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6380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docx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350(精选多篇)

第一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

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网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

“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我们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就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

”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

“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

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

“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

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

此外,梳理的方式,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也是同一个,所以这两部片子看起来很像,说是姊妹篇也比较恰当。

拍《复兴之路》的想法缘自《大国崛起》的制作后期。

“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想法:

把中国历史也做一个梳理,这样感觉就比较完整了。

而且做《大国崛起》大家在看国外9个发达国家时也有一个中国心态。

我们说这是个‘9+1’工程。

”任学安讲述了创作《复兴之路》的初衷。

好,原创范文乐园

“《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

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到,如果它能赶在xx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

”任学安说,这部片子正常制作周期应该在两年左右,但剧组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片子的制作。

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

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

央视国际网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时事论坛——《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

“以影像叙述历史更具冲击力”

《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

国内有多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

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

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但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

”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

任何一个创作都希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

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

如何给观众新鲜感?

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同之处入手,开始探索。

“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

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

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

”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

“在第一、二集中的开头,观众能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用脚踩水车的画面,如果认真看,你就会发现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体。

再往后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

任学安说,即便说《复兴之路》目前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本身仍是比较基本的,但放在电视上跟放在书上是不一样的,经过电视综合艺术手法表达,它产生了更强更新的冲击力。

尽管制作时间短,但《复兴之路》剧组还是尽可能地收集珍贵资料来表达历史。

比如片中展示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辞位诏书、孙中山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民国公约等都是从中国历史第一、第二档案馆找到的原件。

还有苏中建交时的俄文版文件的原件影像,则是第一次公开的外交部“镇部之宝”。

好,原创范文乐园

为了使这部政论片经得起考验,剧组采访了140多位境内外专家,其中境外专家30余位。

“《复兴之路》不承担对历史进行新解说”

与《大国崛起》突出对事件的讲述有所不同,《复兴之路》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与最后的影响,还将大量笔墨放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上,如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他们的命运在片中均有展现。

“写历史绕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人,一个是事。

在历史的关键点上,总能找到一些具体推动、承载历史的人,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

通过他们的故事,现在的观众感受和触摸起历史来可能会更鲜活一些,更真实一些。

”任学安说,《复兴之路》一片中出现的人物,应该说都跟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有些还是历史的创造和推动者,写历史不能忘记他们。

对于某报关于《复兴之路》“对很多此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人物也有新析”的报道,任学安说:

“这是一个虚假报道,第一他没有采访过剧组,第二我们认为这只是他自己的解读,他的解读跟我们没有任何沟通。

”他表示剧组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非常气愤,要求对方消除影响。

“《复兴之路》这部片子不承担对历史进行新解说。

历史不是生产产品,历史的基本事实在那里摆着。

我们只是希望观众通过我们的电视化梳理,能够看到为什么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绩,我们民族复兴走上新的起点,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

我们想建立一个历史感,让广大观众明白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现在逐步走上繁荣富裕,才刚刚开始品尝小康生活的滋味,这一切来之不易。

跟十几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比,一代代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每个中国人的自信心、精神风貌有了极大变化。

国家、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一步步夯实。

媒体是传播有用知识的主阵地

回忆《复兴之路》创作的点点滴滴,任学安说,由于是《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大家对创作的基本方式、基本判断均已达成共识,因此剧组人员最需要克服的是很多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说照顾父母妻儿和自己身体上的问题。

记者在任学安的临时办公室看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据说剧组中因为忙碌而血压升高的同事还有好几位。

好,原创范文乐园

为了《复兴之路》顺利播出,剧中每个成员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吃住在剧组,不仅春节、“五一”、“十一”几个黄金周都在加班,平常工作多少小时也根本都没有概念,每个人都面临脑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

女导演黄蔚负责的是境外国家的拍摄,从联络到出访,都担纲完成,这对于一个孩子还不到两岁的年轻的母亲来说,无疑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难。

执行总编导周艳也是最辛苦的人之一。

“在制作《大国崛起》时,周艳已经被戏称具备了外国史专业博士生研究的资格,如今,如果有学校愿意授予她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我认为她也是当之无愧的。

”任学安半开玩笑地说。

说到此,任学安非常感谢他的团队中的每一个同事以及他们的家人。

“每一个创作都是一座山,只有翻过这座山才能叫成功。

但在爬山的过程中,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

”《复兴之路》制作者严谨的态度和由衷的责任已经受到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任学安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媒体是传播有用知识的主阵地,这也是中国媒体的首要社会责任,失去了这个阵地,那将是一场灾难。

第二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百年中国,波澜壮阔,山河遍血,力图富强。

中华复兴,我辈力当。

《复兴之路》这部政论片,讲述了我们这个苦难深重,自强不息的民族在这血雨腥风的百年里,觉醒,抗争,奋斗,直到建设一个全新的民主独立自强的国家之路。

该片一开始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从一个落败的封建王朝忆起,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在峥嵘岁月写下灵魂深处的光荣。

