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244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docx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

 

浙江杉杉集团的

股权激励机制探析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1日

摘要

随着股权激励制度的越来越完善,激励的效果也是引人注目,更多的企业都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来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如何能够建立合理健全的股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功效,成为许多公司的重要课题。

论文通过对股权激励机制背景及意义、股权激励机制概述入手,结合了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历史渊源,分析了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及实施,对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激励模式;管理体制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equityincentivesystemmoreperfect,theincentiveeffectisattractsb.'sattention,moreandmoreenterpriseschoosetoimplementequityincentivemechanism,tomakebetter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Howtoestablishreasonableandperfecttheincentivemechanism,givefullplaytotheequityincentiveeffect,becomeanimportantissueformanycompanies.Thebackgroundoftheequityincentivemechanismanditssignificance,overviewofequityincentivemechanism,combinedwithZhejiangShanshanGroupequityincentivemechanismofhistory,analysisoftheincentivemechanismandtheimplementationoftheZhejiangShanshanGroupequity,mechanismandputsforwardsomethoughtsandsuggestionsontheShanshanGroupequityincentive.

Keywords:

equityincentivemechanism;equityincentive;incentivemode;managementsystem

 

目录

一、绪论1

(一)股权激励机制背景及意义1

1.股权激励机制背景1

2.股权激励机制意义2

(二)股权激励机制概述2

1.股权激励机制概念2

2.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3

二、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历史渊源3

(一)杉杉集团的概况3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现状表现4

(三)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模式4

1.上市公司的主要激励模式4

2.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模式6

(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准备6

三、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及实施分析7

(一)杉杉集团的企业治理现状及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表现7

1.杉杉集团企业治理概况7

2.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表现8

(二)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动因8

(三)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方案的实施9

(四)杉杉集团股权激励的启示11

四、对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思考与建议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

浙江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机制探析

一、绪论

由于企业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需要通过签订一系列契约而建立起联系,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对于企业的股东和高层管理者而言,其最终目的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必然的利益冲突。

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早在二十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经营管理者激励制度的可行性,此后,各种面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方式开始不断出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长期激励回报方式的激励制度正式确立。

经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缓解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所带来的压力,这样的股权激励制度使双方之间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同时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了探索股权激励制度的脚步,并尝试引进西方先进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的制度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内的一些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在使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的条件下,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个结果,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结构。

(一)股权激励机制背景及意义

1.股权激励机制背景

多年以来,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企业。

由于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而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先天优势,因此,掌握了企业实际权利的经营管理者在面对个人与公司的利益时,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私利等因素来损害股东的利益。

在股权激励机制出现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者之间利益冲突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开始努力完善内部与外部市场体系。

从20世界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开始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股权激励机制,从而达到缓解两者冲突的目的,但是由于国内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实施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制定了一批对股权激励实施有利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股权激励制度能够合法的实施,保证国内企业能够顺利实现股权激励。

但是用辩证的角度来看,虽然股权激励机制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股权激励也可能造成其他不利企业发展的问题。

例如:

经营管理者暗箱操作、盲目追求业绩目标等。

因此,股权激励制度如何制定合理的指标,如何约束和监督经营管理者,这些都是当前我们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2.股权激励机制意义

现在股权激励制度已经被全世界的企业所认同,特别是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当中,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能够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企业能够更加长久的发展。

股权激励制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用两个方面。

(1)理论意义

由于经营管理者实际控制着企业,而企业的股东实际的权利则是远远不及企业的经验管理者,仅仅拥有剩余利润的索取权。

因此,造成了经营管理者与股东两者的利益目标可能存在不一致。

而在股权激励制度出现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者之间的利益问题,使公司管理者和股东有了共同追求的利益。

所以,为了让股权激励的理论能够更加的完善和丰富,通过研究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制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2)实用价值

当前西方国家股权激励实施后有着很好的效果,而我国企业则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需要学习、借鉴他国成果,但是也不能盲目的照搬,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的经验走自己的路。

合理有效的激励计划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对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股权激励机制概述

1.股权激励机制概念

股权激励机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经营者获得以公司股权形式反映的经济权利,使得经营者们由此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分享利润等经济行为之中,同时也因为风险的共担督促他们更加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机制。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2.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

(1)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教授最早开始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等支出及其在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涵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因为通过知识和技能可以为企业的员工带来工资等收益,因此人力资本也可以被认为一种特定的资本。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也是有着产权的问题,其所有权则是属于个人,但是和物质资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比较难以调动,只能通过激励来达到目的。

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要大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因为人力资本只属于个人,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能事先规定好,所以只能通过激励机制来调节。

股权激励机制承认了人力的价值,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得企业上下的利益一致,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监督成本。

(2)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是在研究公司最佳资本结构时形成的。

代理成本理论是经过研究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而形成的。

这种理论通过分析指出,公司债务的违约成本是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函数。

最后还是要企业的股东来承担这些代理成,就会使公司的债务比例升高,造成资本结构中债务比率过高,最终导致股东价值的降低。

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委托成本大大的增加,面对这个问题,企业的高聪最终选择了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去解决。

