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6029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火烧云第一课时优质教案

24火烧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灿”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感受霞光照耀下景象的奇妙,品味其中的兴奋、喜悦之情。

 

3.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得多和快,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得多和快。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感受霞光照耀下景象的奇妙,品味其中的兴奋、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创造了很多美妙景象。

有涓涓细流的小溪,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巍峨雄立的高山,也有……总之,太多了。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所带来的奇妙景象——火烧云。

 

二、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互评;开火车读,齐读。

 

3. 理解“檀”的意思。

“紫檀色”是什么样的?

(紫檀木的颜色,其实就是紫红色。

生活中,很多地板、佛珠就是紫檀色。

) 

4.指名选择“模”的拼音。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 mú ]一样。

他仿造这种样式制作了一架飞机模[ mó ]型。

她喜欢模[ mó ]仿歌星唱歌,别说,还很有模[ mú ]有样。

 

5.识字游戏,谁来帮助小猴进入蘑菇屋?

 

6.听课文朗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先写火烧云上来了,接着写火烧云的变化,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

) 

7.默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写火烧云的?

(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

) 

三、品读课文,体会特点。

 

1.师:

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

指名答。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品析“烧”字的精妙。

(有一种动态的美。

) 

2.师:

火烧云上来后,周围发生了什么呢?

指名完成填空。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

) 

指导读出景象的奇妙,感受其中的兴奋和喜悦。

(抓住表示颜色的词和“了”。

) 

师指导书写“必”。

 

3.师:

哪个自然段重点写火烧云的颜色?

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呢?

生自主圈画。

(第三自然段。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 

请你们观察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你会怎么分类呢?

能再说几个类似的吗?

(第一组词语是ABB式。

第二组词是ABAC式。

第三组词语是事物名称加它的颜色。

)(黄澄澄,绿油油。

半红半紫,半绿半蓝。

西瓜红,柠檬黄。

)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的特点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师板书“颜色多”) 

指导生读出“颜色多”的感觉。

 

4.作者一连用了几个“一会儿”?

说明了什么?

(4个。

突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多,而且变化快。

)(师板书“变化快”。

) 

指导生读出“变化快”的感觉。

 

四、教师小结,课后作业。

 

火烧云的颜色不仅变化多,而且变化快。

那它的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呢?

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课后作业:

用上表示颜色的词和“一会儿”写一写身边的景象。

 

【板书设计】 

24.火烧云

 颜色多    变化快

24火烧云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乡村的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变化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本文从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一是颜色多,变化快;二是形状多,变化快。

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清晨或傍晚天空的云霞变化缺少细致的观察, 特别是火烧云的自然现象,但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

”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三年级学生对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色彩及形状变化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色彩及形状变化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师生互读的形式)同学们,美丽的火烧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还历历在目呢!

你瞧,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老人家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

真美!

你看,天边飘来了一片片美丽的云,上面还写着我们这课的生词呢!

你们认识吗?

我们响亮地把它们读一读吧!

(幻灯片:

让学生读生词) 

2、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这篇课文是按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的顺序来写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般的火烧云世界,去感受它奇妙的变化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复习法,旨在通过复习交流上节课对火烧云特点的初步了解,自然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充满了探究新知的积极期待。

  

(二)精读课文,融境悟情 

1、学习第2自然段 

(幻灯片)出示第2自然段内容 

(1)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人们为什么将它称为“火烧云”?

 

②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

 

(2)学生汇报 

①因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火烧云。

 

②这句话中的“烧”字用得好(“烧”字变红色),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像火一样燃烧,给人感到一种动态变化之美。

 

(3)如果把“烧”改成“红”字好吗?

为什么?

(不好,因为“烧”字既写出了火烧云像火一样红的静态美,又写出了像火一样燃烧的动态美。

如果把“烧”字改成“红”字,就没有像火一样燃烧的动态美了。

)请同学们齐读一次这一段。

 

过渡:

老师感受到了这火烧云上来的范围之大,气势之高!

那它有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抓重点词“烧、红彤彤”等来理解为什么将它称为“火烧云”。

一个“烧”字把火烧云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融合为一体,活灵活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习第3自然段 

(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和第3自然段内容 

(1)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找出来划上“-----------”。

 

②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什么变化来写呢?

