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6136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3个节气。

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大雪是立冬后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马上就到大雪节气了,今年的大雪节气在12月7日。

中国北方早早下起了大雪,而这段时间,中国南方大多数城市也在下雪,大家也都纷纷穿上了过冬的衣服。

充满智慧的先辈们,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鹖鴠(hé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初候,鶡鴠不鸣。

鶡鴠,据两晋郭璞《方言》云:

“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

”古人认为这种鸟属阳,非常好斗,所以用来比喻斗士。

但大雪节气是至阴的节气,所以到了大雪前后鶡鴠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

大雪是至阴的节气,所谓“反者道之动也”,至阴之中也蕴含着阳的种子,这是古人阴阳转换的观念。

作为猛兽之王的老虎,感受到天地间些许萌动的阳气,开始有了交配的行为。

三候,荔挺出。

荔是一种植物,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马兰花。

这种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可以用来做刷子。

大雪节气前后,这种植物“感阳气萌动而抽新芽”,同样体现了古人阴阳转换,盛极而衰的观念。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大雪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呢?

腌肉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有句老话,“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腌肉也成了大雪的一个习俗。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腌制“咸货”。

无论是鸡鸭鱼肉,通过传统的腌制方法,最后都会成为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关于腌肉,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大家都很害怕它,以至于不敢出门。

但是不出门怎么有食物呢?

大家会提前将食物储存起来,鸡鸭鱼肉无法久存,南京人就想出了腌制的方法让这些食物得以较长时间的存放。

当“年”兽到来,也能够抵挡饥饿。

2.吃红薯粥

图片来自网络

冬天是居家的好季节,大雪节气的来临,低温也伴随而来。

鲁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碌碡(liùzhou)顶了门,光喝红黏粥”,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红薯粥的做法也非常简单,红薯的营养物质很丰富,可以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秋冬吃红薯还能防燥,但也不能多吃。

3.观赏封河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画面。

到了大雪,气温骤降,北方的河面上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大家一起在上面滑冰;南方的朋友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雪,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4.进补

图片来自网络

大雪正是“进补”的好时节。

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

古人云: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

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

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

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也不尽然,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

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

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

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

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

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习俗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

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雪节气各地饮食习俗

东北地区家常“炖”菜

东北人什么都讲究个实惠,对于一日不可或缺的饮食更是如此。

乱炖这道菜就是东北菜中实惠的代表。

乱炖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乱”字,就是什么都能往里放,茄子、芸豆、土豆、辣椒、西红柿等等等等,只要是手头能找到的原料,尽管扔进锅里,炖他个天昏地暗,多一样少一样都没关系,炖好了一上桌,大家都会说嗬,乱炖来了!

功效:

视材料而定,更全面补充营养。

地区美食推荐延吉狗肉火锅

都说“狗肉上不了台面”,可到了延吉,不吃狗肉可不行,这是一道主菜,带皮的狗肉非常劲道,而且大补。

传说,朝鲜的金二世就非常推崇用狗肉进补,号召全体国民吃呢。

只是狗肉大热,夏天的时候要少吃。

而吃狗肉的最佳时候是在冬季,大雪漫山,天冷的吐口唾沫,掉地上都能变成冰碴,这时要能来个狗肉火锅,不仅能满足嘴的欲望,还能大补驱寒。

功效:

狗肉性温,大热,归脾、肾、胃三经,具有壮阳、健脾益胃等功效。

江南地区品鸭添滋味——虫草炖鸭

时节正好进补,而鸭子是不少食补菜式的主角。

当中最有名、据说功效最好的要数“虫草炖鸭”。

冬虫夏草本身药效极好,能增强免疫力,而鸭肉富含蛋白质,所以这道炖汤自古就是高档的食补菜式。

现在野生冬虫草价格大涨,所以餐馆大多会用较便宜的养殖虫草代替。

功效有无改变不得而知,但滋味就同样香鲜,大概是因为鸭肉本身的鲜美已足够让这道菜生色。

功效:

本品有平补肺肾和止喘嗽之功,对于肺气虚或肺肾两虚之喘嗽、自汗,阳萎、遗精及病后虚弱,神疲少食的病人,有增加营养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大雪节气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

古人云: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

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

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

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也不尽然,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

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

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

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

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

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习俗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封河

北京什刹海冰场(资料图片)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

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雪节气各地饮食习俗大盘点

今天是大雪节气,在我国各地区都有哪些饮食习俗呢?

在每个不同的地方,对节气的饮食都会有不同的习俗。

下面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大雪节气的饮食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了。

大雪节气各地饮食习俗

东北地区家常“炖”菜

东北人什么都讲究个实惠,对于一日不可或缺的饮食更是如此。

乱炖这道菜就是东北菜中实惠的代表。

乱炖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乱”字,就是什么都能往里放,茄子、芸豆、土豆、辣椒、西红柿等等等等,只要是手头能找到的原料,尽管扔进锅里,炖他个天昏地暗,多一样少一样都没关系,炖好了一上桌,大家都会说嗬,乱炖来了!

