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52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docx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

考前心里辅导材料40份

高考冲刺复习阶段心理因素的调控

高考冲刺复习阶段心理因素的调控

高考,不仅是智力能力的较量,其实也是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的较量。

高考冲刺如今已进入中期阶段,学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几次月考过后,很多学生没有大的起色,难免会丧失信心

有的学生则已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两军对垒,勇者胜”,“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在学习上,不能过于看重成绩,不能过分计较得失。

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成绩好坏,怀疑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不如把时间花在解题上。

教师出月考卷往往考虑比较全面,不可能一直让学生沾沾自喜,在学生有自得自满情绪时是一定会把难度加深的,再者,教师会有意培养学生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平静对待容易题与难题的心理状态,所以分数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时横向比较(也就是跟周围同学比较)更加重要。

二、承受力、成功动机水平、自我控制力等这些心理素质的提高很重要

成绩好时要心态平衡,成绩不理想时要能承受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还要有一种佛家讲究的“专一精进”的品质,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知识点上,不能放到分数上,更不能放到同学身上,分数只是检验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尺码。

成功的动机要纯要强。

纯是指不只为衣食而读书,志若存高远,就不会对一些低级趣味的东东感兴趣。

强是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给自己一定的压力,经常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力。

自我控制力在高三比以往更加重要。

高三的学习环境特别讲究和谐,老师一般不轻易批评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是安心学习的保证,所以这时的自我调控就非常重要了。

可以设想一下考上学校以后的辉煌,以此来激励自己。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三学生无小事,吃饭、睡觉都与高考密切相关

高三因为学习压力大,头昏、消化不良的学生比以往多。

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燥性食品,严禁吃方便面;要注意睡眠质量,睡觉千万不能蒙头,要把寝室窗户打开,保持空气流通;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要适当加衣,避免感冒,一旦感冒一定要及时就医。

改善考前过度焦虑的方法

改善考前过度焦虑的方法

考生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焦虑可以令人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干扰。

但是倘若过度焦虑就会干扰听课,也会影响课余的复习进度,尤其会妨碍考试时的良好发挥。

如果考生在考前有过度焦虑而影响复习迎考的情况,不妨可以尝试以下的小策略:

增加运动

每天抽一定的时间作一些有氧运动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当碰到问题时,应该学会养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而不是表达焦虑的情绪。

因为任何人处于过度焦虑状态下,都无法用清晰的头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会自我放松

放松训练是应对过度焦虑,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合理增加营养

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魄可以有效地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比如焦虑情绪。

适当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每天补充一瓶天然营养品鸡精,缓解疲劳。

心理暗示

对于考试的过度焦虑和紧张,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尽量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起到缓解心理焦虑的作用。

请登陆后再浏览该页,如果还不是本站用户,请免费注册!

中学生流行网络结婚令家长担忧

中学生流行网络结婚令家长担忧

学生感到流行、新鲜

高一学生小飞,他这两天正在为自己“网婚”3个月纪念日做准备。

据他介绍,大约半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名叫“红番茄”的女孩子,两人在网络上相处得很融洽,感情也迅速升温,原本不错的学习成绩开始逐渐下滑。

“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会影响学习,可是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刚离开电脑,就开始想她。

”小飞平静地说。

经过感情不断沟通,小飞和“红番茄”决定走进“网婚”殿堂,“现在流行网络结婚,既新鲜又刺激”!

于是,“领结婚证、操办婚礼、买房……”2008年11月22日,在“网婚”的结婚典礼上,小飞邀请了几十位网络里的“亲朋好友”,就连“司仪”也来到了“现场”。

交换戒指、喝交杯酒……与现实生活中的婚礼程序别无二样。

“所有来宾、人员的角色都是我邀请网友担任的。

”小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兴奋地说。

“婚后”生活让小飞感觉很幸福,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看自己的“小家”,做做家务,也在网上买一些虚拟商品。

家长可是无奈、担忧

一开始,小飞的父母以为孩子刚刚升入上一级学校,压力大有些不适应,也就没多想。

后来,细心的父亲发现儿子放学回家后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还常常把房门反锁。

直到春节长假期间,这段隐瞒了近3个月的“婚姻”终于被发现。

大年初六晚上11点多,父亲看到在小飞的电脑屏幕上有一张结婚证,上面竟然是儿子和一个陌生小女孩的照片!

