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536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docx

高考文综联考试题

2010届三校联考文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1~2题。

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2.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2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下图中,甲图为某地等高线图,乙图为甲地中A城某学校测得的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当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北京时间为12:

40。

回答3~5题。

3.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

A.北京B.上海

C.武汉D.大庆

4.A城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是

A.19°N,ll0°E

B.19°S,110°E

C.19°N,130°E

D.19°S,130°E

5.A地计划在当地丰富的农业原料基础上建设一种新的工业,这种工业可能是

A.棉纺织工业  B.苹果罐头加工业  C.毛纺织工业  D.制糖工业

6.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变化趋势示意图,判断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A.①地势 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读某城市略图和2005年该城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完成7~8题。

(注:

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与总人口的比重)

 

7.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B.条带状C.集中式D.放射式

8.由图可以看出该市③区域的人口增长率约为

A.10‰B.5‰C.0‰D.15‰

牛仔文化是19世纪60-80年代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衍生物,是一种多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牛仔精神、牛仔音乐、牛仔舞、牛仔服饰等。

据此回答9~10题。

9.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餐桌上,都能享用到来自“牛仔之乡”的乳肉制品,主要得益于

A.市场需求变化B.政策干预和交通发展

C.机械化程度提高D.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10.今天,美国的牛仔文化已通过电影、电视、商品贸易和时尚流行等融入世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牧牛文化区与美国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

B.美国牛仔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主要依靠迁移扩散

C.在我国,牛仔裤的接受人群从城市到乡村,属于等级扩散

D.美国知名牛仔服品牌在中国投资设厂,主导因素是市场

11.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

其中云南、广西、贵州省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地区抗旱减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干旱地区范围大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12.“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这是某人为2010年春节编写的楹联,其中的“牛”“虎”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13.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

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14.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吏队伍的廉洁与效率而建立的。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官吏监察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秦朝设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监察丞相

B.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C.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D.元朝设枢密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15.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B.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主要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

16.孙中山说:

“同盟会之主张,创立民国后,则继之以平均地权,倘能达此目的,则社会问题已解决过半矣。

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

”这里的“井田之遗意”应指

A.实行土地私有B.实行土地国有

C.实行集体耕作D.实行个体耕作

17.有资料显示,1938年10月,八路军人数将近25万人,较之1937年底的9万余人增加了近2倍。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的转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D.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18.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员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19.2010年云南出现特大旱灾,引起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抗旱。

而在1978年安徽省也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

“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钟‘保命麦’,渡过灾荒”。

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供给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

安徽省委的这一做法

A.实际上承认农民土地私有         B.公开违背了中央精神

C.充分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土绅经营工商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21.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

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22.2009年10月19日,中国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遭遇劫持。

索马里海盗活动愈益猖獗说明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C.和平对话和公平合理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23.阅读右边“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最能反

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4.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这就要求

①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财政收入

②刺激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③生产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需要的产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④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特大旱灾,昆明出台《昆明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显著暴利的实施细则》,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这一措施表明了

①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供求,抑制物价上涨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②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③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④要坚持宏观调控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普通老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应该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切实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工资标准

③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

④完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27.2009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之后,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绝对公平

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

③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④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与这句诗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

从2009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2010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0.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材料体现了

A.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D.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31.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

这启示我们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32.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按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这说明

①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完善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④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3.漫画《地产腐败牵“市首”》反映的是湖北麻城接连发生“官场地震”,市委书记、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房管局长、建设局长均被“双规”,其腐败多涉及房地产。

这表明

①领导干部要敢于开拓,勇于探索

②领导干部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③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

④领导干部要坚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4.促进新疆地区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多次强调,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

这有利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③实现宗教信仰自由     ④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这说明

①当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气候变化问题

②我国积极参与建设国际新秩序

③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气候和环境问题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10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6分)

(3)试分析A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2分)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8分)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37.(32分)2009年12月7~19日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低碳、减排”。

这恰好反映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的环保、应对灾害等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开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

……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最终引起环境恶化。

……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

——《中国通史》

材料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

……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材料三 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十有二曰除盗賊。

”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四 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几幅图片

 

 

图1工厂烟囱 图2城市面貌  图3《国富论》

材料五 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关的几幅图片

 

图4等领救济品图5田纳西水利工程

   

图6贸易保护主义  图7日本少年

(1)据材料一,分析汉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

(6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2)材料二反映出了清朝乾隆时期的什么现象?

