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026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docx

电器照明监理实施细则

A.0.4

湖城艺境二期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日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目录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

(一)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明敷设工程

(二)硬质和半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设工程

(三)塑料阻燃型可挠(波纹)管敷设工程

(四)钢管敷设工程

(五)管内穿绝缘导线工程

(六)瓷夹或塑料夹配线工程

(七)瓷柱、瓷瓶配线工程

(八)塑料护套线配线工程

(九)钢索配管、配线工程

(一十)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程

(十一)塑料线槽配线工程

(十二)灯具、吊扇安装工程

(十三)开关、插座安装工程

(十四)配电箱安装工程

(十五)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安装

(十六)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

(十七)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十八)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

(一)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明敷设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塑料管材质的氧指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塑料管不得在室外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明敷设。

检查方法:

检查测试资料,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2.1)管路连接时,使用胶粘剂连接紧密、牢固;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的折皱、凹扁现象。

(2.2)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插入盒、箱时,应用粘接剂,粘接严密、牢固,采用端接头与内锁母时,应拧紧盒壁不松动。

检查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2.3)管路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应加保护管;补偿装置平正,管口光滑,内锁母与管子连接可靠;加套保护管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正确。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1)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套箍偏中,有松动,插不到位,胶粘剂抹得不均匀,应用小刷均

匀涂抹配套供应的胶粘剂,插入时用力转动插入到位。

(2)大管煨弯时,有凹扁、裂痕及烤伤、烤变色现象:

因烤烘面积小,

加热不均匀,应灌砂用电炉间接烤,或用火烤。

面积要大,热要均匀,并有型具一次煨成。

(3)管路敷设出现垂直与水平超偏,管卡间距不均匀:

固定管卡前未

拉线,造成水平误差;使用卷尺测量有误,应使用水平尺复核,让始终点水平,然后弹线再固定管卡,先固定起终二点,中间加档管卡,选择规格产品,并要用尺杆测量使管卡固定高度一致。

硬质塑料管安装保护管弯曲半径允许偏差表13-1

项次

项目

弯曲半径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

暗配管

≥6D

尺量检查及检查安装记录

明配管

管子只有一个弯

≥4D

管子有二个弯及以上

≥6D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

≤0.1D

尺量检查

3

明配管固定点间距

管子直径

(mm)

15~20

30

25~30

40

40~50

50

65~100

60

4

明配管水平,垂直敷设任意2m段内

平直度

3

拉线,尺量检查

垂直度

3

注:

D为管子外径。

(二)硬质和半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设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半硬质阻燃型塑料管的材质及适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基本项目

(2.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

检验方法:

观察

检查,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2)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

箱内露出的长度应小于5mm。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3)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2)

管路敷设及盒、箱安装允许偏差表13-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

≥6D

尺量检查及检查安装记录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

≤0.1D

尺量检查

3

箱垂直度

高50cm以下

1.5

吊线、尺量检查

高50cm以下

3

4

箱高度

5

尺量检查

5

盒垂直度

0.5

吊线、尺量检查

6

盒高度

并列安装高差

0.5

尺量检查

同一场所高差

5

7

盒、箱凹进墙面深度

10

注:

D为管子外径。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管路有外露现象,或保护层不足15mm,剔槽时要保证深度,并且及时将管子固定,再用水泥砂浆保护。

(2)稳筑或预埋的盒、箱有歪斜、坐标不准、杰浆不饱满等现象:

稳筑盒、箱时一定要找准位置,先注入适量的水泥砂浆,再用线坠找正,然后用水泥砂浆将盒、箱周围的缝隙填实。

(3)管子煨弯处的凹扁度过大及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6D,煨弯应按要求操作并及时地固定和保护。

(4)管路不通:

朝上的管口容易掉进杂物,因此,应及时将管口封堵好。

其他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要碰损敷设完的管路,以免造成管路堵塞。

(三)塑料阻燃型可挠(波纹)管敷设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波纹管的材质及适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基本项目

(2.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2)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应小于5mm。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

(2.3)管路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2)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配合土建结构预埋箱、盒容易出现歪斜、埋深及砂浆不饱满现象。

(2)并列安装的盒、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超出允许偏差:

应测量准

确挂通线稳装,找平找正。

(3)管入盒、箱处不顺直,管口不平齐:

