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699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9 大小:29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9页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9页
亲,该文档总共2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2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docx

不一样的胡雪岩处世经商的绝学

不一样的胡雪岩:

处世经商的绝学

前言:

人们常说: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在胡雪岩身上我们不论是经商做官之道,还是做人处事哲学都有很多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

胡雪岩,生逢乱世,借助权贵政要之势,营造了万贯家财。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纳粟助赈,为清朝政府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兴起后,他延洋匠,引设备,颇有功绩;在左宗棠挥戈西征时,他筹粮械,借洋款,功劳不菲。

几经周折,他终于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成为富甲天下、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之后,他又从容地流转于红顶子、黄马褂、生意经之间,营造了以钱庄、当铺为网点,覆盖全国的金融行当,并兼营了知名品牌药店——“胡庆余堂”。

因此,人们说胡雪岩是继陶朱公之后的第二个“商神”,被后人称为“亚商神”。

他开启了中国新式商人的先河,鲁迅更称他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

胡雪岩是一位十分理性和充满智慧的商人,他的眼光、计谋和韬略都是一流的,他善于借势,利用各种关系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办事圆通,在任何场合都能应付自如;更重要的就是他对于人才的掌握更是一流的水准。

这些处事经商绝学,就像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商箴”,值得后世人们细细品味、借鉴学习。

胡雪岩主张经商要有眼光、手段,更重要的就是要有“商德”。

胡雪岩经商的原则更是有“五字商训”:

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正是本着这样的经商原则,胡雪岩在当时商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其生意也比别人做的更兴隆、更顺利。

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在赢得美名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本书对胡雪岩成大事的气魄、做生意的技巧、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掌控人才的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全面展现了胡雪岩处事经商的成功绝学。

全书通过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让人们领略到了他独特处事与经商的智慧。

目录:

第一章:

成大事的志向和魄力

成大事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更要有敢于拼搏的气魄,只要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财富,才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

所有成大事者都是那些有远大志向并敢于尝试的人,就像胡雪岩说的一样:

“人一生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功成名就呢?

只会享受生活安逸的人,志向不会广大,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得起磨难,眼光更要放得长远。

有挣大钱的志向和眼光

人一生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功成名就呢?

只会享受生活安逸的人,志向不会广大,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得起磨难,眼光更要放得长远。

——胡雪岩

胡雪岩以先秦时期商业巨贾吕不韦为楷模,不计成本地“经营”人:

既经营自己的人生,也经营别人。

在这种双重经营之中,胡雪岩慢慢地靠近了自己的理想:

拥有很多很多的钱。

胡雪岩是安徽绩溪人,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生计无靠。

为了养家糊口,胡雪岩从小就到杭州信和钱庄里当学徒。

在这段时间里,他干的是粗杂脏活,从扫地到倒便壶无所不做。

但是胡雪岩的聪明好学、勤快、善解人意、能言善辩的特性很快赢得了钱庄老板的赏识。

因此,三年满师之后,胡雪岩顺利地成了这家钱庄的“伙计”。

因为生活的贫困,性格的坚强让他从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

拥有很多很多的钱,不再让别人看不起。

俗话说,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这是对于做事情而言,而对于诸如胡雪岩之类的商人来说,则是有多大的志向就做多大的事。

胡雪岩经常单独负责催款收账,从未出过任何纰漏,因此很快就被一个叫“大伙”的张胖子看中,被派分管“外场”。

这期间,胡雪岩也不负东家所望,将“外场”打理得妥妥帖帖,并且把钱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也处理得十分融洽。

在别人看来,年轻有为的胡雪岩对生活应该满足了。

可是胡雪岩并不这么想,在他心底里,他并不安于做钱庄的伙计,而是自幼就怀有建立不世之功的抱负。

可惜自己身份卑贱,没有本钱,壮志难酬。

他之所以入钱庄当伙计,其实就是为以后的志向而积累经验。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分管“外场”期间,胡雪岩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要想实现自己挣大钱的志向,就必须靠官吏支持,否则仅凭一个钱庄小伙计的身份,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成大生意,挣到大钱的。

