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2785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docx

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68

专题25概念模型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1考点解析

1.E-R概念模型有关术语★★

●实体:

凡是可以被人们识别而又可以互相区别的客观对象统统抽象为实体(Entity)。

具有共性的一类实体可以组合为一个实体集。

●属性:

实体一般具有若干特征,用于描述其性质,这种特征称之为实体的属性(Attribute)。

称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为值域。

●实体主键:

能够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这组属性的任何真子集无此性质)称为实体集的实体键。

●联系:

抽象到概念系统中的实体之间会有各种联系(Relationship)。

●如果一个实体集有多个实体键存在,则可从中选一个最常用的作为实体主键,简称主键(PrimaryKey)。

2.联系又可分为两种

●实体集内部的联系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三类不同语义的联系

1一对一联系(1:

1)

对于实体集A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和实体集B具有1:

1联系。

2一对多联系(1:

n)

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存在1:

n的联系。

3多对多联系(m:

n)

4.E_R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的两条原则

1实体的转换

2联系的转换

5.“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中的主键应仔细考虑

1联系为1:

1

2联系为1:

n

3联系为m:

n

§2典型习题

1.目前常用E-R图方法来建立概念模型

2.在数据库设计中,组成E-R图的成分有________。

A.实体、联系、属性B.关系、联系、属性

C.实体、记录、字段D.文件、记录、字段

3.下列________不是E-R的要素。

A.实体集B.属性C.联系D.数据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A.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数据表示和操作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B.把凡是可以被人们识别而又可以互相区别的客观对象统统抽象为实体

C.能够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实体主键

D.用于描述实体性质的特征称为实体属性

5.下列有关二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1:

1关系指若对于实体集A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

B.1:

n关系指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

C.m:

n关系指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

D.1:

n指实体集A中每一个实体,对应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而且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对应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

6.下列有两个实体集,其中实体集A由系构成,实体集B由学生构成,因按学籍管理规定:

一个系可以包含多名学生,而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系,请问该二元关系属于________类型。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

7.在关系模式R(姓名,年龄,出生日期)中,最有可能作主键的是________。

A.姓名B.年龄C.出生日期D.姓名,年龄,出生日期

专题26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1考点解析

1.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1)关系数据模型的逻辑结构★★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关系。

●关系数据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Table),它由表名、行和列组成。

表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Tuple),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Attribute)。

●用关系数据模型对一个具体单位中客观对象的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结构描述,一般称为关系数据模式(DataSchema),而二维表中的内容即为其实例。

●关系数据模式的一般描述形式为:

R(A1,A2,…Ai…,An)

(2)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

在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即关系数据库)物理组织中,二维表以文件形式存储。

在大多数数据库中,二维表与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相对应。

2.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

●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

●关系数据模型概念单一,一般用关系(二维表)表示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量,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好。

3.关系数据模型中关系的限制★★

●每个属性对应于一个值域,不同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值域,但必须给出不同的属性名。

●每个属性都应该是原子数据(atomicdata)。

数据不可再分(如整数,字符串等)

●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重复元组)

●元组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属性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4.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

关系模式用R(A1,A2,…,An)表示,仅仅说明关系的语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合乎语法的元组都能成为R的元组,它还要受到语义的限制。

数据的语义不但会限制属性的值,数据的语义还会制约属性间的关系,这些约束可以用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称其为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三类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

若属性A为关系R的主键,则A不能为空值(即其值处于未知状态,记为Null)或重值。

●引用完整性:

R1的外键F要么是被引用关系R2中某一元组实际存在的主键值,要么为空值。

简单地说,即“引用完整性”要求在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即元组)。

设F是基本关系R(指对应实际存储的文件)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R的主键。

如果F与另一个基本关系S的主键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键(Foreignkey),关系R和S可以是同一个关系。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用户定义完整性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由应用环境对数据的需求而决定。

§2典型习题

1.在关系模型中采用________结构表示实体集以及实体集之间联系的。

2.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元组中属性的顺序不能任意交换。

3.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是用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

4.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域,不同的属性可有相同的域,但必须给出不同的属性名。

5.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关系中可以出现相同的元组。

6.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_____。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面向对象模型D.关系模型

7.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二维表中行的集合,下列有关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关系中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域,不同的属性不能有相同的域

B.关系中所有的域都应是原子数据的集合

C.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

D.元组中属性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8.关系中所有域的性质是________。

