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3270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docx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

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³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内蒙古创立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0一六年八月

项目名称: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

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³生产项目

项目单位: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王维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为20900㎡。

其中建设青

贮池50000立方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

饲料库房3000平方米、化验室1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

方米、宿舍800平方米、硬化15000平方米、青贮机械设备

26台及附属设备。

项目建设地点:

内蒙古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

内蒙古创立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可行性研究负责人:

张玉亮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

参加编写人员:

段光荣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

王月琴高级工程师

樊凤英工程师

目录

附图:

项目区位置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表:

可研报告附表1-8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10万吨秸秆颗粒饲料及青贮秸秆50000m³生产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

1.1.4建设地点、建设内容与规模及期限

1.1.4.1建设地点

内蒙古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1.1.4.2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为20900㎡。

其中建设青贮池50000立方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饲料库房3000平方米、化验室1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方米、宿舍800平方米、硬化15000平方米、青贮机械设备26台及附属设备。

1.1.4.3建设期限

1年,2017年-2018年。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6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60万元。

1.1.6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4900万元,资金来源为:

单位自筹4900万元。

1.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1

秸秆颗粒

100000

1.3

秸秆青贮

25000

2

主要原材料

2.1

秸秆

150000

3

公用动力消耗

3.1

25000

3.2

年耗电量

120000

3.3

180

4

劳动定员

50

5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4900

6

年销售收入

万元

9400

达产年

7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8305.66

达产年

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094.34

达产年

9

投资利润率

22.33

10

投资回收期

5.46

含建设期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26.88

所得税前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449.98

Ic=8%

1.1.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建设,可有效地辐射周边畜牧养殖业,带动周边地区养殖户1500户,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500元。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

3、《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4、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5、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关于扶持多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促进法》

7、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第2章项目背景

2.1项目背景

2.1.1国内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生产大量粮、棉、油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秸秆。

据估算,全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就有6亿多吨左右,而这巨大的生物资源长期以来都被废弃或作为柴草烧掉,或在田间焚烧,既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直接威胁机场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又浪费了宝贵的再生利用资源。

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

经初步计算,全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2500万公顷,产生玉米秸秆2.8亿吨,玉米秸秆如被综合利用,每吨可产生经济效益200元,每年农民可增加经济收入450亿元。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我国农业和畜牧专家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如玉米秸青贮、秸秆碱化、秸秆氨化、秸秆制粒、秸秆还田、秸秆造纸等技术,国内正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以实行秸秆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秸秆能源技术

包括秸秆的气化制气、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集中直接燃烧等。

秸秆气化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在缺氧状况下加热反应而实现能量转换,使秸秆中的碳、氢、氧等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并去除焦油、灰分等杂物。

由此,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转移到气体中,可燃气体燃烧时,能量释放而成为可直接利用的优质能源。

在国内,秸秆气化已在一定规模上推广应用。

(2)秸秆饲料技术

即利用化学、微生物学原理,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的秸秆降解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

国内已推广的秸秆青贮饲料每年约8000多万吨,氨化饲料3000多万吨,两项合计可节约饲料用粮2000万吨左右。

(3)秸秆肥料技术

即在采取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等传统秸秆肥料利用形式外,采用特殊工艺和科学配比,将秸秆经粉碎、酶化、配料、混料、造料等工序后生产秸秆复合肥。

其成本与尿素接近,施用后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同普通的复合肥相比,可增产粮食10%~20%、白菜30%~40%、水果25%~40%。

此外,秸秆粉碎后经一系列加工处理可制取固体棒状植物碳,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用于大棚或温室的蔬菜水果种植。

(4)秸秆工业原料技术

即将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处理,可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再在其表面加压和化学处理,可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在国内的开发利用虽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

它对于缓解国内木材供求趋紧矛盾、节约森林资源、发展人造板产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的主要原料,亦可广泛应用于抽丝织布、无毒塑料、胶片、火药、无毒食品包装袋、一次性卫生筷、快餐饭盒的生产。

