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610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

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龟(jūn)裂老趼(jiăn)押解(jiè)强(qiáng)颜欢笑

B.玉玺(xǐ)缱绻(quăn)乜(miǎn)视浅尝辄(zhé)止

C.蹂躏(lìn)整饬(chì)仇雠(chóu)扺(zhǐ)掌而谈

D.壁龛(kān)箭镞(zú)侪(jì)辈冠盖相属(zhŭ)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说书”本是种的艺术。

一些书场的著名说书人自有其长久抓住听众的艺术魅力,全本百回的连台说书能让一些铁杆书迷一坐到底,场场不落,风雨无阻,听得。

而当今的“学术说书”为什么如此令人生厌呢?

A.喜闻乐见奔走 神魂颠倒竟然

B.雅俗共赏 驰骋 如醉如痴竟然

C.雅俗共赏奔走 如醉如痴 居然

D.喜闻乐见驰骋 神魂颠倒居然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C.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D.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表达真情实感不是一种写作的小技巧,而是显示你生命质量的大问题。

     。

麻木的灵魂难以获得深刻的感情体验。

①没有忠诚的忘我品质

②没有感恩的心

③没有平等宽容的意识

④你就无法深入体验感人肺腑的亲情

⑤你也很难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友情

⑥你就无法理解生死不渝的爱情

A.②④①⑥③⑤B.②④③⑤①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①⑥②④③⑤

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委婉表达了自己“辞不就职”的愿望,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他的个性解放的思想,其“四大悲剧”为《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人间喜剧》。

D.《逍遥游》一文通过对鲲鹏飞离北海时壮观气势的描绘,以及它与多种小动物的对比,表现了庄子

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绝对自由境界。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英俊乌集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无不膝行而前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义纵传

义纵者,河东人也。

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

纵有姊姁,以医幸王太后。

王太后问:

“有子兄弟为官者乎?

”姊曰:

“有弟无行,不可。

”太后乃告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

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

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

以捕案太后外孙脩成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

都尉。

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

御史大夫弘曰:

“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成不可使治民。

”上乃拜成为关都尉。

岁余,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

“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纵至关,宁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

至郡,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

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吏民重足一迹。

而平氏朱强、杜衍杜周为纵牙爪之吏,任用,迁为廷史。

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

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

纵一捕鞠,曰:

“为死罪解脱”。

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

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

温舒至恶,其所为不先言纵,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

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

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

纵廉,其治仿郅都。

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多不治。

上怒曰:

“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

”嗛之。

至冬,杨可方受告缗,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

天子闻,使杜式治。

以为废格沮事,弃纵市。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无逋事  逋:

逃亡

B、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 隶:

检查

C、其后郡中不寒

而栗  栗:

发抖

D、已而卒起幸甘泉   卒:

终于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医幸王太后  今如此以百骑走

B、尽破碎其家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

C、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 呱呱而泣

D、及孔、暴之属皆奔亡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3分)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分)(《项脊轩志》)

(3)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4分)(《屈原列传》)

10、身为酷吏的义纵为官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

请简要概括。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漂泊

郑谷

槿坠莲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

鲈鱼斫脍输张翰①,橘树呼奴羡李衡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

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注:

①张翰,晋人,因见秋风起而思鲈鱼脍归隐江东,后移居长安。

②李衡,丹阳太守,呼橘为奴,畜橘养家。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淡无情”的原因。

(4分)

(2)简要赏析颔联艺术手法。

(3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2)▲,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仲列

传》)

(3)君子固穷,▲。

(《史记•孔子世家》)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6)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7)

▲?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圆气

孙远刚

①大山脚下是小山,小山脚下有人家。

人家不多,只是单独的一户,四间大瓦房,大门能进,后门能出。

出后门,是一个院子,也是一座园子,园子的西北角有一棵硕大的板栗树,高过屋脊,荫翳半园。

此树园,我称之为“栗园”。

②山洼里,山坡上,随处可见的板栗是很多的,板栗园里的板栗都是那种广而不高的树型,站在平地上也能够得着,像我家园中的这棵板栗可谓“老品种”:

树高可以成材,板栗不大但很甜,栗肉的颜色较深,咬起来韧而不粉。

③冬至回家,它落光了叶子,尽露青白光亮的皮肤,很威严地站在那里,像一尊青铜的武士。

清明回家,它长了一头浓密的青丝,还有一条条毛毛虫的栗穗子。

中秋回家,它的树根下摆着一大一小两只圆篾匾,栗子带青霜,泛着微光。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弓着腰,低头翻栗。

头顶上

树冠有些萧瑟,树叶间挂着些大张着嘴巴的“栗碗”,那是一只只口朝下的空“碗”。

④父亲说,栗子和其他果子不一样,桃梨杏李,从树头摘下来叫“离枝鲜”,栗子要自己落下地才算“圆气”。

父亲说,前几天,住在集上的双喜回来,用竹篙子打,打了一担栗子回去剥,他那栗子肯定不如我这些栗子,不“圆气”。

父亲说着,伸手抓了一把栗子给我看,我接过来,这些栗子表面温热,肚里却有绿沉沉的凉。

⑤父亲说,这几日,一夜到亮,“噗咚”、“噗咚”,栗子砸在瓦上,吵得人睡不稳。

秋往深里去,雁叫长空,月照霜林,栗子也在赶路,赶着成熟,赶着分娩,赶着落地。

落地心安。

我从屋里扛一架木梯出来,架在檐口,手里提着扫帚上屋,我要为父亲清理一下屋面。

屋面上的积叶中藏着很多栗子,随着扫动,溜溜地滚下瓦来,像指尖滑过琴键,一路脆响。

我边扫边捡,长裤的两只口袋装得满满的。

扫完了屋面,我又帮着父亲在地上找散落的板栗,石板缝里,酒瓶堆里,院墙头上,都有收获,手里的栗子沉甸甸的,心头喜悦也是瓷瓷实实的。

⑥低头寻栗,忽然想起“李衡奴”的典故。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载:

丹阳太守李衡在任时,偷偷叫人在武陵龙阳汜洲上种了千株柑橘,临死,“敕儿曰:

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洲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也可足用耳……”此板栗树是我们孙家木奴否?

⑦带一包板栗回城,放进高压锅,少少焐点水,插上电。

妻子下班,板栗出锅,正赶上吃。

伊边吃边说:

还是老板栗好吃,杂交的新板栗就是面,一点都不甜。

⑧儿子在外,每年只在春节回来几天。

每年秋天,我们都趁着板栗大量上市存储点,保管到过年,但往往不是被虫蛀,就是栗肉如败絮,能吃的十不能一。

冬天的街上,卖炒栗的很多,我们只是想叫他尝尝自家园里的栗子。

(选自《散文》2015.12)

13.“我”家的老板栗有何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14.赏析第③小节划线句子表达特色。

(6分)

15.文章第⑦小节写妻子吃栗子的情节有何作用?

(4分)

16.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诗画恩怨

吴冠中

①大漠孤烟直:

表现大漠无所有,只需一线横跨画面;无风,孤烟上升,形成一道纵直线。

长河落日圆:

长河是一道弯弯的长曲线,落日是一个圆圈。

王维这两句诗书写大漠的苍茫、浩瀚且华丽,发挥了形式美中直与曲的对照魅力。

苏东坡品味出王维的诗中画和画中诗,但王维的画上却从不题诗,诗不是画的注脚,画不是诗的插画。

后世在画面上直接题诗了,所谓诗画相得益彰,但,从何处相得?

她们难得彼此相知,相逢对饮千杯少?