 (幻灯片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2)检查学习情况 

①这段话是围绕“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来写的。

引导学生理解“极多”就是“非常多”的意思。

 

②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写出了它变化极多的特点。

 

(3)那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找出表示颜色的词画上“﹏”。

 (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学生上黑板贴火烧云图片)。

 

(4)除了这些颜色外,还有什么颜色?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帮帮他吗?

那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

(樱花红、西瓜红、橙黄、大海蓝等等) 

(5)这些表示颜色的词用得多好啊!

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

ABB(红彤彤的、金灿灿的)、ABAC(半紫半黄、半灰半百百合色)和物体颜色 的词(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6)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扩词练习 

ABB       ABAC     

 物体颜色 红彤彤         半紫半黄   

金灿灿  半灰半百合色 

句式训练:

我们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吧!

 

天上的火烧云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配上火烧云的颜色说) 

(7)火烧云的颜色这么多,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五颜六色、五彩

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板书:

绚丽多彩   

(6)火烧云的颜色出了多的特点外,你从这几个“一会儿”还发现它有一个是什么特点?

(快) 

(8)指导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9)(幻灯图片)让学生边看火烧云图片边背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找中心句、找表示颜色的词来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得多和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奇异的变化。

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在情境中背诵,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火烧云视觉上的需求,还降低了学生对火烧云理解的难度,激发了学校兴趣。

     

3、学习4-6自然段 

过渡:

火烧云真美、真奇妙啊!

 

(1)(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课文第4-6 自然段,看看课文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外,还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呢?

  

②文中火烧云都变成了哪些事物呢?

请用“○”圈起来。

 

(2)学生汇报 

课文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外,还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它变成了:

马、大狗、大狮子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种事物的样子、动作变化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①第一、二小组的同学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火烧云变成一匹马后是怎么样的?

后来有什么变化?

又是怎么消失的?

请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来。

 

②第三、四小组的同学学习第五自然段,看看火烧云变成一条大狗后是怎么样的?

后来有什么变化?

又是怎么消失的?

请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来。

 

③第五、六小组的同学学习第六自然段,看看火烧云变成一头大狮子后是怎么样的?

后来有什么变化?

又是怎么消失的?

请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来。

 

(4)检查学生堂上学习情况,并小结:

 

①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对“马、大狗和狮子”的外貌和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把火烧云的神奇变化描写得后灵活现,说明作者善于(观察),才描绘出了这样生动有趣的画面。

 

②从火烧云 “一会儿变成一匹马、忽然又变成一条大狗和接着又变成一头大狮子”可以看出它变化之多和变化之快。

可让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火烧云形状之多。

(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婀娜多姿、变化多端、各不相同)板书:

变化多端 

(5)学生齐读4—6自然段 

(6)读写结合,介绍事物 

过渡:

(出示图片)火烧云除了变成“一匹马、一条大狗和一头大狮子”外,它还变成了哪些事物呢?

请同学们边看图,边大胆地想象,说一说像什么?

.再写一写:

 

这时,天空又来了------(什么) ,(长得怎么样)-------,(怎么变化)---------------。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1)学生阅读交流(体会到了孩子们对火烧云的离去感到不舍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与不舍之情。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最后一段,注意读出作者不舍的情感。

 

(幻灯片出示第7自然段的内容)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引导学生理解“恍恍惚惚”:

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精读指导与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抓住文中的精彩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在美丽的火烧云情境中展开想象,书写自己脑中火烧云的形态变化,不仅让学生尝到了善于观察带来的惊喜,还激发了学生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三、整理学习,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是啊,面对这样绚丽多彩、变化多端的火烧云,我们和作者一样都对它有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那就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北京火烧云的盛况吧!

(播放火烧云视频)。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亲眼目睹北京火烧云的盛况,让学生将在课堂上了解到的火烧云与真实的火烧云来一次碰撞,提升他们对火烧云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24 火烧云          

 颜色  绚丽多彩         

形状  变化多端 

【设计意图】我采用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让学生看着美丽、色彩鲜艳的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再现课文所描绘出的美丽的火烧云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24.火烧云

(第二课时) 

文本解读:

 

《火烧云》选自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作家以热情酣畅的笔墨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

课文从颜色、 形状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这两方面都同时具有极多极快的特点。

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想象丰富有趣,激发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看待我们的世界,引发无限的想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骑马、两三秒、庙门  镇静、凶猛、威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4-6自然段,根据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按照一定顺序大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并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按照一定顺序大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用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火烧

云在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复习词语 

骑马    两三秒   庙门    镇静   

凶猛    威武    一模一样 

这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吗?

