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976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docx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自然灾害引起的居住条件破坏必备资料

1、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双相I型急性躁狂或双相II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

①抑郁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③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

2、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难以人睡,多梦、早醒,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

自觉爱忘事,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心烦,担心要出事,不能料理家务,过去爱下棋现在也不下了,有时唉声叹气,说自己老了,是家庭的累赘,不如死了,食欲日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

曾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近两周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眠,在房间内无目的地乱翻东西,有时认不清家人,有时恐惧害怕,称有人要来抓他等。

白天则显得平静一些,问他晚上所做的事,却显得茫然不知。

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

下列哪些不是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0.5分

  A.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

  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

  C.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

  D.早期人格改变突出

  E.有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包括:

①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②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③智能障碍起病相对较急,治疗后可以部分或大部分缓解,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④早期人格相对保持完整;⑤早期常常伴有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⑥有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3、2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2年半。

患者在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心境恶劣

  B.环性心境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E.双相情感障碍混合性发作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心境不稳定已有2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反复出现若干轻性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中间只有1个月左右的间歇期,但没有任何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其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度或重度)的标准。

这符合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环性心境障碍在抑郁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

精力下降或活动减少、失眠、自信心不足、集中注意困难、社会退缩,言谈比平日少,对前途悲观或悔恨过去;在轻躁狂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和活动增加、自我评价过高、思维敏捷、比平日合群、更善言辞、兴趣增加和过分乐观等。

由于患者的躁狂或抑郁没有达到诊断标准

4、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双相I型急性躁狂或双相II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

①抑郁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③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

5、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0.5分

  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B.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

  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

  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生精神依赖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般认为,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6、下列表现对诊断物质依赖没有帮助的是0.5分

  A.耐受性增加

  B.渴求

  C.冲动性使用物质

  D.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E.戒断症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赖的特征性表现包括耐受性增加,渴求,冲动性使用物质,戒断症状等,物质滥用的概念强调使用物质带来的不良后果。

7、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难以人睡,多梦、早醒,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

自觉爱忘事,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心烦,担心要出事,不能料理家务,过去爱下棋现在也不下了,有时唉声叹气,说自己老了,是家庭的累赘,不如死了,食欲日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

曾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近两周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眠,在房间内无目的地乱翻东西,有时认不清家人,有时恐惧害怕,称有人要来抓他等。

白天则显得平静一些,问他晚上所做的事,却显得茫然不知。

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

下列哪些不是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0.5分

  A.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

  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

  C.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

  D.早期人格改变突出

  E.有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包括:

①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②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③智能障碍起病相对较急,治疗后可以部分或大部分缓解,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④早期人格相对保持完整;⑤早期常常伴有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⑥有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8、患者男性,45岁,已婚,个体户。

反复出现容易烦躁、感头脑昏昏沉沉、脑子不清晰,精力欠佳、睡眠不好年左右。

躯体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

患者的诊断可考虑为0.5分

  A.焦虑症

  B.恐惧症

  C.神经衰弱

  D.抑郁症

  E.疑病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患者病程年,反复出现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易烦躁、睡眠障碍。

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夫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

所以可以考虑为神经衰弱。

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见于许多躯体疾病,可能是这些疾病早期症状,可能是其伴随症状之一,也可能见于这些疾病的恢复期。

特别是40岁以后表现有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即使不是首次出现症状,既往已有明确的神经衰弱病史,仍需打开思路,谨防叠加有躯体疾病,有可能症状就是躯体疾病的首发或伴发症状,而不是神经衰弱的复发。

9、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多长时间内缓解0.5分

  A.1周

  B.半月

  C.1个月

  D.半年

  E.1年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

10、下列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与VD的描述哪项正确0.5分

  A.VD常起病缓慢呈隐匿进行性发展

  B.AD起病较急呈波动性病程或阶梯式恶化

  C.VD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女性多于男性

  D.Hachinski缺血评分AD总分大于7分,VD总分在4分以下

  E.VD认知功能损害常较局限,记忆损害可能不太严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D常起病慢呈进行性发展,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以全面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

VD起病较急,阶梯状恶化,有轻度的认知障碍。

Hachinski缺血评分VD总分在7分以上,AD总分在4分以下。

11、没有脑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偶然想不起来。

0.5分

  A.分离性遗忘症

  B.Ganser综合征

  C.癔症性精神病

  D.分离性身份障碍

  E.情感暴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没有脑器质性损害,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偶然想不起来。

12、有轻度意识模糊,对提问可以理解,但给予近似回答,行为怪异。

0.5分

  A.分离性遗忘症

  B.Ganser综合征

  C.癔症性精神病

  D.分离性身份障碍

  E.情感暴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有轻度意识模糊,对提问可以理解,但经常给予近似的回答,并常有行为怪异,多见于被拘禁的罪犯,符合Gans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3、患者,女,29岁,教师。

近1个月来,经常无明显原因出现突发心慌、心悸,呼吸困难,患者极度恐惧,大汗,每次持续约余分钟后能渐渐自行缓解。

为此担心病情随时会发作而提心吊胆。

如果躯体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则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0.5分

  A.躁狂症

  B.抑郁症

  C.恐怖症

  D.分离性精神障碍

  E.惊恐障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如果躯体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可考虑患者为惊恐障碍,同时有继发的慢性焦虑,担心再次发作。

14、患者在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上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

此症状为0.5分

  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B.逻辑倒错性思维

  C.诡辩症

  D.思维松弛

  E.思维云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思维松弛指患者的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至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可以发展为破裂性思维。

