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041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docx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

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

“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一、儿歌的特点

(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J[童生活中的。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

“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

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

常见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如全舒的《小青蛙》:

“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有些儿歌还采用叠词叠韵,如皮作玖的儿歌《小鸟学我操操》:

“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

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

操好了,再见了,小鸟“噗哧噗哧”飞走了。

”全歌押“iao”韵,使用摹声词及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活泼生动,切合幼儿学习语言需反复记忆的特点。

二、儿歌的作用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

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

(一)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

其中,婴儿听儿歌,会从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慰藉和满足。

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感情的外泄过程,并且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如《小板凳》:

“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

/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

”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二)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

(三)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无论是语音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

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

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是典型的矫正发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免》:

“小白免,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

”则告诉幼儿小白免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幼儿区分小动物。

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

他们至今仍是儿歌作家们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的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

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它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印度作家泰戈尔认为:

“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据的力量。

”(泰戈尔《我的童年》)可见摇篮曲中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生活中的摇篮曲,或是流传多年的传统儿歌,如印尼民歌《宝贝》等;或是由诗人编创的,如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摇篮曲》等;或是吟唱者的即兴创作,如四川的、《觉觉喽》等。

但创作的摇篮曲一般都有明确含义,而且讲究艺术技巧。

例如,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

“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全首儿歌分三小节,每小节都渲染一种静谧的氛围,但有变化有递进。

风越来越小,四周越来越静谧,摇篮中的孩子正在悄然睡去。

其间流溢出一种温馨的母爱。

  摇篮曲的特点是:

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二)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

  游戏歌的种类很多,有成人帮助儿童认知或逗耍孩子的儿歌,也有相当数量的是幼儿玩耍时诵唱的儿歌,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跳绳歌》等,都是两个以上幼儿的游戏歌,它们不仅可以统一游戏动作,而且也强化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游戏歌的形式也极富变化,在儿歌中占的比重也大,是儿童口头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儿歌。

它的特点就在于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由于儿童游戏是社会现实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方式,游戏儿歌就必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域特色。

它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多彩。

  (三)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儿歌。

它把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

它将数字教学、知识教育包融在有趣的形象描述之中,使儿童由此逐步学会概括和抽象。

  在数数歌中,有的是教儿童认识数序的,如传统儿歌《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有的数数歌不仅培养儿童的数序观念,还训练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传统儿歌《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数目的增长而成倍增长的。

因此,不仅可以训练儿童的初步运算能力,而且还起到训练儿童思维敏捷、准确表达语言的作用。

有的数数歌既有数,又有其它方面的知识。

如滕毓旭的《手指头》:

“一个指头按电钮,两个指头拣豆豆,三个指头解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握一起,攥个拳头有劲头。

”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练习数数,而且还可以让儿童认识自己两手的用途。

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数数歌的特点是:

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四)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

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

“什么好?

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

/什么好?

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

/什么好?

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

/什么好?

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

”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李海松的《什么船儿》:

“什么船儿上月球?

什么船儿海底游?

什么船儿水上飞?

什么船儿冰海走?

/宇宙飞船上月球,潜水艇儿海底游,气垫船儿水上飞,破冰船儿冰海走。

”采用了多问多答的形式。

  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

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问答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有自问自答,也有二人对诵,或者一人发问、多人对答。

许多问答歌中的问和答可以延伸,由问者不断提出问题,对方不断回答,直到问完或答不出为止。

  (五)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儿歌。

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

  这类儿歌大都没有一以贯之的中心,但节奏韵律感极强。

如金波的《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

嘀嘀嗒!

