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572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7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docx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

(一)世界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新趋势

1.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

在过去的16年里,全球旅游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球旅游人次超过7亿,

较2001年增长了3.1%。

在各种旅游形式中,休闲度假开始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相关的旅游产品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产业中档次最高的产品,并引领着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性的旅游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

增长的势头。

到2020年,全球仅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

21世纪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是“亚太世纪”。

2.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

中国国内旅游现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

旅游市场。

现阶段我国国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短程、短时、少花费、

周末休闲;旅游需求是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在游程及空间

上,旅游空间集中在以中心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地区。

我国旅游需求的

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

在旅游发展

形式上,近距离的康体休闲型的游憩活动在都市居民的旅游结构中的

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的规模和潜力十分可观;观光

旅游在近期内仍是旅游的主体,文化和生态旅游是近阶段热点;但度

假旅游必将蓬勃发展,个性化旅游需求也必然会推动旅游业走向主题

化。

 

2003年10月,世界旅游及观光业理事会(WorldTravelandTourismCouncil,WTTC)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评估如下:

预计2004-2013年的10年间,中国旅游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0.9%,至2013年底,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82亿美元。

不少世界旅游业内人士及世界旅游组织都预言,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的旅游输出国。

(二)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机

1.相关行业的扩大开放,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已明确开放的三个领域,即金融业的扩大开放(有助于于旅游服务的现代化)、信息产业的扩大开放(将推动电子商务和销售网络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营销方式的现代化)、关税的降低,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直接的好处。

2.加入WTO、扩大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业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旅游企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入世将进一步促使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从而带动商务游客和观光游客的增长。

4.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业

的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旅游产业的形成,

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促进国内外收支平衡。

有专家预测,加入世贸后,外资将会大举进入我国的旅游市场,

2004年至2008年是高峰期,这些资金将会集中在饭店、景区、商品

和旅行社网络建设上。

总的说来,加入WTO会使得中国旅游业完全与全世界各国的旅游

业在同等条件下开展激烈的竞争,使我国旅游业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势头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产业素质,促进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使旅游业发展更健康、更稳定并更具有可持续性。

(三)我国宏观政策导向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把旅游业

的发展视为国民经济新增长中的重点,并不断出台加快培育旅游业发

 

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000年,

国家计委首次将旅游基础设施纳入了长期国债投资计划,并安排12亿的资金重点支持包括旅游交通、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和商业性投资环境。

为配合投资安排,今后国家计委将和国家旅游局一起,每年向社会推出一批“中国旅游发展优先项目”,并陆续开展相关的招商活动,以引导社会投资。

国家还将陆续出台包括给予更大资金支持在内的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0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了新世纪中国旅游发展的宏伟目标:

在未来二十年加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国家制定的大力拉动内需和投资向旅游业倾斜等政策导向,以及全国新的休假制度,为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明确表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中国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合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努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现代旅游行为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

喧嚣的都市,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放松的形式,用以调节身心、恢复疲惫和增长阅历,游客渴望“深入一地”的休闲度假旅游,在了解当地人文风情的同时,又能在蓝天碧野、绿水青山之间忘尘忘忧,彻底放松。

目前,旅游者越来越不只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而是越来越强调一种参与、体验和放松。

因此,生态田园旅游(如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和多种形式的“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文化旅游将成为当代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二.柏泉镇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

 

(一)东西湖水乡旅游区在武汉市旅游大环境中的地位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总人口约八百万,它既是湖北旅游发展的龙头,也是华中旅游重镇。

然而,武汉更多地是旅游者旅游行程中的一个匆匆的过境之地,而不是目的地;根据旅游部门统计,外地游客在武汉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0.7天。

而西安、北京、桂林等旅游目的地城市,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均在2天以上。

另外,武汉每年出游人数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人数,一向乐山乐水的武汉市民出游人数一直居国内大中城市前5名,且还在逐年增加。

但武汉旅游业“出游多,入境少”的局面长期未能改变。

如何开发、发展好武汉旅游业,留住自己人、吸引外地人来武汉

旅游,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越来越多地在关注和思考着这

样一个问题。

2000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编制实施了《武汉市旅游业

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武汉

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即立足于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加

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包括观光旅游、生态旅

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等在内的多形式、系列化旅游产

品,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华中大旅游圈,以此支撑旅游经济强省建

设的格局。

而柏泉生态旅游区作为东西湖乃至武汉旅游发展了中重要

的一环,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武汉市旅游发展目标的实现。

东西湖水乡旅游区作业武汉旅游发展了中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武汉市旅游发展目标的实现。