A.都是组合数据的集合。

B.都是原子数据的集合。

C.既可以是原子数据的集合,也可以是组合数据的集合。

D.只能是整数、字符串和数祖。

9.关系是一种规范化的二维表,下列关于关系特性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2009多选)

A.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行

B.关系中列是不可再分的

C.关系中行的次序可以调整

D.关系中列的次序可以调整

10.下列关于关系模型,正确的________(2011多选)

A.关系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B.任何一张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

C.关系中元组的次序可以变换,属性的次序也可以变换

D.不同属性应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是不同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域

专题27关系代数操作

§1考点解析

●关系代数操作简称为关系操作。

分为两类:

传统的集合操作;关系专用的操作。

●关系操作的结果仍为关系,可以再参与其他关系操作,构成关系代数表达式,由此描述对关系的各种复杂操作。

1.传统的集合操作

(1)并操作

设有关系R和关系S,它们有相同的模式结构(称R与S是“并相容”),其并操作(Union)表示为R∪S,操作结果生成一个新的关系,其元组由属于R的元组和属于S的元组共同组成:

(2)差操作

设关系R和S并相容,其差操作(Difference)表示为R-S,操作结果生成一个新关系,其元组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

 

(3)交操作(Intersection)

设关系R和S并相容,其交操作表示为:

R∩S,操作结果为:

即结果关系中的元组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4)广义笛卡尔积

设关系R和S分别具有p和q个属性,定义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ExtendedCartesianProduct)是一个具有(p+q)个属性的集合,每一个元组的前p个属性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q个属性来自S的一个元组。

广义笛卡尔积记为R×S。

注意:

R×S有m×n个元组

2.专门的关系操作

它包括:

选择.投影.连接.

(1)选择操作(Selection)

选择操作是从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

选择操作用下式表示:

其中R为关系名,逻辑表达式F(t)表示条件,F(t)中的运算符包括∧、∨、=、≠、>、>=、<、<=及算术表达符,运算对象可以是属性名,常量等。

由此可见,选择操作实际上是从关系中选取使条件F(t)为真的元组组成新的关系,它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操作。

(2)投影操作(Project)

投影操作是对关系作垂直分解。

从关系的属性中选择属性列,由这些属性列组成一个新关系。

若A为关系R中的属性列,投影操作表示为:

(a)关系R

(b)

A

B

C

A

B

C

A

C

a

b

c

a

b

c

a

c

a

a

f

a

f

c

e

d

c

d

选择和投影操作

(3)连接(join)

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属性必须是相同的属性列,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名的属性列去掉。

以上9种关系代数操作,其中并.差,广义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5种操作称为基本操作,它们可以组成关系代数的完备操作集。

其他操作(如交.连接和除法)均可以用这5种基本操作来表达。

§2典型习题

1.关系R与关系S“并”相容,是指_________。

A.R和S的元组个数相同B.R和S模式结构相同且其对应属性取值同一个域

C.R和S的属性个数相同D.R和S的元组数相同且属性个数相同

2.在对关系R和关系S进行差操作时,要求R和S_____。

A.都不是空关系B.具有相同的模式结构C.R的元组要多于S的元组D.不能有相同的元组

3.给出下列两个关系,其中A关系中有3个元组,B关系中有5个元组,经笛卡尔积运算后得到新的关系,元组个数为________。

A.8B.15C.20D.不确定

4.从关系中取出所需属性组成新关系的操作称为________。

A.交B.连接C.选择D.投影

5.下列________不是关系代数操作中的基本操作。

A.并B.差C.交D.选择

6.已知学生.课程和成绩3种关系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

性别,班级),课程(课程名称,学时,性质);成绩(课程名称,学号,分数),若打印学生成绩单,包含学号.姓名.课程.分数,应该对这些关系进行并操做。

7.如下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_______运算后得到R3。

B

D

E

1

m

i

2

n

j

5

m

k

A

B

C

D

E

A

1

x

m

i

D

1

y

m

i

C

1

y

n

j

R1R2R3

A

B

C

A

1

x

C

2

y

D

1

y

A.交B.并C.除D.连接

8.设有关系R,S和T如下。

关系T是由关系R和S经过_______操作得到的。

A

B

C

4

1

6

2

7

1

SR

A

B

C

1

2

3

4

1

6

3

2

4

T

A

B

C

1

2

3

3

2

4

A.R∪SB.R—SC.R×SD.R

S

9.假定有关系R与S,运算后结果为W,如果关系W中的元组即属于R,又属于S,则W为R和S________运算的结果。

A.交B.差C.并D.投影

10.设有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100和300,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则T的元组个数是________。

