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2830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docx

优质部编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

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环境。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

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

”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

由孝道形成的浓烈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

“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扩到报师长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面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

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的进取精神和坚韧品格。

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发展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夫妇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

《中庸》有云: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认为君子之道首先体现在夫妇关系之中,夫妇之道与天地之道是相贯通的。

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明以后问题才越来越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

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

如东汉时期的宋弘、唐代的尉迟恭,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

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而重视夫妇之道与家庭和谐,则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势。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没有稳定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家庭。

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郭齐家《家和万事兴》人民日报2017年07月04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

B、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家庭和谐。

C、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D、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家庭和睦的表现,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B、文章在论证父慈子孝时从父慈对子孝的作用的角度切入,强调父慈是子孝的前提。

C、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D、文章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注重辩证论证,指出对其合理扬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家庭只有每个成员间的关系和谐,才能保证家庭关系、家庭模式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

B、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C、西方通过宗教、中华文化通过家庭培育熏陶说明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截然不同。

D、一代代人继承祖辈的志向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家庭、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陌生人的拥抱

安谅

  网上真是一个是非之地啊!

有朋友给明人发来两则关于覃老弟的图片:

一张是覃老弟在街头与毛头小伙子相拥相抱,另一张是覃老弟与一位妙龄女孩轻轻搂抱着的画面。

不过,这张照片似乎又不像被PS过的,这倒有点蹊跷。

  明人决定约覃考弟喝茶一聊。

一笑之后,覃老弟便竹筒子倒豆子,把事情的由来说得清清楚楚。

  那天,他上街,走到大拇指广场的入口,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站在那儿,眼光迎着他,对他谦恭地介绍道:

“先生,我是在校大学生,正在做一项社会实验,您能和我握个手吗?

”覃老弟略显迟疑了一下,但他迅速咀嚼着小伙子所说的话,又见他稚气未脱,书生卷气,便伸出手去。

小伙子握着他的手,连着说了几声:

“谢谢,谢谢您,谢谢您支持我的实验。

  他走了不过百步,又有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出现在他面前。

他以为那女孩也是想与他握手的,所以,当她伸出手臂,他也不自觉地抬起了右手臂。

不料,这位还蛮清秀的女孩竟然说:

“先生,我能拥抱您一下吗?

我们,这是一项实验。

”覃老弟看着与自己的女儿差不多的小姑娘,心生一缕怜悯,微微点了点头,姑娘就双臂伸展,轻轻拥抱了他一下。

只一会儿,女孩松开手,退后两步,向覃老弟欠了欠身:

“谢谢您,谢谢您的支持。

”覃老弟彬彬有礼地回道:

“不客气,不客气。

”“先生,您就不怕与陌生人拥抱吗?

”姑娘又跟了一句。

覃老弟仍是微微一笑:

“冒险的事,总是会付出代价的,不过,这不会有太大风险。

我相信这一点,也相信你!

”姑娘双脸嫣红,朝他又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您,先生!

  刚与姑娘告别不久,又有一位小伙子在路旁候着他:

“先生,我能问您要个手机号码吗?

”这回,覃老弟有些警觉了:

“你,要我手机号码干吗?

”“先生,我们是在做社会实验,看您会给陌生人手机号码吗?

我想,我也可以与您交换号码,算是交一回朋友。

”小伙子说得语句有点结巴,但说得还是入情入理的,覃老弟于是也爽快地把手机号告诉了他,还问了他的姓名:

他叫李让。

他还自我介绍是H大的一位在校学生。

他感谢覃老弟对他们活动的支持,最后也问了一句:

“您就不担心被陌生人要了电话,会有风险吗?

”覃老弟薄嘴唇一咧,肉鼻子往前一拱:

“这又有什么太大风险呢!

冒险的事,总会有代价相随,不过,这没什么的。

”小男孩提出要和他相抱一下。

覃老弟也和他拥抱了一下,然后告辞了。

  几周之后,有同事在网上发现了覃老弟与小男生相拥的照片,之后,他与女孩相拥的照片也出现了。

他心里一阵气恼,怀疑自己被设计了。

偏巧,小男生李让先打了进来。

小男生充满歉意:

“先生,这是我们的错,一位同学开玩笑,把您的照片发同学圈了,又有同学加了几句不该说的话,把玩笑开大了。

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处理,马上就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翌日,李让等几位学生在一位老师的陪同下,到覃老弟家登门致歉。

老师说网上信息已被删除,犯错的两位学生已被警方处理。

覃老弟又笑了:

“这是冒险必定付出的代价,不过,我不是说过吗?

这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我无所谓的。

”说完,他的“覃氏调皮”又生动欢快地展现在脸容上。

  (选自《新民晚报》2017年1月15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陌生人的拥抱”意蕴丰富、引人深思,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巧妙地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B.覃老弟之所以答应与陌生的女孩拥抱,只是因为她看起来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差不多,看见她就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缕怜悯喜爱之惜。

C.覃老弟面对陌生的小伙子也爽快地把手机号告诉了他并表示没有“什么太大风险”,表明他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信任的关系。

D.小说视角独特、洞察入微。

作者通过看似信手拈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篇幅短小,意味深长。

5.小说中画线处三次写到覃老弟的“笑”,三次“笑”的含义有何不同?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主要特点?