这时,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

有一天,胡雪岩刚收完一笔账回来,在“梅花碑”一家茶馆喝茶,正好看见总是穷泡茶馆的王有龄走了进来。

胡雪岩知道王有龄祖籍福州,满腹经纶却一直怀才不遇,处境异为艰难。

虽然其父曾是分发浙江的候补道台,在杭州居住数年,只可惜一直没有担当过什么好差使,最终落得老病缠身,心情抑郁,客死异乡。

王有龄的父亲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银两,而又要将其父的灵柩运回老家福州,花销不少,而自已在老家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索性也不回乡,就奉母寄居于此。

眼下他举目无亲,潦倒落魄,无所营生,故常来此处泡茶馆,以解烦闷。

胡雪岩顺势和王有龄聊了起来,聊到伤心处,王有龄向胡雪岩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

“先父在世时,曾给我捐了一个‘盐大使’衔,但只是一个虚衔,要想补缺,就得到吏部去报到,然后抽签分发候补。

可是我现在身无分文,也就不能去吏部报到,所以也就无所事事。

浙江沿海虽有几十个盐场,却没有我的份儿。

”喝了一口茶,王有龄继续说道,“如果境况允许的话,我倒是想‘改捐’,做个知县。

‘盐大使’管盐场,收入虽然不错,但没有意思;知县虽小,却是一县父母官,能杀人也能活人,正所谓‘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我不愿做‘磕头虫’,也不愿做只会摇尾巴的狗。

王有龄的一席话,使胡雪岩肃然起敬。

他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绝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成为助己飞黄腾达的靠山。

而正好胡雪岩的身上有刚刚要回来的500两的银票,这岂不是天作之合?

在王有龄醉心于茶水苦涩的时候,胡雪岩已经开始动自己的心思了。

在王有龄将一杯苦茶喝完的时候,胡雪岩的决定也做好了。

就在王有龄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胡雪岩满脸笑容地将他叫住了:

“老哥不忙走,请看一样东西。

”胡雪岩从衣兜里掏出个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王有龄盯住银票,如做梦一般。

当他听胡雪岩说要把这张银票送给他进京“投供”时,他怎么也不肯接受。

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敢替他作保,他也实在是偿还不起。

然而,当他感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绝非儿戏时,他又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

胡雪岩慌忙扶住他,随后两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弟兄。

胡雪岩又唤来酒菜,举杯庆祝,两人已如同亲弟兄一般。

胡雪岩最终为自己的“义举”付出了惨痛代价。

钱庄老板得知胡雪岩将五百两银子“借”给一个陌生人后,不禁勃然大怒,

更是痛心疾首。

张胖子还诬蔑说他在外吃喝嫖赌花光了银子,并以此作为借口加以搪塞罢了。

不过,此时即使将胡雪岩打死骂死也无济于事,钱庄老板只得将胡雪岩扫地出门。

胡雪岩做出了这等“傻事”,一时被杭州的金融界传为笑柄。

私自将钱庄的钱赠予人,这个小伙计的胆子也真够大的,以后谁还敢用这样的人啊?

胡雪岩深知自己在杭州已无法立足,只好去了上海,经别人介绍,在一家妓院里打零工,专做一些扫地挑水的粗活。

日后提及此事,胡雪岩说道:

“襄助王公进京投供,事后连累我丢了饭碗,我当时一点儿顾虑都没有,更没有半点后悔的意思。

为此遭受生活的困顿,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受人歧视是在所难免的。

可是,人一生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功成名就呢?

只会享受生活安逸的人,志向不会广大,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得起磨难,眼光更要放得长远。

王有龄北上途中,也算好运,遇到了“总角之交”——时任江苏学政的何桂清。

有了这重关系,王有龄回浙江后,很快就成了巡抚黄宗汉的红人,顺利成为了“海运局”的坐办。

此后,王有龄官运亨通,在政界上很快得以青云直上。

王有龄当然知道饮水思源。

为了报答胡雪岩,王有龄对梦寐以求拥有自己钱庄的胡雪岩给予了大力的支援。

王有龄以巡抚之职通令全省:

“凡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公款往来,必须由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来汇兑,否则不予接纳。