遗憾的是多数情况下却是同床异梦,话不投机半句多。

画上题诗不等于画中有诗,甚至是诗画相悖,媒妁婚姻,彼此缺乏了解,谈不上水乳交融的爱情。

贾岛以苦吟闻名,他的诗中潜藏着形式美感,他之苦吟也许苦于极难找到诗与画的交汇点。

他的推敲之苦成了后人钻研艺术的一盏明灯。

鸟宿池边树:

鸟宿,是收缩的形象,近似一个圆圈;僧推月下门:

推开门是一道线状的展开,展开的线状与收缩的圈状是形象对比,是绘画之美。

僧敲月下门:

敲门出声响,则联想到鸟宿悄无声,是动与静的对照,属音乐之美的范畴了。

故推敲的问题是采用绘画美还是音乐美的选择,贾岛自己当时也许并末意识到这种区别,因而为之彷徨、推敲。

②诗、书、画三绝是传统中追求的目标,三绝结合在一幅画中更属综合型的艺术珍品,但这样的珍品实属凤毛麟角。

其反面,倒是画上乱题诗,诗情非画意,或误导了画境。

画面题跋中也是精辟之论不多,废话不少。

绘画是分割和利用平面的科学,画中任何一块面积都价值连城,不可轻易浪费。

马蒂斯说画面上没有可有可无的部分,如不起积极作用,必起破坏作用。

传统绘画中的空白部分亦系整体构成中的组成因素,所谓计白当黑。

如果要题诗,这诗和题诗的面积早设计在整体布局中,而习惯性地为补白而题诗、题款,都源于画面已铸成缺陷。

③不依赖文字的阐释,造型本身

的诗和意境如何表达,这是美术专业,这个专业里的科学性必须待更深的挖掘。

德国的莱辛(lessing,1729-1781)通过对雕刻《拉奥孔》和诗歌《拉奥孔》的比较,明确前者属空间构成,后者系时间节律。

我感到这亦是对画与诗淋漓尽致的解剖。

(选自《情、理之惑——视觉艺术与科学相呼应》)

17.简要说明第①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3分)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6分)

1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诗画恩怨”的内涵。

(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柔弱于觉民一种无奈的表现,柔弱于黛玉是一种美的姿态,柔弱于老子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3分)(A强应是qiǎngB乜应是miēD侪应是chái)

2.B(3分)(喜闻乐见:

喜欢听,喜欢看,形容很受大众欢迎;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奔走:

很快地走、急行;驰骋:

指骑着马奔跑或自由地、随意地到处走动;神魂颠倒:

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竟然:

意思是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

居然:

一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二表

示明白清楚。

3.D(3分)(A项“丝竹

”代指音乐;B“佩玉鸣鸾”代指舞女;C项“鱼雁”代指书信D“翠奁”是比喻)

4.A(3分)

5.C(3分)(《人间喜剧》为巴尔扎克代表作)

6.B(3分)(“襟”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其他选项是名词作状语。

7.D(3分)(“猝”,突然)

8.C(

3分)

(A凭借;率领B代词,他的;那C“而”均表

修饰D;指示代词,这;往,到)

9、

(1)宁肯看到哺育幼虎的母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

(3分,宁、乳、值每点1分)

(2)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3分,每句1分)

(3)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4分,每句1分)

10、①依法办事(直法行治),不畏强权;②为官有能,治理有方;③廉洁。

(3分,每点1分)

11.

(1)夏末秋初景色萧瑟;进退无计生活艰难;临近佳节漂泊在外;战争连年国家混乱。

(4分)

(2)连用两个典故,以进为退,通过自己与张翰和李衡的比较,抒发对他们羡慕之情,表现自己生活无依,无处安身的艰难处境。

(3分)

(3)思乡的愁苦;漂泊的无奈;国运的忧虑。

(3分)

12.(8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2)仓廪实而知礼节(3)小人穷斯滥矣

(4)风萧萧兮易水寒(5)门衰祚薄(6)桑榆非晚(7)晓来谁染霜林醉

13.①小而甜,肉色深;②韧而不粉;③外温内凉;④自然成熟(圆气)。

(4分)

14.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以时间为顺序写了栗树一年四季的生成过程,绘形绘色,表达了作者对于栗树的浓浓的喜爱之情,整散句结合,表达富有蕴味。

(6分)

15.①内容上:

通过妻子的赞美侧面表现了老板栗的好吃,丰富文章的内容;②结构上:

承上启下,与上文父亲称赞老板栗好吃相呼应,另一方面引出下文想让儿子尝尝自家园子的栗子。

(4分)

16.①对像父亲那样懂得等待成熟、顺应规律的人的赞赏;②暗含对那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人的批判;③表达作者对故园生活的眷恋;④对自然的、传统的事物的喜爱。

(6分)

17.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与画在很多情况下彼此很难相融;甚至有些情况下诗与画相互背离。

(3分)

18.首先指出诗、书、画三绝在一幅画中统一很难做到;接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其原因;最后指出为补白而题诗、题款的实质。

(6分)

19.

