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7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docx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

第三章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

放射治疗物理是研究放射治疗设备、技术、剂量测量及剂量学、治疗计划设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模室技术、特殊放射治疗方法学及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业务的分支学科,它必须直接为放射治疗临床服务。

放射物理学对推动放疗专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医院的放疗科,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放射物理人才和设备技术的合理配置,要走在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是不可能的。

放射治疗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模室技术等内容将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介绍,本章就核物理基础知识、放射治疗剂量学和剂量测量等作一介绍。

第一节原子结构和核衰变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由分子和原子构成。

分子保持着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化学性质,分子由原子组成,目前己知的原子(也称元素)有109种,原子又有着它自己的结构。

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我们认识放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些过程都发生在原子的范围内。

一、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核外是带有等量负电荷的电子,这些电子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

早在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散射实验证实原子的结构类似太阳系。

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转动,正像行星绕着太阳旋转一样(图3-1-1)。

原子是很小的结构,其直径约为10-8cm。

图3-1-1原子模型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都是基本粒子,统称核子。

它们数目的总和就是原子量。

原子核小而紧密,其直径约为10-14cm,但集中了几乎整个原子的质量。

1961年后,国际上统一用12C原子量的1/12作为原子质量单位,其符号为amu。

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数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原子的实际质量,后者则是指原子核中核子的总数。

原子核内的电荷与周围电子的总电荷相等(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故整个原子显中性。

电子或质子的数目,即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顺序数,称为原子序数。

标记方法:

AZX,X代表元素符号;A为原子的质量数,即核内质子和中子总数;Z为原子序数,即核内质子数,显然,核内中子数应等于A—Z。

通常书写时Z可省略。

例如:

6027Co,说明60Co有27个质子,27个电子,(60-27=33)33个中子,它的原子量是60。

核外电子受库伦力的作用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原子核旋转,这些电子分布在不同壳层上,若干轨道组成一个壳层,距核最近的是K层,从内向外依次为L、M、N、O、P、Q……层。

核外壳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有一定的限度,每层电子数按2n2规律排列(n代表层数),这样K、L、M、N、……各层所包含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32.……。

二、原子、原子核能级

电子填充壳层时按照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顺序,保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基态。

当一个自由电子填充壳层时,会以发射一个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能量值的大小等于壳层能级能量的绝对值,这些能量称为相应壳层的结合能。

由于高原子序数的能级能量更低,并且是负值,因而对于同一个能级,结合能将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加。

当电子获得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使低能级出现空位时,称原子处于激发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高能级电子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空位上而使原子回到基态。

两能级能量的差值一种可能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这种电磁辐射称为特征辐射,当特征辐射的能量足够高,进人X射线能量范围时,又称为特征X射线;另一种可能是传递给外层电子,获得能量的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种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等于相应跃迁的X射线的能量减去该电子的结合能。

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轨道电子的能级不同,因而它们都有自己的特征辐射。

通过探测物质所发射的特征辐射,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

原子核内部也存在类似原子的壳层结构和能级。

每个壳层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

核子填充壳层的顺序也遵循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顺序。

当核子获得能量,可以从基态跃迁到某个激发态。

当它再跃迁回基态时,以γ射线形式辐射能量,能量值等于跃迁能级值之差。

跃迁回基态的过程可以一步完成,也可首先跃迁到其他较低的能级,再经数步回到基态。

一个微观粒子的能量很小,通常采用电子伏(eV)或千电子伏(keV)或兆电子伏(MeV)作单位。

leV是一个电子在真空中通过lV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它与其他三个单位的转换关系是

leV=l.O×l0-3keV=l0-6MeV=l.602192×lO-l9J

三、核素、元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

核素和元素是不同的概念。

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但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可以不同,因而物理特性可以有某些差异。

换言之,即每种元素可以包括若干中核素。

核素和同位素也是不同的概念。

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同的位置,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或彼此是同位素。

所以核素是表示某种原子具有一定特征的名称,同位素是表示核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名称。

例如1H、2H、12C、14C是四种不同的核素,1H和2H相互间是同位素,12C和14C相互间是同位素,1H和12C则不是同位素。

1.核素:

凡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完全相同的原子的集合都称为核素。

核素分为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

放射性核素是指原子会自发地发生核变化而转变成另一种原子;稳定核素则是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变化的原子。