在实行股权激励机制下,代理人只有通过勤劳工作,使公司的业绩上升,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

从公司的组织管理者来看,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符合多方面利益的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代理成本,于是,股权激励制度得到大力的推广。

二、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历史渊源

(一)杉杉集团的概况

1992年11月27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经过几年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杉杉于1996年实现了股票上市,正式成为一家注册的上市公司。

上市以后,公司继续保持着稳步快速的发展脚步,并通过自身的积累和持续融资,是公司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了以服装、服饰和纺织品等产业为基础的杉杉集团,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企业巨头,并在2002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500强企业。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杉杉集团迅速成长为中国服装界最具规模、最受关注、最高水平的行业领导型集团公司之一。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现状表现

截止2011年3月24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总数为2093家,其中共有234家实行了股权激励方案,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1.18%。

从A股历史上来看,总共有234家企业总共推出了264个激励方案,其中,激励方案推出最为密集的时候出现在2010年11月之后,达到了84个,占了31.82%。

因为在推出激励方案的时候考虑不周,导致与证监会的规定的法规相冲突,或者公司发展不顺利,导致业绩增长不符合预期,最终使得激励方案不能顺利实施,最后只有103个得到了实施,未能实施的达到了74个,剩下的则属于延期、获董事会批准或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三大类。

从股权激励得到实施的总数来看,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公司仅有146家,总共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但却覆盖了大部分的主要行业,其中制造业最多,共有85家,占总数的58.22%;其次是信息技术行业,有20家顺利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三)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模式

1.上市公司的主要激励模式

根据持股量、持股对象、价值支付方式、价值评价基础进行分类,我国的企业股权激励模式可分为:

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管理层员工收购四大类。

(1)管理层持股模式

管理层持股(ManagementStockOwnership)是国内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企业所有者通过授予经营者一定的股权,使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在较长时限内趋同,从而激发经营者活力和创新性。

管理层持股方式股权激励主要模式:

股票期权模式、虚拟股票激励模式、股票增值权模式、业绩股票激励模式、业绩单位模式、延期支付模式、经营者持股激励模式。

(2)员工持股模式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ptionPlan,即ESOP)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在实践中,员工持股计划往往是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委托员工持股会管理运作,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3)管理层收购模式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即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

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4)管理层员工收购模式

管理层员工收购模式与管理层收购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基层员工参与了持股,实际上是将管理层收购模式和员工持股模式结合起来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股权激励模式。

在四类股权激励模式中一共包括了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股票奖励、延期支付、业绩股票、业绩单位、股票期权、股票期股、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这10种集体的股权激励方式,他们的特点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吴忠仪表多种激励模式复合的特点

图2十大激励模式特点比较

2.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模式

杉杉集团是一个市场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对于人才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更偏重与员工持股模式,在企业最近几年的年报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明面拥有的股份是很少的,2012年的时候的年初持股数才仅仅是15200股,相对于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3536993股,总股数41085.82万股来说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企业鼓励公司员工购买公司股票,这样可以提高拥有公司股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最近几年杉杉集团在分配利润的时候每年都有分红,这样就增加了持股者的信心,更有利于员工持股模式的推行。

如表1所示:

表1杉杉集团分红年度

分红年度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每10股派息数(元)(含税)

0.6

0.6

0.8

1

0.6

(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准备

1.加强我国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存有大量的非流通股,导致企业被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决策层更倾向于把廉价的股权留给自己,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侵蚀公司的利益。

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法律来保障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比如于2001年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就规定了在上市公司里,其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的所占比例不得少于1/3,独立董事要对所规定的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董事会于大股东之间相互独立。

2.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股权激励的效果,只有建立健全的经理人市场,才能保证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股权激励在引导经理人长期行为的积极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实现股权激励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的位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条件,应该主动的响应国家的政策,深化改革国有企业,从而加快对经理人的培养,从而配合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拔聘用合适的经理人,从而提高精力队伍的综合素质,位股权激励实施创造条件。

3.建立科学、民主的业绩考核制度。

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在于给予被激励对象的利益与赋予其责任的符合程度,从而处理好其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关系。

而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国内主要的判断手段是通过财务指标,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财务指标是最容易被暗箱操作的,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制造虚假的财务考核指标,从而达到个人的目的。

所以,还需要设计更多的考核标准,如品德、执业能力、职业水平等。

三、浙江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及实施分析

(一)杉杉集团的企业治理现状及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表现

1.杉杉集团企业治理概况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41086万股,并且全部是流通A股,最近4年杉杉集团其流通股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这个程度,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要求杉杉集团的经营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到股东的支持。

杉杉集团所有股东当中,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拥有杉杉集团接近1/3的股份,而第二大股东则仅有2.58%的股份,杉杉集团的前十股东所占股份总额为38.82%。

所以在杉杉集团中呈现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一股做大的情形,这种情况对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危害性的,比较容易出现股权大战,从而影响到企业自身。