第二天,小飞平静地说:

“这是网络结婚证,流行!

”事情虽然真相大白了,可小飞的父母觉得很无奈,特别担心儿子影响学习。

学校应该教育、引导

某高校一位教师说,“网婚”如同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一样,尽管是现实情感生活的一种调节,但只要是带感情色彩的,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

如果子女因过于沉迷“网婚”出现一些反常情绪,家长就有必要带他们去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了。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几种心理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几种心理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际关系紧张

从调查材料来看,出走的中学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师生关系紧张及与同学相处不融洽,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弃学离家出走。

其次是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

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而突然出走。

第三,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就会产生

某种逆反心理也会形成,有些学生便以逃学或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角色观念变异与拜金心理

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对读书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早恋或迷恋于网吧。

此外,拜金倾向严重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漫不经心,逃学去挣钱,或学某些歌星、影星,离家外出闯天下。

最后就是盲目从众心理

当媒体披露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一些学生压力太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后,有的学生就加以仿效,以为是解脱的好方法。

从众心理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若盲目从众,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5名女孩就是出于对尼姑的片面了解而做出轻率的举动。

所以,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尤其对于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

同时学校应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重视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学生生活。

怕与人对视的男孩

怕与人对视的男孩

8岁的高三学生小A曾因怕与人对视,而不想上学了。

一年前,他对班上一位女孩产生了好感,因此总是借故与她说话。

还梦见了与这位女孩玩“嫁新娘”的游戏,且遗了精。

第二天,小A再看见那位女孩时,觉得更不自然了,紧张不安,脸红,心跳得厉害,老是眨眼,内心有强烈的罪恶感。

之后,小A就害怕与这位女孩对视,担心被她看出自己丑恶的内心世界,就尽量控制自己不眨眼。

但是越控制就越紧张,眼睛眨得就越厉害、越频繁。

逐渐发展成怕与同学、老师、父母以至一切人对视和接触。

小A非常痛苦,成绩直线下降,进而竟发展到害怕去学校上学。

其实小A是罹患了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地步;或坚信自己脸红,已被别人看到,而惴惴不安,进而极度避免社交。

据了解,小A的父母传统观念很强,有一天,小A与几个女孩在院子里玩“嫁新娘”的游戏,父母看见后,骂他不知羞耻,并拉回家痛打了一顿。

上中学后,父母更不许他与女孩来往。

父母的教养方式,使他把青春发育期的正常心理活动,也视为“肮脏、邪恶、不正派”,心里有了阴影,心理上即产生了自卑感和自罪感,过分地谴责自己,导致紧张、焦虑和频繁眨眼,不敢与人对视。

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适当的药物调整,并配合系统脱敏训练,小A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害怕与人对视,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小A的心理障碍折射出家长“青春期教育”的误区。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要想不受网络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当今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就应该做的事是思考如何才能引导中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洪水猛兽,真正的做到让网络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要引导中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者应当做到:

1.加强道德教育和性教育力度

网络正在飞速的发展和影响中学生的发展,但我们的道德教育并没有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

因此,中学教育应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在传统的德育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在传统的学生行为规范中增添网络行为规范。

要通过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虚拟社会中也应当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的内容中还应该包括强有力的性教育,应当让中学生完整地了解自己身心构造,从而减少中学生对自己生理发展的神秘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减少和消除中学生的网络色情成瘾。

同时也包括在互联网上建立思想教育网站和性教育网站,并让其成为思想教育和性教育的重要阵地,以此来增强对中学生的力度,也成为现实思想教育和性教育的有益补充。

2.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易感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一个眼神、一个漫不经心的暗示,都会使他们平静的内心掀起涟漪。

取得了一次好的成绩,他们有可能欣喜,甚至目空一切。

遇到一点挫折失败,他们又有可能变得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从而产生心理的闭锁性,转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造成孤独抑郁等网络心理障碍。

因此,创设一个场所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尽情、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愉快、轻松地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就能够减轻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而针对中学生已经产生的各种网络心理障碍,则应当采用专门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其网络心理障碍进行调适和治疗。