”胡雪岩凭借王有龄的权势,创办自己的“阜康钱庄”,短短l0年,家财暴增至数千万,富可敌国。

自立门户,创立“阜康”钱庄

做生意,既要有远大的眼光,又要有锐利的眼光。

有远大的目光,才能从长远和大局考虑问题,而不是鼠目寸光,或步人后尘;有锐利的目光,才能审时度势,将天时、地利、人和汇于一身,生意无有不成。

这就是气魄,一种强烈的自立门户、纵横天下、开疆拓土、驰骋一方的气魄。

——胡雪岩

胡雪岩之前,山西人掌控的北方票号在财货流通领域一枝独秀。

南方只有苏淞杭一带零散的钱庄分布,彼此间往来极少,不成气候。

胡雪岩的钱业网络形成后,逐步完善了南方的财货流通,形成了“北票南庄”的大格局,一直持续到二十几年后胡雪岩的事业衰落。

而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和山西票号分庭抗礼,正是因为他敢于自立门户、开疆拓土的气魄。

胡雪岩总觉得,做生意挣大钱,总不能在别人的屋檐底下进行。

要想把生意做好、把生意做大就必须要自立门户,给自己确定一个方向,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一个一个方案。

如果生意人这一点也做不到,十之八九就不能成功,或者说发展很缓慢。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胡雪岩当初并没有回到“信和”钱庄,而是开始张罗自己的“阜康”钱庄。

王有龄得胡雪岩资助进京捐官,一切顺利,回到杭州,很快获得了浙江海运局坐办的肥缺。

王有龄知恩图报,一回到杭州就四下里寻访胡雪岩的下落,即使自己力量有限,也要尽力帮他。

而且,王有龄还特别希望胡雪岩能够留在衙门里和自己一起做事,依王有龄的想法,一方面自己确实需要帮手,另一方面,适当的时候,胡雪岩自己也可以捐个功名,也会有发达的机会。

不过,胡雪岩却不愿意如此安排,当王有龄问起他的打算时,他的回答很干脆:

“我想仍旧要干老本行。

”胡雪岩说的要干老本行,自然是指还是去干他干过的钱庄,他是要开办自己的钱庄。

事实是,那个时候,他还连一两银子的本钱都没有。

怎么办?

先从运粮开始吧。

在王有龄的帮助下,胡雪岩不再做钱庄的“小伙计”,而是自立门户,贩运粮食。

他在官与商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自此走上了从商的坦途,事业日渐发达。

然而粮业运输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季节变化大,收入并不稳定,而要想每年每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办钱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他看准开钱庄不仅是他能够安身立命的一桩生意,而且也是他可以大显身手不断开拓事业的一个稳定长久的财源,实在是大有可为。

所以胡雪岩决定自立门户,开办自己的“阜康”钱庄,自己当老板。

胡雪岩一上手就要开自己的钱庄,对外号称拥有本钱20万两,事实上,此时的胡雪岩真正是身无分文。

虽然王有龄已回浙江任海运局坐办,但除了让胡雪岩有了一点官场势力之外,银钱方面实际上也还没法帮他多少,而胡雪岩的钱庄要开办得有点样子,至少需要五万两银子。

但胡雪岩依然要把自己的钱庄开起来。

在他看来,眼前只要弄几千两银子,先把场面撑起来,钱庄的本钱,不成问题。

为了筹集钱庄的本钱,胡雪岩走了三步棋:

第一步:

利用海事局,从信和钱庄筹得20万两银子;

第二步:

利用王有龄,代理公库,插手政府财政;

第三步:

利用钱庄开业的堆花和同行的贺银来筹集资金。

第一步是信和钱庄垫支给浙江海运局支付漕米的二十万银子。

王有龄一上任,就遇到了解运漕米的麻烦,要顺利完成这一桩公事,需要二十万银子。

胡雪岩与王有龄商议,建议让信和先垫支这二十万,由自己去和信和协商。

这在信和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一来王有龄回到杭州,为胡雪岩洗清了名声,信和“大伙”张胖子正巴结着胡雪岩;二来信和也正希望与海运局接上关系,一方面海运局是大主顾,为海运局代理公款往来一定有大赚头。

另一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海运局是官方机构,能够代理海运局公款汇划,在上海的同行中必然会被刮目相看。