从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的几经磨难,与最后抉择。

全景历史中浓缩中华民族复兴之历程。

它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政论片一开头,就是那个混乱的三千年未遇之变局,清王朝的统治在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科技生产力之下,腐烂不堪,摇摇欲坠。

而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一举成为海上霸主,建立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资本主义为了争夺市场,用枪炮打开了沉睡几百年的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血泪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时,中国对于外来世界的认知几乎为零,而世界却用大炮对这片富饶的东方土地虎视眈眈。

一系列的战败,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从鸦片战争的失利开始,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企图找到一条自强之路。

一批清末民主人士为探索救国之路而创办刊物。

严复翻译英国人赫胥黎《天演论》的手稿,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启发了一批国人。

让国人深知,只有自我发展,自强才能生存下去,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则,不求进取的民族只有在自然选择中灭亡。

而此时满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

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

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

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满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的洋务运动,最后轰轰烈烈的在甲午海战中失败了。

不堪洋人欺侮的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八国联军以此入侵北京城。

八面异国国旗挂在一个王朝的心脏,一时间,中国似乎被撕裂了。

天平天国起义也在14年之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在探索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人们认识到惟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出路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中国2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可是,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依然是一个由封建独裁势力控制的北洋军阀政权。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的命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此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场和嘉兴南湖游船”,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然而,共产党成立之初,在王明、博古的领导了,中共走了不少弯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

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共,最终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一举动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年抗战,四年内战,最终国民党因阶级局限,贪腐连连,失尽民心,退守台湾。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建立了一个新生的独立自主国家。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在这多变的历史格局下,同样有无数仁人志士们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历史也证明了中国的历史选择了共产党,中国的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建国后,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走过不少弯路,犯过不少错误。

大跃进,十年文革,都是这个还不够成熟的党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犯得政治错误。

而共产党很快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

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人民。

改革开放的实现,是近三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根本原因。

这一路也不曾一帆风顺,1988年,国际社会坏境大变,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国际环境形势严峻。

98年的洪水,03年的非典,都降临在这片土地上,而在共和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继往开来,迎难而上,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一切在未来道路上的阻碍与挑战。

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发展迅速,法制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高。

中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前途。

看完真个片子,对近代历史有了系统直观的理解,整个片子荡气回肠。

时而让人辛酸难过,时而让人愤怒难当,时而让人热泪盈眶,时而让人自信自强。

站在历史的身后,回首那血雨腥风的百年,峥嵘岁月的百年,激荡思想的百年,探索开创的百年,心里不胜感慨。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一起劳作,一起养息,团结一致,同生共死。

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

而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千年难得的历史转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有理由(好:

)相信,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探索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会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

最后,

今日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我们

对在那波澜壮阔的百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奋斗一生,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们,致以最深沉的缅怀。

共和国的基石是你们的血和灵魂所铸就的。

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为此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最崇高的敬意。

今日享受着幸福生活,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挑战机遇并存的世界。

我们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加强自身修养,为共和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希望,理想一代代的薪火相传,我们深知,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千难万险。

但是,历史将告诉我们共产党团结下的中华民族,将走向伟大复兴。

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共和国,前进!

第三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

和谐社会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线索,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时代的要求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目标。

作为现代中国大学生,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

我们应该矢志不渝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

诚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只是一种口号。

和谐社会,靠强大的军事高科技的国防,靠全中华儿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养的说服力。

我们既需要完善政治体制,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制亦要拥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

《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

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

《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开始实现!

《复兴之路》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我坚信,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第四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

本学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复兴之路》。

看完后给我的震惊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它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

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

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它可以使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民族的梦想,从鸦片战争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示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路。

他用历史感悟未来。

当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使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当欧洲的国家征服海洋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渐渐连接在一起。

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

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他毫无悬念的向中国袭来,然而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全然不知道自己正面临一场灾难。

当欧洲各国的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时!

统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

但是一句“天朝物产丰盈”中国便把自己锁在笼子里。

通商不成,抢夺的念头便产生了,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展到东方,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尽头。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船舰出发北上,入侵中国。

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清政府当头一棒,终于惊醒了一部分富国强兵的志士仁人,要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性救国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左宗棠在奏折中说:

“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蒙蔽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近代志士仁人的救国努力不过是一次次无声的呐喊。

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撤出长江,道光

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1860年的10月18号,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内外交困之下,12月24号,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于是首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的洋务运动风生水起,然而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因机车的震动被认为亵渎先帝神灵而禁止使用,而此时,欧美各国已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在维持了短短103天之后就被废止。

1900到1901年,八国集团进攻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至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数百之多,赔款上亿万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把中国推向了腐朽和屈辱的深渊,它正如一堵欲倾之墙,在辛亥革命的号角下很快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开始被迫进入近代的中国相对说来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不要说人民不愿意放弃共和国的公民地位而去做专制皇帝的臣民,即便是统治者自身也深感毕竟时代条件不同了,“惟有遵守法律、巩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国”。

1919年5月4号,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

7月15号,汪精卫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而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在国民革命的后期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

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

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

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

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