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1043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习目标: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和特点。

2.难点:

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材整理1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

(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2)挑战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至尊地位

①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②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在文学创作方面:

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评价

(1)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2)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其诗文写作风格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误区警示] 李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错误。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但李贽并没有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9“学习思考”: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提示】 李贽从反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角度出发,强调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主张承认个性也是有意义的。

李贽所说的“私”和“心”的关系,实际上是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

教材整理2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地位

是明清之际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2.主张

(1)政治上

(2)经济上:

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3.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误区警示] 黄宗羲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错误。

黄宗羲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但由于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民主思想家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教材整理3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地位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2.思想

(1)批判君主政治,揭露了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众治”的主张。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3.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4.评价

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教材整理4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地位

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思想

(1)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思想:

在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教材整理5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地位:

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2.著作:

《潜书》。

3.主张

(1)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2)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唐甄把帝王看做贼。

(3)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4.评价

(1)积极:

其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不足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李贽批判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体现了他离经叛道的反正统意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挑战正统、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唐甄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受时代的局限,他的批判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4.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它使正统的理学受到一定的冲击。

探究点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注意关键词“盖皆本也”,明确其所指。

史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注意省略号之前为基本主张,省略号之后为具体设想。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

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思想主张:

工商皆本。

社会现实: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政府坚持重农抑商。

(2)根据史料二,分析顾炎武提出的政治主张。

【提示】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史论拓展】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对封建正统思想大胆挑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也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构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2)反专制,倡民主。

李赞反对统治者的专制与压迫;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反对“私天下”;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唐甄认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3)紧跟时代,提倡变革。

李贽称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等主张经世致用。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

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题模板】

抓关键

题干中“儒帽裹僧头”“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是关键。

排易误

材料“狂狷之士”“儒帽裹僧头”主要体现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仅从“他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无法说明他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却收女弟子”只能说明李贽的做法与其他人不一样,不能就此说明明代妇女地位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只是讲述李贽的狂妄不羁,没有提及他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D项错误。

验结论

材料“儒帽裹僧头”“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表明批判传统礼教,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

【答案】 C

1.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主要说明李贽(  )

【导学号:

67700019】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而进行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答案】 C

2.黄宗羲认为: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解析】 黄宗羲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思想,因为他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D两项。

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故A项正确。

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排除B项。

【答案】 A

3.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

【导学号:

67700020】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彻底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可知,顾炎武列举出这些事实,旨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表明他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答案】 A

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

【导学号:

67700021】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解析】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很明显看出宣扬的是董仲舒提倡的“君权神授”;第二小问结合新儒学创立的背景回答。

(2)问从材料二中可以归纳得出作者宣扬的是封建伦理纲常,“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

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经济角度考虑。

【答案】 

(1)“君权神授”“大一统”。

原因:

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核心观点: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