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111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历史上册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

(满分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得分:

一、选择题:

(把每题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20分)

1.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

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民主”、“共和”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

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B.《哈姆雷特》——伏尔泰

C.《蒙娜丽莎》——达·芬奇D.《神曲》——莎士比亚

3.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

“兴”的含义是指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神学文化的复兴

4.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太阳的光芒,它象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有些明亮的星星也闪烁着各自的光芒。

三在新的一天——文艺复兴——的黎明,月亮和星星却都变得暗淡无光。

以下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莎士比亚B.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C.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D.14世纪首先开始于法国

5.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于4月8日辞世,英国女王对此感到悲伤。

在英国历史上,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是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1787年宪法》D.《法典》

6.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扩展C.丝绸之路的开辟  D.经济全球化趋势

7.他说:

“我真正的光荣

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8.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独立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C.种族之间矛盾尖锐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9.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具有双重性质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

10.美元上印刷了多位美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其中1美元(见右图)上印刷的这位美国总统被誉为美国的“国父”,他是

A.杰弗逊B.罗斯福C.奥巴马D.华盛顿

11.列宁说:

“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B.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C.萨拉托加战役D.1787年宪法的颁布

12.1789年的一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

“14日,星期二,无事。

”但是,这一天成为永载法国史册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

A.三级会议召开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13.下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A.拿破仑B.罗伯斯庇尔C.克伦威尔D.华盛顿

14.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同学坐上了从株洲到北京的高铁,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美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了1825年的英国,坐上了当时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A.B.C.D.

1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D.资本主

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6.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

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7.“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由此,庄严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段话引自于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人民宪章》D.《共产党宣言》

18.每当《国际歌》响起的时候,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A、贝多芬B、欧仁·鲍狄埃C、马克思D、狄盖特

19.一部外国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

“我们也要选举权”。

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英国工业革命B.巴黎公社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宪章运动

20.“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追溯历史,1825年,名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B.瓦特C.哈格里夫斯D.卡尔·本茨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21.“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2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他的绘画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哈姆雷特》等。

2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2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5.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王权的堡垒——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革命的人民后来处死了封建国王查理一世。

26.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及航线:

葡萄牙的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好望角;     发现美洲;西班牙的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其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28.文艺复兴中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____________;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29.工业革命开始于________的发明,完成于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

30.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1649年1月30

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

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

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

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与英王的一

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什么文献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2)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什么文献?

(3)材料三这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颁布这一决定是哪一个机构?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恩格斯说:

“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

可是,二百多年前,

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15至16世纪,这次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写出英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段材料节选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它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二中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5)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么革命?

(6)材料三中在这次革

命中改良蒸汽机的英国机械师是谁?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

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工人及其家庭只能生活在简陋的集体宿舍,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疾病和瘟疫开始蔓延。

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时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着烟尘。

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

“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

(1分)

(1分)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1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社会关系的变化。

(1分)

(3)材料三说明19世纪的英国出现什么问题?

(1分)

(4)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1分)你认为当今中国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分)

梁丰初中2013-2014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

历史学科第一次课堂练习卷答卷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

28.

29.

四、材料分析题(共三题,每题6分,共18分)

30.

(1)

(2)

(3)

31.

(1)

(2)

(3)(4)

(5)(6)

32.

(1)

(2)

(3)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CBBBADDBD

11-20CCACDCDBDA

二、判断题

21-26ABABBB

三、填空题

27.哥伦布麦哲伦

28.但丁罗伯斯庇尔

29.珍妮机大机器生产

四、材料题

30.

(1)查理一世;《权利法案》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典》或《拿破仑法典》

(3)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或美国诞生了。

大陆会议。

31.

(1)文艺复兴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或《罗密欧和朱丽叶》

(3)《权利法案》

(4)克伦威尔

(5)工业革命

(6)瓦特

32.

(1)工业革命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者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交通更加便捷)

(2)社会关系变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3)环境污染严重、工人生活条件差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做到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