(1)诗画的恩是指:

画上无诗,但画中有诗;画上题诗,诗与画相得益彰;

(2)诗画的怨是指:

诗不是画的注脚,画不是诗的插图,二者很容易相悖,甚至起反作用;(3)诗画二者一属时间节律,一属空间构成,是不同领域。

(6分)

20.略(70分)(参考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译文:

义纵是河东人。

少年时代,曾与张次公一块抢劫,结为强盗团伙。

义纵有个姐姐叫姁,凭医术受到太后的宠幸。

王太后问姁说:

“你有儿子和兄弟当官吗?

”义纵的姐姐说:

“有个弟弟,品行不好,不能当官。

”太后就告诉皇上,任义姁的弟弟义纵为中郎,改任上党郡中某县的县令。

义纵执法严酷,很少有宽和包容的情形,因此县里没有逃亡的事,被推荐为第一。

后来改任长陵和长安的县令,依

法办理政事,不回避贵族和皇亲。

因为逮捕审讯太后的外孙脩成君的儿子仲,皇上认为他有能力,任为河内都尉。

到任后,

他就把当地豪强穰氏之流灭了族,使河内出现道不拾遗的局面。

宁成在家闲居时,皇帝想让他当太守。

御史大夫公孙弘说:

“我在山东当小官时,宁成做济南都尉,他处理政事就象狼牧羊一样凶。

宁成不可以用来治理百姓。

”皇上就任命宁成当关都尉。

一年以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察看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说:

“宁肯看到幼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

”义纵从河内调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在南阳家中闲居,等到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跟随身后,往来迎送,但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

到了郡府,义纵就审理宁氏家的罪行,完全粉碎了有罪的宁氏家族。

宁成也被株连有罪,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的官吏百姓都怕得谨慎行动,不敢有错。

平氏县的朱强、杜衍县的杜周都是义纵的得力属官,受到重用,升为廷史。

这时汉朝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兵打匈奴,定襄的官吏和百姓人心散乱、世风败坏,朝廷于是改派义纵做定襄太守。

义纵到任后,捕取定襄狱中没有戴刑具的重罪犯人二百人,以及他们的宾客兄弟私自探监的也有二百余人。

义纵把他们全部逮捕起来加以审讯,罪名是“为死罪解脱”。

这天都上报杀人数目,共四百余人。

这之后,郡中人都不寒而栗,连刁猾之民也辅佐官吏治理政事。

这时,赵禹、张汤都因执法严酷而当了九卿之官,但是他们的治理办法还算宽松,都以法律辅助行事,而义纵却以酷烈凶狠治理政事。

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白金起用,豪民乘机施展奸诈手段,京城尤其严重,朝廷就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当中尉。

王温舒极凶恶,他所做的事若不预先告知义纵,义纵必定施展个人义气欺凌他,破坏他干的事。

他治理政事,杀的人很多,但是急促治理,非但成效不大,反而奸邪之事越来越多,因而直指之官开始出现了。

官吏治理政事以斩杀和捆缚为主要任务,阎奉以凶恶被任用。

义纵廉洁,他治理政事仿效郅都。

皇上驾幸鼎湖,病了好长一段时间,病好了突然驾幸甘泉宫,所行之路多半没有修整,皇上发怒说:

“义纵以为我不再走这条路了吧?

”心中怀恨义纵。

到了冬天,杨可正受命主持处理“告缗”案件,义纵以为这将扰乱百姓,部署官吏逮捕那些替杨可出去干事的人。

天子听说了这件事,派杜式去处理,认为义纵的做法,是废弃了敬君之礼,破坏了君王要办的事,将义纵弃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