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的快餐饭盒保温隔热效果好,强度、挺度佳,制造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使用后可自然降解,无毒无害无污染,还能用作饲料和肥料,可望成为塑料快餐饭盒的理想替代品。

综上所述,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

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为珍贵。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2.1.2临河区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河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塞上粮仓,是全国商品粮重要基地。

巴彦淖尔市拥有耕地1000万亩,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500多万吨。

临河区位于河套平原的腹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年产农作物秸秆约170万吨。

近几年临河区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引导,2014年全区各类作物播种面积为:

小麦26.2万亩,玉米55.4万亩,番茄1.29万亩,葵花103.73万亩,其它19.78万亩。

小麦和玉米在全区种植面积近年来基本保持平衡,玉米约有50万吨秸秆可供。

仅小麦、玉米、葵花三项全区约可总产秸秆150万吨,再加上其它作物的秸秆,全区共可产秸秆在170万吨左右,农民作为燃料、饲料利用30万吨,可供利用的秸秆约有140万吨左右。

临河区是农业大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理论总量约170万吨。

目前,临河区秸秆利用已从主要作为农村炊事燃料的低效利用向生物质发电、人造板、秸秆气化等多元化、高附加值利用转变,年利用量将达50万吨。

目前,已经建成临河区华鑫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工程,年可消耗秸秆20万吨,作为饲料,开展青贮和“微贮”等生物处理应用研究,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和养殖等,年消耗量近6万吨;用于生产基质肥料,年消耗量约3万吨。

中兴能源生产燃料乙醇,年消耗量约20万吨。

2.1.3项目立项背景

通过对国内及临河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开发情况的分析,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思路,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和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秸秆青贮、饲料加工项目,以期达到通过青贮、制粒等科学途径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牧业相互促进发展,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之目的。

临河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养畜优势产区之一,是养畜优势产业带的一部分,养畜量居自治区前列,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在临河区立项建设秸秆青贮、饲料加工项目,对于优势产业区的连片协调发展,及其示范带动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该项目的建设还将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都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能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通过多方面的调研、考察及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秸秆养畜业、草食畜牧业和生产流通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区域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村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秸秆在工业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在燃烧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秸秆综合利用比较好的地区,秸秆的多功能性发挥得比较充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秸秆青贮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2.2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降低饲料粮的消耗

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如何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焦点之所在。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约6亿多吨,是一宗巨大的饲料资源。

但是,目前用来做家畜饲料的仅占15%~20%,而80%左右作为能源被烧掉或供他用,有相当数量的秸秆甚至被毁弃田间。

如果能把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与调制,用来饲养牛羊等草食家畜,发展秸秆畜牧业,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绿色产业”。

用秸秆饲料养牛养羊是解决“人畜争粮”和“牛羊争料”的重要途径。

发展草食牲畜可以节约大量粮食,减轻粮食生产的压力,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粮食供应压力加大。

为解决国人的吃粮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两眼盯在扩大耕地面积和种粮面积上,结果路子越走越窄。

实际上,把眼光放开,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草食牲畜有了发展,肉、奶制品的增加,提高了人们消费肉、奶的水平,可以减少对粮食的直接消耗;发展草食牲畜,可直接降低饲料粮的消耗。

临河区是农业大县,粮多、草多是该县的主要资源优势。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粮油等种植业生产受到国际贸易的强烈冲击,而畜牧业是大农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其中又以草食牲畜优势为最大。

作为农业大县应重点培植草食节粮型优势产业,以通过研究、开发、推广秸秆的科学加工利用技术,走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之路。

2.2.3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要求

防止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做到农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战略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狠抓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在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我国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分析得出,每100公斤鲜秸秆中含氮0.48公斤,磷0.38公斤,钾1.67公斤,相当于2.4公斤氮肥,3.8公斤磷肥,3.4公斤钾肥。