由此可见,在中学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引导中学生合理上网和防治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对中学生进行安全上网的教育,消除中学生对互联网的神秘心理

避免“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方式绝不是简单的禁止,那样不仅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发挥互联网作为传阅交流信息工具的作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正确的措施不仅不是简单的禁止,而应该是进一步的推动。

因为掌握网络的使用和有关知识,能使其消除网络的神秘感,了解互联网作为应用工具的实质,“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教育中学生学会筛选有用信息,提高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使中学生不仅成为电脑的使用者,更要做网络世界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要引导中学生学会区分网络现实生活的界限,不要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把上网当作逃避问题的工具。

4.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教师应通过班会、网络沙龙等活动形式,在班级介绍丰富积极健康、适合中学生的互联网内容,并在学生中展开中学生上网产生问题的讨论。

例如如何认识网恋,如何对待网络上一些“黄”“黑”的东西,如何控制个人上网时间,如何处理上网与学习矛盾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营造一种班级氛围,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风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满足,从而将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

对于中学生而言,互联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学生使用网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学生热衷于网络并不是坏事,只要社会、学校和家庭能够正确的看待和引导,处理得当,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就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巨大的良性影响。

可以这样说,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中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极好的机遇,积极合理的利用网络必然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健康发展。

请登陆后再浏览该页,如果还不是本站用户,请免费注册!

请登陆后再浏览该页,如果还不是本站用户,请免费注册!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简易心理训练体操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简易心理训练体操

心理训练体操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游戏和心理作业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心理训练体操。

优点大轰炸:

让学生依次站在圈子中央,其他同学则用“优点”作为炸弹,轮番“轰炸”。

要求其他同学诚心诚意,只讲优点,不提缺点。

训练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感,使其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优点;二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抢凳子: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约7~8人。

学生站成一个大圆圈,大圆圈内用凳子围成一个小圆圈,凳子的数目比人数少1。

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抢凳子,没抢到凳子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提高学生动作的敏捷性。

接龙:

接龙训练的内容很多,有小品接龙、故事接龙、歌曲演唱接龙、运算接龙、相关动作接龙等。

操作方法是:

由教师或同学开个头(如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个小品的开头、一个动作的开头等),然后其他同学按要求将节目继续下去。

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说名解字:

教师组织学生围成一圈,由每个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名字的写法、由来和意义等。

训练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意识。

自我演讲一分钟:

学生自己对自己演讲一分钟。

内容可以是“一周生活的回顾”“我的优势面”“今天我最想做什么”“我想对你说”等等。

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助人助己:

让学生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苦恼写在纸上,装进信封,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写上代号。

教师将信封收上来后,随机分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本着“推己及人”的态度,以复信形式帮助同学解决苦恼问题。

复信由教师转给发问者。

训练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人人都会碰到苦恼问题,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苦恼与挫折。

每个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解决了自己相类似的问题,即在助人中助己。

同时,可培养学生热情助人的意识,并在助人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笑容训练:

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

每天对着镜子保持嘴角上翘10分钟,即微笑状态。

训练目的是通过改变学生的面部表情来改变学生的内心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有灵犀: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表演方,另一组是猜测方。

表演方的学生要根据教师出示的字牌上的内容(单词、成语、动物、植物、生活事件等)互相配合,用动作表现出来,但不能说话;猜测方的学生则要根据同学的表演,猜出字牌上的内容。

如字牌上出示的是单词“NO”,表演方至少有4个同学参加表演才能完成任务,其中三个同学配合做出“N”的形状,一个同学做出“O”的形状。

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高考复习进入心理疲劳期 厌倦状态抑制高考冲刺

高考复习进入心理疲劳期 厌倦状态抑制高考冲刺

正在备战高考的小欣最近感到疲惫极了,许多知识点复习了若干遍,但是在做题时,仍是似懂非懂效果不佳,这不仅让她感到“心太累”,而且心里都有些麻木了。

而小欣的困扰并非个别现象,近半个月来心理门诊接待的高考考生中,这样的状态不在少数。

种种看似“麻木”的表象,实际上是因高考引发的预期性焦虑的一种另类反应。

现象 

心太累是厌倦性反应 

心理专家说,小欣的状态是进入了一个心理疲劳期。

一方面,是由长时间的重复复习导致的心理厌倦性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过度紧张焦虑的一种表现。

