、优越自然环境2、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美丽富饶的宝岛

物产丰富

3、河流:

短急、水能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