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524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docx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1.了解酸碱指示剂。

2.学会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溶液的酸碱性

1.阅读课本第12页实验探究7—3,并分组完成实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来源:

学科网ZXXK]

蔗糖水

加入石蕊试液后

溶液的颜色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紫色

加入酚酞试液

后溶液的颜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注意:

操作要规范、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

实验表明: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

像石蕊、酚酞这样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这种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

2.阅读“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可知:

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酸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H+、H2O和酸根离子)能使指示剂变色?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答:

探究过程:

①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

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色,说明H2O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2mL

NaCl溶液(中性),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色,说明Cl-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说明H+能使指示剂变色。

得出结论:

酸溶液中的H+能使指示剂变色。

1.溶液变色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溶液或碱溶液变色;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溶性酸或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酸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1.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新鲜杨梅汁是(A)

A.酸性的B.碱性的

C.中性的D.都有可能

2.能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和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B)

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

C.蓝色石蕊试纸D.红色石蕊试纸

3.某同学自制一种黄色的花汁,加入到不同溶液中,现象如下:

试剂

稀盐酸

食盐水

蒸馏水[来源:

学科网ZXXK]

草木灰水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进行如下实验:

(1)用该花汁去检验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结果显绿色,此废水显碱性。

(2)用该花汁检验家庭用的食醋,会显红色。

(3)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剩余的灰烬,草木灰水显碱性,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后显红色。

判断溶液酸碱

性的强弱

1.阅读课本第13-15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H+越多酸性越强,OH-越多碱性越强。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7。

2.溶液pH的测定方法

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1.测量某碱性溶液时,能否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量?

这样做对结果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量,因为用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稀释后溶液碱性减弱,pH偏小。

[来源:

学#科#网Z#X#X#K]

2.有一包可溶性

固体粉末,如何检验它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

答:

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并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酸碱性。

某溶液的pH等于零,则该溶液不是显中性,而是显强酸性。

1.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D)

A.pH=14B.pH=7

C.pH=1D.pH=0

2.当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与喝水量

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图象表示的是(C)

3.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

果先将试纸用

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

白醋实际的pH比较(B)

A.偏低B.偏高

C.相等D.无法比较

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来源:

Z_xx_k.Com]

阅读教材第15

-16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碱性最强的是血液。

2.大多数植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土壤的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答:

常温常压下,CO2饱和溶液的pH=5.6(或正常雨水的pH

≈5.6)。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取用固体药品

C.

稀释浓硫酸D.

闻气味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药品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药品污染标签;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故错误;

B、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操作错误;

D、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是用手煽动瓶口,让气体飘入鼻孔,故操作正确。

故选:

D。

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的情况,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A、D错误;质量守恒定律满足一切化学变化,C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选B

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

【答案】B

【解析】

【详解】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故选B。

4.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Ag、X、FeB.X、Fe、AgC.Fe、Ag、XD.Fe、X、Ag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

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X活泼性大于银;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说明Fe活泼性大于X。

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X、Ag。

故选D。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处于H元素前的金属可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第一个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

A.阿伏伽德罗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故A不正确;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B不正确;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不正确;

D、法国的拉瓦锡最早利用天平作为工具,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并得出空气的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6.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A.Zn(NO3)2、AgNO3

B.Zn(NO3)2、Cu(NO3)2、AgNO3

C.Zn(NO3)2、Cu(NO3)2

D.Zn(NO3)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能与硝酸铜、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即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当银离子被全部置换出来,若有锌存在,才能继续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A、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为Zn(NO3)2、AgNO3,错误;B、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C、若溶液中的硝酸银恰好被完全置换,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D、若锌是足量的,能与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

故选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10g水中加10g甲,充分搅拌可得20g甲溶液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用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具体说明温度;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10g水中只能溶解4g甲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指明三种溶液是否饱和,如果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否者不一定;故答案选择C

8.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硬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且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而可燃性无法说明。

故选B。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答案】B

【解析】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故三种物质中不含有氧气分子,应该说1个氧气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

B、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图中都是阴离子,故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故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的瓶口后不会看到白雾现象,故错误;

