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6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docx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二附解析

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

(二)附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

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

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控制农业生产区

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防止地方离心力

25.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C.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26.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

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

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

这一转变

A.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D.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

27.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任东来谈论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

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B.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C.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28.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

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

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

由此可知该章程

A.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主张铁路国有

C.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利于救亡图存

29.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B.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C.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30.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

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31.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32.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核心。

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

到19世纪末,传统的绅士概念被彻底稀释。

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

A.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变

B.朝着低俗化的方向发展

C.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

33.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

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

这说明

A.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34.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35.歌曲《生僻字》: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

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

这表明中国文化

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一脉相承豆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

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20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先进理念”,在21世纪都变成了问题。

一是福利制度难以为继,“贪婪的1%”统治“受害的99%”的制度缺陷无法自我修复。

二是民主政治制度发生异化,权力制衡、“选举驱动”、政治“媒体化”等使“内斗”加剧。

三是国际公信力正在下降,热衷于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其政治目标,利用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极力向外转嫁危机。

——摘编自杨洁勉《西方困境与中国和平发展》

材料三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体: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及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西方秩序陷入危机的表现。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

18世纪,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

社会底层人民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

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

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別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

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个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

(要求:

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

45.(历史一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唐代科举每次录取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

宋代重文治,宋太祖时取士仍比较严格,但总数已有所增加。

宋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每次平均录取进士230人。

至徽宗时期,每次平均多达680余人。

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

录取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

“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日特奏名。

”真宗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

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用的,又有五百余人,全部赏赐辦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

“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

——摘编自梁玉《浅谈宋代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8分)

46.(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在美国及其盟军在西线和苏联在东线向柏林进军前,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分裂导致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

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

这两支正进行渗透的军队中有哪一方会填补这个真空?

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和战略色彩的问题。

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这样一来在与俄国人就这个前纳粹卫星国的政治未来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

但美国拒绝了他的计划。

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他手下的将军告诉他在1946年11月前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

他也猜测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因此把苏军看作是对德国军事力量复兴的一种有效制约。

结果,在德国的艾森豪威尔接到命令,在苏军继续前进解放柏林和布拉格时在易北河停下东进的脚步。

4月25日,美苏士兵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握手。

——摘编自(美)科勒《20世纪的世界:

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英美首脑对进军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大陆中心地带巨大的军事真空”是如何被“填补”的。

(6分)

47.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郑观应主要经历如下:

1842年生于广东香山买办之家,深谙实业之道

1858年,16岁科场失意前往上海英商宝顺洋行

1867年7月,与爱国买办唐廷枢创办公正轮船公司。

1880年,李鸿章聘郑观应出任总办挽救了织布局窘境。

1883年,郑观应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最大民用企业)

1894年,《盛世危言》郑观应一生心血的煌煌巨著完成

——据夏东元《郑观应传》整理

材料二郑观应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商末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楚地看到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商务之盛衰,尤必视工业之巧拙”。

郑观应主张“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置也”,……主张在清王朝的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商部、商局、商务会所,提出“凡铁路、轮舟、开矿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呼吁政府“重订税则,厘正捐章”,将海关机构职务“渐易华人”。

希望重现康熙盛世。

——选编自王志凯《郑观应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时代条件和个人经历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对工商业地位的看法,并归纳其发展商业的措施。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全面、公正地评价其经济思想。

(4分)

【最后十套】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历史

(二)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

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

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控制农业生产区

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防止地方离心力

【解析】结合材料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BCD不选。

【答案】A

25.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C.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解析】由材料“西汉以前……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可知东汉以前,家族关系影响政治关系,东汉以后,宗法族群观念的影响逐渐削弱,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故排除A,选B。

材料只反映了西汉时期皇帝居所的朝向位置发生变化,没有涉及统治疆域,故C错误。

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皇帝居所的朝向位置发生变化,没有提到宫殿模式,故D错误。

【答案】B

26.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

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

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

这一转变

A.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D.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

【解析】从材料中的“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来看,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对于订立契约,从形式上有较大的简化,这一转变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故答案为B项。

这一转变对避免欺诈没有影响,排除A项;C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变化没有涉及对贵族特权的损害,排除D项。

【答案】B

27.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任东来谈论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

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B.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C.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废除奴隶制,故A排除;从材料“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以看出,宪法制定的出发点是防止政府的权力过大,加强对政府的制约。

因此宪法是为民众的利益着想的,故B符合题意;1787年宪法的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各州的关系,故D排除。

【答案】B

28.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

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

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

由此可知该章程

A.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主张铁路国有

C.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利于救亡图存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清末改革中对于铁路的发展控股要求华商必须占一定股份,从而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对于外来侵略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抵制外国侵略,不利于外国资本输出,A错误;材料不是主张铁路国有政策,B错误;材料中的主张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C错误。

【答案】D

29.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B.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C.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可知是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

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而“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些现象的实质表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故C正确;材料中“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指客观效果,不等于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故A错误;B项是工业革命而非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且催生与材料中的“促进了”不符,故B错误;D项材料“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兴起,历史的发展不再完全由资产阶级决定,故D错误。

【答案】C

30.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

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解析】进入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务实的对外援助政策促使中国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如何利用外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对外援助由侧重政治到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该变化是适应国内工作重心的需要的,非“左”倾思想的干扰,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增长,B项错误;不结盟外交政策与对外援助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D项表述本身逻辑有误,排除。

【答案】C

31.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选项排除。

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选项排除。

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C选项排除。

【答案】D

32.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核心。

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

到19世纪末,传统的绅士概念被彻底稀释。

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

A.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变

B.朝着低俗化的方向发展

C.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的经济转型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绅士文化注入新的概念,与低俗化无关,B选项排除。

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而且19世纪的时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早已经完成,C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绅士文化概念的变化,绅士文化并未消亡,D选项排除。

【答案】A

33.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

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

这说明

A.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可知,19世纪80年代洋务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困难,根据材料中“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可知,洋务企业的办理权限回到了政府手里,反映了洋务企业发展艰难,洋务企业封建的局限性无法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D项。

A项,洋务企业不等同于中国近代企业,且政策不是决定近代企业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的为清政府,排除;C项,官员督办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答案】D

34.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解析】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体现了启蒙运动提倡的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的思想,说明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权运动开始兴起,排除B;材料反映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的内容,无法体现社会风气是否开放,排除D。

【答案】C

35.歌曲《生僻字》: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

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

这表明中国文化

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一脉相承豆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解析】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C选项排除。

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因素,D选项排除。

【答案】B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

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20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先进理念”,在21世纪都变成了问题。

一是福利制度难以为继,“贪婪的1%”统治“受害的99%”的制度缺陷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