距箱、盒0.15m以内管段应固定,箱、盒内断管应使用锋利的刀具,

操作应认真。

(4)波纹管弯曲处宜出现凹扁或死弯现象:

应选用优质管材,管材不应在露天长期存放。

预制大楼板内的预埋管

与墙体内管路连接,应在水平方向适当错开位置,且管子弯曲处的楼板与墙体均应剔成弯曲状。

弯曲处加装半硬阻燃型套管或使用定弯套,以保证弯曲度。

(5)穿线时发生管路堵塞现象:

主要原因是没有按要求进行预扫管工作或预扫管时不认真。

也有预扫

管工作进行后,其他工种施工时碰伤管路。

除及时纠正外,应严格按要求进行预扫管工作。

(四)钢管敷设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查方法:

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2)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

检验方法:

明设的观察检查,暗设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基本项目

(2.1)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节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油柒防腐完整,蜕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

(2.2)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

线路进入电气设备和器具的管口位置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2.3)管路的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

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管。

补偿装置平整,管口光滑,护口牢固,与管子连接可靠;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4)金属电线保护管、盒、箱及支架接地(接零),地线敷设应符合

以下规定:

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3)

保护管弯曲半径、明配管安装允许偏差表13-3

项次

项目

弯曲半径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

暗配管

≥6D

尺量检查及检查安装记录

明配管

管子只有一个弯

≥4D

管子有二个弯及以上

≥6D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

≤0.1D

尺量检查

3

明配管固定点间距

管子直径

(mm)

15~20

30

25~30

40

40~50

50

65~100

60

4

明配管水平,垂直敷设任意2m段内

平直度

3

拉线,尺量检查

垂直度

3

注:

D为管子外径。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煨弯处出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

其原因及解决办法有:

(1.1)使用手扳煨管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

(1.2)使用油压煨管器或煨管机时,模具要配套,管子的焊缝应在正反面。

(2)暗配管路弯曲过多,敷设管路时,应按设计图要求及现场情况,沿最近的路线敷设,不绕行弯曲处可明显减少。

(3)预埋盒、箱、支架、吊杆歪斜,或者盒、箱里进外出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

(4)剔注盒、箱出现空、收口不好,应在稳注盒、箱时,其周围灌满灰浆,盒、箱口应及时收好后再穿线上器具。

(5)预留管口的位置不准确。

配管时未按设计图要求找出轴线尺寸位置,造成定位不准。

应根据设计图要求进行修复。

(6)线管在焊跨接地线时,将管焊漏,焊接不牢、漏焊、焊接面不够倍数,主要是工作者责任心不强,或者技术水平太低,应加强操作者责任心和技术教育、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

(7)明配管、吊顶内或护墙板内配管、固定点不牢,螺丝松动铁卡子、固定点间距过大或不均匀。

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固,档距应找均匀。

(8)暗配管路堵塞,配管后应及时扫管,发现堵管及时修复。

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严实。

(9)管口不平齐有毛刺,断管后未及时铣口,应用锉把管口锉平齐,去掉毛刺再配管。

(10)焊口不严破坏镀锌层,应将焊口焊严,受到破坏的镀锌层处,应及时补刷防锈漆。

(五)管内穿绝缘导线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导线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1.2)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

不小于1MΩ。

检验方法:

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摇测记录。

(2)基本项目

(2.1)盒内穿线:

盒、箱内清洁无杂物,护口、护线套管齐全无脱落,导线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导线在管子内无接头,不进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线后密封处理良好,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

(2.2)接地(接零):

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连接牢固紧密。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或检查记录。

(3)允许偏差:

检查导线截面。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或检查安装记录。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在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管径不符等现象。

因操作不慎而使护口遗漏或脱落者应及时补齐,护口破损与管径不符者应及时更换。

(2)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不足5圈,未按工艺要求连接的接头均应拆除重新连接。