就临河区而言,170万吨的存积秸秆所含的养分相当于尿素34万吨,普钙4万吨,硫酸钾32万吨。

由此可见,全国大量的剩余秸秆实际上是一个未被利用而被付之一炬烧掉的巨大资源。

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使剩余秸秆得以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畜产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避免因秸秆的焚烧和胡乱堆放等带来的环境污染。

将农业废弃的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草饲料,延长农业生产链,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可再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在临河区实施“秸秆青贮、饲料加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之,该项目通过青贮、加工等科学途径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提高临河区畜牧业发展水平,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草食牲畜,建立和优化“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畜牧业生产结构、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自治区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及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本项目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目的,并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导产业,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3.2有地方政府支持

今年,巴彦淖尔临河区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业,以发展肉羊和奶牛为重点,以畜牧业“三大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肉羊舍饲圈养,全面提升养殖水平和效益,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大农业内部由种植业主导型向畜牧业主导型转变。

今年全区牲畜饲养量达到537万头(只),其中羊饲养量480万只;牲畜存栏189万头(只),其中存栏羊160万只,存栏猪23万头,存栏牛3.2万头;出栏牲畜348万头(只),其中出栏羊320万只,出栏猪23万头,出栏肉牛1.3万头,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全面提升羊、牛、猪三大产业。

肉羊产业紧紧围绕现代肉羊项目,依托龙头企业,以种羊繁育为基础,以肉羊专业育肥为重点,大力推广户繁场育模式,实现肉羊养殖数量、质量的新突破。

奶牛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奶牛良种补贴、后备奶牛补贴和奶牛保险项目,采取多种途径推进奶牛的规模化养殖。

在稳定现有养殖场、养殖大户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优质奶牛,扩大奶牛养殖数量,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增加养殖效益。

生猪养殖要依托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重点抓好4个生猪养殖场(小区)的建设,完成猪舍改造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2.3.3资源丰富

临河区境内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饲草饲料资源极为丰富。

全区每年可生产可饲性作物秸秆170万吨,但实际利用仅为50万吨,经科学处理利用的饲草不足10%,尚有100多万吨饲草资源废弃路旁地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污染了环境,因此实施秸秆养畜项目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技术人才和示范场户,使青贮、氨化技术在规模养殖场得到推广应用。

同时加快了由“粮—经”二元种植业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业模式的转变,使种草养畜得到快速发展,全面探索“规模饲养与青贮氨化和饲料作物种植协调发展”的路子,以上优越的建设条件,为该项目的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到了60%以上。

养殖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发酵秸秆生产高蛋白饲草技术突出了充分利用秸秆,节省饲料用粮,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作用。

2.3.4技术储备充足

近年来,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临河区农牧业局为技术依托,先后推广了大量畜牧养殖、疫病防制配套技术,主要有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配套技术,饲草养畜技术。

第3章市场分析

3.1秸秆养畜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3.1.1秸秆养畜发展现状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的实施,有中国特色的秸秆畜牧业在中西部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当前,秸秆饲料加工中应用较多的是秸秆青贮、氨化、碱化一发酵双重处理、膨化饲料、热喷(在热喷装置中用饱和水蒸气喷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及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其中碱化一发酵双重处理和热喷技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技术。

经报道,秸秆经热喷后,消化率可提高到50%,利用率可提高到2~3倍。

秸秆微生物处理技术难度很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介绍,世界各国微生物处理实用技术的推广也极为有限。

在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上,湖南采用“循环式二级释酸水解”糖化工艺,通过菌株混合研究,用稻壳生产单细胞蛋白早已取得成功。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绿色化学研究室的“秸秆生化饲料研究与工业化示范”课题的最新成果,成功地通过生物技术把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

看来,“膨化一发酵”、“热喷一发酵”等多元复合技术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3.1.2秸秆养畜前景

我国每年生产粮食4.9亿吨的同时也生产了6亿多吨秸秆,加之大量的薯、芋藤、蔓和可以利用的草木农作物,远远大于牧区的牧草产量,这是巨大的饲料源。

如果其中一半用于养畜,则肉食品的产量将增加5倍。

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总能量基本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