因此,东西湖区人民政府正在组织制定《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将东西湖旅游区纳入武汉市发展地区旅游的一个重点。

(二)柏泉生态旅游区在东西湖旅游区的地位

柏泉生态旅游区位于东西湖旅游区的北部,是武汉市的西北近郊,东北滨府河与黄陂、孝感两地相连。

本区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人群聚集、生活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基础较好,是东西湖旅游区重要的一部分。

基于东西湖旅游区的基本功能定位,柏泉生态旅游区应根据东西湖旅游区其它景区的开发主题,差异性地选择“周末家庭度假休闲”

 

“宗教旅游”和“田园旅游”为开发主题,将本区建成武汉市民的周末家庭和田园游乐园,全面实现东西湖旅游区的功能定位。

 

第二章柏泉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Strenghts)

(一)区位优势

柏泉生态旅游区位于东西湖旅游区北部,距离中心城市KM,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相连,驱车不到一小时即可直接到达,交

通极为便利。

柏泉生态旅游区周边是武汉市乃至全省开发项目的热点

地区,不大的范围内分布着武汉东啤、统一食品、吴家山台商开发区、等等,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市场优势

柏泉生态旅游区主要针对的客源市场是武汉市市民,包括武汉市民和来武汉市旅游的旅游者(如进行商务会议旅游的旅游者)。

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特大城市,同时有近300万的流动人口,其旅游消费潜在市场十分庞大。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及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双休日的实行,武汉人对休闲、旅游、娱乐的需求与日俱增。

只要抓住武汉人旅游需求的特点,设计出符合武汉市民旅游消费心理需要的旅游产品,就必然能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赢得旅游市场。

随着武汉市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柏泉生态旅游区必然会以“后发优势”抢占时机,成为东西湖旅游区中的佼佼者。

(三)资源优势

(四)领导重视、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二.竞争劣势(Weaknesses)

(一)旅游资源较丰富,但知名度不高。

(二)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品牌产品

(三)旅游人力资源不足,基础薄弱

 

(四)旅游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管理不统一

(五)资源开发缓慢,旅游业发展的潜力远未发挥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一)武汉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武汉市乃至东西湖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2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493.1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在第四位,比上年增长11.8%,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20元,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为

11位,比上年增长12.1%。

根据国际旅游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均收入水平达到820美元左右,这是国内旅游高速增长时期。

近年来,武

汉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城镇居民出游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人均旅游消费也迅速提高。

在经济稳定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广阔的客源市场为柏泉生态旅游区乃至东西湖旅游区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又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旅游业持续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三)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遇

(四)区内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

(五)游客好奇、寻求新的旅游目的地之机遇

 

四.面临的挑战(Threats)

(一)区际区内空间竞争日益激烈

东西湖区柏泉生态旅游区面临着“区际区内竞争”的挑战。

市内周边地区以及东西湖旅游区内其他景区是柏泉旅游业的主要竞争对

手,有些景区具有良好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水平、较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对景区旅游业构成强有力的竞争,景区与周边其他景区共有相似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相类似的旅游产品之间空间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加强区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经济薄弱,招商引资比较困难

 

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是大投入、大产出。

从经济环境来看,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本区与周边经济相对落后,使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旅游支付能力受限,目前过分依赖招商引资,而经济水平不高,投资比较利益较低,又使招商引资处于不利地位,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三)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国旅游企业,与美国、日本等世界强国的旅游企业相比,存在业务范围窄、经营规模小、集团经济弱、内部管理散、科技含量低、自身能力差等问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刚刚起步的弱小旅游区企业,将面临着外资旅游企业的有力竞争。

(四)合理保护与利用资源的限制

柏泉生态旅游区处于武汉市的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开发旅游资源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必须全面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协调好用地与农民的关系;协调好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的关系,建立与大区域相协调的产业链。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客源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客源市场分级

根据柏泉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禀赋、知名度和吸引力以及区位条件,我们确定其客源市场为区域旅游市场,客源主要是国内旅游者,特别是武汉市市民及其周边城市的游客。

客源市场细分如下:

一级客源市场:

是以柏泉生态旅游区为中心的50KM以内的区域,主要包括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等城区,它们是柏泉生态旅游区的基本客源市场,也是要大力发展的客源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

是以柏泉生态旅游区为中心50—200KM以内的圈层,主要包括荆州、天门、仙桃、黄石等地区。

三级客源市场:

是以柏泉生态旅游区为中心200—300KM及其以上的区域,尤其是交通能够直接到达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它们是柏泉生态旅游区很有开发价值的潜在客源市场或延伸客源市场。