’”也有具有一定意义的连锁调。

如《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儿歌中描述了一个不愿学文化的调皮儿童的形象,告诫儿童如果怕动脑筋是学不好文化的。

  传统儿歌中还有一种连锁调与问答调的结合体,兼具两类形式的特点,且前后句变化迅速连贯,谐音相连,颇具情趣,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总之,连锁调这类儿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

它的特点是:

“随韵接合”,易唱易记。

  (六)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

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儿歌,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

  传统的拗口令有多句式的,如常见的《四和十》这首儿歌,就是专门用来区别声母“s、sh”的发音的,同时告诉儿童错误发音的毛病所在。

也有一句式和对偶式的,多数无明确的意义,只以训练儿童的发音为目的。

如“门上吊刀刀倒吊”属一句式,训练儿童“dao”与“diao”这两个音节的发音;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则是训练儿童区别“葡萄”与“不吐”这两组音节的。

  新编的绕口令大都采用传统的形式,并在其中贯穿一定的教育内容。

如钱德慈的《夸骆驼》:

“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

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

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

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

”目的在于训练儿童区别每一句句尾字的读音,同时劝诫儿童干工作要像骆驼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为了读得又快又准,儿童常常有意反复念读,一旦能顺畅地念诵便会感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

  (七)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它以表面的荒诞暗衬、揭示事物的本质,其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这类儿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

如河南的儿歌《小槐树》:

“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

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有的作者在这一形式的儿歌中注入有关知识,成为启发教育儿童的短歌。

像张继楼的《错了歌》就属此类。

颠倒歌以违反常规的描写,表达出在常规中难以表达的事理,适合儿童好奇快乐的天性。

它的特点是:

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八)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儿歌形式。

像夏晓红的《猴子搭戏台子》:

“小猴搭起戏台子,穿起一条小裙子,引出两头小狮子,舞起三个响铃子,穿过四个小圈子,抛起五顶小帽子,叠起六把小椅子,摆起七张小桌子,转动八个小盘子,挂起九面小旗子,变出十个小果子,人人都夸小猴子。

”它是一首以“子”字做尾字的字头歌。

这首字头歌的妙处不仅在于成功的“子”字尾,而且有完整的情节结构和生动的形象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把动词、数字和量词组织其中,具有丰富的认知内涵。

  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儿歌,受到儿童的欢迎。

  (九)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

例如谜底为“雪”的谜语歌:

“普天之下是一家,家家户户种棉花,今年种棉没留种,明年冬日又开花。

”它在浓缩的、象征的形式中包含着强烈的悬念,这正投合了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

  猜谜的过程是逐渐释解悬念的过程,也是检验儿童的联想、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又是儿童自我检验机敏和智慧的一种方式。

经过紧张的、连贯性的思索,当儿童找到谜底与谜面之间所隐藏的巧妙结合点,他们会格外愉悦、欢慰,在心理上获得满足。

这是谜语歌受到一代代儿童欢迎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供儿童吟诵猜度的谜语歌应符合他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解水平,困难程度可略高于他们的理解力,但不能太复杂艰深,也不应像供成人猜测的灯谜之类迂回曲折,否则会使儿童丧失信心而失去兴趣。

无论是传统的谜语歌,还是新编创的谜语歌,在谜底与谜面之间大都有一层形象的联系,不甚复杂。

比如谜底为“灭火器”的新编儿歌:

“它的身体像圆筒,浑身上下一片红,一见火焰便生气,口吐白沫倒栽葱。

”谜底与谜面之间的联系是再形象不过了。

  总之,谜语歌是一种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同时,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四、儿歌的表现手法

  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等。

  

(一)比喻

  这是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儿歌写得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

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如许浪的《月儿》: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由于把弯月比作摇动的小船,把圆月比作转动的银盘,所以在亲切而动态的描写过程中,使月亮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变得趣味盎然,鲜明生动。

  

(二)拟人

  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儿歌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李文雁的儿歌《小雨点》:

“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把小雨点比拟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这在儿童看来是十分有趣的事。

  (三)夸张

  儿歌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

如《种葵花》:

“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杆,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