因高考带来的焦虑情绪属于预期性焦虑,离预期越近焦虑程度越高,心理的疲劳反应越大,因而近日此类心理咨询有所增多。

而这样的复习状态如果不调整,效果是很差的。

有的考生苦恼地告诉心理医生:

每天机械地重复,感觉生活枯燥无味,简直难以坚持下去了。

想到与心目中的理想高校可能相差很远,又感觉沮丧,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力不从心,我该怎么办呢?

对此心理专家给出的答案是:

找到自己复习的兴奋点;确定与自己实力最接近的目标;不要提前设想高考失利的后果。

调查 

考生复习兴奋点差异大 

针对高考前严重影响考生的心理厌倦性反应,几位心理专家进行过一次临床调查。

结果显示,一部分考生感觉在自己的弱项上加强复习效果显著,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感觉在强项上复习更有收获,这两部分学生所占比例相差无几。

调查还显示,对于复习效果好的科目,考生往往越学越兴奋,越有积极性,也感到越学越有收获,反之很多考生则越学越烦躁。

心理专家指出,考生应根据个人情况、兴趣和愿望来安排复习,而不是强迫自己。

高考日益临近,在复习收获大的科目上多下功夫,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要放弃学习兴趣较差的科目,而是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给可以成为兴奋点的科目更大的复习空间。

如果某一科目进入心理疲劳期,感觉似乎复习到了一个高度,就无法再逾越,可以找一些经典又精练的试题来做。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都是以前接触过的内容,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很多知识当再次学习时,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体会和心得,会让你重新激发复习的热情。

提醒 

不要提前恐惧失败 

“如果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对高考失利的预测性恐惧,是不少考生倍感身心俱疲的重要因素。

心理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将失败扩大化的不良心态。

很多人都认为那些高考状元很聪明,其实他们都很平凡,有的人甚至从没有考过年级第一。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和的心态。

心理专家说,很多考生之所以现在很焦虑、很浮躁,甚至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就在于这种对考试失败的恐惧,是一种放大后果过度恐惧的心态。

而高考前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单一的生活方式,很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尽管这种心理疲劳可能并不是生理疲劳,但它会导致对智力发挥的抑制。

与心理疲劳相交织的对失败的预测性恐惧,更不可能带来良好的复习状态。

高考成功实力和心态缺一不可。

如果说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硬件,那么心态调节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

它可以使考生正常发挥,也可以使考生超常发挥或者发挥失常。

不少“过来人”表示,高考成功70%取决于心态。

还没考试就先对失败后的情况进行种种设想,怎么可能有一个好的心态。

心理专家说,要调整好心态,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根据模考情况合理确定与自己实力最接近的目标,这样有助于建立自信心;二是正确放松,累了就休息一下,困了睡上一会儿也无妨;复习中感觉大脑麻木了,不妨适当活动身体后找一本自己喜爱的“闲书”读一会儿,不仅放松心情还能减轻对“书”的厌倦感。

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应该遵守的,但也不要囿于形式,可以根据身体状态灵活完成。

即便是学校硬性安排的晚自习,如果确实感到状态不佳学不下去,也不妨请个假,在放松调整状态后再去完成原定的复习计划。

方法 

舒缓心理运动最有效 

实在学不下去了也要硬着头皮学,这是很多考生的复习状态,也是造成考生出现心理厌倦性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心身专家指出,如果感觉学不下去了,不如去做做运动,这是缓解压力调整状态的一种好方法。

备战高考的孩子几乎都远离了运动,这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有人认为,考生们的心思全放在紧张的学习上,每天除了复习还是复习,哪还顾得上锻炼身体。

其实,复习迎考期间同学们更需要运动。

不论是从生理科学还是心理科学角度,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体育运动对于缓解压力是十分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良药,不仅能够储备体能,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愉悦心情,给自己解压,比吃补品更能调整人的状态。