(二)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柏泉生态旅游区旅游目标客源市场的定位应是多角度的、立体的、动态的,并且随着客源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1.从客源市场区域来看,应主要定位于一、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包括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等。

这些城区交通方便,可达性强,且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消费行为大体相近,人民之间往

来密切,有传统的协作关系。

这一区域必将成为柏泉生态旅游区基本的客源市场和核心客源地。

在二级客源市场主要包括荆州、天门、仙桃、黄石、鄂州等。

交通比较方便,人口众多,大中城市的经济也较发达,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从旅游动机和出游目的看,近期应定位于周末休闲、观光旅游

及节庆旅游等类型的客源市场,中、远期定位应逐步扩大到度假、公

 

务、商务、会议、文化、科考、体育、生态及其它专项客源市场。

 

3.从客源组织方式看,近期应主要定位于组团与散客相结合的客

源市场,中远期更注意开拓团体客源市场。

4.从收入层次来看,近期主要定位于工薪阶层市场,中远期注重

开发高收入阶层市场。

上述目标市场定位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的,是一种立体型的市场定位。

根据这些市场定位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将上述潜在的目标市场变为现实的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二.客源规模与结构现状分析

柏泉生态旅游区旅游景区是即将开发的景区,其客源规模及结构

现状尚处于待起步阶段,我们以东西湖旅游区的客源结构现状为参照对其进行分析。

东西湖旅游区是湖北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地区,加之旅游产品知名度及交通、区位等条件较好,近年在湖北省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

其旅游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2001年的统计,其游客规模为万人次,比上年增幅为%。

旅游目的地客源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两大类。

柏泉生态旅游区属武汉市的城郊,其旅游资源区域性特征明显,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因此,游客结构基本上是国内游客,而且还突出表现为武汉市市民和周边城市游客,其中武汉市游客占三.客源地游客规模的预测

(一)方案Ⅰ:

此方案根据湖北省多年来国内游客增长的一般规

律,采用长期趋势法来对柏泉生态旅游区游客规模进行预测。

以2002

年总的游客人次万(资料来源于东西湖区旅游局)作为基

准年的游客规模,以近20年湖北省游客增长的平均速度

9.128%作为

K值,按照P=S(1+K)n公式,分别计算2005、2010和2020三个阶段柏泉生态旅游区的游客规模。

计算结果为:

P2005=18×(1+9.128%)4=万人次

 

P2010=26×(1+9.128%)5=万人次

P2020=40×(1+9.128%)10=万人次

(二)方案Ⅱ:

根据旅游发展的规律,一个旅游区域的旅客量发展呈现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平稳阶段和饱和阶段。

旅游出游率,一方面决定于旅游花费,这其中包含人们的经济收入及旅游地的消费价格;另一方面决定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可供人们自由支配的闲遐时间的多少。

而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或旅游景点而

言,游客人次的多寡以发展阶段而论,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量的

总量增加不大,但增长幅度很大。

例如我国20多年的旅游发展轨迹证实了这一规律,初期阶段游客量的增长速度很快,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游客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20%以上。

据世界旅游组织

(WTO)预测,中国从目前到2020年旅游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9%以上。

湖北省的旅游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此方案根据旅

游发展阶段的宏观走势,结合本区的实情,将柏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游客增长率分别定为:

15%、20%和10%,预

测结果如下:

P2005=18×(1+15%)4=万人次

P2010=18×(1+20%)5=万人次

P2020=18×(1+10%)10=万人次

以上两种预测方案得到的结果有出入,在使用时,可取方案(I)、(II)的平均,即:

P2005=()/2=万人次

P2010=()/2=万人次

P2020=()/2=万人次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析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根据200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

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柏泉镇的旅游资源可分为7大类、14

亚类和19个基本小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

 

山丘:

柏泉镇域地形北部为山地低丘陵带,地势较高,分布有狮

子山、睡虎山、玉屏山、瓠子山、一夜山等大小山岭11处,山地面积近万亩。

生物化石:

在柏泉红光队发掘了距今三亿五千万年的鳞木化石,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水域风光

河段:

柏泉镇域内有府河、昌家河等河段,可谓山水相拥,人杰地灵。

2

天然湖泊:

柏泉水域面积广大,水体面积约30Km,著名的有小罗赛湖、杜公湖和上幺教湖。

泉:

柏泉古井位于月塘角的水塘中,井底有树根盘曲,状如双鲤,一大一小,头端有地下泉水涌出,如鱼游动,成为奇观。

水澈见底,

清凉甘烈,被武汉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3.生物景观

树木:

柏泉陡山林木葱郁,盎然成趣,已形成森林公园的雏形;