……”可以想见,由于夸张,这首儿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惊喜。

  (四)起兴

  起兴一般用于儿歌的开头,用以造成一种气氛。

如传统儿歌《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

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

”开头一句是起兴句,看似和后文没有联系,仔细品昧,却可以想见小主人公原先坐在板凳上摇着玩,突然见到旁边菊花开的情景,起到了营造环境气氛的作用。

  (五)摹状

  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

儿歌中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会增加儿童的吟唱兴趣。

如丁曲的《冬瓜》:

“冬瓜,冬瓜,地上躺;呼噜,呼噜,睡得香;一个一个长得胖。

”既有对形体的摹拟,也有启发联想的对声音的摹拟,增添了作品的情趣。

  (六)反复

  反复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

如西藏儿歌《雪花白,雪花亮》中“雪花白,雪花亮”这两句,反复了三次,既便于儿童吟唱、记忆,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七)设问

  设问,也是儿歌常用的手法。

它可以引人注意和深思,同时也能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起有伏,生动别致。

如杨子忱的《雨滴滴》:

“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红花开一地。

多少雨滴在飘落?

一滴两滴三四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草儿绿又绿。

滴滴雨滴落在哪?

落南落北落东西……。

”这首儿歌,如果没有两个设问句式的穿插,就会显得平板。

  五、儿歌的搜集与整理

  世界各国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宝藏,理应做好搜集整理工作。

像德国格林兄弟为保存和继承民族语言而搜集、整理的《格林童话》就是典型的例证。

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中,民间儿歌占有一席之地,对其进行搜集和整理,对继承我国人民口头艺术遗产、发展当代儿歌创作、繁荣社会主义儿童文学事业都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很好的借鉴作用。

  “五四”时期,以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曾广泛掀起了以搜集、研究民歌童谣为目的的“歌谣学运动”,收集了大量民间儿歌。

解放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在《民间文学》上也发表过搜集整理的各族民间儿歌。

50年代和80年代以后一些大学中文系也开设过“民间文学”专业。

近些年各地文化部门也开展过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工作。

但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地广人多,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这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在采集民间儿歌的过程中,首先是忠实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加以整理。

旧社会流传下来的儿歌,有的带有封建迷信和宿命论色彩,如以人的指纹判定人一生的贫富;有的庸俗,不堪入耳。

即使新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的儿歌,有的仍有不健康的因素。

因此,在搜集整理民间儿歌时,应仔细甄别,剔除那些对儿童有毒害作用或不利影响的篇目或成分。

  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采集民间儿歌时,应注意把它与民歌区别开来。

比如“太阳下山红又红,我劝主人要收工;别人家家吃夜饭,我们还在田当中”,这是民歌,而不是儿歌。

传统儿歌因仅凭口耳相传,在流传过程中,常常因各地风俗、物产、人情、方言的不同,词句上或稍加增减,或略加修饰,因此各地儿歌有些是大同小异的,有的仅仅是个别字词不同而已,采集时应留心记下采集地点、流传范围。

如《排排坐》,四川儿歌是“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浙江的则是“排排坐,吃果果,爸爸买的好果果,弟弟妹妹各一个”,而《儿歌三百首》(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中的却是“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着了,给他留一个”。

这三首儿歌侧重点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整理者改动了语句,也可能本来就是照实记录的。

在整理传统儿歌时,应避免加进成人化的句子,否则会破坏儿歌原有的韵味。

  如明代吕得胜的《小儿语》,完全是成人口吻,显得很呆板,冲淡了儿歌原有的童真童趣。

吕坤的《演小儿语》同样经过成人化的加工,但比《小儿语》删改少一点,因而还能看出儿歌原有的风貌。

  同其他民间文学遗产一样,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和现代化传媒手段的介入和冲击,传统民间儿歌的领地正逐步收缩,有些地区已到了非抢救不可的地步。

因此,各地文化部门,以及一切从事和爱好儿童文学、民间文学事业的人们,应当自觉加强对民间儿歌,尤其是对传统儿歌的搜集、整理工作。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能得以延续,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诗的特征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

儿童诗也不例外。

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

”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

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

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

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

……”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

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

“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

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

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

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