A.90000B.30000C.10000D.400

11.下列关系运算中,不要求关系R与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属性个数)的运算是_______。

A.R×SB.R∪SC.R∩SD.R-S

12.关系R的属性个数为5,关系S的属性个数为10,则R与S进行连接操作,其结果关系的属性个数为_________。

A.15B.>15C.<=15D.10

13.在对关系R和关系S进行连接操作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的_________。

A.元组B.属性C.联系D.子模式

14.若有关系模式: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其中部门号为主键,则下列一定无法完成的操作时_________。

(2012单选)

A.删除某个元组B.修改某个元组的部门名

C.修改某个部门的部门号为空D.修改某个部门部门名为空

专题28SQL查询语言

§1考点解析

SQL的数据查询

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

SQL语言提供了SELECT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

SELECT查询语句简单的形式为:

SELECTA1,A2,…,An(指出目标表的列名或列表达式序列)

FROMR1,R2,…,Rm(指出基本表或视图序列)

[WHEREF](F为条件表达式)

[GROUPBY列名序列](结果表分组)

[ORDERBY列名[排序方向]…](结果表排序)

§2典型习题

1.数据库的核心操作是________。

A.插入B.删除C.更新D.查询

2.要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SQL提供了三类语句,其中________不是。

A.插入B.修改C.删除D.查询

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select语句具有很强的查询功能,关系代数中最常用的“投影”,“选择”操作在select语句中可通过以下两个子句体现_________。

A.From子句和Where子句B.Select子句和Where子句

C.Orderby子句和Where子句D.Where子句和Groupby子句

4.若“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关系是:

S(S#,SNAME,SEX,AGE),SC(S#,C#,GRADE),C(C#,CNAME,TEACHER)查找学生学号为“8”学生的“数据库”课程的成绩,至少将使用关系________

A.S和SCB.SC和CC.S和CD.S、SC和C

5.学生STUD中查询所有小于20岁的学生姓名(XM)及其年龄(SA)。

实现该功能的正确SQL语句是________。

A.SELECTXM,SAFROMSTUDFORSA<20

B.SELECTXM,SAFROMSTUDWHERENOTSA>=20

C.SELECTXM,SAONSTUDFORSA<20

D.SELECTXM,SAONSTUDWHERESA<20

6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有学生表S,其模式为

S(S#,SNAME,GENDER,AGE)

现要查询所有男学生的名称,则要使用SQL的语句(填SQL语句标识符)。

7设有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成绩表SC,它们的模式结构分别为:

S(S#,SN,SEX,AGE,DEPT)

C(C#,CN)

SC(S#,C#,GRADE)

其中:

S#为学号,SN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DEPT为系别,C#为课程号,CN为课程名,GRADE为成绩。

若要查学生姓名及其所选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SQL查询语句为:

_________。

A.SelectS.SN,SC.C#,SC.GRADEfromSC,SwhereS.S#=SC.S#;

B.SelectS.SN,SC.C#,SC.GRADEfromSwhereS.S#=S.S#;

C.SelectS.SN,SC.C#,SC.GRADEfromSCwhereS.S#=SC.GRADE;

D.SelectS.SN,SC.C#,SC.GRADEfromS,SC;

8设有表示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为: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下面是一个SQL查询语句:

SELECT学号FROM选修WHERE课程号="C1"AND学号IN(SELECT学号FROM选修WHERE课程号="C2")该语句实现的功能是_________。

A.查询选修了C1或C2课程的学生学号

B.查询同时选修了C1.C2课程的学生学号

C.查询没有选修C1或C2课程的学生学号

D.查询没有同时选修C1与C2课程的学生学号

9.在SQL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中,用户可以用SQL语言对_________进行查询(2009单选)

A.基本表和存储文件B.存储文件和视图

C.虚表和存储文件D.基本表和视图

专题29Windows2000之鼠标和键盘操作

§1考点解析

1.鼠标操作

●指向

●单击(左键操作)

●双击(左键操作)

●拖动(左键操作)

●右单击(右键操作)

●右键操作(右键操作)

●右拖动(右键操作)