除了这些自然生长的树木以外,柏泉北部还规模化种植了大片桃树、

梨树、橘树、茶树等,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花卉:

柏泉月塘湾是市花木公司基地,经过几年建设,已是漫山

浓绿盖地,花香宜人。

野生动物:

每年春夏之交,柏泉陡山周围常有大群的黄嘴白鹭栖息于此,煞是壮观。

另外,柏泉还是桂鱼、罗氏沼虾等名贵鱼虾的养

 

殖基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

1.遗址遗迹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主要有位于东湖大队的钥匙墩遗址和北塞

湖遗址、位于园林大队的余家嘴遗址、位于红光大队的龙王台遗址,

它们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的龙山文化遗址。

2.建筑与设施

宗教场所:

(1)位于刘家嘴的天主教堂,原由意大利传教土建于1840年,具有罗马建筑风格,为汉口最早的基督教堂;

(2)位于月塘

角村的景德寺,始建于唐代晚期。

动植物展示地:

主要有江汉区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博大观光农业园等。

归葬地:

(1)张京墓位于红星村花果园西南面。

张京明代人,曾任兵部尚书、四川总兵、七省级略等职,死后归葬于此;

(2)张京父母墓位于花果园东侧;(3)北宋合葬墓位于柏泉祝冲生产队西北岗东南坡,为北宋元佑年间墓葬。

纪念地:

主要有孙武故居、张京花果园和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柏泉驻足栓马的“系马桩”和万人坳。

3.人文活动

人事纪录:

主要有明朝兵部尚书张京、辛亥武昌首义元勋孙武、地皮大五刘歆生、世界名人张世荣、热爱教育的企业家张松樵、传奇人物刘松山、旅台企业家高仲强、木碳汽车大王高国恕、国民党上层领导人物陶涤亚、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周大党等。

(三)旅游商品

1.地方旅游商品

菜品饮食:

柏泉人腌制食用红鱼、腌菜、虾糌渊源流长,因此,柏泉有句俗话:

“红鱼、腌菜和虾糌,客来也不怕。

”目前,这几种家常便菜越做越精,越来越受欢迎。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柏泉玉屏山茶厂生产的名优茶“银剑”、“翠绿”等系列产品,多次在国内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另外,柏泉的

 

特产板鸭、盐蛋、皮蛋等远销国内各地;柏泉还有武汉市“菜篮子”

的美誉,是武汉市每日蔬菜瓜果的重要源地。

水产品与制品:

主要有干鲶鱼和罗氏沼虾。

其他物品:

柏泉镇是烟花的批发和生产基地。

表4—1:

柏泉镇旅游资源类型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主要资源和景点

A地文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狮子山、睡虎山、玉屏山、瓠子山、

一夜山等大小山岭11处

景观

 

B水域

 

风光

 

C生物

 

景观

 

E遗址

遗迹

 

F建筑

与设施

 

G旅游

 

商品

 

AB沉积与构造

ABG生物化石点

距今三亿五千万年的鳞木化石

BA河段

BAA观光游憩河段

府河、昌家河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观光游憩湖区

小罗赛湖、杜公湖和上幺教湖

BD泉

BDB冷泉

柏泉古井

CA树木

CAA林地

陡山森林公园、果园

CC花卉地

CCB林间花卉

市花木公司基地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A水生动物栖息地

桂鱼、罗氏沼虾等

CDC鸟类栖息地

黄嘴白鹭

EA史前人类活动

EAA人类活动遗址

钥匙墩遗址、北塞湖遗址、余家嘴

场所

遗址、龙王台遗址

FAC宗教与祭祀场所

天主教堂、景德寺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江汉区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博大

FAH动物与植物展示地

观光农业园

FD居住地与社区

FDD名人故居与

孙武故居、张京花果园、系马桩和

历史纪念地

万人坳

FE归葬地

FEB墓(群)

张京墓、张京父母墓、北宋合葬墓

GAA菜品饮食

红鱼、腌菜、虾糌

GAB农林畜产品及制品

名优茶“银剑”、“翠绿”、板鸭、

GA地方旅游商品

盐蛋、皮蛋、蔬菜瓜果

GAC水产品及制品

干鲶鱼和罗氏沼虾

GAG其他物品

柏泉烟花

 

张京、孙武、刘歆生、张世荣、张

H人文

HA人事记录HAA人物松樵、刘松山、高仲强、高国恕、

活动

陶涤亚、周大党等

二旅游资源的质量分析与定量评价

旅游资源质量分析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资源的质量等级状

况,这对确定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时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规划根据《旅游资源评价和赋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进行定量评价。

该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

值”、“珍稀奇特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