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786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

1.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Ag、ZnB.AgC.ZnD.Ag、Fe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4.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MgB.AlC.CuD.Zn

5.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W>Y>ZB.X>Y>W>ZC.W>X>Y>ZD.Y>W>Z>X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6.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7.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D.金Au>银Ag>铂pt

8.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

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A.X>Y>(H)>ZB.Y>X>(H)>ZC.X>Z>(H)>YD.Y>(H)>X>Z

9.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金属的活动性:

Zn>Ag>Cu

C.合金属于纯净物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1.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12.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1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

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

14.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B.X>Z>y,C.Z>y>XD.Z>X>y,

1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H2SO4=MnSO4+H2↑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

1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

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

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

17.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18.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D)C12+K2S==2KCl+S↓

18.(3分)

(1)Cu+2AgNO3==Cu(NO3)2+2Ag

(2)①C12>Br2>I2>S②B

19.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19.Cu(或铜)Fe(或铁)

20.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式);并写出在Z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1)XZY

(2)FeCuPt(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Cu+2gNO3==Cu(NO3)2+2Ag

21.有一批铁质螺丝钉已经开始生锈,你能用化学方法除锈,并做防锈处理吗?

请简要写出你的做法。

21.铁锈可溶于盐酸,先用盐酸把铁锈除去,用水清洗并擦拭干净,然后再涂油、上油漆

22.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钛铁矿,主要成分为TiO2、Fe2O3等,若用CO还原这种矿石,其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22.(5分)3CO+Fe2O3

2Fe+3CO2(2分)Fe2O3+6HCl=2FeCl3+3H2O(2分)复分解(1分)

2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3.(4分)Y>X>Z(2分)Z>Y>X(2分)

2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__________(填“>”“<”)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__的一边。

24.

(1)③

(2)<金属锰的薄片氯化亚铁(3)盐酸铁

25.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C)

2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北京奥运会用到多种材料。

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填序号)。

①使用金、银和铜等制作奖牌②使用纯羊毛和聚酯纤维制作“福娃,,

③使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④使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

(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尤为重要。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答出两条即可)。

26.

(1)Fe2O3+3CO

2Fe+3CO2

(2)①③

(3)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27.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

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2FeCl3+Fe=3FeCl2和

(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27.(8分)

(1)(2分)Fe+CuCl2==FeCl2+Cu

(2)(4分)Fe、Cu(或铁、铜,2分)2HCI+Fe==FeCl2+H2↑{(2分)

(3)(2分)FeCI3、Cu或FeCl2、Cu

28.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8.(7分)

(1)前

(2分)

(2)强(或弱);FeSO4(或FeCl2等);正确(或错误)(每小格各1分,共3分)

(3)

(2分,顺序中有一个颠倒不得分)

29.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

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小强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留守的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强的建议:

.

29.6HCl+Fe2O3==2FeCl3+3H2O2HCl+Fe==FeCl2+H2↑去锈后在机械设备上涂油(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30.某学校在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开始时,铝片表面有气泡

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

铝片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假设]:

假设1:

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假设2:

所用稀硫酸的浓度太小

假设3: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实验设计]:

你选择的假设是。

请选择恰当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有以下实验用品:

大小相同的铝片、l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实验步骤(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

[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30.[设计设计]1或2或3;方案1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的稀硫酸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方案2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30%的稀硫酸少许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方案3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10%的稀硫酸少许,然后加热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方案4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10%的稀硫酸少许,然后加入氯化钠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评价与反思]:

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只要答案合理均得分)

31.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的名称: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4)铁粉与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现欲用化学方法检验某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

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

(5)生产上要配制1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来测定钢坯中铁的含量,则约需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浓盐酸(密度以1.2g/mL计)多少毫升?

31.(8分)

(1)高炉(1分)

(2)3CO+Fe2O3高温2Fe+3CO2(2分)

(3)促使反应更加剧烈,并获得更多的热量(1分)

(4)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为铁粉,否则为生石灰(合理即可,1分)

(5)250mL(列式正确给2分,结果正确给1分,共3分)

32.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FeCu。

(用“>”、“<”填空=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32.

(1)Fe+CuSO4=Cu+FeSO4(2分)

(2)>(1分)

(3)CuSO4(硫酸铜)(1分)共4分

33.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

(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

Mg—24、Fe—56、Zn—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5.O

35.0

35.O

35.O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5.6

4.4

4.2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3.解:

⑴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⑵设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

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35g×3+35/6g=665/6g

M+H2SO4===MSO4+H2↑

X98

8g-4.2g665/6g×14%

X:

98=3.8g:

665/6g×14%X=24

该金属是镁。

⑶设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

Mg+H2SO4===MgSO4+H2↑

981202

105g×14%yz

98:

120==105g×14%:

yy=18g

98:

2====105g×14%:

zz=0.3g

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g/(105g+3.6g-0.3g)×100%≈16.6%

答:

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

34.京京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右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

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申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查阅资料:

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③中写出还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

(4)查阅资料: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02,N0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用右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人带有水的烧杯

中,若观察到,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

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④下图是NO2气体和空气混合的实验示意图,观察图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处画出相应的气体组成的粒子示意图。

⑤在3.84g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见上)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34.[本题共15分,第(4)题中⑤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

(1)D

(2)乙>Cu>甲

(3)①2HgO===2Hg+O2(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C+2CuO==2Cu+CO2(合理答案均给分)·

③用一种金属还原金属氧化物(合理答案均给分)

(4)①若干燥管内的液(水)面比烧杯内的液(水)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水)面保持不变

②充满干燥管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

③防止污染空气④

解:

设生成NO的质量为x,稀硝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设和答共1分)

35.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35、

(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铝丝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2)用砂纸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铝

(3)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

(4)CuFeAl

36.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

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

⑧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

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

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

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每空l分,共4分)

(1)置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只要表示“化合价有变化”的意思就可以给分,如写“有变化”或写“氧化还原反应”都可得分)

(2)Zn、Cu、Ag(或锌、铜、银);Cl2、Br2、I2(或氯、溴、碘或写“Cl、Br、I”也给分)

37.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

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

(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37.(8分)

(1)FeCl2+H2Fe+2HCl(2分)

(2)防止铁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2分)

(3)每空1分。

镁片与盐酸反应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