D、铵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故错误。

故选B。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钡溶液

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将某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气体是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将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没有氨味

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可溶于稀硝酸的碳酸钡白色沉淀,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先无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碳酸根离子,再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选项正确;

B、将某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存在氢气,故选项错误;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碱溶液,故选项错误;

D、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但尿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D.水和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

A、氧气和液氧,是一种物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水和冰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同种化合物,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石蜡融化C.食物腐烂D.液化空气制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矿石粉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蜡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液态空气制氧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3)烟台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分别不均。

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则R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肥皂水煮沸吸附作用,除色、除味Fe2O3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属于纯净物的是蒸馏水;故选A。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根据装置中的现象知道b端生成的气体多,可知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降低硬度的方法为煮沸,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为吸附作用除去色素和异味。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R的化学式为Fe2O3。

(5)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为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等。

考点:

水的分类、净化、电解水、软硬水的鉴别、降低硬度的方法

14.中科院建成了国际首座10兆瓦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原理如图所示:

空气变成压缩空气,从微粒角度分析,其变化的是______。

燃烧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分子间隔CH4+2O2

CO2+2H2O

【解析】

【详解】

(1)空气变成压缩空气,从微粒角度分析是分子间隔变小,改变的是分子间隔;

(2)燃烧室内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

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_____;滤渣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Fe、Ag、CuFe+2HCl=FeCl2+H2↑

【解析】

【详解】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进一步说明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后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Fe、Ag、Cu;滤渣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16.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若含有难溶性杂质,一般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清除。

(2)日常生活中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多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通过电解水能得到绿色能源氢气,并能证明水由______组成。

【答案】过滤煮沸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详解】

(1)固液分离的一般方法为过滤,过滤可以直接实现固液分离;

(2)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同时高温可以杀死细菌,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3)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后只有氢、氧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时应做的改进为______。

装置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室制取O2、H2均可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用装置E制取CO2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

N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H2化合生成NH3,如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

①检验有NH3生成的操作是______。

②N2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已知: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图中F装置的作用有三点:

一是干燥N2和H2;二是使N2和H2充分混合;三是______,从而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

④实验共消耗0.4gH2,若H2由锌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求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______。

(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酒精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把注射器活塞向下拉至固液分离向试管H中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则有氨气生成(或其它合理答案)N2+3H2

2NH3通过观察F中的气泡控制氮气和氢气的流量(或控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

3或调节氮气和氢气的量),使氮气和氢气的量达到最佳比例98g

【解析】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装置D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故填: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实验室制取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两者均为固液常温型,不需要加热,均可选择装置B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要长进短出,气体要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用装置E制取CO2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把注射器活塞向下拉至固液分离。

故填:

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把注射器活塞向下拉至固液分离;

(4)①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

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检验有NH3生成的操作是向试管H中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则有氨气生成。

故填:

向试管H中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则有氨气生成;

②N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H2化合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

故填:

N2+3H2

2NH3;

③F装置的作用有三点:

一是干燥N2和H2;二是使N2和H2充分混合;三是通过观察F中的气泡控制氮气和氢气的流量(或控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

3或调节氮气和氢气的量),使氮气和氢气的量达到最佳比例,从而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

故填:

通过观察F中的气泡控制氮气和氢气的流量(或控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

3或调节氮气和氢气的量),使氮气和氢气的量达到最佳比例;

④设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故填:

98g。

18.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

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备乙炔,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

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b的名称是____。

(2)写出乙炔的物理性质之一:

_____。

(3)从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____(填序号)。

(4)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X是一种碱,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集气瓶水槽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或密度比空气略小或难溶于水AECa(OH)2

【解析】

【详解】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b的名称是水槽;

(2)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由题中信息可知乙炔的物理性质之一: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备乙炔,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应用排水法收集,图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AE;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X是一种碱,则X的化学式为Ca(OH)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我校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一工厂排放的废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污染物是氢氧化钠,为了测定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他们取16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至146g时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求:

(1)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

(2)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计算过程)。

【答案】7.35%

【解析】

【详解】

解:

(1)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

146g×5%=7.3g

(2)设16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8.0g

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

答: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7.3g,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