2.键盘操作

●Alt+Esc——在各个窗口中按顺序进行切换

●Alt+Tab——调出任务对话框,选择一个任务窗口

●Alt+F4——关闭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

●Alt+空格——打开当前应用程序的控制菜单

●Ctrl+Esc——打开开始菜单

●Shift+Tab——在不同部分的按钮和对象间切换激活状态

●Ctrl+end/Ctrl+home——选定最后一个文件/选定第一个文件

●Ctrl+Alt+Del——打开任务管理器

●Ctrl+A.Ctrl+C.Ctrl+V.Ctrl+X.Ctrl+S.Ctrl+Z

●Delete——删除

●Esc——撤销操作

●F1——启动帮助文件

●F10/Alt——激活菜单栏

●Alt+PrintScreenSysRq——将当前活动窗口复制到剪贴板(如果单独按下PrintScreenSysRq?

3.输入法的使用

●启动关闭中文输入法:

Ctrl+空格

●各种输入法之间切换:

Shift+Ctrl

●大小写字母切换:

CapLock

●中文状态下输入大写字母:

按住Shift键输入

●全角\半角切换:

Shift+空格

●中英文标点切换:

Ctrl+.

§2典型习题

1.在windows中,将当前活动窗口复制到剪贴面板,可以用__________来实现。

A.PrintScreenSysRq键B.Alt+PrintScreenSysRq组合键

C.Ctrl+C组合键D.Ctrl+V组合键

2.利用Windows提供的剪贴板,可选择下列操作,即可完成文本.图形和文件等对象的复制

A.“Ctrl+X”和“Ctrl+V”B.“编辑”菜单的“剪切”和“粘贴”

C.“Ctrl+C”和“Ctrl+V”D.“Ctrl+S”和‘“Ctrl+V”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为结束陷入无响应的程序,应首先按的键是。

A.Ctrl+Alt+DelB.Ctrl+DelC.Alt+DelD.Ctrl+Alt

4.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当需要在已打开的多个应用程序间切换时,可以使用的快捷键为___。

A.Shift+TabB.Alt+TabC.Ctrl+EscD.Ctrl+Shift

5.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中、西文输入法之间的切换可命令。

A.Alt+空格B.Ctrl+ShiftC.Alt+EscD.Ctrl+空格

6.关于Windows系统下的中文输入,描述正确的有。

(多选)

A.只用鼠标而不用键盘,也可输入汉字

B.按[Ctrl+Shift]组合键,可进行中文输入的切换

C.按[Ctrl+Space]组合键,不可进行中英文输入的切换

D.只用键盘而不用鼠标,则不能输入汉字

7.在Windows中文输入方式下,一般通过________复合键切换全角/半角符号。

A.+B.+C.+D.+

8.在Windows中,因窗口空间有限,仅显示部分文本内容,若想屏幕内容翻滚到文档尾部,应按________键。

A.HomeB.EndC.Ctrl+HomeD.Ctrl+End

9.在Windows系统的应用软件窗口中,使用________键可以激活菜单。

A.EscB.CtrlC.AltD.Shift

10.在Windows中,可以按________键将整个屏幕复制到剪贴板。

A.+B.+C.D.

11.随着汉字编码标准的发展,在中文Windows中,存储一个汉字至少要占用________个字节。

A.1B.4C.2D.8

12.不能启动或关闭Windows中汉字输入法的操作是________。

A.使用鼠标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输入法”图标

B.按+(或+

C.使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语言指示器

D.按+

13.Windows中,下列启动帮助系统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按“F1”功能键B.按“F4”功能键

C.单击“开始”按钮,然后单击“帮助”D.单击“开始”按钮,然后选择“帮助主题”

14.Windows中一般使用+________键进行中英文输入方式切换。

A.B.空格C.D.

15.操作Windows的时候鼠标突然失灵,其它硬件和软件一切正常。

此时需要关闭计算机,可做如下操作________。

A.按下Shift+F4键,选择关闭计算机

B.按下Ctrl+F4键,选择关闭计算机

C.逐次按Alt+F4键,关闭所有应用程序后选择关闭计算机

D.直接关闭电源

16.在Windows2000中,同时按下_______键,就会出现当前窗口的控制菜单。

A.Ctrl和空格B.Alt和空格C.Shift和空格D.Ctrl和Esc

17.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不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到"回收站"中,而直接删除的操作是()。

A.按De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