(3)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

焊锡的温度要适当,涮锡要均匀。

涮锡后应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部分的洁净。

(4)导线线芯受损是由于用力过猛和剥线钳使用不当造成的,削线应根据线径选用剥线钳相应的刀口。

(5)多股软铜线涮锡遗漏,应及时进行补焊锡。

(6)接头部分包扎不平整、不严密。

应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包扎。

(7)螺旋接线钮松动和线芯外露。

接线钮不合格及线芯剪得余量过短都会造成其松动,线芯剪得太长就会造成线芯外露。

应选用与导经截面和导线根数相应的合格产品。

(8)套管压接后,压模的位置不在中心线上。

压模不配套或深度不够,应选用合格的压模进行压接。

(9)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

管路内可能进水或者绝缘层受损都将造成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

应将管路中的泥水及时清干净或更换导线。

(10)采用LC线帽的接头,导线绝缘应和帽内压接管平齐。

(六)瓷夹或塑料夹配线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瓷件及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

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摇测记录。

(1.2)导线严禁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2.1)瓷件安装牢固无损坏,瓷夹或塑料夹的底板和盖板必须整齐,不得歪斜、错台,导线与夹板排列整齐,表面清洁,固定间距均匀准确。

检验方法:

观察、手扳检查。

(2.2)导线敷设平直整齐,转弯、分支处的瓷(塑料)夹固定可靠,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良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3)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线路等处有保护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导线两端留有补偿余量,固定可靠。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4)导线连接处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导线接头不受拉力。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瓷(塑料)夹配线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

水平线路5mm;垂直线路5mm。

检验方法:

水平线路用拉线,尺量检查。

垂直线路用吊线,尺量检查。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瓷件固定不牢、不平齐,应先将木砖或塑料胀管预埋牢固,再用木

螺丝将瓷件固定在木砖或塑料胀管上,并调整平齐。

(2)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3)在导线分支处、转角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

(4)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

(5)导线敷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不符合要求。

应按要求进行调整。

(6)丁字配线时,导线有不顺直现象。

配线时,在丁字瓷件处,应先将导线理顺。

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正确。

(七)瓷柱、瓷瓶配线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瓷件及导线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1.2)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摇测记录。

(1.3)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2.1)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

检验方法:

观察和手扳检查。

(2.2)导线敷设:

a.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他线路、管道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余量。

b.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且接头处不受拉力。

c.导线转角和分支处齐整,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处理良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3.1)导线的线间距离及固定点间距的允许偏差:

a.线间距离:

水平敷设的线路为10mm;垂直敷设的线路为5mm。

b.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50mm。

(3.2)同一档内的瓷柱或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线应与线路成直角。

(3.3)导线不得有松弛现象。

水平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10mm。

垂直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5mm。

检查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

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

面的污物,及时将破损瓷件更换。

(2)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

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

(3)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

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

(4)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

应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

(5)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

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

(6)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

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

(八)塑料护套线配线工程

(1)保证项目

(1.1)护套线的品、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

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

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摇测记录。

(1.2)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绝缘层损坏和护套管开裂等现象。

料护套线严禁直接埋入抹灰内敷设。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2.1)护套线敷设平直、整齐,固定可靠,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

线路等处有保护管。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导线两端固定牢固,应留有补偿余量。

(2.2)导线明敷部分紧贴建筑物表面,多根平行敷设间距一致,分支和弯头处整齐。

(2.3)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接头设在接

线盒或电气器具内;板孔内无接头;接线盒位置正确,盒盖齐全、平整,导线进入接线盒或电气器具内留有适当余量。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4)

护套线配线允许偏差表13-4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或弯曲半径

检验方法

1

固定点间距

5mm

尺量检查

2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直线段

平直度

5mm

拉线、尺量检查

垂直度

5mm

吊线、尺量检查

3

最小弯曲半径

≥3b

尺量检查

注:

b为平弯时护套线厚度或侧弯时护套线宽度。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线卡间距不均匀,超出允许偏差,且有松动、不平整等现象。

重新进行调整、固定。

(2)导线松弛、有弯,平直度,垂直度超差:

应重新将导线调直、抻

紧,按照要求将导线用线卡子固定好。

(3)变形缝处的导线未留补偿余量:

应补做补偿装置并预留补偿余量。

(4)导线在过楼板、墙、梁及其他管道交错时未做保护管,应及时地

予以补做。

(5)导线连接的接、焊、包不符合要求:

应按第5、4、8条至第5、4、

10条的要求执行。

(6)接线盒开口过大,与护套线不吻合,应修补开口或换新接线盒、

按要求重新开孔。

(九)钢索配管、配线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钢索终端拉环必须牢固、拉紧,调节装置齐全:

钢索端头要用

专用金具卡牢,其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并且用金属线绑扎牢固。

(1.2)金属管、盒必须做有明显可靠的保护接地。

(1.3)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2.1)钢索的中间固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中间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

12m;吊钩将钢索固定牢固,吊杆或其他支持点受力正常;吊杆不歪斜,油漆完整。

吊点均匀,钢索表面整洁,镀锌钢索无锈蚀,固定点间距相同,钢索的弛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2)导线敷设应横平竖直,不应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导线应留有补偿余量,护套线与导线穿越梁、墙、楼板等处时应加穿保护管。

(2.3)瓷柱(珠)应清洁完整,无裂纹、破损等现象,安装时不能颠

倒。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5)

钢索配管配线的允许偏差表13-5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各种配管、配线支持间的距离

钢管配线

30

尺量检查

2

硬塑料管配线

20

3

塑料护套线配线

5

4

瓷柱配线

20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钢索垂度过大

(1.1)吊装前钢索未进行预抻,吊装后产生下坠造成垂度过大:

应调整

花篮螺栓,使钢索的垂度符合安装要求。

(1.2)耳环接口处未焊死,承重后抻开,造成钢索垂度过大:

应将耳环

的接口处补焊牢固。

(1.3)中间档距过大,造成垂度过大:

应按要求补加吊点。

(2)钢索未做保护地线或保护地线的截面过小:

应按照要求补做明显

可靠的保护地线。

(3)扁钢吊架不垂直、平整、固定点松动:

应及时进行修复找正。

(4)扁钢吊架的间隔不均匀,差别过大:

应按规定要求重新调整。

(5)导线不平整,出现扭弯和松弛现象:

应按要求将导线理顺调直后再绑扎牢固。

(6)导线线芯受损:

采用电工刀削绝缘层时极易损伤线芯。

应使用剥线钳削去导线的绝缘层。

(7)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

焊锡的温度要合适,锡焊要均匀。

涮锡后应该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部分的清洁。

(8)导线接头部分的包扎层不紧密平整:

绝缘包扎时,应先用橡皮绝缘带或粘塑料绝缘带半幅重叠包扎紧密后,再用黑胶布半幅重叠包扎紧密。

(9)钢索穿过墙、梁等处时未加穿保护管:

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10)钢管或钢电线管的管口不光滑;煨弯倍数不够,凹扁度过大:

应将管口的毛刺锉光,重新煨弯。

更换凹扁度过大的管。

(11)塑料管有变色、承插口偏心及凹扁度过大等现象:

应重新找正承插口,更换凹扁度过大和质量不合要求的管子。

(12)护套线配线平整度差,导线铝卡子不牢,使得导线的松弛度不一致或导线局部有弯:

应理顺导线后再固定。

(13)穿过墙体的护套线被抹在墙上:

应补做保护管后再配线。

(14)配管时,盒子的材料与管材不符:

金属管应选用金属盒,塑料管应选用塑料盒。

(一十)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程

1.质量标准

(1)保护项目

(1.1)导线及金属线槽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

(1.2)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2)基本项目

(2.1)线槽敷设:

线槽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拐角、转角、丁字连接、转弯连接正确严实,线槽内外无污染。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2)支架与吊架安装:

可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或焊接支架与吊架,也可采用万能卡具固定线槽,支架与吊架应布置合理、固定牢固、平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3)线路保护:

线路穿过梁、墙、楼板等处时,线槽不应被抹死在建筑物上;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的线槽底板应断开,导线和保护地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线槽与电气器具连接严密;导线无外露现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4)导线的连接:

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接头应设置在器具或接线盒内,线槽内无接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直线部分的平直程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

5mm。

检验方法:

吊线、拉线、尺量检查。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支架与吊架固定不牢:

主要原因是金属膨胀螺栓的螺母未拧紧,

或者是焊接部位开焊,应及时将螺栓上的螺母拧紧,将开焊处重新焊牢。

金属膨胀螺栓固定不牢,或吃墙过深或出墙过多,钻孔偏差过大造成松动,应及时修复。

(2)支架或吊架的焊接处未做防腐处理:

应明时补刷遗漏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