功效:

视材料而定,更全面补充营养。

地区美食推荐延吉狗肉火锅

都说“狗肉上不了台面”,可到了延吉,不吃狗肉可不行,这是一道主菜,带皮的狗肉非常劲道,而且大补。

传说,朝鲜的金二世就非常推崇用狗肉进补,号召全体国民吃呢。

只是狗肉大热,夏天的时候要少吃。

而吃狗肉的最佳时候是在冬季,大雪漫山,天冷的吐口唾沫,掉地上都能变成冰碴,这时要能来个狗肉火锅,不仅能满足嘴的欲望,还能大补驱寒。

功效:

狗肉性温,大热,归脾、肾、胃三经,具有壮阳、健脾益胃等功效。

江南地区品鸭添滋味——虫草炖鸭

时节正好进补,而鸭子是不少食补菜式的主角。

当中最有名、据说功效最好的要数“虫草炖鸭”。

冬虫夏草本身药效极好,能增强免疫力,而鸭肉富含蛋白质,所以这道炖汤自古就是高档的食补菜式。

现在野生冬虫草价格大涨,所以餐馆大多会用较便宜的养殖虫草代替。

功效有无改变不得而知,但滋味就同样香鲜,大概是因为鸭肉本身的鲜美已足够让这道菜生色。

功效:

本品有平补肺肾和止喘嗽之功,对于肺气虚或肺肾两虚之喘嗽、自汗,阳萎、遗精及病后虚弱,神疲少食的病人,有增加营养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地区美食推荐广东靓汤——肉苁蓉淮山煲水蛇

“秋风起、三蛇肥”,时下正是食蛇的好时节。

蛇肉不仅是美味的养生佳肴,亦是治病的药膳材料。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水蛇有“治消渴、烦热、毒痢”的功效。

中医讲的“消渴”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糖尿病。

材料:

肉苁蓉、淮山各20克,熟地、泽泻各15克,水蛇肉5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稍浸泡,洗净水蛇肉切段,置沸水中稍滚,捞起洗净(即“飞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为3-4人量。

功效:

温补肾虚。

西北地区丰盛羊肉宴——羊肉粥

很多人总是幻想在大漠孤烟里,头顶苍凉弯月,支起烤架,在篝火中尽情释放着热度,沸腾着激情,大口地吃着烤全羊,该是何等难得的一种快意。

羊肉不但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冬季进食羊肉,可以有效地滋补身体。

山药羊肉粥有健脾补肾作用,适用于身体怕冷、食欲不振。

肉蓉羊肉粥有益肾壮阳、补精养血、润肠强身的作用。

元姜羊肉粥有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祛寒壮阳的作用。

地区美食推荐新疆羊肉汤

材料带骨羊肋条、香菜、盐、胡椒。

做法带骨羊肋条肉剁成3厘米宽大段,香菜切段备用,用大锅放凉水架火上,立即把剁好的肉放进凉水锅里,旺火烧开改用小火炖,用勺子捞干净汤表面的脏沫子撇去。

多捞几次。

约1个小时后(可以更长时间),羊肉熟了。

一次撒够盐和胡椒,1分钟后盛入大盆里。

在盆里汤表面放上香菜段即可食用。

功效:

对于治疗寒性疝气、腹痛怕冷、血虚乳少最为适宜。

虚寒体质者进行调理时,建议加上当归2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比较合适。

大雪节气多吃海带

在大雪节气为什么要多吃海带呢?

这是因为,从中医角度来说,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

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

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

另外,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

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

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而海带正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

每100克海带中含钙高达117毫克,含铁高达150毫克,所以冬天吃海带对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均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海带的烹调方法很多,如海带炖豆腐、海带丝拌香菜、海带汤、海带粥等。

现在向大家推荐一个简便易做的海带粥:

用海带10-15克,粳米100克,皮蛋一个,同煮粥,用少量食盐(或白糖)调味食用。

该粥有软坚、降压、利尿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等病患者可长期食用。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进补虽然以温热的食物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凉性食物彻底划清界限。

这是因为冬季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再加上冬季空气干燥,人们活动量相对不足,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

如果再过多地食用羊肉、狗肉等温热性的食物,非常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表现为上呼吸感染、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便秘等,因此,冬季脾胃功能正常的朋友不妨适当摄入点冬瓜、黄瓜、芹菜、香蕉、梨等凉性的果蔬,以及时起到“灭火器”的作用。

当然,脾胃虚寒或阳虚患者还是要和凉性食物保持距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