声誉信用就是票号钱庄的资本,能不能赚钱倒在其次了。

有这两条,这笔借款当然一谈就成。

本来海运局借支这二十万只是短期应急,但胡雪岩要办成长期的,他打算移花接木,借信和的本钱,开自己的钱庄。

第二步就是借助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势力,代理公库。

胡雪岩预料到王有龄不会长期待在浙江海运局坐办的位置上,一定会外放州县。

到时候他可以代理王有龄所任州县的公库。

依惯例道库、县库公款往来不付利息,相当于白借公家的银子开自己的钱庄。

他把自己的钱庄先开起来,现在虽然大体只是一个空架子,但一旦王有龄外放州县,州县公库必须由自己的钱庄来代理,那时解省公款源源而来,空的也就变成了实的。

就这样,胡雪岩先借王有龄的关系,从海运局公款中挪借了五千两银子,在与王有龄商量开钱庄事宜的第二天,就开始延揽人才,租买铺面,把自己的钱庄轰轰烈烈地开起来了。

日后,这一小小钱庄一跃而成为江南第一大号,与山西的票号分庭抗礼,隔江对峙,形成了北票南庄的格局,并且主宰了江南金融市面。

胡雪岩在商场起步,一上手就选择了开钱庄,除了他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准确地发现了在当时条件下钱庄生意是一个极有可为的财源之外,还因为他天性中有自立门户、在商界开疆拓土的大气魄。

胡雪岩就是一心要自己做主,一心要自己做老板。

对此,胡雪岩是这么说的:

“做生意,既要有远大的眼光,又要有锐利的眼光。

有远大的目光,才能从长远和大局考虑问题,而不是鼠目寸光,或步人后尘;有锐利的目光,才能审时度势,将天时、地利、

人和汇于一身,生意无有不成。

这就是气魄,一种强烈的自立门户、纵横天下、开疆拓土、驰骋一方的气魄。

可以说,这种强烈的自立门户、打下一片江山的气魄是胡雪岩能够时刻注意去发现财源,不断开拓自己财源的基础,也成就了他日后纵横商场、富甲一方、显赫一时的辉煌事业。

扩张势力,把生意做大

要扩张自己的生意和势力,把自己的地盘扩大是首要之务。

——胡雪岩

胡雪岩是一个不满足与现状的人,他认为只有把眼光放长远,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于是在创建“康号之后,一心想着扩张自己的势力,当然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做大生意的机会。

其中,在福州马尾湾击败卢俊辉的元昌盛钱庄,占领马尾港码头的势力,让自己的钱财陡然暴增,就是典型的一例。

元昌盛钱庄是马尾湾有名的老字号,坐落在福州马尾湾岸边,依山靠水,面对浩瀚大海。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元昌盛钱庄成为了当地最有实力和名气的钱庄,到卢俊辉时,已经面临这日渐衰败的境况。

卢俊辉由于入赘到钱庄老板家当女婿,因此做了元昌盛档手后,由于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少有韬略,凭借钱庄财力,作威作福,飞扬跋扈,引起伙计妒恨,在同行业中口碑甚为不好。

有一天,福州钱庄同业公会例行碰头,卢俊辉代替妻子前去聚会。

由于他岳丈是会首,众人碍着面子,只得依旧由卢俊辉以会首身份主持例会。

福建抚院给钱庄公会下文,要求各钱庄分摊朝廷新发行的“京票”银子数额。

这不啻是从身上挖一块肉,钱庄老板人人裹足不前,会场上悄然无声。

卢俊辉坐在会首的位置上,理应率先认报,以身作则,带动众人。

但是他不愿吃亏,目光在老板们当中搜寻,希望找个软桃子捏,让他认第一笔数目。

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报数者起点不能低,不然其余难以出口,故吃亏显而易见。

卢俊辉忽然发现胡雪岩在人群中。

于是,他对胡雪岩拱手,要求胡雪岩认报20万京票。

胡雪岩哭笑不得,分号不足l0万存银,怎么可能认报20万?

到时不能兑现,必罹欺诳朝廷大罪。

他想了一想,就计上心头,反戈一击,他说:

“如果会长能认报50万两,则敝号一定从命,不减一文。

”这巧妙的反击,让卢俊辉愣住了。

元昌盛流动的头寸不过六七十万,当然不敢认报如此巨数。

但钱庄同行们纷纷起哄,道言之有理,卢老板身为会首,应当带头。

卢俊辉怒火腾起,但是不敢发作,好说歹说,只好认报了20万,剜去立。

块大肉,恨死了胡雪岩。

回到钱庄,卢俊辉痛定思痛,委过于胡雪岩,觉得如果不是他插那么一杠子,让自己下不了台,则损失不会如此之巨。

卢俊辉决心报复阜康分号。

钱庄同业中有不成文的规定,各家发出的银票能够相互兑现,借以支持信用。

除非某家钱庄濒临倒闭,失去信用,大家才可以拒收这家钱庄的银票,以免造成损失。

卢俊辉为了打击胡雪岩,不顾同行协议,决定单独拒收阜康的银票,动摇胡雪岩的信用。

卢俊辉觉得,阜康新张,立足未稳,福州人尚不知道它信用怎样,来这么一手,必然坏它名声,使其永无出头之日,而多一名失败者。

第二天,元昌盛开门不久,有位茶商持一张5000两的阜康银票,到柜上要求兑换现银。

卢俊辉听说后,接过银票反复看了很久,拒收了这张银票。

茶商大惊,卢俊辉解释道:

“这两年阜康信用不佳,不得不防。

茶商拿着银票悻悻而去,听说福州新设了阜康分号,立即找上门去兴师问罪。

胡雪岩正在店内料理业务,听到门外有人吵闹,见茶商挥舞一张阜康的银票,要找老板评理。

胡雪岩吃了一惊,忙将茶商请入内室,好茶款待,询问缘故。

茶商把卢俊辉的话重复了一遍。

胡雪岩立感事态严重,当机立断,好言安慰茶商,抬出5000两新铸的足色官制银锭,另外按一分二利息加倍奉送。

茶商既得厚利,愿意保持缄默,不向外面传布。

送走茶商,胡雪岩苦苦思索对付之策。

他到福州开阜康分号,原想扩大业务,吸收福州资本,于地方经济中获益。

谁知开张伊始,就遭这记闷棍,危及到阜康根本。

胡雪岩做生意,一贯主张与人为善、和气生财,并无挤兑同行、置人于死地之意。

谁知卢俊辉不晓得天高地厚,张牙舞爪扑来,只好被迫应战,寻找胜着,打蛇须打七寸。

只用了半个时辰,胡雪岩就想好了全部策略,对付卢俊辉这样的毛头小子,他自信胜算在握,并非太难。

搞垮对方的方法并不复杂,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钱庄之间的竞争,争的是本钱,争的是信用,谁家存银足,便处之泰然,风雨不动;谁本小利微,便处下风守势,不堪一击。

胡雪岩急于要弄明白元昌盛钱庄现在的本钱到底有多大?

发出的银票有多少?

两者之间的差额怎样?

这是钱庄的机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胡雪岩决心弄到对方机密,再作打算。

于是,胡雪岩决定亲自出马,明察暗访,寻找猎物。

几天后,对手的情况胡雪岩已了如指掌。

卢俊辉执掌钱庄大权以后,一反龚振康稳慎作风,大量开出银票以获厚利。

元昌盛现有存银50万两,却开出几近百万两银票,空头银票多出40万,这是非常危险的经营方式。

假如发生挤兑现象,存户们把全部银票拿到柜上兑现,元昌盛立即就要倒闭破产。

幸而元昌盛牌子硬,没有人会怀疑它的支付能力,也就不会发生同时挤兑的现象。

卢俊辉正是基于此,才敢于把赌注押在钱庄的信用上,出此大胆举措。

胡雪岩暗暗叫好:

“真乃天助我也!

”他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目前还有70万现银的头寸可调,只要设法收集元昌盛70万银票,就掌握了对手的命运,扼住了卢俊辉的咽喉。

只要高兴,随时用劲一勒,对方便呜呼哀哉!

胡雪岩立刻行动,调集头寸,收购元昌盛银票,一切有条不紊,暗中进行。

而卢俊辉尚蒙在鼓中,全然无知觉。

元昌盛的银票还没收集够数,卢俊辉又做出一项加速自己破产的蠢举。

他不知道胡雪岩正在囤集自己的银票,反而见存户少有兑现,钱庄存银白白放在库中未免可惜,就取出20万两现银,筹办开设一家赌场。

导致元昌盛库中能兑现的银子仅30来万,只够应付日常业务,达到非常危险的程度。

没过两天,元昌盛柜上,忽然来了一批主顾,手持银票,要求提现银,一天之中,顾客提走20万库银。

卢俊辉听伙计报告,认为偶然现象,并不在意。

谁知第二天,更多的顾客蜂拥而至,纷纷挥舞着手中银票提现。

没等卢俊辉反应过来,库银已经提取一空。

挤兑现象在元昌盛这家老钱庄门前发生了!