(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分)

(3)在中国古代,当灾害发生后,材料四的“荒政”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吗?

试简要说明理由?

(4分)

(4)据材料四图片(图1-图3)所提供的信息,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6分)

(5)据材料五中图4、5提供的信息,概括“罗斯福新政”在抗灾上体现出的特点。

(2分)并据材料五图片(图4-图7)归纳出这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影响。

(6分)

38.(32分)材料一 2005年-2009年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长趋势

注: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我国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我国当前居民消费存在着居民消费率过低、购买力实现程度下降、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等问题,这是由居民收入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消费信用制度发展滞后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上述情况,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时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同时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反映的问题,从需求角度看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分)

(2)针对材料二中消费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应该怎样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促进居民消费。

(9分)

(3)从辩证法角度说明材料二中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所体现的哲学依据。

(9分)

(4)试述材料二中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作出的经济部署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10分)

39.(60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

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

“夫治国犹如栽树,木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结合史实谈谈在经济方面唐太宗是怎样实践这个思想的。

(8分)

(2)在近代世界史上,法、美、日三国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

(6分)分别给本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6分)

材料二 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

(3)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2分)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材料三 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5)材料三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9分)

材料四 2005年-2009年我国某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6.3

37.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3.0

43.1

43.7

注:

2009年某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

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7万人。

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

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材料五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6)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结合材料五,请你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出谋划策。

(11分)

 

2010届三校联考文综试卷(参考答案)

1.A ③地昼长最大差值是0,在赤道地区。

②地昼长最大差值是24小时,有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46°52′,故在极圈上,一般来说,昼长最大差值越大,纬度越高。

2.D①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但不在赤道上),最大昼长大于12小时。

②地在极圈上。

③地位于赤道上,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④地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处于温带,四季分明。

3.C A城处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与武汉发展区位因素相同。

4.A 当太阳在a位里时,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2:

40,说明该地在110°E,该地有直射且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南边天空,故为北半球,离北回归线较近,故选A。

5.D 由上题可知A地为(19°N,110°E),该地为海南岛某地,应为热带地区,可发展甘蔗制糖工业。

6.C 7.A 8.A 9.D 10.C 11.B 12.C 13.D 14.B 15.A 16.B 17.A 18.B 19.D 20.C 21.C 22.D 23.D 24.B 25.C 26.A 27.C 28.A 29.D 30.A 31.B 32.D 33.C 34.D 35.B

36.(36分)

(1)气候特征比较:

气温:

B气温年较差较A小,气温最高值低A地;降水:

B地较A地降水总量大,雨季较长,冬季降水较多。

(6分)

原因:

B处山地岛屿,四周环海,海洋性更强,气温年较差小,A处雨季来得晚,气温高;B处海洋性强,降水多,另外受台风影响次数多,台风雨增加了雨量。

(4分)

(2)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基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资源基地;是我国南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6分)

(3)①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②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③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④土地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⑤矿产资源丰富;⑥旅游资源丰富;⑦廉价劳动力丰富。

(12分)

(4)(8分)

区位条件

a城

b城

海陆位置

近海地区

沿海地区

交通

河运、陆运交通枢纽

铁路、海运交通枢纽

地形

河流冲积平原

沿海平原

在国土中的位置

南部

中部

37.(32分)

(1)原因:

过度开发;河患严重;长期战乱(6分)(过度开发含“可耕地全部开发、森林草原辟为良田、森林草地垦伐殆尽,引起水土流失加剧”等说法;河患严重含引起“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等说法。

以上说法同等得分)

认识:

①发展经济要注重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分)(围绕:

保护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现象:

围湖造田(或圩田)。

(2分)

原因:

人口过度增长,人地矛盾突出(为人身控制松弛、或税制改革无分);土地兼并严重,过度封建剥削导致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