请同学们排火车来读,一个词语读一遍 

3.这些红色的字都是这节课我们要求会写的字,虽然在预习时你们已经自学了这些生字,但老师还是希望同学们挑选出你认为难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习。

 

4.老师相信剩下的生字你们一定有自己的识字方法铭记于心,两分钟后老师来听写。

(自学生字  听写检测) 

5.师:

请同学们回顾课文,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特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出示导图)总结上节课的学法,并请同学根据导图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感受到火烧云颜色的绚丽多彩,其实更有趣的是它的形状变化。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能不能用上节课抓住描写颜色特点的方法完成导图呢?

看看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的呢?

 

合作要求:

 

1)小组内交流,三人口述一人记录完成导图并推选出一人进行汇报交流,其

他组员进行补充。

 

2)四人小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6自然段。

感受火烧云形状变

化特点。

 

(讨论方法:

小组长组织,逐句仔细分析,抓住关键词)  

师:

你可真会学习,能够从文中提取信息,抓住关健词语。

让我们了解并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哪个小组还愿意展示?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想象画面。

 你们知道吗,作者萧红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的那叫一个精彩,一起来欣赏吧。

 

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

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读 

师:

再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 

师:

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也很精影,第一句史那个是看到的,哪个是想到的?

 

师小结:

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边读变体会作者这一写作方法。

 

师:

怎么样读呢?

老师把形状像马的这部分内容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标记,我们请第一组同学读红色部分,第二组同学读蓝色部分,第三组同学读黄色部分,第四组同学读绿色部分,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师:

你发现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归纳总结“出现、样子、变化、消失”写作顺序) 

是啊,不光是描写马的部分用了这样的顺序来写,,每一种形状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写并大胆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瑰丽奇异、动感十足的画卷。

 

这动感十足的画卷今天就在我们眼前(出示视频)老师这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视频,想让同学们试着为视频配音,有兴趣吗?

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

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

(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试着背诵) 

师:

谁愿意当配音演员?

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学生展示,生生点评) 全班配音(集体背诵) 

三、方法提炼、学习写作 

师:

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就只有这些吗?

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笔,大胆想象火烧云的形状还有怎样的变化,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写。

 (学生写作) 

(排火车进行展示,再次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师小结:

同学们,其实生活中的美丽景物随处可见,火烧云是自然界中极其平常的现象,只要你细心观察,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每一处角落都能写成一篇精彩的写景文章。

 

四、课外拓展,比较阅读《庐山的雾》 

师: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一篇美文,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

《庐山的云雾》 

(学生自由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五、推荐阅读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出自于哪位名家之手吗?

 (出示作者简介) 

《火烧云》这篇课文选自作者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本书中有许多和《火烧云》一样精彩的文章,我们何不先睹为快呢!

   

板书 :

    

24、火烧云 

形状变化 多

按一定的顺序 快

大胆的想象 出现  样子 变化  消失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颜色多、形态多且变化快的特点。

 

2. 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6自然段。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所以课堂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象,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火烧云的特点,并借助这些语言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激发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掌握学习方法。

 

1.继续学习《火烧云》,用书上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

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呀?

(课文第二自然段) 

2. 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 交流、反馈:

(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4. 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 

5. 讨论:

为什么在霞光的照射下,各种事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6. 指名反馈。

 

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3—6自然段。

 

1. 自主合作学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述火烧云的?

 

(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2. 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4. 反馈:

 

(1)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两方面描述了火烧云。

 

(2)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化快,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

从“极多、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3)模仿表示颜色的词说词语。

ABB式;水果名称+水果颜色;半()半()。

 

(4)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5)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句子的练习。

 

(6)指导朗读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语句。

 

(7)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

“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8)读一读描述火烧云形态的语句,交流作者动静相结合描述火烧云形态的方法。

 

(9)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态特征。

(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形态万千······) 

(10)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11)指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 自由读,思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多而且快的特点的?

 

2. 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3.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素材,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孩子们,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2、推荐学习描写大自然美妙景象文章。

 

朱自清的《春》   

老舍的《趵突泉》   

巴金的《海上日出》 

五.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仿照课文,把你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五   上来前   上来时    下去了  千   

彩   霞光   颜色、形状  一会儿     姿   

缤   (多、变化快)          百   

纷                  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