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534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2015年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

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

“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

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

”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韩非子》: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信人则制于人。

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

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材料观点

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

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4.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D.增加政府收入

5.“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

“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

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

”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A.《洛神赋图》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

6.李鸿章在奏章中说:

“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

……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

”通过上述材料可知

①北洋水师缺乏政府大力支持②中国海军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

③日本海军力量获得长足发展④李鸿章正确指出中国战败根源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7.《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

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8.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

“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

”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9.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B.C.D.

10.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

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

“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

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

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

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1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1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4.“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

”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B.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C.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D.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

15.“1933年,美元贬值约30%。

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16.“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

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

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17.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

“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

……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由此可见,戴高乐

①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②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

③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④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近期,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跨国公司掌握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不利

C.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D.经济全球化中的利润分配极不

平衡

19.2014年11月2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宣布,众议院已于当天正式向华盛顿联邦法院起诉奥巴马政府。

起诉书列举了“两宗罪”,包括奥巴马政府“两次推迟实施”医改法案中关于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的条款,奥巴马政府违规使用联邦账户资金向保险公司支付1750亿美元。

材料说明

A.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B.国会弹劾总统的标准为是否违宪

C.总统拥有支配国家财政的权力D.国会决议未经总统许可直接生

20.“印象!

印象!

要知道它们只是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而不是生活本身!

不论是艺术家、诗人或雕塑家都不应当把印象与原因分开来,它们原是互不分离的”,“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

”符合上述观点的西欧文学作品是

A.B.C.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2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

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

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

……《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

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

……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

……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

……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2分)

 

22.(14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

至手工织

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

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5分)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4分)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

到的借鉴价值。

(5分)

 

23.(14分)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体现了加强集权与分散权力的双重倾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

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

——汉米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分散性以及利益集团的多元性等等常使联邦政策步履维艰,事倍功半,或因立法软弱无力而治标不治本。

同时,各级行政部门作为执法者,不时地自作主张,越俎代庖;其“一仆侍二主”的性质及彼此间围绕资源和权力所展开的竞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梁茂信《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加强集权的原因

,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有利于美国加强集权的规定。

(4分)

 

2)与集权相反的是分权。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

(10分)(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300字左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4、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

从1895—1898年,出现各类新报刊约60种,多由国人自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销量逾万,“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

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

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人士的教育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主要政治背景。

(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作用。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维新变法为例,简要说说文化教育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5.(10分)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

……今一旦得赫尔利将军之助,使我们有实现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兴地感谢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的。

我深愿经过你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大民族……永远携手前进。

——毛泽东《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1944年11月4日)

材料二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危险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

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

我们有两条:

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至于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

材料三为了有利于中美高级接触,党中央从大局着

眼,不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作两国高级接触的前提条件。

……台湾问题应与整个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这一政策调整奠定了中美两国在存在着重大分歧的情况下逐步接近的基础。

但是,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

这三项基本原则一直贯穿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中,为此,中国对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进行了一次次坚决

的斗争。

——张化《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毛泽东主张中美“携手前进”的目的。

(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分析,面对中美重大分歧,毛泽东的处理方式呈现怎样的特点?

综合以上材料,从毛泽东对美政策调整的视角出发,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4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2015秋高三年级第二次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答题纸

21、(12分)

(1)

 

(2)

 

(3)

 

22、(14分)

(1)

 

(2)

 

(3)

 

23、(14分)

(1)

 

(2)

 

24、(10分)

(1)

 

(2)

 

(3)

 

25、(10分)

(1)

 

(2)

 

(3)

 

2015秋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D

A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C

A

C

C

A

B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共计60分。

21.(12分)

(1)主要内容:

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

(3分)

方法:

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

知行合一。

(2分)

(2)社会价值:

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2分)

思想贡献:

涵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

(3分)

(3)启示:

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

(2分)

22.(14分)

(1)特点:

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3分)

主要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分)

(2)具体表现:

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1分)

有利变化:

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分)

(3)发展状况:

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

(3分)

借鉴价值:

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2分)

23.(14分)

(1)原因:

邦联体制威胁国家统一。

(1分)

规定: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对立法有否决权。

(3分)

(2)

水平与评分

论述的视角

史实的举例

答题的总体表现

水平1

(8—10分)

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是美国历史发展的

产物(1分)

如:

在民族独立斗争中确立起州的分权体制;邦联体制的影响。

(2分)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

(1分)

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体现在美国政治体制的各个方面。

(1分)

如:

联邦制使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三权分立体制规定各级政府的权力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2分)

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对美国政治造成影响。

(1分)

积极影响:

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三权分立体制保障人民权利,防止了专制的出现;(1分)

消极影响:

联邦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行政部门滥用职能,权力斗争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1分)

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

水平2

(6—7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2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

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

水平3

(3—5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

论述结构不严谨。

水平4

(0—2分)

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24.(10分)

(1)教育观念:

全民教育。

(1分)背景:

面临瓜分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分)

(2)举措:

兴学堂;办报刊;立学会。

(3分)

作用:

制造舆论,宣传维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启发民智,扩大政治参与。

(3分)

(3)关系:

文化教育举措推动维新变法;维新变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2分)

25.(10分)

(1)目的:

打败日本侵略;建立民主国家。

(2分)

(2)变化:

从友好到敌对。

(答完整给1分)

原因:

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两极格局下的战争威胁;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3分)

(3)特点:

原则性;灵活性。

(2分)

启示:

以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国内外政治形势影响对外政策发展。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