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300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3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docx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版07模板制作

湖南女子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案

 

系(部)

经济与管理系

教研室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名称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类别

必修课

授课班级

2017级人资1、2班

主讲教师

戴志申

职称

副教授

开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教务处制

 

教案编排格式及填写说明

1.教案一律使用A4纸编排打印。

上、下、左、右页边距分别设置为2.5cm、2.0cm、2.5cm和2.0cm,页码、字体按设定格式执行。

2.教案由封面和内页组成,各系(部)不得随意改动封面的栏目及格式,但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订本系(部)统一的内页规范格式,但必须包含前述教案基本内容。

3.封面“开课时间”填写:

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4.“课程类别”选填:

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5.课程授课计划中的“备注”是指结合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课间实习、参观访问等活动。

6.教案中“授课时数”按每次课(一般2课时)填写,原则上不超过4课时。

7.“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般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来写。

8.“教学方法与手段”一般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等。

9.“教学过程设计”应简要写明教学设计的思路、方法与内容,一般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实训练习、巩固复习、归纳小结等环节。

10.“教学反思”需在授课后手写总结。

11.此表需双面打印,一式两份,一份教师自留,一份交系部存档。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计划

模块/

章节

内容

日期

备注

计划

实际

模块一,职业生涯总论:

1

职业基本分析

1

9.3/6

2

社会职业

2

9.10/13

3

职业生涯基本分析

3

9.17/20

4

职业生涯理论

4

9.24/27

模块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

5

职业生涯规划

5

10.1/4

6

职业生涯与职业素质

6

10.8/11

7

职业生涯目标

7

10.15/18

8

职业生涯准备

8

10.22/25

9

职业选择

9

10.29/

11.1

10

求职方法

10

11.5/8

11

职业适应与发展

11

11.12/15

12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12

11.19/22

模块三,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3

组织与员工

13

11.26/29

14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14

12.3/6

15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实施

15

12.10/13

16

各类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6

12.17/20

小计

16

16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案

授课

章节

模块一,职业生涯总论:

职业基本分析

授课

时数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理解职业的涵义,了解职业的功能及分类。

教学内容提纲

1、职业的概念

2、职业的功能

3、职业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的概念

难点职业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讨论案例导入,启发学生转变为成人身份,思考人生,思考职业的涵义。

然后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授课。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职业的概念

一、职业的定义

(一)学者的职业观

职业性质说:

职业是人的一种“资源”,是社会关系。

职业要素说

1)经济性:

即从中取得收入;

2)技术性:

即可发挥个人才能与专长;

3)社会性:

即承担社会的生产任务(社会分工),履行公民义务;

4)伦理性:

即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服务;

5)连续性:

即所从事的劳动相对稳定,是非中断性的。

职业关系说

职业可定义为:

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强调职业的个人与社会"知识技能与创造"创造与报酬"工作与生活四种关系!

(二)”职业“的科学含义

含义:

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职业”与“就业”的不同:

职业一词更偏重于社会意义,偏重于个人和人生;就业一词则更偏重经济意义,偏重于体制和制度。

社会学、管理学主要关注职业。

经济学、政治学主要关注就业。

二、职业的特点

1.基础性

职业是个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职业给人们解决了生活的经济来源问题。

2.广泛性

职业问题涉及社会的大部分成员,也涉及社会、经济、心理、教育、技术、政治、伦理等许多领域,因而它具有广泛性。

3.时代性

职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部分新职业产生!

替代一部分过时的职业;

是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时尚”,它表现为该社会中人们所热衷的职业,例如,当今的歌星、软件设计师等。

4.同一性

基于职业的同一性,才构成工会、同业公会、行会等社会组织,才有从业者的利益共同体。

5.差异性

差异包括职业劳动的内容、职业的社会心理、从业者个人的行为模式,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职业者的不同社会人格,以及人在职业转换中的矛盾与困难。

6.层次性

这种职业评价的层次性,根源于不同职业的体力、脑力付出不同和工作复杂程度的不同,以及工作的轻松性、教育资格条件、在工作组织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工作的自主权、收入水平、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差别。

三、职业——“命运”的核心

让人求索、令人斟酌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核心与本质就在于人的一生职业发展,

即人的职业生涯,人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人的命运。

第二节职业的功能

一、职业的个人功能

1)职业是人生的主要活动;

2)职业是人们获取利益的手段;

3)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手段;

4)职业是个人为社会贡献的途径

二、职业的社会功能

1)职业是社会存在的内容;

2)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职业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第三节职业的分类

一、职业分类的原则

1)同一性

是职业分类的最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它是指构成一个职业类别,必须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操作方法、使用工具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是同一的。

2)标准性

标准反映为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即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的“国家标准”。

3)多级性

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职业分为3—4个层次。

4)现实性

职业分类是一个现实的范畴!

