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368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docx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斜拉挂篮的设计与施工

于军辉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一桥梁工程处)

【摘要】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正桥主梁为123.6m+170m+123.6m三跨连续刚构,采用斜拉挂篮对称悬浇施工。

速度快,质量好,效益优。

【关键词】斜拉挂篮设计施工

一、工程概况

宁波大榭岛跨海公铁两用桥,正桥为123.6m+170m+123.6m三跨连续刚构。

主梁横截面为单箱双室,斜腹板式。

桥宽28.2m,铁路居中,公路分设两侧。

双壁墩墩顶梁高10.75m、底宽12.0m,中跨跨中及边跨直线段梁高4.75m、底宽16.0m(如图1),梁底呈圆曲线,R=513.9m。

主梁采用挂篮对称悬浇施工。

每个施工临时"T"构由22个节段组成,依次为(C1-C4)4个2.5m段,(C5-C9)5个3.0m段,(C10-C13)4个3.5m段,(C14一C22)9个4.0m段。

最重节段(C5)重335t。

二、挂篮设计

挂篮作为一种移动支架,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桁架式、三角式、型钢式、混合式、斜拉式。

前四种挂篮均通过若干竖直吊杯将挂篮重量、混凝土荷载、施工荷载传于横梁,再传力于主梁。

挂篮走行时依靠后端压重对前支点产生的力矩,平衡挂篮自重产生的倾覆弯矩。

挂篮自重较大,一般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钢量为2~3.5t。

不能满足该桥梁挂篮重量不超过节段

混凝土重量60%的要求。

故决定采用斜拉挂篮。

1.设计构思

挂篮所受荷载前端主要由四根斜拉索锚固于斜上横梁,后端主要靠四根后吊索锚固于已成梁段底板上。

内模及测模所受竖向荷载,分别由其滑梁吊带竖直吊挂于挂篮前上横梁及混凝土梁顶板上。

主梁尾部锚固于箱梁顶板,为平衡挂篮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分力,挂篮设上、下限位器。

挂篮分三次走行到位:

第一,主梁走行;第二,外侧模及底模走行;第三,内模走行。

走行方式滑移。

2.挂篮结构

挂篮主要由主梁系统、斜拉索、后吊索系统、限位走行系统、底模及底摸平台、外模、内模等构成,其构造如图2所示。

(l)主梁系统

挂篮设3根主梁,用型钢联成框构。

每根主梁长11.6m,为高800mm、宽440mm的16Mn钢箱梁。

主梁主要用来传递挂篮悬浇施工时斜拉索及前吊带的拉力。

主梁支承垫块直接作用于混凝土箱梁顶板。

主梁尾部接后上限位,以平衡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力及固定主梁位置。

主梁后端设后锚固,主梁走行时后锚固换成反压轮,后锚固及反压轮的作用是防止挂篮倾覆。

主梁中部设球形铰座对支承斜上横梁,并使斜上横梁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转动,以满足不同节段施工需要。

主梁前端设前横梁,通过吊杆吊着模板滑梁。

内、外滑梁分别由2[30,2[55组成,长约10.2m,随主梁一起前移。

主梁前端设张拉工作平台。

(2)斜拉索、后吊索系统

挂篮有4根斜拉索,箱内两根,箱外两根。

根据内、外斜拉索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斜拉索下端铰接于前托梁,上端通过螺母锚固压在斜上横梁上。

