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041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docx

从造价管理者视角看定额人工费

从造价管理者的视角看定额人工费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袁欣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市场劳务用工工日单价与定额人工工日单价出现的差距议论频频,而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部门却很少对这一话题做出正式回应,本人通过实例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市场劳务用工单价比定额综合工日单价高的问题试着做出合理解释。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筑企业用人制度发生变化,建筑企业在建制工人渐渐退出,而农民工和劳务市场的大力发展,使得建设工程人工单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定额人工单价和市场人工单价产出了巨大的差异。

在工作中总能听到许多建筑企业的抱怨:

“现在市场上雇佣一个普通工人需要150元/天,有点技术的工人需要200元/天,而定额人工单价调整以后才50至70多元/工日(我省今年10月1日才进行了一次人工费调整),我们实在是没法干了,人工费亏的太厉害了。

”这样的抱怨实在是太多了,有的直接反应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有甚者,直接反应到省政府,埋怨定额编制脱离实际,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计价和利润,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到底定额人工单价和市场人工单价的实际情况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抱怨呢?

实际上,从表面现象来看,也确实是这样的。

经调查2013年下半年贵阳市的建设工程市场价格,建筑普工107元/天、架子工166元/天、钢筋工180元/天、贴瓷砖215元/天、抹灰192元/天(数据来源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

贵州省2014年10月1日发布的定额人工单价指导价是50.6元/工日、67.6元/工日、74.2元/工日、78.0元/工日(数据来源黔建建标【2014】463号文)。

单从数字来看,确实相差较大,表现为亏损严重、入不敷出的现象,许多施工企业也就是从此来反映人工费的亏损。

这正常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合理吗?

亏损是真实的存在吗?

我觉得必须认真思考和分析,找出原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和市场人工单价的区别

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工作日制度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一个建筑安装生产工人一个工作日的全部人工费用,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辅助工资、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等(建标【2003】206号文)。

定额人工单价基本上反映了定额编制期建筑安装生产工人的工资水平和一个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工资报酬。

其价格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技术装备,正常的劳动强度和技术熟练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日工作时间8小时、月计薪天数20.83天、年工作日250天等因素进行确定的。

现行定额人工一般不分工种、级别均以综合工日表示。

市场人工单价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施工所在地当时的市场经济规律确定的劳务用工工资水平,支付给建筑安装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报酬。

市场人工单价按照不同的工种划分,而且比较细,如实际中有建筑工、装修工、钢筋工、架子工、抹灰工等。

在支付工资时,这些工种的工资单价一般不是以工日数计算的,而是以完成该工种的工程实物量计算劳动报酬的。

市场上所谓的人工工资单价是按照以上实物量工资经折算形成的。

由此可见,定额人工单价是根据在建制施工企业的全员劳动力和人工工资的组成内容,按照定额测算期国家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人工工资的规定计算的,是某一时期的静态价格,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政策性。

而建设工程市场人工单价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只是支付给从事现场施工工人的完成一定实物量的劳动报酬。

市场人工单价是按照工程所在地当时的建筑市场人工单价行情,以不同的工种、不同的级别、施工时间、施工条件及施工难易程度,经双方协商确定的实物量劳务价格,具有建设工程市场价格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作为一名造价管理者及定额编制参与者,我认为考虑到定额人工单价的取定过程,可以将造成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差异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是由于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的区别而自然形成的因素,社会因素则是由于在定额人工单价取定过程中受政策、法规甚至人为影响而产生的因素。

二、造成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差异的自然因素

1、基数范围不同

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是按照企业在建制配置的全员生产工人和常年的工作状态为基础计算的,其实质上与施工企业承包的工程工程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建设工程市场人工单价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工程在施工期内要完成一定的实物工程量的原则计算的,随用随找、随干随叫、随时雇佣、随时清退,不占用施工企业的人员编制,不用长期支付工资报酬。

如某一施工企业自有工人的工资为50元/工日,折合成一年的工资是50元/工日×250工日=12500元。

而雇佣一相同级别的工人的工资是100元/天,按照该工人完成某一实物量需要工作60天,应该支付该雇佣工人工资为100元/天×60天=6000元。

施工企业既有工人工资12500元要比雇佣工人的工资6000元多12500-6000=6500元。

可以看出,完成相同实物工程量时,即使是雇佣工人的工资是既有工人工资单价的2倍,该项工程在某一实物量工作完成时也可以节省人工工资支出6500元。

2、工种划分不同

定额人工工资不分工种、级别均以综合工日表示。

市场人工工资的划分比较细,可以按照专业划分,也可以按照季节工、零用工、常年工划分。

按照专业划分工种时以完成一定的专业实物工程量支付人工工资;按照季节工、零用工、常年工划分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其支付的人工工资是不同的。

比如施工单位要抢工期时,其人工工资会更高。

3、工作时间不同

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是以国家规定的每工日8小时时间计算的,即测定和计算工资单价时均以8小时一个工日为基础计算。

建设工程市场人工工资都是以“天”计算的(这个天也是按照完成的工程实物量推算出的一个与实际支付工资天数没有可比性的天数),而这一“天”是几小时是不确定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一“天”的时间保证要比8小时要长好多,有时会在10~13个小时。

单从工作时间的角度来看,如果假定市场人工工资是100元/天,一天工作12个小时,折合成每工日的工资应该是100÷12×8≈67元。

定额人工单价中还包括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11天)和休息日(104天)以及建筑工人特定的劳保福利待遇。