它要反映社会实际!

是基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状态、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对于人的劳动状况划分的。

应用性

职业分类虽有作为理论和学术研究的用途,但其主要用途是应用。

二、职业分类的方法

1.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体系,是一个”提供了包括全部文职工作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在

内的系统化的分类结构“,在这一分类体系中,每一个职业都有一个五位的职业

编码、一个名称、一个定义,职业定义说明该职业工作者的一般职权、主要职

责和任务。

2.国家标准编码法

国外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包括7000多个职业名称词条,其职业词条的内容包括:

定义和职责、考核和提升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各方面条件和素质等;该词典内容丰富全面、概念清楚、描述翔实、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细类“是我国分类体系中的最基本类别,即我们所关心的”职业“,内容包括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职业概述、职业定义、职业内容描述,以及归属于本职业的工种的名称和编码。

3.部门工作标准法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劳动管理、职业技能的角度进行分类,政府教育部门从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职业选择的角度进行分类。

4.职业指导分类法

(1)霍兰德分类法:

这一方法把职业分为现实型,即技能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即领导型)和传统型(即常规型)6种,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又应用普遍的分类法。

(2)兴趣分类法:

这一方法与人的活动兴趣相联系,把职业划分为户外型、机械型、计算型、科研型、说服型、艺术型、文学型、音乐型、服务型和文秘型10种。

(3)教育学科分类法:

这一方法把专业大类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农学、医科、家政、教育、艺术和体育10种,职业则与之近似和相关。

(4)DPT分类法:

这一方法把职业分为与资料打交道为主的工作(D)与人打交道为主的工作(P)和与事物打交道为主的工作(T)3种,有的学者还增加了“思维性工作”的内容,使这一方法成为DQTI分类法。

5.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分类法

从现实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职业或者工作、岗位,首先是体力、脑力两个最大的类别(对应于我们常说的“工人”、“干部”)

6.社会地位分类法

主要划分方法是爱德华兹的职业地位划分法,该方法把职业分为:

专业人员(或专门性人员)、业主经理和官员、职员与类似职业、熟练工人与工长、半熟练工人以及非熟练工人6类。

三、常见脑力劳动类职业

1)科学研究人员

2)工程技术人员

3)经济工作人员

4)文化教育工作人员

5)文艺体育人员

6)医疗卫生人员

7)行政与事务类人员

8)法律公安类人员

四、常见体力劳动类职业

1)生产工人类人员

2)商业工作类人员

3)服务工作类人员

4)农林牧渔类人员

第四节市场经济就业体制

一、市场经济就业体制的特征

市场就业,双向选择

企业自主,优化用人

个人自由,择业竞争

高效劳动,公开失业

宏观目标,政策干预

依法就业,政府监控

二、市场经济下进入职业的路径

(一)市场就业型

定义:

劳动市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经济机制,即平等竞争、供求见面、双向选择的社会环境;从个人就业的直观角度看,是完全自由地进行职业选择的场所,是一般人找职业与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招收员工的“鹊桥会”。

劳动市场的形式:

(1)职业介绍所;

(2)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3)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对外招聘市场;(4)其他非组织形态的自发市场。

(二)应聘就业型

许多用人单位需要招聘员工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广告栏等途

径发布“招聘启事”。

(三)亲友介绍型

优势:

用人单位在技术竞争、员工流动剧烈的情况下,采取亲友介绍就业的方法,使雇员能够可靠、稳定和尽责地工作,约束新老员工,使他们都努力工作,对公司的效益负责的制度。

劣势:

(1)家长简单地替子女包办工作出路,这可能与年轻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存在差异,造成职业选择的不当与失误。

(2)家长替代了子女的不可缺少的社会化环节,将导致子女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变态。

如依赖性强、炫耀父母的权力与门路、办事靠侥幸或靠投机取巧、不能公正地待人处事和看待自己等。

(四)社会选拔型

我国现在开始实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研究生招考制、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招聘制等,都属于社会选拔式就业途径。

(五)个人谋业型

个人自谋职业,是充分体现个人择业权利的就业途径;企业!