卢俊辉明白事态严重,连忙向同行各家钱庄告贷,请求援手支撑局面。

但他平常少年得志,飞扬跋扈惯了,人缘非常差,大家只是袖手旁观看热闹,并没有行动。

卢俊辉思前想后,只有把店门抵押给他人,钱庄易主,才可免祸。

但同行钱庄老板谁也不愿多事,只隔岸观火,作壁上仙人。

这当口,胡雪岩翩然而至,他同卢俊辉谈妥,以接收元昌盛银票为条件,接管钱庄铺面。

并当场向顾客宣布:

凡元昌盛银票,都可以到阜康分号兑现,决不拖欠分毫。

持银票的顾客大多系胡雪岩有意安排而来,听他此说,一哄而散。

一场风波,立刻云开雾散。

接着便清盘,元昌盛大到房屋家具,小到一根铁钉,俱一一作价。

算到后来,卢俊辉只剩一身便服,狼狈滚出庄门,

于是胡雪岩则名正言顺地把阜康分号搬进了元昌盛旧址,把自己的势力扩张了一倍。

开疆拓土,遍地生财

做生意要将眼光放远,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远。

不要怕投资过大。

只要能用在刀刃儿上,投资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雪岩

胡雪岩开设钱庄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从最初的运粮业,到后来的钱庄业,乃至于到后来的生丝业、军火业、药店等,无疑是一种开疆拓土的举动。

阜康钱庄开业不久,王有龄果然顺利地外放州县——湖州知州。

启程的那天,胡雪岩送他到湖州上任。

此次走的是水路,胡雪岩请了阿珠家的客船。

在路上,胡雪岩和船家的一番对话,促成了他涉足生丝生意的决心。

其实,胡雪岩在此之前已经动了做生丝生意的念头,他本来就是杭州人。

自然不会不知道湖州生丝的好处,也不会不知道生丝生意有钱好赚,只是此前他没有资本和条件涉足这一行生意。

同时,他也确实是不太懂这门生意。

这次送王有龄赴任至湖州,而湖州正是阿珠家乡,阿珠娘虽已随阿珠爹经营一条客船十几年,但自小耳濡目染,也颇懂得一些关于养蚕、缫丝甚至茧、丝生意的事情。

比如:

丝分三种,上等茧子缫成细丝,上、中等的茧子缫成肥丝,剩下的则仅成等外的粗丝。

织绸则一定要以肥丝为纬,细丝为经,粗丝是不能上织机的。

王有龄外放州县的湖州就是江浙一带有名的蚕丝产地,产出的细丝号称“天下第一”,湖州南浔七里地方所产“七里(缉里)丝”,据称可与黄金等价,连洋人也十分看好。

还比如:

她也知道了专做生丝生意的茧行、丝行的一些门道,比如带了现银到产地去买丝的叫“丝客人”,在产地开丝行收购新丝从中取利的叫“丝主人”;当地买当地用的小户叫“用户”,专做中间转手批发生意的叫“划庄”;专和洋鬼子做丝生意的叫“广行”、“洋庄”。

从阿珠等人的口中,胡雪岩知道了做丝生意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诀窍,不过就是一要懂得丝的好坏,二要了解丝的行情。

虽然丝价每年有起落,但收新丝总是便宜而有赚头的。

而且,丝价的行情,其实多半是做出来的,往往掌握在几个大户手里,取决于大户的操纵。

比如主要做蚕茧生意的茧行,同行有“茧业公所”,新茧上市,哪一天开秤收茧,哪一天封秤停收,以致蚕茧价格,都是同行公议,不得私自变更。

蚕农出卖蚕茧,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价,而且就是这个价,愿意就愿意,不愿意拉倒。

而事实上在这一方面,胡雪岩相信自己无疑是个行家。

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胡雪岩立马就和阿珠娘商量,自己出资请阿珠父亲出面做“丝主人”,在湖州开一家丝行,自己做“丝客人”,并要求他们此次一回湖州就着手一切事宜。

他这样安排,一是因为王有龄已经被派湖州知州,自己要避嫌;二是他准备将来就以代理的湖州公库的资金买丝,然后在杭州脱手解“藩库”,这样等于是无本生意。

虽然在这过程当中,经历了一些周折,但是最终胡雪岩踏入了生丝业,为自己开辟了另一番天地。

随后,胡雪岩看到洋人卖给交战各方军火发了大财,心里也痒痒,也想从这军火生意里面分一杯羹。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打杭州,胡雪岩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胡雪岩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