2.同位素:

是指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彼此称为同位素。

以氢为例,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的氢,有三种质量不同的原子。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所以氘、氚是氢的同位素。

同位素可为两大类:

①稳定同位素,这类同位素原子核不会自发衰变,能够稳定地存在;②放射性同位素,这类同位素的原子核自发地衰变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

3.同质异能素:

凡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而原子核处于不同能量的核素,彼此称为同质异能素。

例如99m43TC和9943TC的质子和中子数均相同,但99mTC处于亚稳态,m代表它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

四、核衰变类型

不稳定核素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为另一种核素,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这个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这种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发出的射线种类可能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还可能有正电子、质子、中子等其他粒子。

发生衰变前的核称为母核,发生衰变后的核称为子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称为衰变能。

放射性核素转变为稳定核素时往往需要多次衰变才能完成,这种衰变称递次衰变,衰变过程中形成的核素系列称衰变系列。

核衰变不依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

在整个衰变过程中,完全遵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不同类型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方式不尽相同。

(一)α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从核内放射出α粒子即氦原子核(4He)而变成另一个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衰变后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

其反应式可表示为

AZXA-4Z-2Y+α+Q

如23892U23490Th+42He+4.897MeV.

式中X是母核,Y是子核,α是α粒子,Q是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大部分成为α粒子的能量。

重核易发生α衰变,发生衰变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将减少2。

镭(22688Ra)是典型的α衰变核素。

(二)β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释放β粒子转变为原子序数增加1,但质量数不变的子体核素过程称为β衰变。

β衰变包括三种类型:

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

β-衰变:

由母核中放出负电子e1的衰变过程即β-衰变。

其反应式如下:

AZXAZ+1Y+β-+Q,如3215P3216S+β-+V+Q

式中V是一种质量V1的中微子,其质量至今尚未测出,β-粒子即为电子。

β+衰变:

由母核中放出正电子e+的衰变过程即β+衰变。

其反应式如下:

AZXAZ-1Y+β++Q,如189F188O+β++V+Q

β+是正电子,质量和电子相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3.、电子俘获:

母核俘获了核外的一个电子的过程即电子俘获。

其反应式如下:

AZX+e-AZ-1Y+V+Q,如12553I12553Te+V+Q

(三)γ衰变和内转换

α和β衰变后的和很可能处于激发态(原子核处在能量较高的状态称为激发态),这种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它通过放出γ光子从激发态回到较低的能态或基态,这种变化过程称为γ衰变或γ跃迁。

在γ衰变过程中,原子的质量和原子序数均没有发生改变,而只是原子核的能量状态发生了改变,故又称之为同质异能跃迁。

其反应式如下:

AmZXA1Z1X+γ+Q

放疗中常用的钴-60源、铯-137源和铱-192源均既具有β放射性,同时也具有γ放射性。

原子核能级的间隔一般在10-3MeV以上,故γ射线能量低限是10-3MeV,高端可达到MeV能量级。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还有另外一种释放能量的方式,即将跃迁的能量直接转移给一个轨道电子而将后者发射出原子,这种现象称为内转换,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内转换电子的动能等于跃迁的能量减去轨道电子的结合能。

由于K层电子最靠近原子核,因此只要能量足够,K层内转换的概率最大。

无论是电子俘获过程还是内转换过程,由于原子的内壳层缺少了电子而出现空位,外层电子将会来填充这个空位,因此两个过程都会伴随着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的发射。

(四)裂变

由一个重核分裂成二个轻核而改变原子核不稳定状态的过程即裂变。

其反应式为:

AZXA1Z1Y1+A2Z2Y2+N+Q.

五、核衰变规律

所有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方式和速度虽然各不相同,但通过实验证实,核衰变的发生却完全遵循自身的规律进行,物理学上称之为核衰变规律。

放射性物质会自发衰变,度量这种衰变快慢的量即衰变率,表示放射性强度(活度),单位是贝可(Bq),1Bq=1次核衰变/秒。

另一个单位是居里(Ci),1Ci=3.7×1010Bq。

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呈指数规律,表达式为:

N=N0e-λt

式中N0:

衰变前的原子数;N:

衰变到t时刻的原子数:

t:

由N0到N的时间;λ:

衰变常数,与元素放射性有关;e:

自然对数的底,其值为2.718。

元素衰变到一半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Th表示。

半衰期Th与衰变常数有下列关系:

λTh=0.693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Th来表示各种核素强度较小的快慢。

半衰期是表示放射性特征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

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内,由于生物代谢过程从体内排出,当排出至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生物半衰期(Tb)。

如果将原子数N0及N换成放射性强度I0及I,上式仍然成立:

I=I0e-λt

再引入平均寿命Ta概念:

以开始衰变时的速率衰变下去,至全部都衰变完所需的时间,可算得:

Ta=1.44Th

上述公式对我们计算同位素的蜕变是很有用的。

例如有一台钴-60治疗机,刚到时源强5000居里,Th为5.3年,三年后还有多少居里?

平均寿命是多少?

解:

I0=5000居里,Th=5.3年,t=3年,代入上述公式得:

I=5000e×e-3×0.693/5.3=5000×0.6754=3377居里

三年后还剩3377居里

平均寿命为:

Ta=1.44Th=1.44×5.3=7.6年

六、人工放射性核素

人工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125I、60Co、127Cs等。

利用核反应堆生产是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制备途径有两种:

①利用反应堆中强中子束照射靶核,靶核俘获中子而生成放射性核;②利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裂变碎片中提取放射性核素。

这样制备出来的核素是丰中子核素,通常具有β-衰变。

高能加速器也能用来生产放射性核素,这样制备出来的核素是缺中子核素,通常具有β+衰变,但多数是短寿命的。

在制备放射性核素时,如果中子束的注量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数目一方面以固定的产生率增加,另一方面生成的放射性核素也在衰变。

当靶核照射时间延长,放射性活度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趋向饱和值,因此无限地延长靶核照射时间不能提高放射性活度,一般应选择照射时间小于5个半衰期。

第二节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与放射治疗的关系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辐射效应和进行剂量测量的物理基础。

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带电粒子与不带电粒子有着显著的差别。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发生电磁作用,主要引起电离或激发、散射和各种形式的辐射损失,结果使入射带电粒子损失动能和改变运动方向。

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几乎与相遇的每个原子发生作用,作用次数十分频繁,但每次作用损失能量不多。

所以从宏观上看带电粒子似乎是连续损失能量。

带电粒子与靶物质申的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有四种:

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一)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粒子从靶物质原子近旁掠过时,入射粒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使电子受到吸引或排斥,从而使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

若获得的能量足够大,使电子可以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变成一个失去一个电子的原子--正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

这个自由电子称为次级电子或σ电子。

若次级电子有足够的动能,可继续与其他原子发生作用。

若该自由电子来自于内壳层,其逃逸后留下空穴,外层电子就要来填补(跃迁),从而产生特征射X线或俄歇电子。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导致原子的电离或激发,是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损失动能的主要方式。

我们把这种方式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电离损失。

(二)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带电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作用,引起非弹性碰撞,使入射粒子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此时带电粒子的一部分动能就变成具有连续能量的X射线辐射出来,这种辐射称为韧致辐射(连续X射线),这种方式引起的入射带电粒子的能量损失称为辐射损失。

电子质量较小,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后运动状态改变明显。

因此,β粒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辐射损失是其重要的一种方式。

(三)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

当带电粒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发生相互作用时,尽管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但不辐射光子,也不激发原子核,满足动能和动量守恒定律,属于弹性碰撞,入射粒子产生弹性散射。

对质量较小的入射粒子,碰撞后,绝大部分动能仍由被散射的入射粒子(也即散射粒子)带走,并可进行多次弹性碰撞。

多次散射后,质量较小的入射粒子运动方向改变很大,故在物质中的运动径迹十分曲折。

(四)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同样,入射的带电粒子也会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但这种相互作用只在极低能量(<1OOeV)的β粒子入射时才会考虑。

事实上,带电粒子进入靶物质后,要与许多原子发生许多次碰撞。

例如1MeV的带电粒子进入靶物质后,要发生104数量级的碰撞次数,带电粒子逐步慢化。

如靶物质足够厚,带电粒子动能耗尽后就停留在物质中,即入射带电粒子被物质吸收了。

粒子从入射位置至完全停止位置沿运动轨迹所经过的距离称为路径长度;沿人射方向从人射位

置至完全停止位置所经过的距离称为射程。

路径长度测量十分困难,而射程可用实验来测量。

发生各种碰撞类型的几率(可能性),对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和入射粒子的不同能量区域,情况是十分不同的。