目前杉杉集团引进了伊藤忠的经营模式,最高时总决策者,下面设置一个过渡的管理层,之后才是各个部门。

这样做事因为杉杉集团的组织规模比较庞大,各个部门之间的跨度很大,而且高层决策者的经历也是有限的,难以实行合理高效的管理。

通过设置一个过渡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对事业部的直接领导和职能协调,从而使各事业部的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杉杉集团运用不记名投票的决策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判断力,减少决策失误,这也很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财务方面,则采用了垂直式的管理模式,通过财务中心的统一进行资金调度,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尽量避免了资金的闲置。

2.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表现

杉杉集团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

公司建立并逐步完善公正透明的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高管人员的薪酬与效益挂钩。

董事、监事、独立董事薪酬由股东大会确定。

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公开、透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于进行奖励的事项包括:

(1)对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做出卓越贡献,并且取得显著的成绩和经济效益的;

(2)对于公司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出突出贡献的;

(3)对于公司错误的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合理的改正方案的;

(4)在公司一年的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

(5)对于公司发展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并被采纳的;

(6)保护公司财物,使公司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7)在公司、社会见义勇为,与各种违法违纪、不良现象斗争有显著成绩;(颁发荣誉证书)

(8)对突发事件、事故妥善处理者;

(9)为公司带来良好社会声誉的;

(10)保护公司财物,使公司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11)其他应给与奖励事项的等。

对于符合以上条件的公司员工,应当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奖金奖励、精神奖励或股权奖励,具体奖励金额需经过研究讨论,并经过大会投票通过。

(二)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动因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公司股东将剩余收益过渡给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使被激励对象的利益目标与公司的股东保持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被激励者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追求其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够同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从而是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

股权激励机制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广泛使用,使用后的效果也非常好,股权激励机制已经成为一种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的能够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机制,受到了全世界极大的关注,在认识到股权激励的巨大作用后,我国便开始尝试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股权激励制度发展缓慢,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随着股权激励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我国股权激励体制的现状大为改观,促进了股权激励机制在国内的发展。

随着杉杉集团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长期快速的发展使得公司中的一些问题渐渐的突显了出来,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而其高级管理层并不持有公司的股份,这就导致了公司高管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增大了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的担心和疑惑。

虽然杉杉集团的工作环境相当良好,并且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为避免因激励不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一些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仅仅通过上述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必须提供适当的经济和物质上的激励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加努力的为企业服务,杉杉集团的股权激励的实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三)杉杉集团股权激励机制方案的实施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让我们看下杉杉集团近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表2杉杉集团各年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服装

180244

169495

152802

132916

147168

锂电池材料

167841

11572

126214

77622

98661

图3杉杉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从表2和图3中可以看出,杉杉集团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服装业务和锂电池材料业务,2009年相对于2008年的服装业务和锂电池材料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主要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缩减,公司对外服装贸易加工业务出口减少,最终使得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在随后的三年里,杉杉集团通过开发新产品、开发新的销售点,在公司高层的带领下,其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锂电池材料业务发展状况尤为突出,说明杉杉集团正处于发展良好的状态,也离不开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

表3杉杉集团董监事及高管年薪及持股情况

截止日期

2012-12-31

2011-12-31

2010-12-31

2009-12-31

2008-12-31

报表来源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董监事及高管总人数

19

16

15

17

18

期内报酬总数(万元)

487.5

452.54

315.72

274.69

332.1

前三名董事报酬(万元)

172.38

153.57

152.38

93.16

114.57

前三名高管报酬(万元)

132

122.38

112.38

87.19

109.19

最高报酬(万元)

71.19

71.19

71.19

45.94

51.19

期初总持股数(万股)

1.52

0

0

25.79

25.79

期末总持股数(万股)

1.52

0

0

25.79

25.79

根据表3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对公司的高管进行报酬上的提升,董事监事报酬总额从2007年的69万元到2011年的452.54万元,短短的5年时间增长了5.6倍。

前三名高管报酬也是逐年提高,提高了高管工作的积极性。

在股权激励外部环境下,由于市场的不可预知性,虽然杉杉集团在设定激励方案、选择各项指标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努力,也最终实现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杉杉集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利用股权进行激励的方面。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杉杉集团的高层管理者是不持股的,这就脱离了股权激励的初衷,基本没法发挥股权激励的效果。

通过对几年财务数据的观察,反映出了几个问题,一是说明了我国目前为止对于股权激励措施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很多企业还在处于试水的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并且都是使用的一些非常简单的激励方式,对于一些在西方非常流行的股权激励方式则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股权激励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大,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一些实施了股权激励机制的企业由于某些原因取得的效果可能不理想,更增加了后来想实施企业的压力;三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股市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一直降到现在的2200点左右,股票现在给人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所以现在如果用股票进行激励的话,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不可预测的,股市什么时候能够上涨,都会对股权激励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杉杉集团股权激励的启示

随着股权激励机制的越来越完善,其良好的效果给了没有使用股权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