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

、可能获得巨大发展的进入社会职业的道路。

(六)国家分配型

个人在“分配工作”的途径中一般是被动的、择业权很小,由于社会经济体

制的变化,国家分配工作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目前只对退伍军人和少

数定向招生(如师范院校、军事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工作分配。

(七)自然继承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出生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工匠以及艺术工作者等家庭

的青年所走的路。

作业与

思考题

什么是职业?

职业的功能是哪些?

教学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案

授课

章节

模块一,职业生涯总论:

社会职业

授课

时数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社会职业功能及分类,理解职业分工。

教学内容提纲

1、职业岗位的社会来源

2、社会产业部门

3、社会用人单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的概念

难点职业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讨论案例导入,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职业的涵义。

然后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授课。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职业岗位的社会来源

一、社会需求——职业岗位的来源

(一)职业岗位链条

意义:

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用人单位雇用人员和职业岗位得以存在的原因。

关系:

当社会上有了一定的消费要求,以致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以后,才会有要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生产;而有了社会生产,才有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职业岗位来源图:

(二)原有需求和新增需求

原有的人力资源需求一般可以由原有的人力资源供给来满足,其中少量部分会发生变化,例如,离职、退休等,需要新招收人员予以补充。

新增人力资源需求来源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建立新的分支部门机构。

(三)职业需求的特点

行业性

劳动分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由社会产品种类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产业、部门、行业方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是由劳动者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职业方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职业性

不同的职业,不仅包含着劳动内容、劳动形式的差别,而且包含着劳动的体力脑力消耗量,特别是劳动质量的差别。

3.地区性

(1)考虑因素:

满足本国、本地区的劳动需求,首先要立足于对本国、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外部人力资源的补充往往只是一种辅助渠道。

(2)改变方法:

在一个地区劳动与物质资源配比有较大失调的情况下,实行人口迁移和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对于改善该地区的资源配置、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源布局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职业岗位的提供者——用人单位

各个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工作特点、生产与工作内容、单位大小、机构设置

状况和分工状况各不相同,都使它们的职业需求的种类、数量和用人条件有着不

同。

二、职业岗位数量

(一)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状况

表现:

人力资源的供给大于社会对其需求的类型,表现为职业岗位缺乏、社会就业不足,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失业人员或求业人员。

现状:

社会的职业岗位缺乏,因而人们职业选择的余地减小、就业出现较大的困难。

(二)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状况

表现:

人力资源的供给小于社会对其需求的类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结果是影响其正常的经济活动,使经济增长受到一定限制。

方法:

当某个地区、部门感到劳动力趋紧时,即社会的人力资源供给增加量赶不上对其需求的增加量时,应该分析这种扩大的人力资源需求,是否能通过企业自身产出率的提高,或者通过“物”对“人”的替代,即提高资本与劳动的比例,来满足其中的一部分以至全部。

(三)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状况

定义: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与社会对其的需求基本上达到一致的状态。

意义:

对近期和未来的社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状况做出正确的估计,是个人合理确定职业大方向的基础。

人力资源供求基本平衡的实现标志:

要求就业的人绝大部分都能够得到就业岗位,不存在大量长期失业人员,同时也不存在长期和大量缺乏人力的部门、行业。

第二节社会产业部门

一、第一产业的职业岗位

(一)职业岗位链条

定义:

第一产业指的是从自然界取得产品的产业,也叫做“第一次产业”,第一产业具体是指农、林、牧、渔业。

意义:

第一产业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其产品除了直接为人们所消费外,也是第二产业的许多行业进行生产的原材料。

中国现状:

中国是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国家,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向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因而第一产业有大量的职业岗位尤其是新岗位有待开拓。

二、第二产业的职业岗位

定义:

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对农业等初级产品进行多种层次的加工为社会提供各种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产品的生产劳动,第二产业因此也叫做“第二次产业”。

2.行业类型:

第二产业具体指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核心、骨干地位的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生产领域。

3.意义:

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反映,即该国家或地区生产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反映,也导致了该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富裕程。

4.影响:

第二产业的职业岗位变动,则反映一个社会生产总量的扩大、技能要求的提高、技术更新排挤人力的状况、产业结构的兴衰变化,也反映社会劳动者的失业与就业状态。

5.种类:

我国的第二产业,具体包括矿山采掘、产品制造、自来水生产、电力工业、蒸汽热水生产、煤气生产、建筑七大行业,这些行业的经济单位通常称为“工矿企业”。

三、第三产业的职业岗位

定义: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担任完成流通、提供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也叫做“第三次产业”。

2.功能:

第三产业具有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功能。

3.种类:

(1)为流通服务的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物流和仓储业等。

(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3)为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4)为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部门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幻灯片42