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 。

秸秆蛋白质含量约5% ,纤维素含量在30% 左右,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1吨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 吨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

专家测算, 每生产1 吨玉米可产2 吨秸秆,每生产1 吨稻谷和小麦可产1 吨秸秆。

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7 亿多吨。

如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 亿吨标准煤的热值。

如全部用作饲料,折算相当于1.5 亿吨粮食。

经过学处理,秸秆的营养价值还可大幅度提高。

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秸秆养畜是我国秸秆资源化中的一个发展趋势。

3.2市场现状

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适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总产量6亿多吨左右,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秆2.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秸秆1亿吨,花生和薯类藤蔓、甜菜叶等1亿吨,这些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约2/3的秸秆被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其余的1/3主要为秸秆还田和饲料加工。

自1992年以来,全国青贮饲料和氨化秸秆的数量成倍增长,秸秆总饲料率已经由20%提高到28%,其中秸秆处理率由4.2%提高到9.5%,国用做饲料的秸秆总量为1.68亿吨,节约饲料粮2000多万吨,为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做出了贡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3市场需求预测

利用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是将腊熟期全株玉米通过青贮机械一次性切碎,然后将切碎的秸秆即刻入窖,经压实后进行密闭,经过40-50天的厌氧发酵,将秸秆中能被消化吸收的纤维素和不被吸收的木质素切断,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增加秸秆的粗蛋白含量。

这种经过加工的秸秆饲料有着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根据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和养殖业发展规划目标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需求量分别为4.08亿吨。

蛋白质饲料需求量分别为0.72亿吨。

而就饲料生产能力来看,到2020年年产各种饲料将达到1.85-1.95亿吨。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和大力提倡奶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畜牧业冲出低谷,走向新的高峰,因此,大牲畜饲料的国内供应显得很不足,远远满足不了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

3.4市场竞争力分析

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可以长期保持青绿多汁,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容易消化,能保持牲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绿多汁的饲草。

经测定,玉米秸秆青贮后,大部分营养被保持,营养损失不超过10%,而自然晒干的秸秆营养损失在30%左右。

维生素类大部分被损害。

青贮玉米秸秆比自然干燥的玉米秸秆脂肪含量增加1.9%。

粗纤维降低28.6%,增加消化率20%左右。

如果每天喂青贮玉米秸,比喂干玉米秸秆育肥牛日约增重0.35公斤,奶牛日产奶增加15%左右,玉米秸秆粉碎后根据用途设计配方和其他农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混合,按牛羊的营养需要搭配后制成颗粒料或压块,营养成分及消化率大幅度提高,便于贮存、运输、适口性好,饲喂方便,成本降低,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由此可见,进行秸秆养畜,就有很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3.5市场风险分析

该项目建设与县农牧业局合作,聘请自治区知名专家教授,制定出合理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技术方面无风险。

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密切跟踪国内外饲料发展的最近技术,不断开发出性能更优的产品,同时加大秸秆综合应用领域的研究,使公司在多方面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到“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开发一代”,使公司产品始终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良好竞争态势。

公司将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抵御政策变动的能力。

总之,本项目的风险性很小。

3.6营销策略

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根据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大利用秸秆养畜的发展和宣传。

根据市场行情,逐步建立和完善该产品的销售网络。

 

第4章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4.1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维创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2014年1月登记注册,注册资金2000万元。

合作社总投资5000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80亩,自有种植基地200亩。

项目区位于临河区八一乡章嘉庙三社。

现有优质高产奶牛1000头。

其中产奶牛450头,育成牛550头,日产鲜奶12吨,年提供鲜奶4500吨。

现有高标准牛舍两栋,占地8000平米,高标准犊牛舍两栋,占地1000平米,拥有现代化奶站一处,其中意大利高端挤奶设备一套,制冷设备三套。

机械设备30台,其中意大利进口TM混合拌料机二台、取料机一台、大型原材料加工设备一套、青贮收割机二台、进口秸秆转化设备二台、拖车三台、污水拉运车二台、鲜奶运输车辆二台、进口穴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