市场人工单价不考虑假期、节假日等因数,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无条件加班加点。

4、工作效率不同

定额人工工资的工作效率是按照建筑施工企业正常的劳动条件、正常的气侯、正常的地理条件、合理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机具配备进行测算的,体现的是一定时期某一地区的社会平均水平。

市场人工工资的工作效率限定在一个偶然的范围之内,不分时间、不分气候好坏、不分环境因数,无任何附加条件,只以工期和完成一定数量的实物工作量以计件的形式反映某一时期的个体社会水平。

例如:

现行的定额规定的砌标准砖直型墙每工日的砌砖量约为330块。

而市场雇佣工人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平均砌筑量至少应该在1500块左右,有的甚至要到2000块。

5、形成的费用不同

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工资是一定要计取一定的费用的,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等一系列费用。

某市政工程人工挖土方工程按照贵州省现行的费用计算规则计算,定额人工单价22元/工日在计取费用并调整人工单价后最终的工资价格是60.36元/工日。

而建设工程市场人工费用只是单纯的人工费用,不计取任何其他费用,一律以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折算成“天”论价。

如果按照建设工程人工市场价格普工107元/天、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折合成定额人工工资是[(107÷12×8)÷2.7437≈26.0元(60.36÷22≈2.7437)。

可以看出,定额人工单价22元/工日至少相当于支付60.36元/工日;人工市场价格107元/天只相当于定额人工单价26元/工日。

三、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差异的社会因素

1、政策依据与市场不能完全接轨

贵州省现行的2004计价定额人工单价是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组成>的通知》(建标【2003】206号文)确定的,定额人工单价组成内容的确定与调整需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这就决定了它与自由发展的市场不相适应。

2、定额修订周期过长

不管是全国统一定额还地方定额都存在修订周期过长的现象。

以我省为例,贵州省现行计价定额还是2004年编制的,至今已使用10年,今年才再次启动定额修编工作。

10年中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施工效率明显增加,而定额人工消耗量还停留在10多年前的水平,这显然不能真实的反应市场施工水平的提高。

3、定额修编工作受多部门的制约

仍以我省为例,贵州省2004计价定额联合了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审计厅五家单位才能顺利出台。

而各家单位因对定额的认识和需求程度不同,容易造成在定额人工单价及费用系数确定时不能反应市场真实情况。

正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存在,使得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便产生了差异。

但是这种差异真的就造成了施工企业在人工费上亏损了吗?

下面我用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

四、以实际工程分析人工费

1、某一住宅楼建筑面积1890m2,经计算,定额人工费是70.53万元,该工程实际建筑面积人工费承包价格360元/m2计算,该工程人工费支出为1890×360=68.00万元,定额给定的人工费与实际支出的人工费比70.53-68.00=2.53万元。

2、某一办公楼钢筋工程按照图纸计算出的钢筋工程工程量是176.75t,按照定额计算,钢筋工程定额人工费为10.65万元,实际在工程施工时的对外雇佣人工费为580元/t,支出的人工费为176.75×580=10.25万元,定额给定的人工费与实际支出的人工费相比10.65-10.25=0.4万元。

3、某一全现浇高层住宅楼,某一层楼板混凝土体积为60.56m3,按照定额计算其模板人工费为2.25万元(贵州省定额模板是按混凝土体积计算)。

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模板人工费54元/m2(包含模板及架子)计算,需要支付人工费432×54=2.33万元。

定额给定的人工费与实际支出的人工费相比2.25-2.33=-0.08万元。

通过上面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定额人工费和市场人工费的水平基本一致,施工企业并不会在人工费上产生亏损。

但由于本次来学习,所带的资料有限,没有足够的实例选择,可能在分析时不能代表全部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有待于选取更多、更广泛的工程工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五、结论及解决思路

1、虽然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存在着差异,可是并不会造成定额人工费与市场人工费有悬殊,总体上看,定额人工费基本上等于市场人工费。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计价定额的年久失修引起的定额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有一定的差别,造价管理部门应缩短定额修订周期,及时的对定额消耗量水平进行修正。

2、由于用工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在表现形式、计算口径、计算基础、计算方法等原因使得在表面上两种人工单价有一定的差异。

2013年住建部已经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组成》进行了修订,应该可以适应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测定。

3、按时定期发布人工成本信息价格,适时调整定额人工单价。

贵州省今年9月28日,由省住建厅和省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对建设工程人工单价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黔建建标【2014】462号文),决定对建设工程人工单价进行动态管理,将原来3、4年调整一次,改为适时发布人工单价指导价。

4、我个人认为造成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最主要的自然因数是两者在工作时间计算口径上不一致,如果在定额修编过程中,尝试按照小时工资制取定人工单价及对应的人工消耗量,这样做我认为有两个方便之处,一是能有效解决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在工作时间上不一致而造成的误解;二是每年人事劳动部门都会公布月最低工资标准及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能为我们取定定额人工单价提供有力的参考。

以人工挖1立方M土方为例:

人工挖一般土方

工程

单价(元)

单位

消耗量

定额习惯的表现形式

人工

50.8

工日

0.17

修改后的表现形式

人工

6.35

小时

1.36

计算两种形式的人工费:

定额习惯的表现形式的人工费:

50.8×0.17=8.64元

修改后的表现形式的人工费:

6.35×1.36=8.64元

通过计算可知,这两种形式的人工费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当市场实际人工单价按10小时计算时,那么市场人工单价为6.35×10=63.5元/天,这样就化解了“工日”与“天”这两个不同计算口径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