15、关于米氮平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0.5分

  A.抑制突触前NE神经元α2-自受体和5-HT-T神经元突触前α2-受体

  B.对α1,M-受体有中度拮抗作用,对D1-、D2-受体亲和力低

  C.对突触后5-HT2,5-HT3有强抑制,仅激活5-HT1受体

  D.对H1受体没有拮抗作用

  E.属于NaSSA类抗抑郁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米氮平是近年来开发的四环类哌嗪类化合物,具有NE和5-HT双重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药,是一种α2受体拮抗剂。

它不抑制单胺递质再摄取,而是通过抑制位于突触前NE神经元α2-自受体和5-HT-T神经元突触前α2-受体者两种细胞,导致NE和5-HT神经元放电率升高,最终升高突触前NE和5-HT。

由于米氮平对突触后5-HT2,5-HT3有强抑制作用,仅5-HT1受体被激活。

因此,被归为N

16、患者,男,9岁,学生。

某日去邮局领取汇款300元,柜台上放着3张0元,一目了然,患者接过后便放进衣袋。

一出邮局,觉此举过于疏忽,唯恐刚才数错了,便将钱拿出反复再数。

又一转念,是否衣袋里原来就有1张0元的钞票呢?

明知自己并没有弄错,但仍无法控制,为此苦思不解、焦虑不安、苦恼不甚。

从此出现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要的事仍反复想,自觉痛苦紧张已有3年。

检查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

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0.5分

  A.焦虑症

  B.恐怖症

  C.强迫症

  D.分离性遗忘

  E.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患者主要表现为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要的事仍反复想,自觉痛苦紧张,病史3年,符合强迫症的症状与病程表现。

17、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不包括0.5分

  A.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

  B.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

  C.一般散发,无季节性与区域性,可见于任何年龄组

  D.精神症状可为首发症状也可为主要临床表现

  E.仅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毒性脑炎出现意识障碍最多见,国内报道达90%,可随病情的进展逐渐加深。

18、患者男,60岁。

反复发作情绪低落,想自杀6年,本次患者在家中用煤气自杀未遂入院。

有高血压病史。

此患者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抗抑郁药0.5分

  A.帕罗西汀

  B.舍曲林

  C.文拉法辛

  D.米氮平

  E.西酞普兰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患者的诊断明确是复发性抑郁症,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本题中的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如果抗抑郁药本身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那么对该患者而言,该药是不合适的。

从提供的选项看,只有文拉法辛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而其余抗抑郁药则没有该不良反应。

19、患者女,22岁,总经理助理。

因兴奋话多,疑人害,行为紊乱1周入院。

1周前因工作上的疏忽被总经理批评,之后出现兴奋话多,怀疑同事害她,因此不停地给同事打电话质问为什么要害她,乱发短信给单位的同事,同事收到短信后觉得患者莫名其妙。

入院后治疗天,患者不再怀疑别人要害她,但仍表现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见人就打招呼。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B.精神分裂症

  C.分裂样精神病

  D.躁狂发作

  E.急性应激障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病史材料,该患者有兴奋话多,被害妄想,行为紊乱,但在治疗天后,被害症状消失,保留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等兴奋的表现,提示该患者有躁狂发作。

尽管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如被害妄想,但它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同样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时可出现与心境相协调的幻觉及妄想,如言语性幻听和夸大妄想,甚至被害妄想,但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且妄想并不荒谬,显然根据题干的信息尚不足以作出分裂样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躁狂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可询问患者的情感症状及思维症状

20、哪一种药不属于SSRI0.5分

  A.氟西汀

  B.帕罗西汀

  C.氯米帕明

  D.舍曲林

  E.氟伏沙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前SSRI包括五种药物: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不包括氯米帕明。

21、患者女,30岁。

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D.反应性精神病

  E.双相情感障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有情绪低落,评论性幻听,但该幻听为一过性,幻听内容与心境相协调,还存在牵连观念,牵连观念并非只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在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出现,但它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牵连观念所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觉得别人在议论她,但实际上还是知道这是自己多心的缘故,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综合以上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抑郁症,而精神分裂症的证据不足,亦没有证据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和双相情感障碍。

22、患者女,30岁。

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

患者不安心住院,在入院后的第4天晚上在病房将体温计摔碎,用碎片割腕,此时最佳的治疗措施是0.5分

  A.加大抗抑郁药剂量

  B.加大抗精神病药剂量

  C.加大碳酸锂剂量

  D.加大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剂量

  E.电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自杀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要严防自杀,而为了减少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此时的最佳的治疗措施则是电休克治疗,能尽快缓解患者的自杀意念。

23、关于急性酒中毒不包括的是0.5分

  A.病理性醉酒蒙陇型

  B.复杂性醉酒

  C.病理性醉酒谵妄型

  D.普通醉酒

  E.病理性醉酒麻痹型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酒中毒分为普通醉酒和异常醉酒,普通醉酒是指一次大量饮酒,多数人可产生对酒精的正常反应,并具有共同临床特征的醉酒。

临床过程分为兴奋期和麻痹期。

异常醉酒是指酒精急性作用于异常个体的结果。

是非常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兴奋和高级精神活动突发的严重障碍,异常醉酒分为两类,与普通醉酒只有量的差异为复杂性醉酒,具有质的差异为病理性醉酒。

复杂性醉酒是指大量饮酒过程中迅速产生非常强并急速加深的意识浑浊,其特点是迅速出现强烈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与平时完全“异质”,对环境多保持粗略的定向力,记忆大多是概括性记忆。

病理性醉酒是指

24、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双相I型急性躁狂或双相II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

①抑郁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③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