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192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docx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

【篇一: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练习答案】

xt>一、填空

1、地球2、哥白尼、日心说3、《天体运行论》、太阳、匀速、太阳、4、自转、自转、西、东5、规律、规律性6、林勒阿斯、不同

7、变化8、昼行性、夜行性9、倾斜、倾斜方向、公转周期10、月相

11、卫星、地球、一个月12、太阳光13、太阳

二、1-5aaaaa6-10bbaaaa11、ba12、ba13、ba14、ba15、ba16、ba17、c、abd

三、1-5错6-13对14-17错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学习指导

《白天与黑夜》

1.地心说—托勒密(古希腊)日心说—哥白尼(波兰)

2.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

(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沿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

(3)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因而出现日月星辰东升西茖的现象。

3.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4.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昼夜与生物》

1清晨时升高约1摄氏度,血压也从早晨起床时的最低点升至晚上一天中的最高点。

夜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下降,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规律。

2.昼夜的更替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3.昼行性动物(白天活动)

夜行性动物(夜间活动):

猫头鹰、蝙蝠、蟋蟀、蛾、老鼠、刺猬、狐狸、狼、蜗牛、壁虎等它们根据光照持续时间安排各类活动

《四季更替》

1.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

不变。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四季更替的原因: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3.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弯弯的月亮》

1.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的成因: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转。

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

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3.农历一个月中各日期月相图

初一初三或四初七或八十一或十二十五

上半月由缺到圆,凸边向右

十五十八或九二十二或三二十五或六二十九或三十

下半月由圆到缺,凸边向左

4.月相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5.月亮的运动状态

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沿着弧线自东向西移动的。

这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从月初到月底,月亮在天空中每天同一时刻的位置沿着弧线自西向东移动的。

【篇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册】

、填空:

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见__毫米大小的物体;凸透镜不仅能使物体的图像放

______,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物体更多的______节。

2.放大镜也叫______镜,它由镜架、______两部分组成。

镜片是中间______,边缘

______。

(“凸”是中间______;“透”是______的意思。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凸透镜的______。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

能看清一排有10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楚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能够把字放大______倍,这个放大镜的倍数是______倍。

4.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______,放大的倍数越______;

5.早在______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______

中被广泛应用。

6.(见第4页)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______的影像;在13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____________,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______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7.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常用到的______之一,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

图像放______,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____________。

8.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绿、蓝三色的______点组成

的。

9、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

多的信息。

早在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10、放大镜的特点是厚,薄、。

1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汇聚光线、成像

等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1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1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放大镜

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1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

大镜(凸起程度越大或越厚),(放大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最

大)。

15、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

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二、请用以下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放大镜(只要求画出设计图)

材料:

凸透镜两个,纸筒一个,直尺一把,透明胶带,双面胶带

设计图:

(画在右面空白处)

三、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6、.当我们要观察某些物体的细节时,经常用到放大镜.()

7、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

2015年月日学生姓名:

批阅教师:

印保海1

8、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看见一些平常看不见的细节。

()

9、.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

四、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b、二分之一毫米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b、透明水晶c、透明塑料

3、水滴()放大物体

a、能b、不能

三、简答题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答:

方法一:

方法二: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大多数昆虫身体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这个鼻子能分辨各比人鼻多。

3、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胸部有对足。

4、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般大小,在倍放大镜下我们可

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6、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蝇的(复眼);蝴蝶翅膀

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所有的昆虫都会飞。

()

2.瓢虫捕食蚜虫,所有瓢虫是人类的朋友。

()

3、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

4、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

5、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

三、连线:

蝴蝶翅膀的小磷片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

苍蝇的复眼长在足的内侧

蟋蟀的耳朵有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蝉的耳朵是扁平的细毛组成

四、选择填空:

(选答案填)

1.蝗虫的触角();蚂蚁的触角();蝴蝶的触角();雄蛾的触角();天牛的触角()

22015年月日学生姓名:

批阅教师:

印保海

a是鞭状b是羽毛状c是棒状d是漆状e呈丝状

2、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b、足的内侧c、腹部

3、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

a、翅膀b、触角c、足

4、蟋蟀的耳朵在()

a、头的两侧b、足的内侧c、触角顶端

5、下列动物中,()是蚜虫的天敌。

a、蜻蜓b、草蛉c、苍蝇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

a、10倍b、2倍c、3倍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白糖、食盐、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做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由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多有。

有的像塔;有的像的针?