带电粒子穿过靶物质时使物质原子电离产生原子-离子对。

单位路程上产生电子-离子对数目称为比电离。

比电离与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的碰撞阻止本领成正比。

“传能线密度”最早是表示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每单位距离内所损耗的能量。

ICRU(1962)又特别限定穿过物质时每单位距离内给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定域地给予介质的平均能量,重点是强调在介质中沉积的能量,而不是带电粒子损耗的能量,因为生物效应依赖于电离辐射微观体积内局部授予的能量。

二、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子(包括负电子和正电子),是轻带电粒子,质量小,较其他重带电粒子而言需注意其特点。

电子在与靶原子作用时主要引起电离能量损失、辐射能量损失和多次散射。

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径迹十分曲折。

电子与靶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导致原子的电离或激发而引起的电离损失是电子在物质中损失能量的重要方式。

电子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α粒子大得多。

电子与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产生具有连续射线能量的轫致辐射(X射线),引起辐射损失,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图3-2-1示意了电子非弹性散射。

图3-2-1电子非弹性散射示意图

电子的轫致辐射强度比α粒子、质子要大得多。

电子打到重元素上,更容易发生轫致辐射。

例如在X光管和加速器中,电子束打到钨靶上就可产生诊断或治疗用的X射线;电子线防护中往往采用低原子序数的物质而不采用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否则会产生很强的轫致辐射而达不到防护效果。

电子能量低时,电离损失占优势;电子能量高时,辐射损失变得更重要。

常用的β放射源,电子能量低于几个MeV,主要是电离损失。

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能量较高,束流强度较大,轫致辐射强度很高,使用中应考虑电子束的伴随X射线对临床的影响。

电子与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发生的弹性碰撞,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因而散射角度可以很大,而且会发生多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散射越厉害。

利用此特性,加速器采用散射箔以将电子束展宽到临床所需的最大射野范围,再借助电子限光筒的筒壁增加电子束射野中的散射电子,以弥补电子束射野边缘剂量的不足。

目前的加速器多采用双层散射箔,第一层箔用于扩束,第二层箔用于均整,因而减少了对限光筒形状的依赖性。

电子经过多次散射,最后的散射角可以大于90。

,这种散射称为反散射。

因此,剂量测量中应选用低Z物质做源的托架,以减少反散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子线比α粒子射程大。

电子穿过物质时所走的路径十分曲折,因而路径长度大大超过射程。

对于加速器产生的单能电子,由于统计涨落引起的歧离现象严重,射程难以准确确定。

射程的歧离可达射程值的10%一15%,所以,一般选用电子线在物质中的最大射程来描述电子线的射程。

电子线的最大射程与电子的最大能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为每厘米2MeV。

射程一般采用质量厚度作为单位。

电子线穿过一定厚度的吸收物质时,强度减弱的现象称为吸收。

β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近似地服从指数衰减规律。

使电子线的强度衰减一半的吸收厚度,称为半衰减厚度或半吸收厚度。

电子穿过物质时,不仅能量逐步减小,而且能量歧离现象也很严重。

高速正电子进人物质后,很快被慢化,然后遇到负电子时,即发生湮灭,放出γ光子;或者与负电子结合,形成正电子束,衰变后转变成电磁辐射。

三、X线的产生

伦琴(Roentgen)1895年发现X射线。

当他用阴板射线管作物理实验时,偶然发现,当阴板射线管加上高压后,距射线管一定距离处的发光晶体变亮。

伦琴发现的就是前述的高能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的结果,称之为X射线。

X射线具有下列基本性质:

X线没有质量,不受重力的影响;没有电荷,不受电场的影响;和光线一样,直线传播;穿过物质时,强度按指数衰减;不能被聚焦。

如图3-2-1所示,由入射电子与核外电子碰撞留下空位后,由最外层电子填充此空位,产生特征辐射。

它与靶物质的原子结构的能级有关,反映靶物质的特征;由入射电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后产生韧致辐射,它是X线的主要成分,其能量是连续的,最高X射线的能量等于入射电子的打靶能量(图3-2-2)。