第三节社会用人单位

一、企业单位

(一)企业的一般职业需求

定义:

企业,是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单位,其用人可以分为经营、管理、技术、操作等类别。

生产性企业的分类:

(1)生产人员;

(2)工程技术人员;(3)管理人员;(4)服务人员。

(二)企业的类型

国有企业

(1)定义:

国有企业是指产权属于国家,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种经营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核算单位,就业员工一般都实行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

(2)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

是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由各地国有资产管理局管辖,在具体业务的生产经营方面企业拥有自主决策权。

(3)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实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私营企业

(1)定义:

私营企业是由私人出资创办,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雇用人员在8人以上的经济单位。

(2)分类:

私营企业可以分为私人独资企业与私人合伙企业。

(3)意义:

我国的私营企业广泛存在于城乡各种生产、流通、服务领域、用人很灵活,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3.乡镇企业

(1)定义:

乡镇企业是指在农村兴办的企业,包括乡镇政府办、村委会办、个人办、私人合伙投资办等几种类型。

(2)定位:

乡镇企业一般位于农村与乡镇,劳动力来源为农民,大部分从事轻工业、手工业、农业产品深加工等,生产技术比较简单,资金相对较少,受市场的影响大,管理比较简单。

(3)意义:

它的存在,既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经济总产值,也有利于给广大农民提供一条较好的出路和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幻灯片44

4.外资企业

(1)定义:

外资企业是指外国公司、团体、私人在我国投资兴办的企业。

(2)意义:

外资企业实际上是我国的人力资源与国外资本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

(3)要求:

外资企业一般比国内企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人员流动性更大,到外资企业就业的中国公民,要具备相当强的竞争能力。

5.合资企业

(1)定义:

合资企业是由两个以上的所有人共同投资组建的企业。

(2)方式:

我国中外合资企业一般采取中方与外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方式,企业赢利按股份分配。

(3)定位:

合资企业一般都实行劳动合同制,人员流动较大,到合资企业就业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6.股份制企业

(1)定义:

股份制企业是企业的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投资兴办的经济单位。

幻灯片45

(2)特点:

一般人们通常说的股份制企业指股份有限公司,它以入股的形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的资金以及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按照出资额的多少分配利润和对债务负责。

股份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属于企业法人。

股东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即不由所有者亲自经营自己的财产,而是将财产委托给专门的经营者即公司法人代表。

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公司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持有股份的股东们,除按股份多少获得不同的收益外,还具有大小不同的经营决策的表决权、主要经营者的任免权、股息要求权、剩余财产要求权等。

(3)定位:

股份制企业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新型经济单位,在运行体制、经济管理方法上“新事新办”用人制度也比较灵活,在其中就业的人要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敬业精神。

二、事业单位

(一)事业单位的性质

定义:

事业单位一般是指主要由国家财政经费开支,不从事独立经营而从事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单位。

作用:

事业单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农业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对政府决策和政府管理实施的合理化、科学化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意义: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范围庞大的部门,为社会提供了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在其中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二)事业单位的特点

其职业活动的领域是对全社会的某些专门需要提供服务。

事业单位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有些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经济效益。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职业特点是脑力劳动为主。

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一般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

 

三、政府机关

定义:

政府机关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总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对社会进行立法、监督、检查、服务、对社会活动进行组织和实行日常性工作管理的组织,它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定位:

公务员应当是社会的精英,获得这一职业岗位一般需要经过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经常性的考核等管理。

四、社会团体

定义:

社会团体是社会上各种群众性组织的总称,包括工会、团委、妇联、青联、学联、科协、各类学会和各行业协会等。

由各特定领域的代表所组成。

要求:

社会团体的就业岗位,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第四节社会职业制度

一、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制度

这是政府介绍就业的前提,也是对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先决条件。

二、就业资格制度

定义: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劳动知识、操作技术和其他能力的要求,

分类:

职业资格可以分为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两类。

意义:

这一制度,为用人单位择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求职者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和制定专业学习计划提供了较好的方向性参考。

三、职业培训制度

进行职业培训的场所和途径:

各类职业技术学校

就业上岗培训班

各类技能培训班

四、失业保险制度

对能力低、身体弱、年龄大的劳动者,在其失业后,发放一定的失业保险金和救

济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和劳动能力,帮助他们在适宜的条件下再次就业。

五、劳动合同制度

定义: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劳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求职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意义:

它不仅体现了求职者自主就业的地位,也明确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约后有关职业劳动方面的诸项具体的权利义务。

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一)专业技术职务的内容

定位:

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