?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见。

3、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石英灯晶体组成。

4、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

5、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像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的针。

二、判断

1、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晶体结构,()

2、晶体都是比较大的,都能用肉眼看到。

()

3、人们是按照物质内部的结构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

()

4、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

5、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

三、选择题

1、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糖、碱、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味精、珍珠

2、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b.雪花c.玻璃

3、我们在课堂上制造晶体的方法是()。

a.过滤b.蒸发4、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是晶体。

a.气体b.液体c.固体

三、举出实际生活中你见到过的晶体物质(至少5种以上)

四、名词解释

晶体:

2015年月日学生姓名:

批阅教师:

印保海3

1.4怎样放得更大

一、填空:

1.很早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就是早期的镜。

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有:

①目镜、②镜、③镜、④台、⑤旋钮。

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生物学明的,可放大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和扫描显微镜。

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界。

4、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成的像进一步了。

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显微镜和显微镜。

6、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7、(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8、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用它发现了(微生物)。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二、判断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

三、选择

1、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是()结构的,可以扩大()倍。

(1)玻璃500倍

(2)塑料200倍(3)金属300倍

2、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近()倍

(1)100万倍

(2)5000倍(3)200万倍

3、列文虎克制作的第一台显微镜()。

a.是由一个金属管子和一片凸透镜做成的

b.是由嵌在金属管子两头的两片凸透镜做成的

c.是由一个金属管子和三片凸透镜做成的

4、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是()。

a.有限的b.无限的

二、问答:

1、一个凸透镜放大的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

答:

2、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答:

找两个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或胶带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42015年月日学生姓名:

批阅教师:

印保海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一、填空: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认识的重要观察。

2.1663年,英国科学家有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胞。

3.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

细胞中间的小核点就是核。

细胞中还有泡。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①物体必须很薄;②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有:

目镜、

6.英国科学家他证明生物体都是有

7.列文虎克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8.人类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能看清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9、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上,用压片压住。

10、调节准焦螺旋降低使低倍物镜恰好在的上面。

12、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3、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二、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

1.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用肉眼直接看不到的东西。

()

2.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对物体的要求必须是薄而透明。

()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安装—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三、选择

1、细胞的发现者是()国科学家()

(1)荷兰列文虎克

(2)英培根(3)英罗伯特胡克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

(1)标本

(2)玻片标本(3)直接放在显微镜下

四、排序。

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015年月日学生姓名:

批阅教师:

印保海5

【篇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放大镜又叫,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很多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系的

放大镜放大的效果倍数也越大。

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

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

内侧,苍绳的眼睛是复眼。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

叫做晶体。

6、许多的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而成。

7、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它是人

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8、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果的显微镜,为

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

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9、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组成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

位。

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1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的缘故。

12、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

1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人们只能用、、、、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b)来观察。

A.放大镜B.显微镜

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b)的微小物体。

A.1/5厘米B.1/5毫米C.0.5毫米

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c)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

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a)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5、昆虫头上(c)就是它的触角。

a.触角B.复眼C.鼻子

6、下列物质中那些全是晶体(b)

a.玻璃、冰花、砂石B.牙齿、砂糖、碱C.松香、味精、白糖

7、英国物理学家(a)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

8、下列物品中那些不具有放大的功能(b)

A.装满水的烧杯B.透明的玻璃C.透明塑料袋装水

9、用放大镜观察叶片比用眼睛观察叶片更能看到(c)

A.叶细胞B.叶片的颜色C.更细的叶脉

10、眼睛看上去比较光滑的物体,如果使用放大镜来观察,可看到该物体会变得(a)

A.比原来更粗糙B.比原来更光洁C.比原来更迷糊

11、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

1透明的○○2不透明的○3中央向外凸的○4中央凹的

A.○1○3B.○1○4C.○2○3D.○2○4

12、蚜虫对植物危害较大,但它也被别的昆虫所吃掉,常见的蚜虫的天敌有(c)

A.瓢虫B.蚊虫C.草蛉

13、鱼缸里的水自然发绿最可能的原因是(b)

A.水中有一个绿藻B.水中的绿藻持续增加C.水本身变为绿色

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标本制作是重要的环节,要想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所观察

的标本应是(b)

A.完整的B.薄而透明的C.有颜色的

15、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后,发现他们都有(a)

1一对触角○2两对飞行的翅膀○3两对足○4两排锋利的牙齿○

A.○1○2○3B.○1○2○4C.○1○2D.○1○3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每种物质的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但不同的物质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3、蚜虫危害植物和草蛉幼虫吃蚜虫的方式一样,都是吸食液体。

(√)

9、所以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x)

10、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

11、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v)

12、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x)

14、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

1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

19、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

20、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25、我们可以在鱼塘中找到微生物。

(√)

27、在观察微生物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我们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

(√)28、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

29、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

四、连线题(8分)

肉眼——能看到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到小于1/5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

五、问答(7分)

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4分

答:

观察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

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3分

答:

放大镜镜片凸起程度越大的放大镜,它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