图中的虚线表示电子打靶后直接产生的能谱分布;实线表示经过X线球管的窗口和油层滤过后的离开X线球管的X线能谱。

这种能谱仍不能直接用于临床治疗,必须加类似滤过板的材料,使其滤去较低能量段的能量而相对保留高能量段的能量,使其减低皮肤剂量而增加深部组织的剂量。

图3-2-2X线能谱

轫致辐射形成的谱线是连续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电子进入原子核附近前要经过无数次碰撞,损失的能量不同,故达到原子核附近的入射电子能量也不同;②X线管电压在整流时,从零到最高电压之间在不断波动,电子在绕过原子核时所受的核电场作用不相同。

因此,不同能量的入射电子,在不同核电场的作用下,能量损失也不同。

不同的能量损失则产生不同波长。

连续X线的波长和强度分布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电流

以毫安(mA)表示。

电流改变,各波长强度分布的形式不变,但每个波长强度按比例增加或减少。

也即当电流改变时,X线的量发生变化,而质不变。

2.电压

以千伏(kV)表示。

波长的分布随电压而变化,即X线的质发生变化,而量不变。

电压增加,界限波长和射线谱中具最大强度的波长均向更短波长的方向移动。

治疗深部肿瘤时,应增高电压,使X线的穿透力加强。

界限波长(0)与电压的关系以下列公式表达:

0=

式中,0的单位为纳米(nm),V为X线机的管电压,以kV为单位。

从式中可看出,电压越高,则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穿透力越强。

最大强度的X线波长max=

0。

3.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增加,X线强度增加(量增大),但波长强度分布的形式不变,故质不变。

四、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子(X线、射线)穿过物质时,使物质发生电离,同时本身的能量部分或全部消耗。

光子与物质相遇时,主要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光子不与被照射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相遇。

2.光子与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相遇。

并把能量全部传递给该电子,电子从轨道上飞出,外层电子向内补充,产生特征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飞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该原子本身变为正离子(图3-2-3)。

 

图3-2-3光电效应示意图

3.光子将其部分能量转移给外层电子,电子被击出,击出的电子称反冲电子或康普顿电子,光子本身以其残余能量向另一方向运动(此时的光子称为“散射线”,同样能使靶物质的轨道电子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这种现象称康普顿效应(图3-2-4)。

图3-2-4康普顿效应示意图图3-2-5电子对效应示意图

当光子能量大于1.02MeV,在其通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原子核电场影响,突然消失而变成一个负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电子对,这种现象称为电子对效应(图3-2-5)。

正、负电子有动能时可产生电离作用。

形成的正电子能量耗尽而慢化时,最终与负电子结合转变为能量各为0.51MeV的2个光子,故新出现的2个光子代替了原来消失的光子,称湮没辐射(或称光化辐射)。

子从被照射组织的原子轨道上脱落,则原子本身变为带正电而呈不稳定状态。

外层电子向内补充,释放光子,称“二次射线”(为特征X线),它亦能产生光电子、反冲电子等,并依次可产生“三次射线”、“四次射线”等;光子在康普顿吸收时产生反冲电子,本身消耗部分能量而改变方向,形成“散射光子”(散射线);丢失电子的原子带正电(正离子),脱离轨道的电子带负电,这些次级射线、散射线、正离子及光电子、反冲电子等均可直接产生电离作用,并能重复发生击落其他原子轨道电子的作用,此过程重复多次,可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它们在肿瘤治疗中起到电离作用。

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离子数量,可用仪器测出。

五、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子是质量为1.009的不带电荷的中性粒子,它属高LET射线,快中子能量在10KeV-10MeV。

中子与光子一样,都是通过产生带电的次级粒子引起电离,但光子是与核外电子发生作用,而中子只与原子核发生作用。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分两种类型,即散射和吸收。

1.散射

中子与被照射物质原子核的性质不变。

此过程有三种方式:

(1)弹性散射中子一部分能量转变为介质原子核的动能,该原子核即称为反冲核,中子本身改变运动方向,弹性散射前后,中子与原子核两者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原子核越轻,中子转移给它的能量越多,故反冲质子(氢核)得到的能量最多。

(2)非弹性散射中子一部分能量用于激发原子核,而后它离开相互作用点,被激活的原子核放出光子后又回到基态,因此,中子的部分能量变成了辐射能。

(3)去弹性散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