调节锚固螺母可以改变斜拉索的索力大小。

斜拉索解除前,挂篮底模平台需进行支承体系转换,将底模平台前端临时吊挂在混凝土箱梁底板上。

以代替斜拉索吊挂底模平台,便于主梁及滑梁的走行。

挂篮有4根后吊索,后吊索下端接后托梁,上端锚固于混凝土箱梁底板,和斜拉索一道为挂篮底模平台提供支承。

后吊索由上、下分配梁,钢绞线,锚具,连接器等组成。

边吊索受力较大,为8根7φ5钢绞线,中吊索受力小,为5根7φ5钢绞线。

(3)限位系统

为平衡挂篮斜拉索所产生的水平力,分别在挂篮主梁后面和底模平台后面设上、下限位器。

后上限位共三套,其-端绞接于挂篮主梁尾部,另一端锚固于混凝土箱梁顶板,通过收紧腹板竖向粗钢筋,依靠限位板与混凝土梁间静摩擦承力。

后上限位还可微量调整挂篮主梁的位置。

后下限位共四套,包括抗剪柱及螺旋千斤顶。

千斤顶上专设球型垫块,使其在水平放置时能够满足挂篮施工需要,旋动螺旋顶可调节底模位置。

(4)底模及底模平台

基于混凝土梁底板宽度的变化,挂篮底模分为基本节及调整节,基本节为钢模,固定于底模平台,在整个悬浇施工中不作变化。

调整节为木模。

底模下设纵梁为2[36,共29道,初先安装23道,以后随混凝土箱梁底板不断加宽,增大底模宽度,增加纵梁数量。

底模纵梁压在前、后托梁上。

前、后托梁均为16Mn钢箱梁,长23.8m,分节制造螺栓拼接。

前托梁上设

四个与斜拉索连接的环梁。

后托梁由后吊索吊挂于混凝土箱梁底板。

前、后托梁间设角钢剪力撑,以保证底模平台的方正。

底摸平台上还设有两道限位纵梁,以限定外模及支架位置并在外模和底模一起走行时起连接作用。

底模平台所承受的水平力,由下限位器传给混凝土箱梁底板。

(5)外模及外模支架

由[12,[8,[20焊成桥架,在其上铺焊6mm钢板组成。

桁架上设上、下两排圆滚。

上排供外模走行,下排用于滑梁走行。

挂篮悬浇施工过程中,可随混凝土箱梁高度的不断减小,分阶段切除外模及支架下端赘余部分,以减轻挂篮自重,减少横向风荷载。

(6)内模

内模桁架顶部中间断开,用夹板连接,可以调节桁架宽度,以适应混凝土箱梁腹板厚度的变化。

为便于拆模,内模隅角处设转动铰。

根据梁体高度较大(10.75~4.75m),在全断面一次浇注的前提下,内模腹板设计为抽插式,随混凝土灌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从而保证了腹板的灌注质量。

内、外模间设拉杆。

拆模后,内模落在内滑梁上,用倒链拉动前移。

(7)挂篮各部件重量及设备

挂篮各部件重量如表1,配套设备如表2。

3.结构计算及设计

(1)挂篮设计依据

宁波大榭岛桥结构图纸;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9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9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2)计算工况

工况1--挂篮悬臂浇筑混凝土;工况2-一挂篮主梁走行;

工况3--挂篮外模及底模走行;工况4-一挂篮内模走行。

(3)斜拉索

斜拉索下端作为前托梁的弹性支点,按超静定梁计算挂篮斜拉索拉力。

计算结果(计算过程略):

中斜拉索Nmax=65t/根,边斜拉索Nmax=15t/根。

斜拉索作为该挂篮中最重要的受力结构,且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实际应力与计算值相符。

所以结构设计中按偏安全考虑。

中斜拉索索力N=100t/根(65+15)*1.25=100t

边斜拉索索力N=40t/根65*0.5+15=37.5t

中斜索下段采用10φ15.24钢绞线,上段为2*3.6m张拉杆。

二者通过一特殊连接器连接。

其构造如图3所示。

边斜拉索为2-φ32精轧螺纹钢,分2~3节,节间用JLL连接器连接。

其构造如图4。

(4)抗剪往(图5)

挂篮四个抗剪柱所受水平力的总和等于斜拉索水平分力的总和。

抗剪柱设计中四个抗剪住结构形式相同,考虑由两个抗剪柱受力。

即单个抗剪柱承受水平力的一半。

抗剪柱预留孔壁混凝土的侧抗力为一力偶,平衡外力。

侧抗力作用在混凝土面内1/6厚度的位置。

C22号梁块水平力最大,抗剪柱所受弯矩最大,控制设计。

混凝土箱梁底板厚40cm,一根抗剪柱承受水平力H1=43t。

计算得R1=69t,R2=112t。

R1,R2作用位置设24mm厚预埋钢板100VMM*400mm钢板后混凝土共同受力。

规定梁体混凝土强度达80%才移动挂篮,进入下一节段施工。

故混凝土强度按设计强度的80%计。

即Ra=0.8*420=336kgf/平方厘米。

[Nc]=40*10*336=134400kg=134.4t>112t

(5)后上限位(图6)