这样安排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是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的。

为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时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到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

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加紧了步伐,特别是立法保护进程加快。

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有望于近期出台。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和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中新网)

材料二:

我国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制订了“非遗”保护的法规,最早的是云南。

但是,国家立法由于牵涉的面比较广,有一些波折,这里面存在学界和文化主管部门沟通不够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原因,比如该立什么样的法,是行政法规还是基本法,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

此外,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糟粕之分,不能立法统统保护起来。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很少会粗暴地将文化分成优秀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

客观上说,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需要扬弃,但不能因为一个文化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与当代伦理价值现不相契合的部分,就认为这一文化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文化具有多元的特点,各民族呈现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

因此,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出台有关法律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经营,希望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

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四: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

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直到2003年才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作了界定。

B.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多项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有法可依。

C.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符合当代伦理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这一文化,而应当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

D.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需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B.从材料二看出,“非遗”保护工作立法出现波折,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

C.四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语言风格不完全一致,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

D.材料一主要说明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材料二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三、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解决办法,作用更大。

 9.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10-13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说,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注】文帝:

和下面的武帝分别指司马昭和其子司马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B.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C.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D.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口不臧否人物”中“臧否”与诸葛亮《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中的“臧否”含义相同。

B.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来成为官署属员的通称,表官署属员的词语还有“曹”“属”等。

C.九赐,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文中“让九赐”是司马昭辞让帝位的委婉说法。

D.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的坐姿,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刺秦失败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又喜好饮洒,善于弹琴,高兴时经常不顾自己的形象,很多人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也因此害苦了自己甚至获罪,不过后来被授予了官职,不久又得以提升。

C.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几次恸哭吐血,因过于哀痛而瘦骨如柴,以致得病差点丢了命。

D.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而对于朋友则用青眼相看,尽管因此遭到嫉恨,可文帝总是保护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2)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注】①镌鑱(juānChán):

雕刻,刻画。

②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风”与“雅”大都是写实的诗篇,王令认为老杜之诗堪与其比肩。

B.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所以,他的诗就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C.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

D.“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激励后世,流传久远。

15.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溪水两岸参差不齐的地势。

在《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的结局。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商隐在《锦瑟》中通过化用南海鲛人的传说来抒发感情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两种:

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

职业的研究,这类学者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运用自如;其研究多是“因题为文”,心态上是“完成任务”。

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于这一状态,往往;且过于单一,容易自我重复,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

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

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

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私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事业的研究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

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

,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把握全面,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识见远高于同辈,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

其佼佼者强强联手,在保留学术个性前提下,构建实力雄厚的团队,秉持核心学术理念,融会诸学,使万流归一。

其特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B.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C.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D.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搏动的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B.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C.其次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

D.其次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人宰割言之无文孜孜不倦居高临下

B.受制于人言之无文宵衣旰食高屋建瓴

C.任人宰割言之无物宵衣旰食居高临下

D.受制于人言之无物孜孜不倦高屋建瓴

20、下面文段有多处逻辑问题,请就其中三处加以具体说明。

(5分)

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于是不敢吃或吃得很少,这大错特错。

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结果不仅会引起糖尿病,而且导致冠心病等诸多疾病。

正确的做法是:

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搭配些粗粮。

21、仿照所给的句子,以“公益”为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内容协调。

(6分)

公益是一粒种子,爱心播种就能让希望开花,给别人一粒种子就是给自己一个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最近一期《国家宝藏》推介了春秋时代青铜器“云纹铜禁”,它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痕迹,精美绝伦,其工艺就是以铸造精密著称的“失蜡法”,主要用于铸造祭祀等礼器。

(2)抗战时驻昆明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奥斯汀偶然发现,附近村里工匠用失蜡法铸造出精美的庙宇大钟,他了解原理后研制出了新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解决了叶片易损的难题。

回国后奥斯汀对失蜡法的原料、工艺方法等加以改进,名为“奥斯汀熔模铸造法”,1955年注册了国际专利,并成为了现代精密铸造工业的标准。

(3)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的关键部分涡轮叶片,便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以现代技术结合“失蜡法”研制成功的。

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两则或者三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宁夏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答案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A项“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说法太绝对;B项“唯有如此才能使家庭和谐”错误;D项“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错误)

2、B(第三段提到“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主要讨论“孝道”对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没有讨论“父慈”对“子孝”的作用。

3、C(“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截然不同”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B项“只是”表述绝对,“看起来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差不多”与原文不符,“喜爱之情”没有依据。

5.第一次“笑”有自我嘲弄的意味,覃老弟因为自己与陌生人拥抱的照片在网上曝光感到尴尬。

第二次“笑”是对世俗偏见的嘲弄,世人往往认为与陌生人拥抱会招致危险,覃老弟却不以为然。

第三次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包含着事情解决后的释然;覃老弟与陌生人拥抱的事件得以平息,他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人性的美好。

(每点2分,其中含义1分,结合作品分析1分)

6.小说开头用倒叙的写法,以两则关于覃老弟的图片在网上引起是非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部分采用插叙的写法,借覃老弟自己的口述交代两张图片的来历,既解答了开头的设问,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全文以“与陌生人的拥抱”为线索,紧扣两张图片展开故事,叙事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