考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心情不好时跑上几圈或跳跳绳,能够平静情绪。

不过要注意,考生运动时不宜选择激烈项目,而且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要边运动边想功课,以免受伤。

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下午4至6点,这是人体生理功能最好的时候,锻炼身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避免在临睡前进行运动,以免过后太兴奋而影响休息。

在户外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高考专家出谋划策 树立信心从小事开始

高考专家出谋划策 树立信心从小事开始

高考即将来临,是对学生的“大考”,也是对家长的一次“大考”,如何在“大考”中立于不败,这需要很多的准备,一句话:

细节决定成败。

近日,很多家长致电咨询热点,询问高考前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调节孩子的心理等一系列问题。

心理专家建议:

通过想象自我放松 小事上树信心 

考生焦虑来源于家长

心理专家认为,其实,考生的焦虑来源于家长,家长是情绪污染源。

每到高考,家长统管了学生的一切时间,看到孩子在看电视,家长会站出来说“高三学生了,怎么还有时间看电视”,或者一直提醒孩子距离高考还有几天,甚至挂上倒计时牌,整个家庭的氛围异常紧张和压抑,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家长关心孩子没有问题,关键是方法上有问题。

曾经有一位学生形容他的家长像侦探。

学习的时候,家长会送杯水进来,其真正用心是看你有没有学习。

而且每天说,要好好考,要不然今后工作就难找了。

这种关心显然对孩子不利。

家长应避免干扰孩子 

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心理专家去年在一所学校进行了关于影响高考生心理因素的调查,排在前几位的是学生担心家长和别人的评价、自卑、学习应试技巧、对未来的担忧和紧张。

学生担心家长和别人的评价,根源在于家长认识上的错误。

家长的“希望”无形地将学生逼进了死角。

家长认知错误表现在三个方面,绝对化的要求,要求孩子上名校,考好成绩,出人头地;过分概括化,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说他不聪明,没本事;创造紧张气氛,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天就塌了。

家长必须认识到一个孩子成绩好,不能代表这个孩子今后就有成就,家长要相信孩子,保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这样才能帮孩子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

家长现在应避免干扰孩子,做好生活上的照顾就行了,保证孩子考试时身体不出问题。

考生放松要讲技巧 

考生自己要学会放松,最重要的是讲求技巧。

平时可以意象放松,通过大脑想象自我放松形象,比如,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躺在大草原上,或者阳光洒在自己身上等各种让自己舒适的形象。

如果考生形象思维欠缺,不能想象出那种情景,还可以采取深度肌肉放松方法,比如让胳膊上的肌肉在放松的时候,突然紧张起来持续10秒,然后放松10秒,半个小时内重复10次左右。

考试的时候如果因为心理压力大而无法集中精力做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呼吸。

现在最忌讳搞“疲劳战”,因为大脑有种超限抑制的规律,过于繁重的学习,大脑就会排斥,就是平常说的“脑子不转了”,这对于考试没有任何好处。

考生和家长要重视这种规律,每天安排好学习时间。

同时,在合理安排学习的前提下,安排放松的时间,如散步、运动的时间,这样做可给予考生心理上的放松。

从细节上准备高考 

现在已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刻,学生要从细节上准备高考,从小事情上树立自信心。

考前,要做基本生活准备,从准备考试用具开始,然后就是准备一些防晒防雨用具,从这些小事上树立自信心。

女孩子要调理好身体,考虑到例假的问题。

处理好细节,心理上的自卑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半了。

营养专家建议:

遵循三原则 保证主食摄入量 

饮食对高考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饮食不合理可能导致影响考试状态,营养专家表示,高考前饮食应遵循三个原则:

清淡、营养、安全。

饮食宜营养清淡 

考生考前饮食总量不要因高考临近而刻意改变,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及考试期间,饮食量都不要比平时增加太多,尤其考试期间饮食总量不要做太大的变动,应和平时保持一致。

饮食应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可以吃一些鱼、牛肉、牛奶、蛋及豆制品,以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及水果含有较多维生素A、C及各种矿物质,尤其是绿色、深绿色和红色蔬菜营养更佳;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胚芽及外层组织,花生、豆类、全谷类等含量较高,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