挂篮后上限位最大承受86t水平力(C22号梁块施工)。

但三个后上限位受力很不均衡,中主梁后上限位承受62%的水平力,两边主梁后上限位仅承受38%水平力。

三个后上限位结构相同,中主梁后上限位控制设计。

水平力由限位板与混凝土面的摩擦力平衡,每根竖筋加力35t,摩擦系数μ=0.4,则静摩擦力f=0.4*(8*35-53.32*

tan25.20)=102t。

抗滑安全系数n=102/53.32=1.9

(6)挂篮抗倾覆计算

挂篮走行分三步进行:

第一,将挂篮后锚固换成后反压,走行挂篮主梁;第二,安装挂篮后上限位,走行底模及外模;第三,走行内模。

内模走行时,梁块底板及腹板钢筋已绑扎,斜拉索未安装,挂篮前端荷载传到主梁,此时为最不利状态(如图7)。

斜拉索安装完成后,不再有倾覆问题。

为防止挂篮倾覆,主梁走行到位后,其后部须上好两个后锚固及一个后反压。

后锚固每个受力35t,后反压单个受力20t。

倾覆力矩:

M倾=40*5+2.5*6+0.34*6.6*6.6*0.5=222.4t*m

抗倾覆力矩:

M抗倾=20*3.1+35*(4.3+4.7)+0.34*5*5*0.5=381.2t*m

抗倾安全系数n=M抗倾/M倾=381.2/222.4=1.71>1.5

三、挂篮施工

以C1,C2节段为例来说明挂篮施工过程。

1.C1节段施工

(1)C0施工完毕,开始挂篮拼装:

在墩旁支架上组拼挂篮模平台,在0块顶组拼挂篮主梁,安装后锚固及后上限位,组拼前上横梁,斜上横梁;将底模平台提升到位,拼装外侧模及支架。

(2)挂设斜拉索,按C1节段重的1.2倍加载做静载实验,观察挂篮各部件受力及变形情况。

(3)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立内模,绑扎顶板钢筋。

(4)调整挂篮斜拉索及后吊索索力,使挂篮底模平台后端锁死,前端预抬约1cm。

(5)混凝土灌注、养生,张拉预应力。

2.C2节段施工

(1)安装底模平台临时吊挂,放松解除斜拉索、后上限位、后锚固,放松内外滑梁吊带,前移主梁支承垫块2.5m,主梁前移至C2节段施工位置。

安装主梁后锚固。

(2)拆除底模平台临时吊挂。

调整挂篮底模宽度,外侧模及底模前移2.5m,至C2节段施工位置。

(3)安装挂篮后吊索、后下限位、两边斜拉索。

将前托梁挂在挂篮主梁前端。

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

(4)调整挂篮内模并走行至C2节段施工位置,安装挂篮中斜拉索,解除前托梁与主梁间吊挂,绑扎顶板钢板。

(5)调整挂篮斜拉索及后吊索索力,使挂篮底模平台后端锁死,前端预抬约1cm。

(6)混凝土灌注、养生,张拉预应力。

四、挂篮特点

(1)挂篮重量轻,降低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端部荷载,使桥梁设计更为经济,对于大跨度桥梁更是如此。

(2)挂篮构造简单,机加工量少,一般可在现场自制。

大型结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拆除后可做其他用途,提高了构件的重复利用率。

(3)挂篮斜拉索采用张拉杆式设计,斜上横梁与主梁间使用球形铰座,自动适应斜拉索角度变化,使斜拉索安装方便,调索简单。

后下限位采用抗剪柱加螺旋千斤顶。

受力明确,结构安全可靠。

(4)挂篮主要受力部件为钢箱梁,而非桁架,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总变形<1cm。

灌注前只需预抬5~10mm,就无需再做其他调整。

挂篮后吊索的预紧,有效防止了新、旧接缝的错台、开裂。

五、结语

斜拉挂篮用于混凝土连续梁的悬浇施工,已有诸多成功的先例。

但运用于如此大的梁块的悬浇施工,尚不多见。

该挂篮运用于宁波大榭岛桥的工程实践取得了成功。

正常施工条件下11~12d完成一个节段。

目前该桥两边跨已顺利合龙,中跨合龙将于5月底6月初完成。

该挂篮不足之处:

挂篮走行过程,特别是外侧模支架与底摸平台间连接有待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华有恒,王仲康.短平台复合型牵索挂篮的设计与计算.桥梁建设,1995(3)

[2]平复强,杨世福.滑动斜拉式挂篮的设计与施工.桥梁建设,1989(4)

 

 

 

 

 

 

 

================================================================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

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

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图库网址

ftp:

//

联系QQ:

447255935

电话:

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